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沒有郭嘉勸阻,馬應也不會選擇現在就出兵攻打益州,畢竟許多條件都不成熟。因此,接下來的時日,他的重心從征戰轉移到了備戰上麵。
為了盡快將那三萬新兵訓練成合格的戰士,馬應又進行了一係列人事調動。不僅如此,他還給這三萬新軍取了個名字——玄武軍。
這個名字並沒有什麽特殊的含義,隻是恰巧在想名字的時候看到了一隻烏龜,腦海中就突然冒出了“玄武”這兩個字,然後新軍的旗號就定下來了。
因為早就答應了馬超的緣故,馬應直接任命他為玄武軍主將之一,加封偏將軍。另外兩個主將則是從陷陣軍調過來的典伍和成公英。典伍是平調,依舊是裨將軍,而成公英則屬於升遷,當下同樣是裨將軍。
值得一提的是,成公英的統率已經被馬應提升到了一流的水平,智謀也提升到了二流。
成公英雖然沒有什麽突出的功績,但沉穩謹慎,且忠心不二,乃是馬應非常欣賞的一名將領,這才特意耗費了一百多白銀點在他身上。
至於典伍,馬應還是沒打算提升他。因為此人獨自領兵時的平庸表現,馬應已經不打算將他往主帥方向培養了,做一個稱職的副將就行。
雖說三人都是玄武軍主將,但因為馬超軍銜更高一些的緣故,隱隱還是以他為主。
當然,到底以誰為主,還需要在戰時以馬應的命令為準。沒有馬應的命令,他們都隻有練兵之權,而且都負責一萬人,軍銜高一點也好,低一點也好,其實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被任命為玄武軍主將之後,三人立馬趕往涼州,開始操練新兵。
玄武軍可不是陷陣軍,因為大部分都是從涼、中、並三州招募的漢人,馬應對他們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們能和虎騎軍一樣,成為自己真正的嫡係。馬超三人隱約知道了此事,自然不敢懈怠。
除了玄武軍之外,三萬陷陣軍也做出了調整。因為典伍被調離的緣故,再加上往日的功績,張遼和高順二人都升了上來,被任命為主將,封裨將軍。再加上早就被拜為裨將軍的徐榮,陷陣軍三位主將的陣容同樣豪華,甚至比玄武軍還要勝上一籌。
別的且不說,徐榮和張遼二人可都是帥才,潛力不可限量。而高順,雖然要弱一些,但各方麵也不會比成公英差,不管是性格還是能力。
高順同樣身受馬應賞識,因此也被提升到了一流武將的水平。雖然僅僅是剛剛踏入一流的門檻,無法和徐榮、張遼二人相比,但放眼天下,依舊是一名難得的良將。
其中兩萬陷陣軍已經從漢中迴到了關中,由張遼、高順二人負責平時的訓練和事務。還有一萬人馬依舊在徐榮的統率下駐紮在商州,也不知道有沒有從蔥嶺上退下來。
前段時間馬應倒是經常收到徐榮的戰報,似乎已經將無雷、桃槐、蒲犁等國給滅掉了,並將帕米爾高原占據。而商州刺史賈詡,也開始調派人手前往修築驛城,以設立北蔥郡,進行有效統治。
如此,不僅能夠方便商人往來貿易,還能增加一些商業稅收。
馬應準備在徐榮打下中蔥郡(大概相當於巴控克什米爾)之後,就將他的軍銜往上提一提,和馬超、龐德等人一樣,拜為偏將軍……
至於四萬虎騎軍,倒是沒有進行人事調動,依舊是以龐德、張繡、麴義和楊阜四人為主將。
除了這三支大軍之外,還有新歸附的兩萬漢中軍。這兩萬兵馬哪怕被馬應篩選過一次,但整體兵源素質依舊不高。待未來攻下益州之後,馬應打算將他們全部轉化為益州郡兵。不過現在,依舊打算用為野戰軍。
四支大軍加起來,一共十二萬人馬,若是再加上四州的郡兵,將超過十七萬。而治下人口,更是已逾六百萬!
