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元來到王陵,將退兵的消息告訴了桃夭,“怎麽,你不高興嗎?你這神情......”公子元悠然自得的喝著茶,“至少我以為你會笑一笑,哦,或許你早己料到會退兵,才不感到驚訝。”
公子元揚了揚眉,“我卻忘了,你一向聰慧的,深秋出兵本是大忌,你知道江侯會堅持到現在,大雪一下,楚不得不退,所以我沒有威脅到你是吧。”
言畢,又笑了笑,“不過,公子惲......”
但見桃夭突然緊張的神情,公子元噗嗤一聲,“總算擔心了。”頓了頓,公子元又倒了杯茶,“本來掌握了他的行蹤,可還是讓他逃了。”
桃夭聽言暗鬆了口氣,閉了閉雙眼。
公子元接著冷哼一聲,“你也別高興得太早,我總會抓住他。”
“他不是艱兒,你抓不住他。”
“哦,是嗎?”公子元湊近她,又去摸她的臉,“那我們視目以待。”
桃夭偏過頭,緊緊握住袖裏的銅剪,咬牙切齒。
“我就喜歡你這個樣子。”公子元微眯著雙眼,“那些柔順的女子,我是一個也看不上,你發怒又無可奈何的模樣,真讓人......恨不得壓在身下好好愛撫一番。”
桃夭一驚,“無恥。”
公子元嗬嗬一笑,深深看著她,對上她慌亂的眸子,很有成就感,突然問來,“以前熊貲是如何對你的......”
“放肆。”桃夭怒斥,突然持起銅剪朝公子元刺去。
公子元身手敏捷,瞬間抓住她的手碗,同時黑了臉,“還想我再次折斷你的手嗎?”
“熊子元,你信嗎?你會不得好死。”
“哈哈......”
公子元又大笑起來,“我倒想知道如何個不得好死法,我等著你。”言畢,將她手一甩,桃夭被帶著撲倒在地,銅剪也掉在地上。
公子元理理衣袖起身,“你知道訓獸嗎?將一隻兇猛的野獸訓得服服貼貼,這是我的愛好,桃夭,我有的是時間,一輩子的時間,我會讓你主動承服於我。”
“休想。”
“好!”公子元大聲道,“你以前那麽愛蔡季,不也被熊貲訓服了嗎?不過我的法子可與熊貲不一樣,我們可好好較量一番。”
言畢便要離開,“等等。”桃夭及時喊住了他,公子元又轉過身來,“這麽快就想通了?”
桃夭撐起身,“熊貲的死可是意外?”
公子元挑了挑眉,忽爾笑道,“我以為你不會問。”
“這麽說便不是意外?”桃夭雖有猜測,仍忍不住提高了聲音,帶著顫抖與激動,“可與艱兒有關?”
公子元哈哈大笑起來,“你為何不去問你那寶貝兒子?是不敢問,還是不想問?父殺子,子戮父,兄害弟,弟亡兄......你出生在帝王之家,這些還會覺得驚訝嗎?”
得到答案,桃夭隻覺一陣天暈地暗。
“是你,是你們......為什麽......為什麽會這樣?”
不錯,為了權利,那有什麽父子之情,兄弟之義,可是,她的艱兒怎麽也成了這樣?
桃夭一陣心寒,她緊緊抓住領口,突然感到害怕,害怕得喘不過氣來。
公子元見此折返到她麵前,蹲下身。
“桃夭......想知道原因嗎?”
桃夭抬頭看他。
“因為聃氏,你與熊貲殺了聃氏,他恨你們,恨之如骨,你對他從小不管不問,熊貲常年征戰,又關心過多少?你們可想過小小的艱兒怎樣生活?不錯,聃氏是有目的接近艱兒,我也有目的,在他的身邊都是些“別有用心”之人,但最終是誰的過錯呢?”公子元冷笑一聲。
桃夭瞪著他。
“不過,我自認為比不上聃氏,你也小看了她在艱兒心中的份量,所以我利用玉瓚,隨姬之死,逼得你與熊貲不得不除去了她。”
桃夭一驚,“玉瓚?隨姬?”
