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揚本以為,接下來會是一段艱苦的戰鬥歲月。會持續很長很長一段時間。


    為此,她用了種種手段,分化、拉攏、許諾、反間計、招安等等。


    但實際上,勝利,反而比想象中來得更快,也要容易些。


    敵人依然是那些敵人。但外部環境,卻發生了巨大改變。


    軍事打擊雖然有效,直擊要害。但軟刀子捅人,更疼。


    賢王是個善全麵布局的人,不會放著大好的資源白白浪費。


    大魏這邊打的熱火朝天,燕雲那頭同樣起伏跌宕。


    利益大把的輸送,沒點表示,可不符合友好往來,互助互惠的原則貿易理念。


    賢王一紙訴狀,將各亂匪告上了理事會。以他們破壞各國盟定,違反燕魏條約為由,事實上好像跟他們沒關係,你人腦子打成豬腦子、打的越兇越好,關我燕雲什麽事。


    但偏偏各國受理了。


    他們剛嚐到一些甜頭,大魏和南盟送來的禮又厚重。於公於私,商盟的往來,利大於弊。


    有人鋌而走險,要阻他們財路。這如何能忍。


    於是各國派出聯合部隊,舉起防恐和平維穩主義大旗。這是燕雲曆史上首次,如此多國家聯合參與的一次促發展行動。


    從燕雲一路掃蕩,沿途上千裏。數月間,被肅清一空。波及範圍,更是遠超賢王這位發起者。


    說白了,商業帶來的利益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也是他們為了自身的強大和需要。大魏的合盟能成,確實是看準了燕雲內部的時局需要。


    故而燕雲的此次行動,也有殺雞儆猴的意思。


    眾所周知,燕雲連年戰亂,不少地區屬於“三不管”、“五不管”、“多不管”地帶。


    他們遊走在灰色邊緣,不服任一國管教。


    甚至有大膽者,公然與某國相抗。


    但,這是過去。現在的局勢,燕雲已逐步發生變化。


    步入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


    一些曆史遺留問題,逐漸有精力,來正視和解決。


    基於這樣一目標,各國達成共識。


    希望能暫時保持外部的衝擊,以相對維持內部的和平,進而整理整頓,肅清亂象,鞏固和強大己身。


    聽話的招安,不聽話的剿滅,骨頭難啃的,或攜手合作,或聯手瓜分,又或扶持代理人爭?……


    總而言之,內部隻能發出一個聲音。


    錢、利益,壯大。


    敢違逆大勢者,非昌即亡。


    另一個重要原由就是,防大宋,拒大魏。


    陳國被滅,曆曆在目,中元城過來,亦有千裏。


    就是當初不重視,認為我有燕雲:地大物博,雄據一方。何懼區區外敵。


    但大魏給他們上了一課,不懼路途艱險,不怕勞師遠征,頗有歐元——我來,我征服。之大無畏心。


    所以,這千裏路迢,必須要監視起來。燕魏商盟一通,路會不斷進行修整。


    以後大道坦途,不是虛妄。


    三,中元城。


    中元城為何重要?蓋因它是商業要地,連接燕魏。


    大魏能源源不斷運送物資,不怕長久鏖戰。中元城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座城,戰時轉運物資,和時商業綿綿。


    誰握在手中,就有左右逢源的雄資。


    征大魏,伐燕雲,聚千萬國財。


    如此重要之地,以前重視它的國、有限。但今時今日,燕雲就沒哪個有不看重它的。


    貿易司就設置在這裏。大魏兵馬在那頭,燕雲軍士在這頭。


    對峙,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式,一處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賢王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名若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名若離並收藏賢王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