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既然沒把那數千萬的天下黎民當自己的子民看,他們又憑什麽為了您的理想而賣命盡忠呢?”


    李浩宇的話音落下,大殿內陷入了短暫的寂靜。


    他的言辭犀利而直接,猶如一把鋒利的劍,直指李世民內心深處的盲點。


    李世民眉頭緊鎖,目光深沉地看著李浩宇。


    他不得不承認,這個年輕人的話觸動了他。


    他一直以來都在努力為大唐的繁榮穩定而奮鬥,但他是否真的忽視了那數千萬的天下黎民?


    是否真的隻將眼光局限在了那些貴族和權勢家族身上?


    不對!不對!


    想到這裏,李世民微微搖頭。


    並非他不愛護他們,而是他們除了容易被蠱惑造反,種地,服徭役服兵役,又能幹什麽呢?


    想到這裏,李世民心中豁然開朗,十分霸氣地反駁道。


    “可那些黎民百姓,他們又能懂什麽呢?”


    “他們大多不通孔孟之道,沒讀過書,不知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他們隻會種地,隻知道吃飽穿暖。


    朕即便關心他們,他們又能如何迴報朕?


    他們能為大唐的未來貢獻什麽?”


    李浩宇聽後,不禁冷笑一聲,“陛下,您這話可就大錯特錯了。”


    “哦?錯在何處?”李世民挑眉問道。


    “陛下,您難道忘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嗎?”


    李浩宇反問道,“那些黎民百姓,雖然他們可能不懂孔孟之道,但他們卻是大唐的根基。


    沒有他們,誰來種地?誰來生產?誰來為大唐提供糧食和物資?


    他們是大唐的經濟基礎,沒有他們,大唐的一切都將崩潰。”


    “再者,他們雖然沒讀過書,但他們有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隻要給他們機會,他們就能發揮出無窮的潛力。


    陛下,您不能因為他們現在的不懂,就否定了他們的未來。


    他們是大唐的未來,是大唐的希望。”


    “他們同樣也是可以被教育的,即便他們不行,難道他們的子子孫孫還不行嗎?”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可是寫在《三字經》裏的聖人之言。”


    “最後,陛下您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是儒家的道理,是治理國家的道理。


    但這些黎民百姓,他們也有自己的道德觀念,他們知道什麽是好,什麽是壞。


    他們雖然不懂大道理,但他們懂得感恩,懂得迴報。


    隻要陛下您真心對他們好,他們就會真心對您好,就會為大唐的未來而努力。”


    李浩宇的話音落下,大殿內再次陷入了寂靜。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李浩宇一眼,眉頭深皺地反問道,


    “賢婿,你的意思是說,要朕教他們讀書識字,科舉入仕?”


    李浩宇微微一笑,搖了搖頭,“陛下,讀書識字,科舉入仕固然是一種方式,但並非唯一的方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有的人擅長文,有的人擅長武,有的人則擅長手工藝或者農耕。


    我們不能強迫每個人都去走讀書科舉這條路,這不僅不公平,也不現實。”


    “那你的意思是?”李世民疑惑地看著李浩宇。


    “陛下,臣的意思是,我們應該給予每個人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


    李浩宇緩緩說道,“對於那些有讀書天賦的人,我們當然可以鼓勵他們讀書科舉,入仕為官。


    但對於那些沒有讀書天賦,或者對讀書沒有興趣的人,我們也應該為他們提供其他的發展途徑。”


    “比如,我們可以設立各種技藝學校,教他們學習手工藝、農耕等技藝,讓他們能夠有一技之長,憑此謀生。


    我們也可以設立武備學校,教他們習武,為大唐培養更多的武將。


    甚至,我們還可以設立商學院,教他們學習經商之道,讓他們能夠成為商人,為大唐的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同時,我們還應該改革現有的土地製度,減輕農民的負擔,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贏得天下黎民百姓的心,讓他們真心實意地為大唐的未來而努力。”


    “總而言之,臣的意思就是大唐可以效仿那邊的高考,每年都舉行一次全國統一的考試,能者上庸者下。”


    “同時,每年也進行各行各業的證書考核和級別認證……”


    “隻要考核通過,就能從事相關行業的工作,並對個別行業提供補貼,比如說中醫、先生、以及能工巧匠。”


    李世民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與讚許的光芒,“高考?證書考核?級別認證?這些都是何意?”


    李浩宇微微一笑,解釋道:“陛下,高考就是那邊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


    通過統一的考試來評估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從而決定他們是否有資格進入更高等級的學府深造。


    而證書考核和級別認證,則是對各行各業從業者技能和知識的一種評價和認證。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確保每個人都能在適合自己的領域發揮最大的才能,也能激勵人們不斷提升自己。”


    “這些製度若能在大唐推行,必將大大激發百姓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為大唐的繁榮穩定注入新的活力。”


    “陛下,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李浩宇信心滿滿地說道。


    “隻有啟民智,開民心,給民需、育民知,藏富於民,才能國家強盛,才是真正的盛世降臨!”


    李世民聽後,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李浩宇的話仿佛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讓他看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唐盛世。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平複內心的激動,沉聲問道:“賢婿,你這些想法都是從何而來?


    若是真的實施起來,又該如何具體著手?”


    李浩宇微微一笑,他知道自己的話已經打動了李世民。


    他緩緩說道:“陛下,這些想法並非臣一人之智,而是匯聚了古今中外的智慧結晶。


    至於具體如何實施,我們需要從教育、經濟、朝堂等多方麵入手,逐步推進改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超時空,長樂晉陽小公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而今識盡愁滋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而今識盡愁滋味並收藏大唐:超時空,長樂晉陽小公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