既然王翦已經答應做出征楚國的主將,父子二人告辭,王翦恭送秦王出府而去,迴頭就吩咐家仆,收拾行囊,三日之後就趕到南陽大營。
秦王的六駕馬車行了沒多長時間,就停了下來,將閭趕緊走了過去,卻見父王登在馬車之上,迴頭看著將軍府。
“父王,怎麽了。”將閭有點莫名其妙,站在車下仰頭問道。
嬴政搖搖頭:“你上車來,跟我說說話。”
將閭略一遲疑,看見父王麵帶不悅之色,趕緊上車。
說實話,秦王的六駕馬車極為簡樸,和將閭的豪華座駕不可同日而語。
秦王端坐在馬車中央,將閭側身跪坐,就聽秦王一聲長歎:“王翦乃兵家之泰山,為什麽我不能洞察先機,差點聽信了李信之言,以為二十萬大軍就可以滅楚。”
將閭清楚,現在父王已經認識到了滅楚的艱難,但是這種話題,當兒子的怎麽說,難道告訴父王,這是因為四次滅國大戰,都是一戰克之,讓你老人家起了輕敵之心。恐怕這句話說出口,就得挨一頓板子。
秦王看著將閭兩隻大眼滴溜溜亂轉,又好氣又好笑:“你怎麽不說話,人家都說你在外麵就是一個混世魔王,難道就在我麵前裝恭順可憐嗎!”
將閭鬱悶的揉著鼻子:“戰場爭雄,比的就是誰狠,難道我告訴燕丹,你惹怒我父王了,將腦袋割下來賠罪,他就答應嗎!”
秦王大笑:“聽你這話就是個刁蠻的主兒,不過,你為什麽堅持讓王翦當主將,蒙武不行嗎!”
“其實這是從他們兩個的性格來比對,蒙武有點老來狂,雖然善於戰陣但是在戰場上他做出什麽我難以預料,但是王翦不同,同為大秦上將軍,王翦沒有赫赫戰功,行軍打仗中規中矩,他有一種湖海般的深沉,就是在軍中獨斷之地,也允許手下將領暢所欲言,但是父王你注意到沒有,王翦幾乎沒打過敗仗。”將閭笑嘻嘻的道。
嬴政微微一愣,仔細迴想,王翦果然如將閭所說,他有一種可以成為奇特的長處,就是打仗從來沒有過失,也沒有明顯的漏洞。也就是說,他沒有一場可以讓人津津樂道的戰役。
將閭笑道:“戰場爭雄,其目的就是為了勝利,奇正全都無所謂,但卻不能說王翦統兵之術有問題,兒臣反而認為,這就是戰爭的藝術。孩兒領軍,愛出奇謀奇兵,但是有一個先提條件,就是在能夠戰勝的把握之下,才敢動用奇兵,所以軍中的將領都以為王翦不如青龍上將軍,其實是錯了,每一場戰役都是王翦在接應我,沒有他我絕不敢冒險出奇招。”
平心而論,嬴政也有這種想法,舌戰韓國,憑借三寸不爛之舌,讓韓國朝堂自相殘殺,千裏奇襲武陽,苦思水戰魏國,將閭在戰場上是用的戰術,不亞於戰國曆代名將。
嬴政也意識到自己走進了一個誤區,這是因為戰國多出奇才名將,兵家之謀略,戰場之縱橫,無不是光芒萬丈,讓天下人對名將的戰略戰術近乎苛求,滅國大戰沒有讓人驚讚的奇謀運籌,即便是勝利了,也會讓人認為這名戰將平平,沒有新意,庸才一個。
這是因為戰國名將太多了,秦國戰將首推白起,四十萬大軍攻打趙國,將趙卒坑殺四十萬,號稱殺神。鬼穀弟子孫斌,圍魏救趙,開創了運動戰的先河,兇殘之輩蒙鷙,攻陷城池必定屠城。
但是這樣的戰績,王翦一律沒有,滅趙滅燕兩場大戰,都是小心謹慎,即便是勝了,也沒有什麽出奇的地方讓人推敲,好像本該如此。
相映成趣的是,將閭一戰成名,在軍中的聲明直追王翦,他打的每一仗,都被大將們津津樂道。
