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應對荊州同樣做出了一些調整,將七郡重新劃分成了十郡。
原南陽郡、南郡和江夏郡之地劃為四郡,分別是南陽郡、襄陽郡、南郡和江夏郡;
原長沙郡、零陵郡和桂陽郡之地也劃為四郡,分別是長沙郡、衡陽郡、零陵郡和桂陽郡;
原武陵郡之地劃分為兩郡,北依舊為武陵郡,南為沅陵郡。
為了保證荊州的安全,除了挑選降卒編成的郡兵之外,三萬朱雀軍也會長期駐紮在這裏,由嚴顏、甘寧、張任和吳懿等將領各統一些人馬,分駐在南陽、江夏、長沙和桂陽四郡。
除此之外,其他野戰軍也各有安排,四萬龍驤軍繼續駐紮在並州,以防備袁紹;兩萬陷陣軍也繼續駐紮在中州,以防備曹操。
三萬無當軍則返迴了益州,以威懾緬甸之地的撣國和驃國。而兩萬高原軍,也迴到了唐州。
虎騎軍和玄武軍卻沒有固定的防區,馬應在哪,他們就在哪。
荊州之戰結束之後,袁術和孫堅之間的戰鬥很快也結束了。袁術突破不了長江這條防線,隻能罷兵。一時間,整個大漢出現了短暫的安寧,再無戰事。
之所以會如此,一是因為打了這麽多年,各大諸侯都快把家底打空了,需要休養生息幾年。二則是因為割據一方的諸侯已經沒剩下多少,開戰的機率大為降低。
撇開交州不談,活躍的諸侯還剩下五家,河北袁紹、河南曹操、淮南袁術、江東孫堅以及馬應自己。
袁紹、曹操和孫堅的同盟關係依舊維係著,以對抗馬應。而袁術,卻比較慘,既沒有馬應那樣的實力,又沒有和其他人同盟,儼然成了一個“小受”,既要麵對曹操的威脅,又要麵對孫堅的威脅。
麵對這些威脅,剛開始的時候袁術還有著極強的危機感,差點被逼成了一個勵精圖治的明主。然而沒過多久,這股勁就泄了,因為他發現曹操和孫堅都老實了,似乎沒有了攻打自己的欲望,隻一直在發展內政。
這讓他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再次恢複了世家紈絝的本性,安與享樂,行事張狂,對劉協那個皇帝也越來越不敬。因為其他諸侯都沒空理會他的緣故,更加助漲了他的氣焰,甚至都露出了想讓劉協禪位的風聲……
馬應聽聞這個消息後,隻感覺有些好笑,並沒有真正放在心上。因為今時今日,劉協也好,袁紹立的那個偽帝劉和也好,其實都已經沒有了什麽存在感。
“主公,蜀州南通益州、西通唐州的馳道皆已修好,唐州通往蔥嶺三郡和湟州的馳道也快要竣工。如此,主公在益州、唐州、湟州和商州的統治將變得更加穩固,乃是大喜之事。”荀攸笑著說道。
馬應接過奏報看了一下,平靜道:“也隻是修通了主幹道而已,若是能將那些支道也修好,我才能夠真正放心。如此,大軍便可在這些州郡馳騁,糧草運輸的壓力也將大大降低。”
荀攸苦笑道:“若是想要將那些支道也全部修好,怕是還需三五年的時間。”
“不著急,我等得起。對了,鑄造新幣的事情籌備的怎麽樣了?”