“你難道沒有想過,長公主為何失蹤?遇上了那些乞丐,這都是你寶貝兒子幹的,他想要懲罰長公主,我從中做了些手腳,在長公主見了卞和之後,因為卞和會將玉簪子送到你的手中,你會知道你的奴婢是如何身亡的,這總比我直接將玉簪子送到你麵前的好,這樣,艱兒可是要怪我了,當然,我卻也沒想到隨姬會去,因那簪子,你的奴婢死了,隨姬死了,聃氏自然不能活。”
如今,桃夭才知真相,她顫抖著身子,突然又嗬嗬的笑了起來,“現在你是滿意了,艱兒成了你傀儡,從此大楚也落入你的手中。”
“不。”公子元道,“不滿意,還有你......我說了,我將要訓服你。”
桃夭紅著雙眼,恨不得將他千刀萬剮。
......
公子元是笑著離開的,他入住了新建的那間院子,與桃夭相鄰而居。
休閑時,他便令宮人在院中歌舞奏樂,曲風盡是那鄭衛之音,毫不避諱與顧及,朝中臣皆知此事,卻不敢言。
葉姑關上大門,依稀還能聽見那傳來的樂聲,但見主子不受影響的坐在窗下縫衣。
“文後,休息一會兒吧。”
桃夭搖搖頭,“我要盡快做完。”
“文後心裏想著新王,還為新王做衣衫,可自上次以後,新王再也沒來過。”
“無防,他會來的。”桃夭淡淡道。
葉姑不明白,主子對新王如此好,為何新王隻聽公子元的話,卻不肯相信自己的母後,並且對公子元的所做所為,從來不製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有這般為人子的嗎?想想都心疼。
葉姑當然不明白,因為新王從來沒有將她的主子當成母親,桃夭卻是明白了。
艱兒不再是艱兒,或許從來都不曾是她的艱兒。
*
一個冬天都在桃夭的戰戰兢兢之中度過,防著公子元,對艱兒的徹底絕望心痛,公子元雖表明要訓服她,她不敢相信他的耐心會有多久,她沒有多少時間了。
鬥廉帥大軍迴來後,熊艱升了他的職,同時令公子元為楚國令尹,公子貞替代了鬻拳掌握都城兵馬。
鬥穀鬥班住於公子貞帳下,二人多有軍功,豈能服了毛頭小子公子貞,偏又公子貞耀武揚威,自他得了勢,漸漸露了本性,四處橫行霸道,而公子元撐控朝政,,二人多次找到鬥廉,鬥廉皆沉默。
“阿姐與公子從被遣迴了封地,未召不得入城,大楚自先王薨,許多有功將士皆被排擠,鬥丹發放邊界,生死不知,當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鬥班埋怨。“阿姐離開時,我卻連見一麵也未能。”
鬥穀喝著茶,沒有言語。
鬥班瞟他一眼,將手裏酒爵一擲,“你到是說句話呢。”
兩兄弟,鬥班顯得性子急些,鬥穀在楚宮常跟在熊貲身邊,十幾年來的厲練,一塊璞玉,己有了光澤。
“說什麽?”
“你......你不惱,你不氣?”鬥班道,“我等要受那黃毛小子的氣?還有新王,怎能......”鬥班歎氣,“不說別的,如公子元今日對文後所為,新王居然不加以阻止?”
提及此事,鬥穀目光一暗,卻也是冷哼一聲,緊緊握住杯子,似要捏碎了。
又想到阿姐離開時,曾讓人留給他的話。
“此事,隻告訴你,切記保密,鬥班也不可說,你留在都城一切小心,凡事不可出頭......”
鬥穀深吸一口氣,又放開了手,“阿兄,此事可給叔伯說說。”
“叔伯?”鬥班哼了一聲,“都不知他如何著想。”
“如今,他得新王看中,與公子元私交也不錯,阿兄昔日在叔伯軍中,叔伯待阿兄如親子,阿兄去說。”
鬥班想了想,一拍幾案,“好,我去找叔伯。”鬥班是個急性子,言畢大步離去。
鬥班找到鬥廉直言說來,鬥廉隻悶悶不語。
“叔伯,你且說來,公子元此舉可將先王放在眼裏,可將新王放在眼裏?朝中可議論紛紛呢。”
“此事,你別管了。”
鬥廉早有耳聞,對於公子元大膽行徑,極為不屑,可他能如何?他可是欠他大大一個恩情呀。
“什麽?”鬥班驚訝,“叔伯難道不管?”