但是戰場是什麽,戰爭的目的又是什麽。滅國之戰,為了求奇兵將國家放在一旁,萬一失敗這種巨大的災難讓國家承擔,而戰勝卻有了極大的名聲,豈不是荒謬。
將閭苦心道:“打仗的目的就是求勝,戰場上雙方大軍浴血沙場,為的就是國家利益,而不是一將的名譽得失,如果能夠平平安安的戰勝,為什麽要冒險。山東六國隻剩下楚和齊,就是多用兩年時間,天下早晚是父王的,又何必著急。”
嬴政點頭而笑:“是我錯了。”
將閭搖頭,那敢符合:“不是父王錯了,而是父王小看了楚國,也小看了王翦,王翦在戰場上的洞察力,比起我這個收集了大量情報的還明澈,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王翦求穩,不僅是為了大秦,也是為了自己沒有敗績的名聲,所以兒臣才敢放心大膽的讓王翦率軍鞏固我的後方,到時候我想怎麽打就怎麽打,最多輸了,我帶著大軍連夜逃入王翦軍中,沒有絲毫的後顧之憂。”
秦王大笑:“讓王翦聽見,非得治你逃兵之罪不可。”
“打不過就逃,沒什麽可丟人的。”將閭毫不在意:“我寧可在戰前多謀劃,十萬兒郎都是我親手調教出來的,死一個我都心疼。”
秦王由衷一歎:“天降王翦和將閭,就是讓大秦統一天下。”車聲凜凜,嬴政仿佛又迴到了少年之時,當年的王翦,隻不過是一個千夫長,但是他冷靜睿智的性格得到了自己的讚歎,將辛苦搜集來的兵書盡數贈予王翦,這才讓這個千夫長完成了從毛毛蟲到蝴蝶的脫變。
後來也是因為在王翦和蒙恬的扶持下,讓自己走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時光,在大秦朝堂站穩了腳跟。
十三歲就成了大秦之王,曾經不止一次對群臣說,上將軍可以當我的師傅,所以秦王師的名聲不脛而走。
自己少年之時,根基未穩就敢相信王翦,年紀大了反倒狐疑了,秦王也是啞然失笑。
秦王的六駕馬車行了沒多長時間,就停了下來,將閭趕緊走了過去,卻見父王登在馬車之上,迴頭看著將軍府。
“父王,怎麽了。”將閭有點莫名其妙,站在車下仰頭問道。
嬴政搖搖頭:“你上車來,跟我說說話。”
將閭略一遲疑,看見父王麵帶不悅之色,趕緊上車。
說實話,秦王的六駕馬車極為簡樸,和將閭的豪華座駕不可同日而語。
秦王端坐在馬車中央,將閭側身跪坐,就聽秦王一聲長歎:“王翦乃兵家之泰山,為什麽我不能洞察先機,差點聽信了李信之言,以為二十萬大軍就可以滅楚。”
將閭清楚,現在父王已經認識到了滅楚的艱難,但是這種話題,當兒子的怎麽說,難道告訴父王,這是因為四次滅國大戰,都是一戰克之,讓你老人家起了輕敵之心。恐怕這句話說出口,就得挨一頓板子。
秦王看著將閭兩隻大眼滴溜溜亂轉,又好氣又好笑:“你怎麽不說話,人家都說你在外麵就是一個混世魔王,難道就在我麵前裝恭順可憐嗎!”
將閭鬱悶的揉著鼻子:“戰場爭雄,比的就是誰狠,難道我告訴燕丹,你惹怒我父王了,將腦袋割下來賠罪,他就答應嗎!”
秦王大笑:“聽你這話就是個刁蠻的主兒,不過,你為什麽堅持讓王翦當主將,蒙武不行嗎!”
