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驚天劇變(下)
何哲之雖然早有準備,隻是心中多少還有一些猶豫。
當天下處處造反的消息傳來,何哲之知道,不能再猶豫了。
再猶豫,大周就沒有任何機會了。
“陛下,為了大周江山,這逆臣,臣當了!”
何哲之當機立斷,聯合之前就串通好的忠臣良將、王公勳貴來到東宮。
“陛下受佞臣蠱惑,已迷心智無法治理天下,臣等奏請殿下登大寶,尊陛下為太上皇,誅佞臣安天下,重振山河!”
何哲之為首,數十忠臣良將王公勳貴,跪在太子柴衡的麵前,勸進!
柴衡厲聲道:“這個,這個,爾等要陷本宮於不忠不孝否?”
柴衡通過鎮南軍的關係網,早就知道何哲之的密謀。
有這麽多忠臣良將參與,自然少不了柴衡和黃子更的推波助瀾。
此刻水到渠成,柴衡心花怒放,但該做的姿態還是要的。
三勸三辭,我懂的。
鎮南軍大將軍黃飛雲次子黃子更大聲奏請:“二十萬鎮南軍奏請殿下登大寶,誅奸佞安天下,重振河山!”
“臣等奏請殿下登大寶,誅奸佞安天下,重振河山!”
何哲之等忠臣良將繼續跟上。
“不可,萬萬不可,本宮不能當逆子……”柴衡裝模作樣地再次推辭。
“臣,奏請殿下登大寶,誅奸佞安天下,重振河山!”
聞風而來的文武百官,王公勳貴,爭先恐後地擁戴柴衡繼位。
這些文武百官王公勳貴,不是家傳爵位根正苗紅,就是寒窗苦讀曆盡艱辛爬上來的讀書人。
之前佞臣當道把持朝政,大量通過賣官鬻爵的潑皮無賴爬到頭上作威作福。
為貪錢財不講武德,將他們的父老鄉親盤剝得苦不堪言。
現在報仇雪恨,搞清算的機會來了。
“小民跪求殿下登大寶,誅奸佞安天下,重振河山!”
京師的官民百姓聞風,齊刷刷的大聲呐喊,整個京師喊聲震天。
京城百姓,同樣被貪官汙吏盤剝得淒慘。
昏君的種種行為,老百姓們早就不能忍了。
有人挑頭,巴不得趕緊換個皇帝,好結束這苦逼的日子,也能有個盼頭。
“殿下,這是天下官民百姓的心聲,懇請殿下莫要辜負。”
舉城擁戴,這讓勸進的文武百官、王公貴胄心下大寬。
那點負罪感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正義之舉。
“本宮,本宮……”
原來,我是如此的萬民敬仰百官擁戴,柴衡歡喜得都說不出話來。
“殿下登大寶,安天下!”
黃子更率先擁上去,其餘人跟上,抬起柴衡就走向隔壁紫禁城的承天殿。
將柴衡按在龍椅上,披上龍袍。
“臣等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在舉城的山唿萬歲中,柴衡登上了帝位。
柴衡下旨,尊柴進為太上皇。
號召天下人,誅殺禍國殃民的奸佞元翟、餘茂春等人。
清除京師的所有佞臣黨羽。
大赦天下,所有反叛的人立即放下刀槍歸家,既往不咎。
為穩住天下局勢,跟太上皇爭奪重臣和封疆大吏,在何哲之等人的建議下,新皇柴衡分封百官。
赦封鎮南大將軍黃飛雲為鎮南王。
赦封鎮西大將軍童凱為鎮西王。
赦封鎮北大將軍蘇有容為鎮北王。
赦封何哲之為馮國公,內閣首輔。
赦封百裏延為許國公,內閣次輔。
……
赦封安逸為定海侯,浙東總兵官。
柴衡冊封百官後,將目光對準幾個跟他鬥了十幾年的弟弟。
赫然發現,除了齊王柴懋求饒外。
秦王柴源和虢王柴宏,已經金蟬脫殼,不知所蹤了。
柴衡猜到已經逃走,但也不以為意,名分已定,翻不出浪花來了!
