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大子是大事,馬虎不得,儀式隆重而嚴肅,提前了一個月準備,製衣局雖有能工巧匠,桃夭仍親自為兒子縫製新衣,祭服,立春那日,天氣晴朗,是個好兆頭,桃夭看著己七歲的兒子站在祭台上,接受百官朝拜,雙眼濕潤,甚為欣慰。

    酒宴過後,與熊貲迴到椒香殿,桃夭還未迴味過來。

    “你說,咱們的艱兒能擋起大任嗎?”

    熊貲笑道,“我的兒子能差到那裏。”言語間有一股自豪感,自隨姬出事以來,這是他第一次露出笑容,

    桃夭道,“是,有你這個好君父呢。”

    熊貲也是極為高興的,拉著她手,“如此,待孝期滿了,我們再生一個公子。”

    熊貲想為隨姬服孝一年,桃夭理解,這是他做為夫對隨姬最大的尊重。

    桃夭臉一紅,“你說生便生?”

    “自然,我說生便生......”言畢,卻是不敢多留,離開了椒香殿。

    次日,桃夭看著來請安的寥寥數位後妃,一時間說不上什麽嗞味。

    想到熊貲對她的情意,又為這些後妃心酸無奈。

    吩咐幾句話便要讓她們退下,聃氏留下與桃夭多說了些話,無非談及太子艱,二人都甚是高興。

    這時有宮人進來,說是卞和要見王後。

    桃夭詫異。

    卞和曾是宮中玉尹,桃夭宣見。

    聃氏不好再留,行禮告退,無意間瞟了卞和一眼。

    卞和由人抬著進來,坐著行禮後,但見他拿著一個盒子呈上。

    “年前,長公主托臣打製一支玉簪,如今簪己成,臣送入宮中,聽聞長公主去了王陵,便將簪拿到王後處,麻煩王後交給長公主。”

    桃夭知道此事,因為這支簪還讓隨姬丟了性命。

    思此,心裏一陣歎息。

    她令葉姑將盒子接過,開打一看,頓時怔住,拿起來反複瞧著。

    葉姑在一旁讚道,“此簪甚為精致,當真是工匠手藝好。”

    卞和有些不好意思,笑道,“並非臣手藝好,隻因長公主拿來樣本,臣也隻是照著打製而己。”

    桃夭聽言抬起頭來,“樣本?”

    卞和道,“長公主手裏有一支一模一樣的。”

    桃夭心裏有凝,“如此,長公主可有說此簪何處得來?”

    卞和搖了搖頭,桃夭不動聲色,將簪放入盒中,賞了卞和一些禮物,令宮人將其送出。

    葉姑但見主子神色不對,“王後,此簪可有不妥?”

    桃夭皺眉道,“沒有什麽不妥,隻是.....心中有凝問罷了。”於是便將簪的來曆說了。

    葉姑這才知道,原來是王後之物,後來打賞給了聃氏。

    可為何出現在長公主手裏?

    難道是聃氏遺失了,被長公主拾得?

    桃夭搖搖頭,將簪放入盒中。

    “長公主去王陵己有兩月了吧。”

    “是。”葉姑迴答。

    “我想去看看她。”

    “奴這就去吩咐準備。”

    *

    另一側,聃氏出了椒香殿,總有些心神不寧。

    采微關心問來,“主子這是怎麽了?”

    “你剛才可看見了卞和?他為何來此?”

    采微想了想,“莫是王後要打什麽首飾?”

    聃氏搖搖頭。

    “那主子以為是?”

    聃氏突然問來,“那日長公主出宮是為了尋他。”

    采微想到什麽,“主子是擔心那支玉簪?”

    “總覺得不妥。”

    采微道,“長公主被乞丐搶劫一空,那支玉簪早沒了下落。”

    頓了頓,“而且,奴婢覺得,長公主那事,好像與公子艱有關。”

    聃氏皺著眉,“那幾日,艱兒的確神色不對......艱兒該迴來了吧。”

    “這個時侯,正是下課了。”

    “如此......”

