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被低估的唐高宗
大唐:超時空,長樂晉陽小公主! 作者:而今識盡愁滋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完張婧儀的娓娓講述,長孫皇後幽幽一歎,眼中閃過了一絲悲切。
盡管她心中已經有了預感,若非李浩宇的突然到來,她的身子必定撐不了多久了。
但卻沒想到,僅僅過去了三年光陰,她便於貞觀十年早早離世,錯過了太多曆史的波瀾壯闊。
甚至可以說,後續曆史事件的發生,跟她的早早離世脫不了關係,比如說:高陽造反。
倘若她還在,高陽如何敢反?又如何會反?
好在,伴隨著李浩宇的到來,大唐的曆史走向已經發生了改變,這些史書上記載的遺憾必然不會再發生。
盡管如此,長孫皇後依舊有幾個關切的問題:她的子女,二郎病逝的原因,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以及高句麗!!!
她的子女自然不必多說,看看史書中的記載。
大兒子高明因為造反被貶為了庶人,流放到了偏遠之地。
二兒子青雀,那個可愛的小胖子,也在權利的鬥爭中迷失自我,最終甚至留下了“殺子傳弟”的千古笑話。
三兒子稚奴,廟號唐高宗,聽上去不錯,應該是個好皇帝。
可那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又是如何出現的?想必應該跟稚奴脫離不了幹係。
至於她的女兒們,命運也並未對她們給予太多的眷顧。
大女兒麗質絕代傾城,天生麗質難自棄,卻年僅二十三歲便香消玉殞。
二女兒城陽命運多舛,她的夫君杜荷因高明的謀反牽連被殺……
三女兒兕子更是令人扼腕歎息,年僅十二歲便英年早逝,讓二郎承受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
尚未出生的四女兒貞觀朝史書並無記載,想必應該會很幸福吧?
思及此,長孫皇後便忍不住繼續詢問道,“婧儀,唐高宗即位後,做的如何?”
“高……他的大哥,二哥可曾善終?還有城陽和新城公主的婚姻可曾幸福?”
張婧儀聽到長孫皇後的詢問,微微沉吟後,便開始了詳細的迴答。
“長孫姐姐,據史料記載,高宗皇帝即位後,初期確實倚重長孫無忌等輔政大臣,致力於國家的治理。”
“他性格較為懦弱,但對百姓卻頗為仁愛,因此在位期間,大唐的國力也有所增長。”
“但卻同樣造成了皇後武則天臨朝稱製,最終成為了華夏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皇後?!!”長孫皇後頓時被驚呆了,“你剛剛不是說,武則天是二郎……李世民的才人嗎?”
張婧儀輕輕點頭,解釋道:“確實如此,武則天最初是入宮為太宗皇帝的才人。”
“但在太宗皇帝駕崩後,她被送到了感業寺為尼。”
“然而,後來高宗皇帝又將她接迴了宮中,極為寵愛,最終冊封為皇後。”
“據野史記載,武則天之所以能得到高宗皇帝的寵愛,是因為在太宗病重時期,他們兩人就已經……”
長孫皇後愕然,這個結果顯然出乎她的預料,“那……那她後來怎會成為皇帝?”
“高宗皇帝在位後期,因身體欠佳,常將朝政大事委托給武則天處理。”
張婧儀繼續說道,“武則天借此機會逐漸掌握了實權。”
“高宗皇帝駕崩後,她的兒子們相繼即位,但實際的政權仍掌握在武則天手中。”
“經過一係列的政治鬥爭,武則天最終廢除了她的兒子,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了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長孫皇後聽後默然許久,這個結果對她來說太過震撼。
她原本以為自己的早逝隻會影響到高陽等人的命運,沒想到竟會引出如此大的曆史變革。
這讓她忍不住繼續追問,“那後來呢?武則天死後,皇位可迴到了李唐子孫的手中?”