荀攸不僅是軍機省的參謀軍務,同時還是馬應親自任命的少府卿。少府乃是馬應的錢袋子,鑄幣的事情自然也劃歸其管轄。
“已經在籌備了,不過主公說的防偽技術,工匠還在探討,隻拿出了一個初步方案。不過,攸以為,隻要新錢製作得足夠精良,且份量不減,想要得到民眾的認同非常容易。可若是想要用新錢替換掉五銖錢,怕是有不小的難度,至少要等平定天下以後才能開始實施。”
馬應笑了笑,“我沒打算一蹴而就,先用新錢搶占流通市場就行。這些年在涼州祖厲一帶、河東郡中條山一帶以及雲南郡一帶,都發現了諸多銅礦,我隻是想要將它們轉化為國力。”
“主公放心,我會將此事作為少府的第一要務,必會讓主公滿意。”
“公達做事,我素來放心。”
荀攸退出去後,馬應又將禮部少卿薛夏喚了過來。
薛夏乃是寒門出身的儒學宗師,很早就在馬應治下出仕。隻是一直都沒有太大的功勞,故而沒有直接任命他為禮部卿,而是暫命為禮部少卿。
雖然是禮部少卿,但因為禮部卿空缺的緣故,他行使的其實一直是禮部卿的權力。
“宣聲,國子監和各地的州學當下如何了?”馬應非常重視教育,故而對這些事情一向很上心,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將薛夏傳喚過來詢問一下。
薛夏行了一禮,迴答道:“國子監已經開設了儒學院、律法院和工學院。奉主公之命,醫學院也在籌建之中。雖然醫學院還未建好,但醫學院長張機(張仲景)已經開始授課。隻是,願意聽他講課的國子監生並不多,隻有二三十人……”
張仲景是馬應好不容易忽悠過來的,想要他為大漢培養一些中醫人才。可是,開局似乎有些不利啊。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國子監的學生都是百裏挑一的英才,大部分都是奔著當官去的,有二三十個人願意跟隨張仲景學醫,其實已經很難得了。
當然,他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繼續下去。在醫學院建好以後,他將針對性地招收一批醫學院的學生,並讓他們係統性地學習和發展醫學。
除了國子監之外,下級學府也很重要。國子監往下便是州學。州學共有九座,不僅新占領的荊州設立了州學,唐州、湟州這樣的地方也都設立了州學。隻是,因為生源不足的原因,唐州州學和湟州州學的規模,都要比其他地方的州學小得多,甚至比不上一些郡學。
郡學是一郡最高之學府,再往下則是縣學、鄉學和村學。
村學又稱蒙學,乃是馬應最重視的一級學院,甚至要求適齡孩童都需要進去學習一段時間。馬應也不要求孩童在村學學會太多的東西,隻要能夠學會說漢語並認識一些常用字就行。
原南陽郡、南郡和江夏郡之地劃為四郡,分別是南陽郡、襄陽郡、南郡和江夏郡;
原長沙郡、零陵郡和桂陽郡之地也劃為四郡,分別是長沙郡、衡陽郡、零陵郡和桂陽郡;
原武陵郡之地劃分為兩郡,北依舊為武陵郡,南為沅陵郡。
為了保證荊州的安全,除了挑選降卒編成的郡兵之外,三萬朱雀軍也會長期駐紮在這裏,由嚴顏、甘寧、張任和吳懿等將領各統一些人馬,分駐在南陽、江夏、長沙和桂陽四郡。
除此之外,其他野戰軍也各有安排,四萬龍驤軍繼續駐紮在並州,以防備袁紹;兩萬陷陣軍也繼續駐紮在中州,以防備曹操。
三萬無當軍則返迴了益州,以威懾緬甸之地的撣國和驃國。而兩萬高原軍,也迴到了唐州。
虎騎軍和玄武軍卻沒有固定的防區,馬應在哪,他們就在哪。
荊州之戰結束之後,袁術和孫堅之間的戰鬥很快也結束了。袁術突破不了長江這條防線,隻能罷兵。一時間,整個大漢出現了短暫的安寧,再無戰事。
之所以會如此,一是因為打了這麽多年,各大諸侯都快把家底打空了,需要休養生息幾年。二則是因為割據一方的諸侯已經沒剩下多少,開戰的機率大為降低。
撇開交州不談,活躍的諸侯還剩下五家,河北袁紹、河南曹操、淮南袁術、江東孫堅以及馬應自己。
袁紹、曹操和孫堅的同盟關係依舊維係著,以對抗馬應。而袁術,卻比較慘,既沒有馬應那樣的實力,又沒有和其他人同盟,儼然成了一個“小受”,既要麵對曹操的威脅,又要麵對孫堅的威脅。