“我如何管?”鬥廉心煩易亂。
鬥班卻也急了,“先王對叔伯如何?對我們鬥氏如何,叔伯難道忘了?如今文後受欺,叔伯撒手不理,如何對得起先王?”
鬥廉聽言,一陣冷笑,“先王對我鬥氏的確有恩,但這些年來,我為武王,文王可謂拚盡全力,該還的也還了,盡忠盡孝也盡了,便是我兒之死,文王不許我複仇,我也沒說什麽,你還能讓我如何?此事,連新王都不過問,我這外人有何資格去說?”
鬥班聽言寒了心,他瞪大著雙眼看了叔伯半響,“叔伯口口聲聲說不在意堂兄之死,可是叔伯心裏是怨著先王呢,堂兄是大楚英雄,為我大楚獻身,叔伯為何怪上了先王?便是如此,如今先王己薨,新王又什麽都聽公子元的,叔伯當真一點不擔心我大楚的安危嗎?”
鬥廉一怒,將幾案一拍,“放肆,有你這般對長輩說話嗎?”
鬥班一怔,最後眼眶有淚,氣惱的衝了出去。
迴到府邸將情況與鬥穀說了,鬥穀歎息,二人開始喝悶酒。
“我真想阿父。”
他們的阿父自然是鬥伯比了,鬥班聽了,流下淚,“我也想,若阿父在......”
“阿父在還有公子元之事?”鬥穀接口,鬥班冷哼一聲,“阿父在九泉之下怕也不會安心了。”
二人一陣沉默,片刻鬥穀又道,“你可聽說了,新王要攻打隨國。”
什麽?鬥班一驚,“打隨國?”
鬥穀道,“公子惲在隨國呢。”
鬥班大吼道,“他這是要做甚?竟如此容不得自己的同胎兄弟?”
鬥穀道,“怕是叔伯要再次領兵。”
“我鬥氏可為國捐軀,可不是因一私利。”
鬥穀點點頭,忽爾眼珠一轉,“我卻是有一個主意。”
鬥穀湊近鬥班耳邊,一陣嘀咕。
公子元揚了揚眉,“我卻忘了,你一向聰慧的,深秋出兵本是大忌,你知道江侯會堅持到現在,大雪一下,楚不得不退,所以我沒有威脅到你是吧。”
言畢,又笑了笑,“不過,公子惲......”
但見桃夭突然緊張的神情,公子元噗嗤一聲,“總算擔心了。”頓了頓,公子元又倒了杯茶,“本來掌握了他的行蹤,可還是讓他逃了。”
桃夭聽言暗鬆了口氣,閉了閉雙眼。
公子元接著冷哼一聲,“你也別高興得太早,我總會抓住他。”
“他不是艱兒,你抓不住他。”
“哦,是嗎?”公子元湊近她,又去摸她的臉,“那我們視目以待。”
桃夭偏過頭,緊緊握住袖裏的銅剪,咬牙切齒。
“我就喜歡你這個樣子。”公子元微眯著雙眼,“那些柔順的女子,我是一個也看不上,你發怒又無可奈何的模樣,真讓人......恨不得壓在身下好好愛撫一番。”
桃夭一驚,“無恥。”
公子元嗬嗬一笑,深深看著她,對上她慌亂的眸子,很有成就感,突然問來,“以前熊貲是如何對你的......”
“放肆。”桃夭怒斥,突然持起銅剪朝公子元刺去。
公子元身手敏捷,瞬間抓住她的手碗,同時黑了臉,“還想我再次折斷你的手嗎?”
“熊子元,你信嗎?你會不得好死。”
“哈哈......”
公子元又大笑起來,“我倒想知道如何個不得好死法,我等著你。”言畢,將她手一甩,桃夭被帶著撲倒在地,銅剪也掉在地上。
公子元理理衣袖起身,“你知道訓獸嗎?將一隻兇猛的野獸訓得服服貼貼,這是我的愛好,桃夭,我有的是時間,一輩子的時間,我會讓你主動承服於我。”
“休想。”
“好!”公子元大聲道,“你以前那麽愛蔡季,不也被熊貲訓服了嗎?不過我的法子可與熊貲不一樣,我們可好好較量一番。”
言畢便要離開,“等等。”桃夭及時喊住了他,公子元又轉過身來,“這麽快就想通了?”
