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離開了,不過賈龍依舊沒有給出肯定的答複,隻是態度緩和了一些,沒有先前那般激烈。
“將軍,既然張衛要迴援陽平關,要不要趁此機會追擊?”一名將領向賈龍提議道。
原本賈龍不打算理會張衛,準備放他去和馬應的人馬廝殺,但想到使者最後那句話,他又改變了主意,道:“自然要追擊,隻有將這一萬漢中郡兵徹底擊潰,我們才沒有後顧之憂,可專心和任太守一起,對付逆賊劉焉!”
他所說的任太守,自然就是任岐。
眾將領一聽,認同地點了點頭。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其實是馬應使者的要求。賈龍雖然沒打算現在就依附馬應,但已經在為自己準備後路了……
漢中郡,南鄭縣。
張魯也已經收到了典伍攻打陽平關的消息,傳說中身俱大神通的他,頓時慌了,連夜召集麾下文臣武將商議對策。
其麾下謀士閻圃首先開口道:“馬應遣典伍率兩萬大軍攻打陽平關,必然是想趁益州內亂之機,奪占漢中。若不出我所料,關中必然也有大軍正在向漢中進發……”
似乎是為了驗證他的猜測,他的話才剛剛說完,就有一名侍衛衝了進來,急切道:“稟報師君,有急報傳來,褒穀、駱穀和子午穀皆發現馬應軍之蹤跡,總兵力不下三萬!”
張魯倒吸了一口涼氣,震驚道:“馬應這是真要奪我漢中啊!”
“師君勿要擔心,漢中易守難攻,隻需守住褒中、安陽二縣,便可讓那三萬大軍不得寸進。”
說到這,閻圃似乎想到了什麽,繼續說道:“對了,可有敵軍從沮縣攻打沔陽?”
他的話音才剛剛落下,又有一名侍衛走了進來,稟報道:“師君,沔陽縣急報,馬應之弟馬超,親自統率一萬大軍,突襲漢城。沔陽令命人前來求援!”
漢城即沔陽縣縣治。
聽了這個消息,張魯不禁幽怨地看了閻圃一眼:就怪你這烏鴉嘴!
閻圃仿佛沒有理解他目光中的含義一般,積蓄說道:“沔陽乃漢中之門戶,不可不救,必須派遣一支人馬前往救援。”
張魯可不是完全不懂兵事的蠢蛋,皺眉道:“漢中當下隻有兩萬郡兵,卻要分守沔陽、褒中和安陽三縣,兵力太過分散。隻要有一地失守,漢中就完了。如此布置,哪能擋得住馬應的大軍?更不要說陽平關亦需要支援。”
閻圃無奈道:“陽平關隻怕顧及不上了,不過張衛將軍統領的那一萬郡兵必會迴援。陽平關之安危,隻能寄希望於他了。”
“那漢中呢,真要分兵三處?”
閻圃歎了口氣,“若有大軍來救漢中,我自不會這樣安排,而會勸說師君放棄其他各縣,隻固守一城。如此,短時間內必難以攻破。待援軍一到,便可裏應外合,將馬應趕出漢中。可是,現在有大軍來救漢中嗎?陛下此時正在與叛賊交戰,自顧不暇,唯一能指望的也就隻有荊州劉表了。可劉表……唉,不說也罷。”
劉表此人,確實一言難盡,從未派兵出過一次荊州,最男人的一次,也隻是為了奪迴南陽,和袁術硬剛了一波。除此之外,再沒有參合過其他諸侯之間的爭鬥。
在曆史上,曹操是這麽評價他的,“我攻呂布,表不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紹,此自守之賊也,宜為後圖。”
簡單點說就是:劉表這個人啊,不愛搞事,構不成威脅,用不著現在就打他,放到後麵再打也沒關係……
其實,劉表也有一顆擴張的心,在曆史上就嚐試過吞並交州,還自己任命了一個交州刺史。不過在曹操拜交趾太守士燮為綏南中郎將,督交州七郡之後,便果斷慫了。
聽了閻圃的話,張魯悲劇地發現,確實沒人來救自己啊,怎麽辦?
閉目沉思了好一會兒,他忽然睜開雙眼,道:“分兵三處,必守不住。聽聞關中今年受災嚴重,馬應軍中的糧草隻怕不多,不若固守一城,與之相耗。隻要能拖個四五個月,馬應軍多半會因為糧盡而退兵,不需要他人來救!”
