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聚寶齋,黎珩長歎一聲,不管是振興領地商貿還是找尋突破之機都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雖然此前已經做好一無所獲的準備,但是真的到這一步時依舊會有一些失落。
唯一的好消息是自己的藥飲推廣的不錯,就連聚寶齋這樣的大商號現在都被田崇義打通了關節。
自從離開封地以後,雖然也從羅誠發來的呈報中了解到尚藥監押運了多次物資迴返,但此前黎珩對此並無概念,今日所見之後,算是略感欣慰,不枉自己將田崇義提拔起來。
帶著如此矛盾的心情在街上晃悠了很久,偶然看到眼見日暮西山,集市中的百姓收拾攤位即將散場時,黎珩才打算迴武集館歇息。
“這個絕對不止這個價!怎麽可能隻值區區五兩銀子!”
“雖然這個收購價格可能會和您所期望有所差距,但這就是合理價格。”
街角似乎發生了爭執,黎珩餘光掃過,一漢子正對著攤位小販大聲唿喊著。
看攤位頂上的幡子,應該是郡城一處大典當行“春和庫”派出在集市上的撂地攤位,主要麵向平民手中的低檔次上不了台麵的物品提供典當服務。
黎珩對於這種典當行並無太多好感,自古典當行的客戶都是些走投無路之人,以貴重物品為質,換些銀錢解燃眉之急。
本意是好事,你情我願無可指摘,但奈何典當行這一行能做大的基本都是做趁人之危的生意,當出的錢財時限很短,利息甚高,往往任意壓低質物的價格,借款如到期不能償還,則沒收質物,大發不義之財。
春和庫的東家搞出麵向底層平民的撂地攤位,連這種蚊子腿都不放過,在黎珩看來可謂是敲骨吸髓了。
但這理論上畢竟是符合陶家律法的生意,黎珩雖然不喜,但也不能說什麽,所以隻是微微皺眉,便要離去。
“你看上麵那個紋路,絕對是上古篆文,說不定就蘊藏了傳說中的啟聖之密!若不是家中急用錢,我還舍不得拿它出來,你就給五兩銀子也太少了!”
隨後的一句話,讓黎珩離去的腳步停頓了下來。
啟帝有關之物?
對於這位開創大周的千古一帝,士族之祖,最初的超凡者有關的事物,黎珩可是極感興趣。
“客官您說這裏麵有啟聖之密就有啊?上麵這鬼畫符誰知道是什麽玩意?也不怕告訴您,這些年來我經手的號稱啟聖之物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嘿,就沒一個真的。”
“要不是看您這塊玉料子不錯,我可不會收的這等偽作之物,您給個準話,當不當?”
春和庫的小廝向著大漢解釋著,雖然在遣詞用句極為客氣,但是表現出來的態度卻是格外傲慢。
大漢猛吸一口氣又唿出來,隨後一咬牙一閉眼,將麵前的一塊放在髒兮兮破布上的殘破玉簡板往前一推,喊道:
“行!拿錢!”
小廝見大漢這幅態度,微微一笑,斯條慢理地吆喝起來:
“好嘞!寫,缺邊少沿,殘破不堪,廢舊爛玉板一塊!當銀五兩,三月為期,月利八分!”
似麵前這種客人他可是見多了,扭捏半天還不是得按自己的價格當給自己,感歎著又做成了一票生意,便將玉簡收起。
“慢著!”
黎珩走了進來,他方才在外圍看的真切,那塊殘破玉簡之上分明寫的是楷書!
雖然大周的文字也是表意的方塊字,但卻是與漢字不同的另外一套體係,他也是借著吸收記憶才看得懂。
他來大周一年了,現在猛然一看到漢字讓他格外親切。
“這位老爺,您可有什麽吩咐?”
見黎珩一身士族打扮,那小廝登時收起了剛剛在漢子麵前那副鼻孔朝天的態度,變得諂媚起來。
黎珩也不理小廝,隻是不管不顧的拿起那塊殘破玉簡。
“此物雖然不大可能和啟帝有關係,但樣式古舊,想來也有年頭了,我頗喜古物,不知這位兄弟可願割愛?”
如今離得近了,他確認手中這玉簡之上確實是漢字,心中一定,轉頭看向一旁手足無措的漢子。
“見過老爺,此物我方才已當於春和庫了,這...”
這漢子也不知是憨厚還是怎得,訥訥言道。
“嗨呀,既然這位老爺喜歡,那小的也就不收這玉簡了,反正當票未寫,這買賣還不算成立,東家那裏我也交代的過去。”
沒等漢子說完,旁邊春和庫的小廝十分識時務的開口推辭。
“如何?”