桃夭撐起身,“熊貲的死可是意外?”
公子元挑了挑眉,忽爾笑道,“我以為你不會問。”
“這麽說便不是意外?”桃夭雖有猜測,仍忍不住提高了聲音,帶著顫抖與激動,“可與艱兒有關?”
公子元哈哈大笑起來,“你為何不去問你那寶貝兒子?是不敢問,還是不想問?父殺子,子戮父,兄害弟,弟亡兄......你出生在帝王之家,這些還會覺得驚訝嗎?”
得到答案,桃夭隻覺一陣天暈地暗。
“是你,是你們......為什麽......為什麽會這樣?”
不錯,為了權利,那有什麽父子之情,兄弟之義,可是,她的艱兒怎麽也成了這樣?
桃夭一陣心寒,她緊緊抓住領口,突然感到害怕,害怕得喘不過氣來。
公子元見此折返到她麵前,蹲下身。
“桃夭......想知道原因嗎?”
桃夭抬頭看他。
“因為聃氏,你與熊貲殺了聃氏,他恨你們,恨之如骨,你對他從小不管不問,熊貲常年征戰,又關心過多少?你們可想過小小的艱兒怎樣生活?不錯,聃氏是有目的接近艱兒,我也有目的,在他的身邊都是些“別有用心”之人,但最終是誰的過錯呢?”公子元冷笑一聲。
桃夭瞪著他。
“不過,我自認為比不上聃氏,你也小看了她在艱兒心中的份量,所以我利用玉瓚,隨姬之死,逼得你與熊貲不得不除去了她。”
桃夭一驚,“玉瓚?隨姬?”
“你難道沒有想過,長公主為何失蹤?遇上了那些乞丐,這都是你寶貝兒子幹的,他想要懲罰長公主,我從中做了些手腳,在長公主見了卞和之後,因為卞和會將玉簪子送到你的手中,你會知道你的奴婢是如何身亡的,這總比我直接將玉簪子送到你麵前的好,這樣,艱兒可是要怪我了,當然,我卻也沒想到隨姬會去,因那簪子,你的奴婢死了,隨姬死了,聃氏自然不能活。”
如今,桃夭才知真相,她顫抖著身子,突然又嗬嗬的笑了起來,“現在你是滿意了,艱兒成了你傀儡,從此大楚也落入你的手中。”
“不。”公子元道,“不滿意,還有你......我說了,我將要訓服你。”
桃夭紅著雙眼,恨不得將他千刀萬剮。
......
公子元是笑著離開的,他入住了新建的那間院子,與桃夭相鄰而居。
休閑時,他便令宮人在院中歌舞奏樂,曲風盡是那鄭衛之音,毫不避諱與顧及,朝中臣皆知此事,卻不敢言。
葉姑關上大門,依稀還能聽見那傳來的樂聲,但見主子不受影響的坐在窗下縫衣。
“文後,休息一會兒吧。”
桃夭搖搖頭,“我要盡快做完。”
“文後心裏想著新王,還為新王做衣衫,可自上次以後,新王再也沒來過。”
“無防,他會來的。”桃夭淡淡道。
葉姑不明白,主子對新王如此好,為何新王隻聽公子元的話,卻不肯相信自己的母後,並且對公子元的所做所為,從來不製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有這般為人子的嗎?想想都心疼。
葉姑當然不明白,因為新王從來沒有將她的主子當成母親,桃夭卻是明白了。
艱兒不再是艱兒,或許從來都不曾是她的艱兒。
*
一個冬天都在桃夭的戰戰兢兢之中度過,防著公子元,對艱兒的徹底絕望心痛,公子元雖表明要訓服她,她不敢相信他的耐心會有多久,她沒有多少時間了。
鬥廉帥大軍迴來後,熊艱升了他的職,同時令公子元為楚國令尹,公子貞替代了鬻拳掌握都城兵馬。
鬥穀鬥班住於公子貞帳下,二人多有軍功,豈能服了毛頭小子公子貞,偏又公子貞耀武揚威,自他得了勢,漸漸露了本性,四處橫行霸道,而公子元撐控朝政,,二人多次找到鬥廉,鬥廉皆沉默。
“阿姐與公子從被遣迴了封地,未召不得入城,大楚自先王薨,許多有功將士皆被排擠,鬥丹發放邊界,生死不知,當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鬥班埋怨。“阿姐離開時,我卻連見一麵也未能。”
鬥穀喝著茶,沒有言語。
鬥班瞟他一眼,將手裏酒爵一擲,“你到是說句話呢。”
兩兄弟,鬥班顯得性子急些,鬥穀在楚宮常跟在熊貲身邊,十幾年來的厲練,一塊璞玉,己有了光澤。
“說什麽?”
