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穀地,安夷縣境內,又一個月氏胡部落被馬應踏平,不管是青壯勇士還是老弱婦孺,盡皆跪倒在地,瑟瑟發抖。
在這短短十數天的時間裏,馬應在河湟羌胡的心中已經成為了殺神的代名詞。願意投降者,生;不願投降者,殺,沒有其他路可選。馬應用實際行動告訴了他們:仁慈我隻會留給治下之民,若你們以為我對頑抗到底的人也會仁慈,那就大錯特錯了。
一時間,整個河湟地區的羌胡最少死亡了四千。在這種情況下,那些羌胡終於怕了,投降的時候也比以前果斷了許多,而那些頑固分子,也不敢再留在河湟穀地,紛紛西遷或者南遷,從青藏高原外圍,逃到了更裏麵。
不過這種頑固分子畢竟是少數,再加上馬應暫時對整個青藏高原沒有多大的興趣,隻能先放任不管。
饒是如此,依舊抓到了近三萬羌胡俘虜。
這個數目可不少,要知道,到目前為止,他暫時還隻是光顧了一下臨羌縣周邊的部落而已。至於安夷、白土等縣,他還沒來得及去清剿。
唯一讓他感覺有些遺憾的,就是臨羌縣的縣城遲遲都沒能拿下。
臨羌縣城隻有四五百守卒,幾乎都是麴家部曲,論道理說很好拿下才是。可是,這座城池的守將卻是一個比較讓人頭疼的人——麴義。
麴義統率能力不差,麾下將士都對他非常信服,縱使馬應親自領兵而至,士氣依舊不低。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將這座城池拿下,必然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若是城中百姓協助防守,隻憑四五千西涼虎騎,都不一定能夠將之拿下。
因此,馬應暫時隻能先略過它,直接殺向安夷縣。
安夷縣隻有兩三百守卒,而且也沒有麴義這樣的將領,見馬應親自領兵而至,士氣不高的他們頓時逃了一大半。剩下的那些人也選擇了投降,打開城門恭恭敬敬地將馬應迎了進去。
說實話,馬應最喜歡打的就是這種城池。
怪不得會有“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這樣的觀點,真乃經驗之談!
拿下安夷縣後,馬應並沒有急著清剿周邊的羌胡部落。他一改血腥殘暴之人設,隻命人前往各個部落勸降,同時還列舉了句就羌、燒何羌的例子。
他的意思很直白,願意歸附的部落,可以像曾經的句就羌、燒何羌一樣,幸福、安定地生活。若是不投降,我也不多說,你們心中肯定有數……
一手大棒,一手甜棗,頓時就有不少人直接選擇了投降,省了他不少功夫。
不過,縱使還有許多部落沒有投降,他也沒有在安夷縣停留太久,而是率領虎騎營直奔破羌縣。
隻有將破羌縣拿下,他才能夠真正安心。因為破羌縣乃河湟穀地之門戶,拿下這裏才能將大門關上,真正將河湟之地掌握在手。
其實不隻是他,韓遂調遣一萬人迴援,第一目標也是這裏。隻要能及時趕到,並將此地守住,便能阻擋馬應繼續東進,確保金城腹地不失。不僅如此,當剿滅馬騰,所有大軍迴援之後,也能以此地為前進據點,輕易殺入河湟地區。
可惜,這麽重要的地方馬應自然不可能讓給他們。於他而言,就算不降服那些羌胡,也要先將河湟地區的大門關上再說。
因為事先根本就沒想過河西兵馬會打到這裏,所以破羌縣的守卒也不多,再加上畏懼馬應的威名,和安夷縣一樣,沒有耗費什麽力氣就被拿下。
拿下此地後,馬應這才鬆了一口氣。輕鬆之餘,他甚至還給破羌縣改了個名字,叫作湟門縣,取河湟門戶之意。
兩天後,韓遂那一萬大軍才姍姍到來。見湟門縣城頭上懸掛著馬應的帥旗,主將田樂根本生不出攻打的勇氣,隻能退而求其次,駐守在百裏外的允街縣(今甘肅蘭州市紅古區一帶)。
除此之外,田樂還讓閻行率領兩千人駐守在湟門縣東北方向的浩亹縣,以將馬應繼續東進的兩條道路全部堵死。
馬應此行的首要目的乃是圍魏救趙,自然不可能讓他們一直堵在自己前麵,因此故意隻帶三千西涼虎騎前往允街縣挑釁。可是,也不知田樂是真的膽小還是因為看清楚了形勢,縱使麾下兵馬是自己兩倍,也不敢出城應戰,任由三千西涼虎騎在城外耀武揚威。
在這種情況下,馬應也沒有什麽好辦法,隻能暫時先撤迴湟門縣。正好河湟地區那些沒有投降的部落又有些鬧騰了,他隻好先把精力放在平定羌胡上。
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擊破的羌胡越來越多,河湟地區也越來越穩定,可馬應卻怎麽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他的圍魏救趙計策基本上已經可以宣告失敗了!這對他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想到狄道城隨時可能會被攻破,而父親馬翼、叔父馬騰、從弟馬超、親弟馬岱……都有可能會被殺,他便坐立難安,煩躁的不行。
為此,他都想集合河西所有兵力前往救援!
