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嘉安沉默的坐在他的對麵,過了半響,突然說:“網絡上全在罵季風,假如初審的結果沒有得到他們的預期,那估計又會產生一場軒然大波。”
“如果輿論能夠輕易地影響到法律的運行,那麽法律還有什麽公信力可言呢?”
“……”
“你知道你現在像什麽嗎?你特別像一個自以為正義的群眾,在不知道真相的情況下就借著事情發泄自己生氣的情緒,然後在它沒有變成你預期的樣子的時候急得跳腳。”
“但是你知道嗎?當你選擇成為記者的時候,它並不代表你有更名正言順的權力來發泄自己的情緒。恰恰相反,當你成為記者的時候,你要像成為律師的時候一樣,不要把自己當作自己,而是完全的收藏起自己的情緒,用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和盡可能了解到的真相來做事。”
顧嘉安說:“我不是很懂。”
“你會明白的,”李洋說,“這是一個可以挫敗你的所有天真的職業。但是它並不壞,它隻是會帶著你更加接近世界的真相而已。”
報社裏另外兩個記者負責對這場庭審的報導。李洋自己不去,但是沒管顧嘉安去不去。顧嘉安就偷偷的從學校裏溜出來,打車到蘇虹景前天晚上發的簡訊上給出的地址那兒去。
法庭外裏三層外三層的圍著媒體,把門口堵的水泄不通。顧嘉安正愁怎麽進去,有人拉住她的胳膊,力氣很大的直接把她拽到了門裏。
太尷尬了。在顧嘉安和那人對上目光的時候,心裏想的隻有這句感嘆。她和李洋大眼瞪小眼,心想明明都跟對方說好不去庭審現場了,結果偏偏在這裏見到了對方,太尷尬了。
李洋抱著胳膊,似笑非笑的看著她,說:“不是說今天有課嗎?”
顧嘉安嘿嘿的朝他笑笑,拉著他要往房間裏走。
☆、50
在往後的許多年裏,這場庭審會都成了顧嘉安心裏過不去的一個坎。它的存在讓許多被蒙在鼓裏的人覺得正義得到了聲張,短暫的平等也是可以出現的。但對於那些對真相心知肚明的人來說,這場庭審會是他們人生中的一個轉折,不管是好是壞,都徹徹底底的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當然,你永遠不可能知道你現在遇到的事情對未來的你會有怎樣細微或者深刻的影響。就像現在的顧嘉安和李洋坐在房間的最後麵,看同一個地方又重新上演一場幾年前上演過的戲碼。隻是這一次,情勢完全不同。季風由幾年前的篤定和趾高氣昂變作憔悴低頭、說話吞吞吐吐,整個人的氣勢就直接弱了幾分。而站在那頭的蘇虹景,表現的隻能讓顧嘉安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完美。
她坐的越久,突然就越明白李洋和廖禮安總在反反覆覆提醒她的話是什麽意思。胡辰之類的人離當事人太遠,所以隻能從報導上了解事情,然後義憤填膺。可當她今天真正的坐在這裏時,才醒悟蘇虹景一直以來的問題出在哪裏:她太完美了。
每一個低頭抹眼淚的動作、每一句因哽咽而暫停過的話,仿佛都被精心設計過,演練了無數次,然後才在最後表演的舞台上完美無瑕。
她吞咽了一下口水,心中隱隱的不安終於浮出水麵,雖然遲了許久。香奈兒經典款的香水順著人走過來的風送到她的身邊,沈夫人輕輕的俯下身,在她耳邊說:“她表現的棒不棒?”
顧嘉安僵在原地,內心期盼著去了衛生間的李洋早早迴來。
“你覺得這一次季風會得到他應得的懲罰嗎?”
她被沈母的問題問的措手不及,雖然最不情願那樣的猜想,卻還是不得不問出來:“是您讓蘇虹景……?”
“你可以猜猜。”沈母輕輕拍拍自己眼前的小女孩的肩膀,突然無限感慨起來,畢竟沈若望如果活到她這個年紀,也可以讀她想讀的任何一所大學,和一個還算不錯的男生談談戀愛,開開心心的生活。她看到李洋走過來,最後隻說了句:“好好學習。”頗有點像長輩叮囑自己調皮的孩子的感覺,雖然她已經不可能再有自己的孩子了。
李洋自遠處看到沈母和顧嘉安站在一起,下意識的加緊了自己的步伐,卻看見沈母在見到自己即將趕到之後便轉身離開。他手插兜裏,挑眉問這個小孩:“她跟你說什麽了?”
小孩惴惴不安的看他一眼,一言不發。他就笑了一下:“你不說我也大概能猜到是什麽。”
“你不用管。我們說是記者,報導事件,其實對於最後事情的結局也做不了什麽改變。既然最後法官判定季風有罪,那麽他就是做過那件事,不管中間過程如何曲折,都是做過。”李洋坐在她旁邊看見顧嘉安垂下眼眸,長長的睫毛一抖一抖的,最後從中結出一顆淚珠出來,掛在眼角,將墜未墜。
他明明這麽些年看見過多少荒唐的事情,以為自己早就不會有什麽諸如憐憫或者慈悲這樣軟弱的情緒了但是終究還是於心不忍,輕輕的把小孩摟進自己的懷裏,喃喃自語道:“抱歉啊,抱歉。”
其實抱歉什麽呢,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她越早接觸便越早領悟。可就是因為這樣,他反而覺得這是件何其殘忍的事情。
在坐車迴去的路上,顧嘉安哭累了,就靠在李洋的胳膊上睡著了。李洋單手擺弄手機,看見微博上季風的事情上了熱搜,評論一片叫好,都在大罵季家,又稱讚蘇虹景的勇敢。因為這件事,季家主營的上市公司的股價已經接連下滑,直至今天,滑至穀底。
</br>
“如果輿論能夠輕易地影響到法律的運行,那麽法律還有什麽公信力可言呢?”