不知不覺,馬應已經擁有了極其恐怖的勢力。
為此,不少屬下都動了心思,有意無意地勸他稱王……
其實很早以前就有人勸他稱王了,不過卻被他用“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理論給說服了。可是現在,隨著勢力越來越大,再加上天下大亂,三帝共立,勸他稱王的聲音越來越多,已經感覺快要壓不住了。
好在,還是有不少清醒的人提出了反對的聲音,例如荀攸、郭嘉和李優。他們不是不讚成馬應稱王,隻是說時機未到。
一來,當下雖有三帝共立,但皆是漢室宗親,目前還沒有一個外姓稱王稱帝。若馬應開此先河,將會承受最多的罵名,於聲望有損。
二來,高帝早有言,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馬應已經成長到了令其他諸侯不安的地步,若是再稱王,不是主動給他們送上聯合討伐的借口嗎?
因此,在沒有實力硬抗天下所有諸侯之前,絕不能稱王!
不過,三人也隱晦地表示,奪下整個益州之後,倒是可以考慮稱王。因為到了那個時候,不管馬應怎麽韜光養晦,都會成為天下公敵。畢竟,秦滅六國之事距今也不過四百多年。尤其是袁紹、曹操、袁術這樣的野心家,絕不會任由其繼續發展。
當然,真到了那個時候,縱使他們全部聯合,馬應也並非沒有一戰之力。隻需緊守關隘,戰敗的概率並不大。
況且,那些諸侯想要真正聯合在一起也不容易。戰國時期合縱連橫拉扯了那麽久,最後不還是以秦國勝出而結束?
畢竟,“後人哀之而不鑒之”才是常態,真正有那麽高覺悟的諸侯其實並不多。
總之,稱王的事情暫時被擱置,當下馬應隻想將益州打下來。
至於打下益州後到底要不要稱王,還需要依照那時候的局勢而定。
其實,他更希望自己打下益州後,有其他諸侯跳出來稱王稱帝,幫自己吸引一波仇恨。如此,他又可以趁機發展幾年了。
為此,他甚至在考慮,要不要誘惑袁術那個二傻子逼劉協禪位?
為了盡快將那三萬新兵訓練成合格的戰士,馬應又進行了一係列人事調動。不僅如此,他還給這三萬新軍取了個名字——玄武軍。
這個名字並沒有什麽特殊的含義,隻是恰巧在想名字的時候看到了一隻烏龜,腦海中就突然冒出了“玄武”這兩個字,然後新軍的旗號就定下來了。
因為早就答應了馬超的緣故,馬應直接任命他為玄武軍主將之一,加封偏將軍。另外兩個主將則是從陷陣軍調過來的典伍和成公英。典伍是平調,依舊是裨將軍,而成公英則屬於升遷,當下同樣是裨將軍。
值得一提的是,成公英的統率已經被馬應提升到了一流的水平,智謀也提升到了二流。
成公英雖然沒有什麽突出的功績,但沉穩謹慎,且忠心不二,乃是馬應非常欣賞的一名將領,這才特意耗費了一百多白銀點在他身上。
至於典伍,馬應還是沒打算提升他。因為此人獨自領兵時的平庸表現,馬應已經不打算將他往主帥方向培養了,做一個稱職的副將就行。
雖說三人都是玄武軍主將,但因為馬超軍銜更高一些的緣故,隱隱還是以他為主。
當然,到底以誰為主,還需要在戰時以馬應的命令為準。沒有馬應的命令,他們都隻有練兵之權,而且都負責一萬人,軍銜高一點也好,低一點也好,其實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被任命為玄武軍主將之後,三人立馬趕往涼州,開始操練新兵。
玄武軍可不是陷陣軍,因為大部分都是從涼、中、並三州招募的漢人,馬應對他們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們能和虎騎軍一樣,成為自己真正的嫡係。馬超三人隱約知道了此事,自然不敢懈怠。