不過理智卻告訴他,絕不能這樣做,否則好不容易打下的基業,極有可能全部葬送,不管是居延盧水胡還是其他什麽勢力,都不會放過這個入侵河西的絕佳機會!
他真正能夠調動的,最多隻有一萬人,五千西涼虎騎和五千新營將士。至於河西那六千郡兵,絕對不能動!
好在,龐德和那五千新營將士已經快要抵達河湟,待合兵一處後,馬應就準備嚐試攻打一下允街縣。隻要將允街縣拿下,那韓遂不管怎樣都會帶著剩下的兩萬人馬迴援。而且是以最快的速度迴援!
就像自己不敢丟失河西一樣,他也不敢丟失金城,這是他的根基所在。
可是,龐德才剛剛抵達河湟地區,馬應甚至還沒來得及跟他合兵一處,便有一個噩耗傳來:狄道城支撐了近兩個月,終於陷落。涼州軍閥之一的馬騰,和王國一樣,自此成為曆史……
在這短短十數天的時間裏,馬應在河湟羌胡的心中已經成為了殺神的代名詞。願意投降者,生;不願投降者,殺,沒有其他路可選。馬應用實際行動告訴了他們:仁慈我隻會留給治下之民,若你們以為我對頑抗到底的人也會仁慈,那就大錯特錯了。
一時間,整個河湟地區的羌胡最少死亡了四千。在這種情況下,那些羌胡終於怕了,投降的時候也比以前果斷了許多,而那些頑固分子,也不敢再留在河湟穀地,紛紛西遷或者南遷,從青藏高原外圍,逃到了更裏麵。
不過這種頑固分子畢竟是少數,再加上馬應暫時對整個青藏高原沒有多大的興趣,隻能先放任不管。
饒是如此,依舊抓到了近三萬羌胡俘虜。
這個數目可不少,要知道,到目前為止,他暫時還隻是光顧了一下臨羌縣周邊的部落而已。至於安夷、白土等縣,他還沒來得及去清剿。
唯一讓他感覺有些遺憾的,就是臨羌縣的縣城遲遲都沒能拿下。
臨羌縣城隻有四五百守卒,幾乎都是麴家部曲,論道理說很好拿下才是。可是,這座城池的守將卻是一個比較讓人頭疼的人——麴義。
麴義統率能力不差,麾下將士都對他非常信服,縱使馬應親自領兵而至,士氣依舊不低。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將這座城池拿下,必然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若是城中百姓協助防守,隻憑四五千西涼虎騎,都不一定能夠將之拿下。
因此,馬應暫時隻能先略過它,直接殺向安夷縣。
安夷縣隻有兩三百守卒,而且也沒有麴義這樣的將領,見馬應親自領兵而至,士氣不高的他們頓時逃了一大半。剩下的那些人也選擇了投降,打開城門恭恭敬敬地將馬應迎了進去。
說實話,馬應最喜歡打的就是這種城池。
怪不得會有“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這樣的觀點,真乃經驗之談!