張婧儀點了點頭,迴答道:“是的,長孫姐姐。”
“在武則天晚年,張柬之等大臣發動了‘神龍政變’,迫使武則天退位,擁立了中宗皇帝李顯複位,這樣皇位便重新迴到了李唐子孫的手中。”
長孫皇後聽聞皇位最終迴到了李唐子孫手中,心中稍感安慰。
但想到這期間大唐經曆的種種波折,仍不禁唏噓。
“那高明和青雀呢?他們最後如何?”長孫皇後再次詢問道。
“李承乾在被貶為庶人不久後,便鬱鬱寡歡,在流放地病逝。”
“至於李泰,雖未被直接牽連,但因在朝中失勢,同樣鬱鬱寡歡,永徽三年也病逝了。”
長孫皇後聽到這裏,眼中閃過一絲哀痛。
永徽不用問,想必就是治兒的年號了,沒想到……
長孫皇後身為過來人,了解太多太多的皇室辛秘,知道皇室的權力鬥爭向來殘酷,所謂的病逝,聽聽就行了。
她雖然已有預感,但親耳聽到這樣的結果,心中還是難免悲痛。
“那……城陽和新城公主呢?”長孫皇後顫聲問道,她希望從張婧儀口中聽到一些好消息,以稍微慰藉她悲痛的心靈。
可惜,張婧儀接下來的講解不僅沒能讓她得到藉慰,反而更加悲痛欲絕。
“城陽公主的第一任丈夫杜荷因高明謀反被牽連處死後,她曾一度陷入悲痛之中。”
“但後來,高宗皇帝為她重新指了一門親事,嫁給了一位品行端正的士子薛瓘。”
“然而,她的婚姻並不幸福,後來更是受到了巫蠱之事的牽連,於鹹亨二年薨於房州,享年四十歲。”
“至於新城公主,同樣是命運多舛。”
張婧儀繼續說道,“她先是在貞觀十七年被許配給魏征章子魏叔玉,同年,婚事取消。”
“又於貞觀二十三年二月六日,下嫁長孫詮,因太宗於五月去世,婚禮中斷。”
“直到永徽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改封新城郡長公主,增邑五千戶,才終於完婚。”
“然而,僅僅七年後,長孫詮因長孫世家的覆滅而受到牽連,流放巂州,不久被殺,新城公主改嫁韋正矩。”
“四年後,新城公主病逝於長安縣通軌坊南園,時年三十歲,以皇後之禮陪葬於昭陵。”
“什麽?長孫世家覆滅?這又是怎麽迴事???”本就悲痛欲絕的長孫皇後聽到這個消息,好懸沒差點直接暈過去。
張婧儀雖然感覺長孫姐姐今天的反應有點太激動,但並未多想。
繼續答複道,“當然是因為唐高宗李治,這位曆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之一。”
盡管她心中已經有了預感,若非李浩宇的突然到來,她的身子必定撐不了多久了。
但卻沒想到,僅僅過去了三年光陰,她便於貞觀十年早早離世,錯過了太多曆史的波瀾壯闊。
甚至可以說,後續曆史事件的發生,跟她的早早離世脫不了關係,比如說:高陽造反。
倘若她還在,高陽如何敢反?又如何會反?
好在,伴隨著李浩宇的到來,大唐的曆史走向已經發生了改變,這些史書上記載的遺憾必然不會再發生。
盡管如此,長孫皇後依舊有幾個關切的問題:她的子女,二郎病逝的原因,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以及高句麗!!!
她的子女自然不必多說,看看史書中的記載。
大兒子高明因為造反被貶為了庶人,流放到了偏遠之地。
二兒子青雀,那個可愛的小胖子,也在權利的鬥爭中迷失自我,最終甚至留下了“殺子傳弟”的千古笑話。
三兒子稚奴,廟號唐高宗,聽上去不錯,應該是個好皇帝。
可那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又是如何出現的?想必應該跟稚奴脫離不了幹係。
至於她的女兒們,命運也並未對她們給予太多的眷顧。
大女兒麗質絕代傾城,天生麗質難自棄,卻年僅二十三歲便香消玉殞。
二女兒城陽命運多舛,她的夫君杜荷因高明的謀反牽連被殺……
三女兒兕子更是令人扼腕歎息,年僅十二歲便英年早逝,讓二郎承受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
尚未出生的四女兒貞觀朝史書並無記載,想必應該會很幸福吧?
思及此,長孫皇後便忍不住繼續詢問道,“婧儀,唐高宗即位後,做的如何?”
“高……他的大哥,二哥可曾善終?還有城陽和新城公主的婚姻可曾幸福?”