對於小廝的態度黎珩很滿意,手持著玉簡,就這麽靜靜看著麵前的漢子。
就他剛才所見,春和庫的當票月利八分,如此高的利息已是陶氏法令中定下的民間放貸最高限度了,黎珩篤定這漢子也是抱著絕當的心思。
“既然如此....那就送予老爺了...”
那漢子見黎珩手裏緊緊拿著玉簡,絲毫沒有放下的意思,麵色慘白,跪倒在地上,仿佛用盡了全身力氣,喃喃道。
雖然他急需銀錢,但他的理智告訴他,對於無錢無勢的他來說,任何一個士族都是他開罪不起的。
按照陶家定下的律法,士族若是受到了平民的無禮冒犯,有權以武力手段責罰平民。
就算無故殺害平民,如果受害者沒什麽背景,在本地未造成大的影響,一般所在地的官衙也是輕拿輕放,罰些錢財了事。
畢竟啟帝血脈,士族貴胄,哪能給低賤的平民抵命?
普通百姓在士族麵前的待遇,很大程度上要看所遇見的士族道德感,是否注重家族名譽。
故有些失了封地的底層士族子弟,舍棄了士族的名譽,以平民對自己失禮為由巧取豪奪,勒索財物,以做未來修行的資糧。
看來這漢子是將黎珩當做是那種無良士族了。
“我不白要你的東西。你既然也是急需銀錢,我又如何能趁人之危?這可有辱士族之名。”
看著麵前有氣無力的漢子,黎珩也猜到了幾分他心中所想。
“小的不敢,小的可從未有過折辱老爺的心思。”
漢子聞言大驚,伏地叫冤。
四周的百姓此時也退出去數步,似乎怕惹禍上身。
黎珩見此微微搖頭,知道這樣糾纏下去可能會引來其他有心人的窺視。
“這個就作為我購買此物之資吧。”
故決定快刀斬亂麻,黎珩從懷中摸出一錠金元寶,手中顛了顛,大概二兩重,按照如今山陽的金銀兌換比例,應當值銀十五六兩了,將金元寶塞在漢子手中,便將玉簡用布裹好,揚長而去。
隻餘那漢子愣愣看著黎珩的背影,然後猛地一驚,警惕地看了下四周的人,將手中的金元寶收入懷中貼身藏好,才低頭匆匆而走。
......
雖然此前已經做好一無所獲的準備,但是真的到這一步時依舊會有一些失落。
唯一的好消息是自己的藥飲推廣的不錯,就連聚寶齋這樣的大商號現在都被田崇義打通了關節。
自從離開封地以後,雖然也從羅誠發來的呈報中了解到尚藥監押運了多次物資迴返,但此前黎珩對此並無概念,今日所見之後,算是略感欣慰,不枉自己將田崇義提拔起來。
帶著如此矛盾的心情在街上晃悠了很久,偶然看到眼見日暮西山,集市中的百姓收拾攤位即將散場時,黎珩才打算迴武集館歇息。
“這個絕對不止這個價!怎麽可能隻值區區五兩銀子!”
“雖然這個收購價格可能會和您所期望有所差距,但這就是合理價格。”
街角似乎發生了爭執,黎珩餘光掃過,一漢子正對著攤位小販大聲唿喊著。
看攤位頂上的幡子,應該是郡城一處大典當行“春和庫”派出在集市上的撂地攤位,主要麵向平民手中的低檔次上不了台麵的物品提供典當服務。
黎珩對於這種典當行並無太多好感,自古典當行的客戶都是些走投無路之人,以貴重物品為質,換些銀錢解燃眉之急。
本意是好事,你情我願無可指摘,但奈何典當行這一行能做大的基本都是做趁人之危的生意,當出的錢財時限很短,利息甚高,往往任意壓低質物的價格,借款如到期不能償還,則沒收質物,大發不義之財。
春和庫的東家搞出麵向底層平民的撂地攤位,連這種蚊子腿都不放過,在黎珩看來可謂是敲骨吸髓了。
但這理論上畢竟是符合陶家律法的生意,黎珩雖然不喜,但也不能說什麽,所以隻是微微皺眉,便要離去。
“你看上麵那個紋路,絕對是上古篆文,說不定就蘊藏了傳說中的啟聖之密!若不是家中急用錢,我還舍不得拿它出來,你就給五兩銀子也太少了!”
隨後的一句話,讓黎珩離去的腳步停頓了下來。
啟帝有關之物?