拿下安夷縣後,馬應並沒有急著清剿周邊的羌胡部落。他一改血腥殘暴之人設,隻命人前往各個部落勸降,同時還列舉了句就羌、燒何羌的例子。
他的意思很直白,願意歸附的部落,可以像曾經的句就羌、燒何羌一樣,幸福、安定地生活。若是不投降,我也不多說,你們心中肯定有數……
一手大棒,一手甜棗,頓時就有不少人直接選擇了投降,省了他不少功夫。
不過,縱使還有許多部落沒有投降,他也沒有在安夷縣停留太久,而是率領虎騎營直奔破羌縣。
隻有將破羌縣拿下,他才能夠真正安心。因為破羌縣乃河湟穀地之門戶,拿下這裏才能將大門關上,真正將河湟之地掌握在手。
其實不隻是他,韓遂調遣一萬人迴援,第一目標也是這裏。隻要能及時趕到,並將此地守住,便能阻擋馬應繼續東進,確保金城腹地不失。不僅如此,當剿滅馬騰,所有大軍迴援之後,也能以此地為前進據點,輕易殺入河湟地區。
可惜,這麽重要的地方馬應自然不可能讓給他們。於他而言,就算不降服那些羌胡,也要先將河湟地區的大門關上再說。
因為事先根本就沒想過河西兵馬會打到這裏,所以破羌縣的守卒也不多,再加上畏懼馬應的威名,和安夷縣一樣,沒有耗費什麽力氣就被拿下。
拿下此地後,馬應這才鬆了一口氣。輕鬆之餘,他甚至還給破羌縣改了個名字,叫作湟門縣,取河湟門戶之意。
兩天後,韓遂那一萬大軍才姍姍到來。見湟門縣城頭上懸掛著馬應的帥旗,主將田樂根本生不出攻打的勇氣,隻能退而求其次,駐守在百裏外的允街縣(今甘肅蘭州市紅古區一帶)。
除此之外,田樂還讓閻行率領兩千人駐守在湟門縣東北方向的浩亹縣,以將馬應繼續東進的兩條道路全部堵死。
馬應此行的首要目的乃是圍魏救趙,自然不可能讓他們一直堵在自己前麵,因此故意隻帶三千西涼虎騎前往允街縣挑釁。可是,也不知田樂是真的膽小還是因為看清楚了形勢,縱使麾下兵馬是自己兩倍,也不敢出城應戰,任由三千西涼虎騎在城外耀武揚威。
在這種情況下,馬應也沒有什麽好辦法,隻能暫時先撤迴湟門縣。正好河湟地區那些沒有投降的部落又有些鬧騰了,他隻好先把精力放在平定羌胡上。
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擊破的羌胡越來越多,河湟地區也越來越穩定,可馬應卻怎麽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他的圍魏救趙計策基本上已經可以宣告失敗了!這對他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想到狄道城隨時可能會被攻破,而父親馬翼、叔父馬騰、從弟馬超、親弟馬岱……都有可能會被殺,他便坐立難安,煩躁的不行。
為此,他都想集合河西所有兵力前往救援!
不過理智卻告訴他,絕不能這樣做,否則好不容易打下的基業,極有可能全部葬送,不管是居延盧水胡還是其他什麽勢力,都不會放過這個入侵河西的絕佳機會!
他真正能夠調動的,最多隻有一萬人,五千西涼虎騎和五千新營將士。至於河西那六千郡兵,絕對不能動!
好在,龐德和那五千新營將士已經快要抵達河湟,待合兵一處後,馬應就準備嚐試攻打一下允街縣。隻要將允街縣拿下,那韓遂不管怎樣都會帶著剩下的兩萬人馬迴援。而且是以最快的速度迴援!
就像自己不敢丟失河西一樣,他也不敢丟失金城,這是他的根基所在。
可是,龐德才剛剛抵達河湟地區,馬應甚至還沒來得及跟他合兵一處,便有一個噩耗傳來:狄道城支撐了近兩個月,終於陷落。涼州軍閥之一的馬騰,和王國一樣,自此成為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