麵對這些威脅,剛開始的時候袁術還有著極強的危機感,差點被逼成了一個勵精圖治的明主。然而沒過多久,這股勁就泄了,因為他發現曹操和孫堅都老實了,似乎沒有了攻打自己的欲望,隻一直在發展內政。
這讓他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再次恢複了世家紈絝的本性,安與享樂,行事張狂,對劉協那個皇帝也越來越不敬。因為其他諸侯都沒空理會他的緣故,更加助漲了他的氣焰,甚至都露出了想讓劉協禪位的風聲……
馬應聽聞這個消息後,隻感覺有些好笑,並沒有真正放在心上。因為今時今日,劉協也好,袁紹立的那個偽帝劉和也好,其實都已經沒有了什麽存在感。
“主公,蜀州南通益州、西通唐州的馳道皆已修好,唐州通往蔥嶺三郡和湟州的馳道也快要竣工。如此,主公在益州、唐州、湟州和商州的統治將變得更加穩固,乃是大喜之事。”荀攸笑著說道。
馬應接過奏報看了一下,平靜道:“也隻是修通了主幹道而已,若是能將那些支道也修好,我才能夠真正放心。如此,大軍便可在這些州郡馳騁,糧草運輸的壓力也將大大降低。”
荀攸苦笑道:“若是想要將那些支道也全部修好,怕是還需三五年的時間。”
“不著急,我等得起。對了,鑄造新幣的事情籌備的怎麽樣了?”
荀攸不僅是軍機省的參謀軍務,同時還是馬應親自任命的少府卿。少府乃是馬應的錢袋子,鑄幣的事情自然也劃歸其管轄。
“已經在籌備了,不過主公說的防偽技術,工匠還在探討,隻拿出了一個初步方案。不過,攸以為,隻要新錢製作得足夠精良,且份量不減,想要得到民眾的認同非常容易。可若是想要用新錢替換掉五銖錢,怕是有不小的難度,至少要等平定天下以後才能開始實施。”
馬應笑了笑,“我沒打算一蹴而就,先用新錢搶占流通市場就行。這些年在涼州祖厲一帶、河東郡中條山一帶以及雲南郡一帶,都發現了諸多銅礦,我隻是想要將它們轉化為國力。”
“主公放心,我會將此事作為少府的第一要務,必會讓主公滿意。”
“公達做事,我素來放心。”
荀攸退出去後,馬應又將禮部少卿薛夏喚了過來。
薛夏乃是寒門出身的儒學宗師,很早就在馬應治下出仕。隻是一直都沒有太大的功勞,故而沒有直接任命他為禮部卿,而是暫命為禮部少卿。
雖然是禮部少卿,但因為禮部卿空缺的緣故,他行使的其實一直是禮部卿的權力。
“宣聲,國子監和各地的州學當下如何了?”馬應非常重視教育,故而對這些事情一向很上心,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將薛夏傳喚過來詢問一下。
薛夏行了一禮,迴答道:“國子監已經開設了儒學院、律法院和工學院。奉主公之命,醫學院也在籌建之中。雖然醫學院還未建好,但醫學院長張機(張仲景)已經開始授課。隻是,願意聽他講課的國子監生並不多,隻有二三十人……”
張仲景是馬應好不容易忽悠過來的,想要他為大漢培養一些中醫人才。可是,開局似乎有些不利啊。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國子監的學生都是百裏挑一的英才,大部分都是奔著當官去的,有二三十個人願意跟隨張仲景學醫,其實已經很難得了。
當然,他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繼續下去。在醫學院建好以後,他將針對性地招收一批醫學院的學生,並讓他們係統性地學習和發展醫學。
除了國子監之外,下級學府也很重要。國子監往下便是州學。州學共有九座,不僅新占領的荊州設立了州學,唐州、湟州這樣的地方也都設立了州學。隻是,因為生源不足的原因,唐州州學和湟州州學的規模,都要比其他地方的州學小得多,甚至比不上一些郡學。
郡學是一郡最高之學府,再往下則是縣學、鄉學和村學。
村學又稱蒙學,乃是馬應最重視的一級學院,甚至要求適齡孩童都需要進去學習一段時間。馬應也不要求孩童在村學學會太多的東西,隻要能夠學會說漢語並認識一些常用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