除了玄武軍之外,三萬陷陣軍也做出了調整。因為典伍被調離的緣故,再加上往日的功績,張遼和高順二人都升了上來,被任命為主將,封裨將軍。再加上早就被拜為裨將軍的徐榮,陷陣軍三位主將的陣容同樣豪華,甚至比玄武軍還要勝上一籌。
別的且不說,徐榮和張遼二人可都是帥才,潛力不可限量。而高順,雖然要弱一些,但各方麵也不會比成公英差,不管是性格還是能力。
高順同樣身受馬應賞識,因此也被提升到了一流武將的水平。雖然僅僅是剛剛踏入一流的門檻,無法和徐榮、張遼二人相比,但放眼天下,依舊是一名難得的良將。
其中兩萬陷陣軍已經從漢中迴到了關中,由張遼、高順二人負責平時的訓練和事務。還有一萬人馬依舊在徐榮的統率下駐紮在商州,也不知道有沒有從蔥嶺上退下來。
前段時間馬應倒是經常收到徐榮的戰報,似乎已經將無雷、桃槐、蒲犁等國給滅掉了,並將帕米爾高原占據。而商州刺史賈詡,也開始調派人手前往修築驛城,以設立北蔥郡,進行有效統治。
如此,不僅能夠方便商人往來貿易,還能增加一些商業稅收。
馬應準備在徐榮打下中蔥郡(大概相當於巴控克什米爾)之後,就將他的軍銜往上提一提,和馬超、龐德等人一樣,拜為偏將軍……
至於四萬虎騎軍,倒是沒有進行人事調動,依舊是以龐德、張繡、麴義和楊阜四人為主將。
除了這三支大軍之外,還有新歸附的兩萬漢中軍。這兩萬兵馬哪怕被馬應篩選過一次,但整體兵源素質依舊不高。待未來攻下益州之後,馬應打算將他們全部轉化為益州郡兵。不過現在,依舊打算用為野戰軍。
四支大軍加起來,一共十二萬人馬,若是再加上四州的郡兵,將超過十七萬。而治下人口,更是已逾六百萬!
不知不覺,馬應已經擁有了極其恐怖的勢力。
為此,不少屬下都動了心思,有意無意地勸他稱王……
其實很早以前就有人勸他稱王了,不過卻被他用“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理論給說服了。可是現在,隨著勢力越來越大,再加上天下大亂,三帝共立,勸他稱王的聲音越來越多,已經感覺快要壓不住了。
好在,還是有不少清醒的人提出了反對的聲音,例如荀攸、郭嘉和李優。他們不是不讚成馬應稱王,隻是說時機未到。
一來,當下雖有三帝共立,但皆是漢室宗親,目前還沒有一個外姓稱王稱帝。若馬應開此先河,將會承受最多的罵名,於聲望有損。
二來,高帝早有言,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馬應已經成長到了令其他諸侯不安的地步,若是再稱王,不是主動給他們送上聯合討伐的借口嗎?
因此,在沒有實力硬抗天下所有諸侯之前,絕不能稱王!
不過,三人也隱晦地表示,奪下整個益州之後,倒是可以考慮稱王。因為到了那個時候,不管馬應怎麽韜光養晦,都會成為天下公敵。畢竟,秦滅六國之事距今也不過四百多年。尤其是袁紹、曹操、袁術這樣的野心家,絕不會任由其繼續發展。
當然,真到了那個時候,縱使他們全部聯合,馬應也並非沒有一戰之力。隻需緊守關隘,戰敗的概率並不大。
況且,那些諸侯想要真正聯合在一起也不容易。戰國時期合縱連橫拉扯了那麽久,最後不還是以秦國勝出而結束?
畢竟,“後人哀之而不鑒之”才是常態,真正有那麽高覺悟的諸侯其實並不多。
總之,稱王的事情暫時被擱置,當下馬應隻想將益州打下來。
至於打下益州後到底要不要稱王,還需要依照那時候的局勢而定。
其實,他更希望自己打下益州後,有其他諸侯跳出來稱王稱帝,幫自己吸引一波仇恨。如此,他又可以趁機發展幾年了。
為此,他甚至在考慮,要不要誘惑袁術那個二傻子逼劉協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