張婧儀聽到長孫皇後的詢問,微微沉吟後,便開始了詳細的迴答。
“長孫姐姐,據史料記載,高宗皇帝即位後,初期確實倚重長孫無忌等輔政大臣,致力於國家的治理。”
“他性格較為懦弱,但對百姓卻頗為仁愛,因此在位期間,大唐的國力也有所增長。”
“但卻同樣造成了皇後武則天臨朝稱製,最終成為了華夏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皇後?!!”長孫皇後頓時被驚呆了,“你剛剛不是說,武則天是二郎……李世民的才人嗎?”
張婧儀輕輕點頭,解釋道:“確實如此,武則天最初是入宮為太宗皇帝的才人。”
“但在太宗皇帝駕崩後,她被送到了感業寺為尼。”
“然而,後來高宗皇帝又將她接迴了宮中,極為寵愛,最終冊封為皇後。”
“據野史記載,武則天之所以能得到高宗皇帝的寵愛,是因為在太宗病重時期,他們兩人就已經……”
長孫皇後愕然,這個結果顯然出乎她的預料,“那……那她後來怎會成為皇帝?”
“高宗皇帝在位後期,因身體欠佳,常將朝政大事委托給武則天處理。”
張婧儀繼續說道,“武則天借此機會逐漸掌握了實權。”
“高宗皇帝駕崩後,她的兒子們相繼即位,但實際的政權仍掌握在武則天手中。”
“經過一係列的政治鬥爭,武則天最終廢除了她的兒子,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了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長孫皇後聽後默然許久,這個結果對她來說太過震撼。
她原本以為自己的早逝隻會影響到高陽等人的命運,沒想到竟會引出如此大的曆史變革。
這讓她忍不住繼續追問,“那後來呢?武則天死後,皇位可迴到了李唐子孫的手中?”
張婧儀點了點頭,迴答道:“是的,長孫姐姐。”
“在武則天晚年,張柬之等大臣發動了‘神龍政變’,迫使武則天退位,擁立了中宗皇帝李顯複位,這樣皇位便重新迴到了李唐子孫的手中。”
長孫皇後聽聞皇位最終迴到了李唐子孫手中,心中稍感安慰。
但想到這期間大唐經曆的種種波折,仍不禁唏噓。
“那高明和青雀呢?他們最後如何?”長孫皇後再次詢問道。
“李承乾在被貶為庶人不久後,便鬱鬱寡歡,在流放地病逝。”
“至於李泰,雖未被直接牽連,但因在朝中失勢,同樣鬱鬱寡歡,永徽三年也病逝了。”
長孫皇後聽到這裏,眼中閃過一絲哀痛。
永徽不用問,想必就是治兒的年號了,沒想到……
長孫皇後身為過來人,了解太多太多的皇室辛秘,知道皇室的權力鬥爭向來殘酷,所謂的病逝,聽聽就行了。
她雖然已有預感,但親耳聽到這樣的結果,心中還是難免悲痛。
“那……城陽和新城公主呢?”長孫皇後顫聲問道,她希望從張婧儀口中聽到一些好消息,以稍微慰藉她悲痛的心靈。
可惜,張婧儀接下來的講解不僅沒能讓她得到藉慰,反而更加悲痛欲絕。
“城陽公主的第一任丈夫杜荷因高明謀反被牽連處死後,她曾一度陷入悲痛之中。”
“但後來,高宗皇帝為她重新指了一門親事,嫁給了一位品行端正的士子薛瓘。”
“然而,她的婚姻並不幸福,後來更是受到了巫蠱之事的牽連,於鹹亨二年薨於房州,享年四十歲。”
“至於新城公主,同樣是命運多舛。”
張婧儀繼續說道,“她先是在貞觀十七年被許配給魏征章子魏叔玉,同年,婚事取消。”
“又於貞觀二十三年二月六日,下嫁長孫詮,因太宗於五月去世,婚禮中斷。”
“直到永徽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改封新城郡長公主,增邑五千戶,才終於完婚。”
“然而,僅僅七年後,長孫詮因長孫世家的覆滅而受到牽連,流放巂州,不久被殺,新城公主改嫁韋正矩。”
“四年後,新城公主病逝於長安縣通軌坊南園,時年三十歲,以皇後之禮陪葬於昭陵。”
“什麽?長孫世家覆滅?這又是怎麽迴事???”本就悲痛欲絕的長孫皇後聽到這個消息,好懸沒差點直接暈過去。
張婧儀雖然感覺長孫姐姐今天的反應有點太激動,但並未多想。
繼續答複道,“當然是因為唐高宗李治,這位曆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