閻圃認同道:“師君睿智,此法確實更加穩妥。不過,欲實行此計策,必須堅壁清野,絕不能給馬應軍留下一粒糧食。”
既然已經定下了策略,張魯沒有再猶豫,立馬開始操辦此事。首先,便命人將漢中諸縣的存糧,全部運往郡治所在的南鄭。
除此之外,張魯依舊派出了使者,前往巴蜀和荊州,分別向劉焉和劉表求援。雖說求得援軍的希望非常渺茫,但他還是想要試一試,說不定就出現奇跡了呢?
興平元年(194年)十二月初,因為沒有遇到多少抵抗的緣故,馬超、龐德、張繡和麴義四路大軍全部攻入漢中,相繼將沔陽、褒中、安陽和城固四縣占領。不過讓他們感到凝重的是,四縣都沒有繳獲到什麽糧食,大軍所需糧草依舊要從涼、中二州運過來。
好在,兩州的糧草還能支撐一段時間,四路大軍馬不停蹄,繼續向漢中腹地進軍,很快就合兵一處,將郡治南鄭包圍。
隻要將南鄭攻下,漢中郡便要徹底更換旗幟,變成驃騎將軍治下之土!
隻是,看到防守嚴密的南鄭城,四將心情都有些凝重。南鄭城城防堅固也就算了,可守卒的士氣竟也沒有受到多少影響,不但不低迷,隱隱看上去似乎還有些狂熱……
毫無疑問,這城非常難打!
“看來張魯是準備固守南鄭,直至耗盡我軍糧草。這還真是讓人頭疼。此人能夠得到劉焉的信任,並立足於漢中,確實有些能耐。”
馬應得知這個消息後,感覺有些遺憾,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局麵。
郭嘉笑著說道:“這有何難?他既然想要固守,那我們就逼他出城就是。”
“奉孝打算如何逼他出城?隻怕以陽平關和張衛那一萬大軍的安危為誘餌,他也不會出城。”
“那若是以漢中之民為誘餌呢?主公的招民令,可以開始在漢中宣傳了……”
“將軍,既然張衛要迴援陽平關,要不要趁此機會追擊?”一名將領向賈龍提議道。
原本賈龍不打算理會張衛,準備放他去和馬應的人馬廝殺,但想到使者最後那句話,他又改變了主意,道:“自然要追擊,隻有將這一萬漢中郡兵徹底擊潰,我們才沒有後顧之憂,可專心和任太守一起,對付逆賊劉焉!”
他所說的任太守,自然就是任岐。
眾將領一聽,認同地點了點頭。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其實是馬應使者的要求。賈龍雖然沒打算現在就依附馬應,但已經在為自己準備後路了……
漢中郡,南鄭縣。
張魯也已經收到了典伍攻打陽平關的消息,傳說中身俱大神通的他,頓時慌了,連夜召集麾下文臣武將商議對策。
其麾下謀士閻圃首先開口道:“馬應遣典伍率兩萬大軍攻打陽平關,必然是想趁益州內亂之機,奪占漢中。若不出我所料,關中必然也有大軍正在向漢中進發……”
似乎是為了驗證他的猜測,他的話才剛剛說完,就有一名侍衛衝了進來,急切道:“稟報師君,有急報傳來,褒穀、駱穀和子午穀皆發現馬應軍之蹤跡,總兵力不下三萬!”
張魯倒吸了一口涼氣,震驚道:“馬應這是真要奪我漢中啊!”
“師君勿要擔心,漢中易守難攻,隻需守住褒中、安陽二縣,便可讓那三萬大軍不得寸進。”
說到這,閻圃似乎想到了什麽,繼續說道:“對了,可有敵軍從沮縣攻打沔陽?”
他的話音才剛剛落下,又有一名侍衛走了進來,稟報道:“師君,沔陽縣急報,馬應之弟馬超,親自統率一萬大軍,突襲漢城。沔陽令命人前來求援!”
漢城即沔陽縣縣治。
聽了這個消息,張魯不禁幽怨地看了閻圃一眼:就怪你這烏鴉嘴!