“其實這是從他們兩個的性格來比對,蒙武有點老來狂,雖然善於戰陣但是在戰場上他做出什麽我難以預料,但是王翦不同,同為大秦上將軍,王翦沒有赫赫戰功,行軍打仗中規中矩,他有一種湖海般的深沉,就是在軍中獨斷之地,也允許手下將領暢所欲言,但是父王你注意到沒有,王翦幾乎沒打過敗仗。”將閭笑嘻嘻的道。
嬴政微微一愣,仔細迴想,王翦果然如將閭所說,他有一種可以成為奇特的長處,就是打仗從來沒有過失,也沒有明顯的漏洞。也就是說,他沒有一場可以讓人津津樂道的戰役。
將閭笑道:“戰場爭雄,其目的就是為了勝利,奇正全都無所謂,但卻不能說王翦統兵之術有問題,兒臣反而認為,這就是戰爭的藝術。孩兒領軍,愛出奇謀奇兵,但是有一個先提條件,就是在能夠戰勝的把握之下,才敢動用奇兵,所以軍中的將領都以為王翦不如青龍上將軍,其實是錯了,每一場戰役都是王翦在接應我,沒有他我絕不敢冒險出奇招。”
平心而論,嬴政也有這種想法,舌戰韓國,憑借三寸不爛之舌,讓韓國朝堂自相殘殺,千裏奇襲武陽,苦思水戰魏國,將閭在戰場上是用的戰術,不亞於戰國曆代名將。
嬴政也意識到自己走進了一個誤區,這是因為戰國多出奇才名將,兵家之謀略,戰場之縱橫,無不是光芒萬丈,讓天下人對名將的戰略戰術近乎苛求,滅國大戰沒有讓人驚讚的奇謀運籌,即便是勝利了,也會讓人認為這名戰將平平,沒有新意,庸才一個。
這是因為戰國名將太多了,秦國戰將首推白起,四十萬大軍攻打趙國,將趙卒坑殺四十萬,號稱殺神。鬼穀弟子孫斌,圍魏救趙,開創了運動戰的先河,兇殘之輩蒙鷙,攻陷城池必定屠城。
但是這樣的戰績,王翦一律沒有,滅趙滅燕兩場大戰,都是小心謹慎,即便是勝了,也沒有什麽出奇的地方讓人推敲,好像本該如此。
相映成趣的是,將閭一戰成名,在軍中的聲明直追王翦,他打的每一仗,都被大將們津津樂道。
但是戰場是什麽,戰爭的目的又是什麽。滅國之戰,為了求奇兵將國家放在一旁,萬一失敗這種巨大的災難讓國家承擔,而戰勝卻有了極大的名聲,豈不是荒謬。
將閭苦心道:“打仗的目的就是求勝,戰場上雙方大軍浴血沙場,為的就是國家利益,而不是一將的名譽得失,如果能夠平平安安的戰勝,為什麽要冒險。山東六國隻剩下楚和齊,就是多用兩年時間,天下早晚是父王的,又何必著急。”
嬴政點頭而笑:“是我錯了。”
將閭搖頭,那敢符合:“不是父王錯了,而是父王小看了楚國,也小看了王翦,王翦在戰場上的洞察力,比起我這個收集了大量情報的還明澈,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王翦求穩,不僅是為了大秦,也是為了自己沒有敗績的名聲,所以兒臣才敢放心大膽的讓王翦率軍鞏固我的後方,到時候我想怎麽打就怎麽打,最多輸了,我帶著大軍連夜逃入王翦軍中,沒有絲毫的後顧之憂。”
秦王大笑:“讓王翦聽見,非得治你逃兵之罪不可。”
“打不過就逃,沒什麽可丟人的。”將閭毫不在意:“我寧可在戰前多謀劃,十萬兒郎都是我親手調教出來的,死一個我都心疼。”
秦王由衷一歎:“天降王翦和將閭,就是讓大秦統一天下。”車聲凜凜,嬴政仿佛又迴到了少年之時,當年的王翦,隻不過是一個千夫長,但是他冷靜睿智的性格得到了自己的讚歎,將辛苦搜集來的兵書盡數贈予王翦,這才讓這個千夫長完成了從毛毛蟲到蝴蝶的脫變。
後來也是因為在王翦和蒙恬的扶持下,讓自己走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時光,在大秦朝堂站穩了腳跟。
十三歲就成了大秦之王,曾經不止一次對群臣說,上將軍可以當我的師傅,所以秦王師的名聲不脛而走。
自己少年之時,根基未穩就敢相信王翦,年紀大了反倒狐疑了,秦王也是啞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