-----------------
陛下斬殺元翟餘茂春傳首天下,下罪己詔。
太子在京師得到舉城擁戴登基稱帝,尊柴進為太上皇。
天無二日,國無二君。
當這兩件事碰撞在一起時,天下嘩然。
柴衡已經在京師承天殿祭拜天地宗祠登基稱帝,就隻有一條路走下去。
擁戴柴衡的人也不會再有後路,為身家性命,為家族興亡,也隻能一條路走到黑。
誰讓太上皇太過昏庸,將天下搞得烽煙四起。
大家這麽做,是為了大周,為了柴家的江山社稷,完全是出於公心。
就算將來去見了曆代先皇,也可以拍著胸脯問心無愧。
有了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眾人就圍聚在新帝的身邊,跟太上皇柴進爭奪天下。
柴衡有個優勢,那就是新人新氣象,能給天下人帶來新的希望。
而柴進已經臭大街了,不會再有人相信他。
柴進自然不會甘願當個太上皇,隻是他困在秦山腳下。
柴進的劣勢不止在名聲上。
當時出京封禪,元翟餘茂春為了不讓忠臣良將跟在陛下身邊礙眼。
從而影響他們吹捧柴進撈取錢財,隻讓柴進帶了柳襄虎一臣等二三十個老臣隨行。
虎一臣對這群將天下搞崩的奸佞恨之入骨,舉起屠刀斬盡殺絕。
這也使得柴進的身邊,沒多少臣子可用。
而柴進的四周,造反的人卻不少。
待在這裏,肯定是坐以待斃。
前往京師,以目前的兵力、錢糧輜重和名聲,絕對是幹不過柴衡的。
“陛下,為今之計,要麽北上北疆,或者南下金陵!”
秦山,卡在北疆三省和金陵的中間。
鎮北軍天下第一強軍,可地方窮啊,如今天下大亂,北胡說翻臉就會翻臉,去不得。
金陵是南都,繁華富庶,有柴進建造的大明宮,有鎮守金陵的禁軍。
不管是柴進還是虎一臣,都認為金陵最為合適。
事不宜遲,柴進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前往金陵。
沿途府縣,官員戰戰兢兢接駕,絲毫不敢發表意見。
還如同瘟神般的送走柴進。
父子相爭,大家夥還是明哲保身為好。
這也是天下各省府縣官員的做法,不站隊先觀望,免得站錯隊到時挨打。
本以為,天下二帝相爭要持續一段時間。
結果,異變接二連三。
跑到河西的虢王柴宏,在鎮西軍的支持下,宣布稱帝,尊柴進為太上皇,痛斥柴衡謀逆,號召天下人共討之。
身在西都長安的秦王柴源,手握羽林衛占據長安,沒有如柴宏那般稱帝,而是在老爹和柴衡之間左右逢源。
一時間,大周三帝一王四分五裂,大小反賊數十處。
大周陷入內亂,周邊各國露出獠牙,這是必然。
天下崩潰來得太快,簡直是前所未有,這也讓天下人一時間無所適從。
何哲之雖然早有準備,隻是心中多少還有一些猶豫。
當天下處處造反的消息傳來,何哲之知道,不能再猶豫了。
再猶豫,大周就沒有任何機會了。
“陛下,為了大周江山,這逆臣,臣當了!”
何哲之當機立斷,聯合之前就串通好的忠臣良將、王公勳貴來到東宮。
“陛下受佞臣蠱惑,已迷心智無法治理天下,臣等奏請殿下登大寶,尊陛下為太上皇,誅佞臣安天下,重振山河!”
何哲之為首,數十忠臣良將王公勳貴,跪在太子柴衡的麵前,勸進!
柴衡厲聲道:“這個,這個,爾等要陷本宮於不忠不孝否?”
柴衡通過鎮南軍的關係網,早就知道何哲之的密謀。
有這麽多忠臣良將參與,自然少不了柴衡和黃子更的推波助瀾。
此刻水到渠成,柴衡心花怒放,但該做的姿態還是要的。
三勸三辭,我懂的。
鎮南軍大將軍黃飛雲次子黃子更大聲奏請:“二十萬鎮南軍奏請殿下登大寶,誅奸佞安天下,重振河山!”
“臣等奏請殿下登大寶,誅奸佞安天下,重振河山!”
何哲之等忠臣良將繼續跟上。
“不可,萬萬不可,本宮不能當逆子……”柴衡裝模作樣地再次推辭。
“臣,奏請殿下登大寶,誅奸佞安天下,重振河山!”
聞風而來的文武百官,王公勳貴,爭先恐後地擁戴柴衡繼位。
這些文武百官王公勳貴,不是家傳爵位根正苗紅,就是寒窗苦讀曆盡艱辛爬上來的讀書人。
之前佞臣當道把持朝政,大量通過賣官鬻爵的潑皮無賴爬到頭上作威作福。
為貪錢財不講武德,將他們的父老鄉親盤剝得苦不堪言。
現在報仇雪恨,搞清算的機會來了。
“小民跪求殿下登大寶,誅奸佞安天下,重振河山!”