閻圃仿佛沒有理解他目光中的含義一般,積蓄說道:“沔陽乃漢中之門戶,不可不救,必須派遣一支人馬前往救援。”
張魯可不是完全不懂兵事的蠢蛋,皺眉道:“漢中當下隻有兩萬郡兵,卻要分守沔陽、褒中和安陽三縣,兵力太過分散。隻要有一地失守,漢中就完了。如此布置,哪能擋得住馬應的大軍?更不要說陽平關亦需要支援。”
閻圃無奈道:“陽平關隻怕顧及不上了,不過張衛將軍統領的那一萬郡兵必會迴援。陽平關之安危,隻能寄希望於他了。”
“那漢中呢,真要分兵三處?”
閻圃歎了口氣,“若有大軍來救漢中,我自不會這樣安排,而會勸說師君放棄其他各縣,隻固守一城。如此,短時間內必難以攻破。待援軍一到,便可裏應外合,將馬應趕出漢中。可是,現在有大軍來救漢中嗎?陛下此時正在與叛賊交戰,自顧不暇,唯一能指望的也就隻有荊州劉表了。可劉表……唉,不說也罷。”
劉表此人,確實一言難盡,從未派兵出過一次荊州,最男人的一次,也隻是為了奪迴南陽,和袁術硬剛了一波。除此之外,再沒有參合過其他諸侯之間的爭鬥。
在曆史上,曹操是這麽評價他的,“我攻呂布,表不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紹,此自守之賊也,宜為後圖。”
簡單點說就是:劉表這個人啊,不愛搞事,構不成威脅,用不著現在就打他,放到後麵再打也沒關係……
其實,劉表也有一顆擴張的心,在曆史上就嚐試過吞並交州,還自己任命了一個交州刺史。不過在曹操拜交趾太守士燮為綏南中郎將,督交州七郡之後,便果斷慫了。
聽了閻圃的話,張魯悲劇地發現,確實沒人來救自己啊,怎麽辦?
閉目沉思了好一會兒,他忽然睜開雙眼,道:“分兵三處,必守不住。聽聞關中今年受災嚴重,馬應軍中的糧草隻怕不多,不若固守一城,與之相耗。隻要能拖個四五個月,馬應軍多半會因為糧盡而退兵,不需要他人來救!”
閻圃認同道:“師君睿智,此法確實更加穩妥。不過,欲實行此計策,必須堅壁清野,絕不能給馬應軍留下一粒糧食。”
既然已經定下了策略,張魯沒有再猶豫,立馬開始操辦此事。首先,便命人將漢中諸縣的存糧,全部運往郡治所在的南鄭。
除此之外,張魯依舊派出了使者,前往巴蜀和荊州,分別向劉焉和劉表求援。雖說求得援軍的希望非常渺茫,但他還是想要試一試,說不定就出現奇跡了呢?
興平元年(194年)十二月初,因為沒有遇到多少抵抗的緣故,馬超、龐德、張繡和麴義四路大軍全部攻入漢中,相繼將沔陽、褒中、安陽和城固四縣占領。不過讓他們感到凝重的是,四縣都沒有繳獲到什麽糧食,大軍所需糧草依舊要從涼、中二州運過來。
好在,兩州的糧草還能支撐一段時間,四路大軍馬不停蹄,繼續向漢中腹地進軍,很快就合兵一處,將郡治南鄭包圍。
隻要將南鄭攻下,漢中郡便要徹底更換旗幟,變成驃騎將軍治下之土!
隻是,看到防守嚴密的南鄭城,四將心情都有些凝重。南鄭城城防堅固也就算了,可守卒的士氣竟也沒有受到多少影響,不但不低迷,隱隱看上去似乎還有些狂熱……
毫無疑問,這城非常難打!
“看來張魯是準備固守南鄭,直至耗盡我軍糧草。這還真是讓人頭疼。此人能夠得到劉焉的信任,並立足於漢中,確實有些能耐。”
馬應得知這個消息後,感覺有些遺憾,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局麵。
郭嘉笑著說道:“這有何難?他既然想要固守,那我們就逼他出城就是。”
“奉孝打算如何逼他出城?隻怕以陽平關和張衛那一萬大軍的安危為誘餌,他也不會出城。”
“那若是以漢中之民為誘餌呢?主公的招民令,可以開始在漢中宣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