對於這位開創大周的千古一帝,士族之祖,最初的超凡者有關的事物,黎珩可是極感興趣。
“客官您說這裏麵有啟聖之密就有啊?上麵這鬼畫符誰知道是什麽玩意?也不怕告訴您,這些年來我經手的號稱啟聖之物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嘿,就沒一個真的。”
“要不是看您這塊玉料子不錯,我可不會收的這等偽作之物,您給個準話,當不當?”
春和庫的小廝向著大漢解釋著,雖然在遣詞用句極為客氣,但是表現出來的態度卻是格外傲慢。
大漢猛吸一口氣又唿出來,隨後一咬牙一閉眼,將麵前的一塊放在髒兮兮破布上的殘破玉簡板往前一推,喊道:
“行!拿錢!”
小廝見大漢這幅態度,微微一笑,斯條慢理地吆喝起來:
“好嘞!寫,缺邊少沿,殘破不堪,廢舊爛玉板一塊!當銀五兩,三月為期,月利八分!”
似麵前這種客人他可是見多了,扭捏半天還不是得按自己的價格當給自己,感歎著又做成了一票生意,便將玉簡收起。
“慢著!”
黎珩走了進來,他方才在外圍看的真切,那塊殘破玉簡之上分明寫的是楷書!
雖然大周的文字也是表意的方塊字,但卻是與漢字不同的另外一套體係,他也是借著吸收記憶才看得懂。
他來大周一年了,現在猛然一看到漢字讓他格外親切。
“這位老爺,您可有什麽吩咐?”
見黎珩一身士族打扮,那小廝登時收起了剛剛在漢子麵前那副鼻孔朝天的態度,變得諂媚起來。
黎珩也不理小廝,隻是不管不顧的拿起那塊殘破玉簡。
“此物雖然不大可能和啟帝有關係,但樣式古舊,想來也有年頭了,我頗喜古物,不知這位兄弟可願割愛?”
如今離得近了,他確認手中這玉簡之上確實是漢字,心中一定,轉頭看向一旁手足無措的漢子。
“見過老爺,此物我方才已當於春和庫了,這...”
這漢子也不知是憨厚還是怎得,訥訥言道。
“嗨呀,既然這位老爺喜歡,那小的也就不收這玉簡了,反正當票未寫,這買賣還不算成立,東家那裏我也交代的過去。”
沒等漢子說完,旁邊春和庫的小廝十分識時務的開口推辭。
“如何?”
對於小廝的態度黎珩很滿意,手持著玉簡,就這麽靜靜看著麵前的漢子。
就他剛才所見,春和庫的當票月利八分,如此高的利息已是陶氏法令中定下的民間放貸最高限度了,黎珩篤定這漢子也是抱著絕當的心思。
“既然如此....那就送予老爺了...”
那漢子見黎珩手裏緊緊拿著玉簡,絲毫沒有放下的意思,麵色慘白,跪倒在地上,仿佛用盡了全身力氣,喃喃道。
雖然他急需銀錢,但他的理智告訴他,對於無錢無勢的他來說,任何一個士族都是他開罪不起的。
按照陶家定下的律法,士族若是受到了平民的無禮冒犯,有權以武力手段責罰平民。
就算無故殺害平民,如果受害者沒什麽背景,在本地未造成大的影響,一般所在地的官衙也是輕拿輕放,罰些錢財了事。
畢竟啟帝血脈,士族貴胄,哪能給低賤的平民抵命?
普通百姓在士族麵前的待遇,很大程度上要看所遇見的士族道德感,是否注重家族名譽。
故有些失了封地的底層士族子弟,舍棄了士族的名譽,以平民對自己失禮為由巧取豪奪,勒索財物,以做未來修行的資糧。
看來這漢子是將黎珩當做是那種無良士族了。
“我不白要你的東西。你既然也是急需銀錢,我又如何能趁人之危?這可有辱士族之名。”
看著麵前有氣無力的漢子,黎珩也猜到了幾分他心中所想。
“小的不敢,小的可從未有過折辱老爺的心思。”
漢子聞言大驚,伏地叫冤。
四周的百姓此時也退出去數步,似乎怕惹禍上身。
黎珩見此微微搖頭,知道這樣糾纏下去可能會引來其他有心人的窺視。
“這個就作為我購買此物之資吧。”
故決定快刀斬亂麻,黎珩從懷中摸出一錠金元寶,手中顛了顛,大概二兩重,按照如今山陽的金銀兌換比例,應當值銀十五六兩了,將金元寶塞在漢子手中,便將玉簡用布裹好,揚長而去。
隻餘那漢子愣愣看著黎珩的背影,然後猛地一驚,警惕地看了下四周的人,將手中的金元寶收入懷中貼身藏好,才低頭匆匆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