“你......你不惱,你不氣?”鬥班道,“我等要受那黃毛小子的氣?還有新王,怎能......”鬥班歎氣,“不說別的,如公子元今日對文後所為,新王居然不加以阻止?”
提及此事,鬥穀目光一暗,卻也是冷哼一聲,緊緊握住杯子,似要捏碎了。
又想到阿姐離開時,曾讓人留給他的話。
“此事,隻告訴你,切記保密,鬥班也不可說,你留在都城一切小心,凡事不可出頭......”
鬥穀深吸一口氣,又放開了手,“阿兄,此事可給叔伯說說。”
“叔伯?”鬥班哼了一聲,“都不知他如何著想。”
“如今,他得新王看中,與公子元私交也不錯,阿兄昔日在叔伯軍中,叔伯待阿兄如親子,阿兄去說。”
鬥班想了想,一拍幾案,“好,我去找叔伯。”鬥班是個急性子,言畢大步離去。
鬥班找到鬥廉直言說來,鬥廉隻悶悶不語。
“叔伯,你且說來,公子元此舉可將先王放在眼裏,可將新王放在眼裏?朝中可議論紛紛呢。”
“此事,你別管了。”
鬥廉早有耳聞,對於公子元大膽行徑,極為不屑,可他能如何?他可是欠他大大一個恩情呀。
“什麽?”鬥班驚訝,“叔伯難道不管?”
“我如何管?”鬥廉心煩易亂。
鬥班卻也急了,“先王對叔伯如何?對我們鬥氏如何,叔伯難道忘了?如今文後受欺,叔伯撒手不理,如何對得起先王?”
鬥廉聽言,一陣冷笑,“先王對我鬥氏的確有恩,但這些年來,我為武王,文王可謂拚盡全力,該還的也還了,盡忠盡孝也盡了,便是我兒之死,文王不許我複仇,我也沒說什麽,你還能讓我如何?此事,連新王都不過問,我這外人有何資格去說?”
鬥班聽言寒了心,他瞪大著雙眼看了叔伯半響,“叔伯口口聲聲說不在意堂兄之死,可是叔伯心裏是怨著先王呢,堂兄是大楚英雄,為我大楚獻身,叔伯為何怪上了先王?便是如此,如今先王己薨,新王又什麽都聽公子元的,叔伯當真一點不擔心我大楚的安危嗎?”
鬥廉一怒,將幾案一拍,“放肆,有你這般對長輩說話嗎?”
鬥班一怔,最後眼眶有淚,氣惱的衝了出去。
迴到府邸將情況與鬥穀說了,鬥穀歎息,二人開始喝悶酒。
“我真想阿父。”
他們的阿父自然是鬥伯比了,鬥班聽了,流下淚,“我也想,若阿父在......”
“阿父在還有公子元之事?”鬥穀接口,鬥班冷哼一聲,“阿父在九泉之下怕也不會安心了。”
二人一陣沉默,片刻鬥穀又道,“你可聽說了,新王要攻打隨國。”
什麽?鬥班一驚,“打隨國?”
鬥穀道,“公子惲在隨國呢。”
鬥班大吼道,“他這是要做甚?竟如此容不得自己的同胎兄弟?”
鬥穀道,“怕是叔伯要再次領兵。”
“我鬥氏可為國捐軀,可不是因一私利。”
鬥穀點點頭,忽爾眼珠一轉,“我卻是有一個主意。”
鬥穀湊近鬥班耳邊,一陣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