京師的官民百姓聞風,齊刷刷的大聲呐喊,整個京師喊聲震天。
京城百姓,同樣被貪官汙吏盤剝得淒慘。
昏君的種種行為,老百姓們早就不能忍了。
有人挑頭,巴不得趕緊換個皇帝,好結束這苦逼的日子,也能有個盼頭。
“殿下,這是天下官民百姓的心聲,懇請殿下莫要辜負。”
舉城擁戴,這讓勸進的文武百官、王公貴胄心下大寬。
那點負罪感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正義之舉。
“本宮,本宮……”
原來,我是如此的萬民敬仰百官擁戴,柴衡歡喜得都說不出話來。
“殿下登大寶,安天下!”
黃子更率先擁上去,其餘人跟上,抬起柴衡就走向隔壁紫禁城的承天殿。
將柴衡按在龍椅上,披上龍袍。
“臣等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在舉城的山唿萬歲中,柴衡登上了帝位。
柴衡下旨,尊柴進為太上皇。
號召天下人,誅殺禍國殃民的奸佞元翟、餘茂春等人。
清除京師的所有佞臣黨羽。
大赦天下,所有反叛的人立即放下刀槍歸家,既往不咎。
為穩住天下局勢,跟太上皇爭奪重臣和封疆大吏,在何哲之等人的建議下,新皇柴衡分封百官。
赦封鎮南大將軍黃飛雲為鎮南王。
赦封鎮西大將軍童凱為鎮西王。
赦封鎮北大將軍蘇有容為鎮北王。
赦封何哲之為馮國公,內閣首輔。
赦封百裏延為許國公,內閣次輔。
……
赦封安逸為定海侯,浙東總兵官。
柴衡冊封百官後,將目光對準幾個跟他鬥了十幾年的弟弟。
赫然發現,除了齊王柴懋求饒外。
秦王柴源和虢王柴宏,已經金蟬脫殼,不知所蹤了。
柴衡猜到已經逃走,但也不以為意,名分已定,翻不出浪花來了!
-----------------
陛下斬殺元翟餘茂春傳首天下,下罪己詔。
太子在京師得到舉城擁戴登基稱帝,尊柴進為太上皇。
天無二日,國無二君。
當這兩件事碰撞在一起時,天下嘩然。
柴衡已經在京師承天殿祭拜天地宗祠登基稱帝,就隻有一條路走下去。
擁戴柴衡的人也不會再有後路,為身家性命,為家族興亡,也隻能一條路走到黑。
誰讓太上皇太過昏庸,將天下搞得烽煙四起。
大家這麽做,是為了大周,為了柴家的江山社稷,完全是出於公心。
就算將來去見了曆代先皇,也可以拍著胸脯問心無愧。
有了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眾人就圍聚在新帝的身邊,跟太上皇柴進爭奪天下。
柴衡有個優勢,那就是新人新氣象,能給天下人帶來新的希望。
而柴進已經臭大街了,不會再有人相信他。
柴進自然不會甘願當個太上皇,隻是他困在秦山腳下。
柴進的劣勢不止在名聲上。
當時出京封禪,元翟餘茂春為了不讓忠臣良將跟在陛下身邊礙眼。
從而影響他們吹捧柴進撈取錢財,隻讓柴進帶了柳襄虎一臣等二三十個老臣隨行。
虎一臣對這群將天下搞崩的奸佞恨之入骨,舉起屠刀斬盡殺絕。
這也使得柴進的身邊,沒多少臣子可用。
而柴進的四周,造反的人卻不少。
待在這裏,肯定是坐以待斃。
前往京師,以目前的兵力、錢糧輜重和名聲,絕對是幹不過柴衡的。
“陛下,為今之計,要麽北上北疆,或者南下金陵!”
秦山,卡在北疆三省和金陵的中間。
鎮北軍天下第一強軍,可地方窮啊,如今天下大亂,北胡說翻臉就會翻臉,去不得。
金陵是南都,繁華富庶,有柴進建造的大明宮,有鎮守金陵的禁軍。
不管是柴進還是虎一臣,都認為金陵最為合適。
事不宜遲,柴進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前往金陵。
沿途府縣,官員戰戰兢兢接駕,絲毫不敢發表意見。
還如同瘟神般的送走柴進。
父子相爭,大家夥還是明哲保身為好。
這也是天下各省府縣官員的做法,不站隊先觀望,免得站錯隊到時挨打。
本以為,天下二帝相爭要持續一段時間。
結果,異變接二連三。
跑到河西的虢王柴宏,在鎮西軍的支持下,宣布稱帝,尊柴進為太上皇,痛斥柴衡謀逆,號召天下人共討之。
身在西都長安的秦王柴源,手握羽林衛占據長安,沒有如柴宏那般稱帝,而是在老爹和柴衡之間左右逢源。
一時間,大周三帝一王四分五裂,大小反賊數十處。
大周陷入內亂,周邊各國露出獠牙,這是必然。
天下崩潰來得太快,簡直是前所未有,這也讓天下人一時間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