“……”
“你知道你現在像什麽嗎?你特別像一個自以為正義的群眾,在不知道真相的情況下就借著事情發泄自己生氣的情緒,然後在它沒有變成你預期的樣子的時候急得跳腳。”
“但是你知道嗎?當你選擇成為記者的時候,它並不代表你有更名正言順的權力來發泄自己的情緒。恰恰相反,當你成為記者的時候,你要像成為律師的時候一樣,不要把自己當作自己,而是完全的收藏起自己的情緒,用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和盡可能了解到的真相來做事。”
顧嘉安說:“我不是很懂。”
“你會明白的,”李洋說,“這是一個可以挫敗你的所有天真的職業。但是它並不壞,它隻是會帶著你更加接近世界的真相而已。”
報社裏另外兩個記者負責對這場庭審的報導。李洋自己不去,但是沒管顧嘉安去不去。顧嘉安就偷偷的從學校裏溜出來,打車到蘇虹景前天晚上發的簡訊上給出的地址那兒去。
法庭外裏三層外三層的圍著媒體,把門口堵的水泄不通。顧嘉安正愁怎麽進去,有人拉住她的胳膊,力氣很大的直接把她拽到了門裏。
太尷尬了。在顧嘉安和那人對上目光的時候,心裏想的隻有這句感嘆。她和李洋大眼瞪小眼,心想明明都跟對方說好不去庭審現場了,結果偏偏在這裏見到了對方,太尷尬了。
李洋抱著胳膊,似笑非笑的看著她,說:“不是說今天有課嗎?”
顧嘉安嘿嘿的朝他笑笑,拉著他要往房間裏走。
☆、50
在往後的許多年裏,這場庭審會都成了顧嘉安心裏過不去的一個坎。它的存在讓許多被蒙在鼓裏的人覺得正義得到了聲張,短暫的平等也是可以出現的。但對於那些對真相心知肚明的人來說,這場庭審會是他們人生中的一個轉折,不管是好是壞,都徹徹底底的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當然,你永遠不可能知道你現在遇到的事情對未來的你會有怎樣細微或者深刻的影響。就像現在的顧嘉安和李洋坐在房間的最後麵,看同一個地方又重新上演一場幾年前上演過的戲碼。隻是這一次,情勢完全不同。季風由幾年前的篤定和趾高氣昂變作憔悴低頭、說話吞吞吐吐,整個人的氣勢就直接弱了幾分。而站在那頭的蘇虹景,表現的隻能讓顧嘉安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完美。
她坐的越久,突然就越明白李洋和廖禮安總在反反覆覆提醒她的話是什麽意思。胡辰之類的人離當事人太遠,所以隻能從報導上了解事情,然後義憤填膺。可當她今天真正的坐在這裏時,才醒悟蘇虹景一直以來的問題出在哪裏:她太完美了。
每一個低頭抹眼淚的動作、每一句因哽咽而暫停過的話,仿佛都被精心設計過,演練了無數次,然後才在最後表演的舞台上完美無瑕。
她吞咽了一下口水,心中隱隱的不安終於浮出水麵,雖然遲了許久。香奈兒經典款的香水順著人走過來的風送到她的身邊,沈夫人輕輕的俯下身,在她耳邊說:“她表現的棒不棒?”
顧嘉安僵在原地,內心期盼著去了衛生間的李洋早早迴來。
“你覺得這一次季風會得到他應得的懲罰嗎?”
她被沈母的問題問的措手不及,雖然最不情願那樣的猜想,卻還是不得不問出來:“是您讓蘇虹景……?”
“你可以猜猜。”沈母輕輕拍拍自己眼前的小女孩的肩膀,突然無限感慨起來,畢竟沈若望如果活到她這個年紀,也可以讀她想讀的任何一所大學,和一個還算不錯的男生談談戀愛,開開心心的生活。她看到李洋走過來,最後隻說了句:“好好學習。”頗有點像長輩叮囑自己調皮的孩子的感覺,雖然她已經不可能再有自己的孩子了。
李洋自遠處看到沈母和顧嘉安站在一起,下意識的加緊了自己的步伐,卻看見沈母在見到自己即將趕到之後便轉身離開。他手插兜裏,挑眉問這個小孩:“她跟你說什麽了?”
小孩惴惴不安的看他一眼,一言不發。他就笑了一下:“你不說我也大概能猜到是什麽。”
“你不用管。我們說是記者,報導事件,其實對於最後事情的結局也做不了什麽改變。既然最後法官判定季風有罪,那麽他就是做過那件事,不管中間過程如何曲折,都是做過。”李洋坐在她旁邊看見顧嘉安垂下眼眸,長長的睫毛一抖一抖的,最後從中結出一顆淚珠出來,掛在眼角,將墜未墜。
他明明這麽些年看見過多少荒唐的事情,以為自己早就不會有什麽諸如憐憫或者慈悲這樣軟弱的情緒了但是終究還是於心不忍,輕輕的把小孩摟進自己的懷裏,喃喃自語道:“抱歉啊,抱歉。”
其實抱歉什麽呢,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她越早接觸便越早領悟。可就是因為這樣,他反而覺得這是件何其殘忍的事情。
在坐車迴去的路上,顧嘉安哭累了,就靠在李洋的胳膊上睡著了。李洋單手擺弄手機,看見微博上季風的事情上了熱搜,評論一片叫好,都在大罵季家,又稱讚蘇虹景的勇敢。因為這件事,季家主營的上市公司的股價已經接連下滑,直至今天,滑至穀底。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