    主仆二人立即朝蘭林殿而去。

    *

    與之同時,桃夭向熊貲請示一番,出宮去了王陵。

    長公主一身孝服,穿著十分樸素,清湯掛麵,無任何首飾,瘦弱的身子坐在一台織布機麵前,正在勞作著。

    綠衣與子青也跟在一側理整絲線。

    守陵自然是辛苦的,幾間小木屋,沒有錦衣玉食,沒有奴仆成群,一日三餐,都要自行解決。

    桃夭是深有體會,但見一向高傲的楚國公主,也能吃這些苦,桃夭一半心疼,一半欣慰。

    或許,她真的變了,母親的離逝,一下子讓她長大了許多。

    長公主見桃夭看望,有些吃驚,她對她還有些惶恐。

    知道如今整個楚宮,或者整個楚國,王後是最有權威的女子。

    綠衣與子青也都喏喏的施禮侯在一側。

    桃夭將她打量一番,讓她坐著說話。

    長公主規規矩矩,桃夭問一句,她答一句,完全沒有以前的模樣。

    這裏的生活有綠衣與子青相幫,桃夭也不怎麽擔心,物資宮中都會送來,雖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會讓她餓著。

    “是你君父讓我來看你。”桃夭道,“這裏辛苦,你可習慣?”

    長公主點點頭,又搖搖頭,“起初不習慣,但現在習慣了。”

    倒是句實話。

    桃夭讓小豐將東西搬了進來,長公主看去,卻是一個大木箱。

    “這裏有些竹簡,趁這個時侯,你可以多看看,對你終是有宜,女紅固然重要,但一個女子也不能沒了見識。”

    “多謝王後。”

    這樣的話,是她母親從來沒有說過的,長公主眨眨眼,又收迴目光。

    桃夭又看她片刻,讓葉姑將一木盒遞到她麵前。

    “可知此物?”

    葉姑將木盒打開,長公主一瞧,便是淚水落下,她怎能不知,就是這個東西,害了她,害了她的母親。

    長公主有些激動,捂嘴而哭。

    桃夭等她哭夠了,又道,“是卞和拿來的,我想問你,此物的來曆?”

    長公主吸了吸鼻子,卻也說了,“數月前,我無意拾得,覺得精致好看,想為阿母打製一模一樣的,便收入殿中,之後,卻也忘了,直到那日,得了機會出宮尋找卞和,隻因他的手藝好。”

    果真是拾得來。桃夭暗忖。

    “如此,你是在何處拾得,具體何時?”

    桃夭又問。

    長公主迴答,“在水池邊,何時......”長公主有些記不清了。

    一旁的子青卻記得,迴話道,“迴王後,奴婢記得。”

    “嗯,你且說來。”

    子青迴憶,“去年春季,那一陣一直下大雨,連下了好幾日,那日,雨終算停了,奴婢陪長公主出門,來到水池邊,因路滑,長公主摔了一跤,卻見著水池邊的小石縫裏落有一支玉簪。”

    “去年春季?”桃夭想了想,“可是我在江國那陣。”

    子青道,“是。”

    “水池可是玉瓚失足掉下去的那個水池。”

    提及玉瓚,幾人都是一愣,連葉姑也吃了一驚。

    子青道,“是。”

    “你們為何去那裏?”桃夭繼續問,“聽說,玉瓚出事之後,那裏鮮有人去,便是宮人也會繞道而走。”

    子青低下頭,看了看長公主。

    長公主迴道,“我卻不信什麽陰魂,偏要去走走。”

    這倒咐合她的性子,桃夭暗想。

    長公主抬起頭,“王後為何問起這事?”

    桃夭笑了笑,“沒什麽,隻是順便問問。”

    言畢,朝葉姑使了個眼神,葉姑便將盒子收了起來。

    長公主一愣,“王後可否將此物送給我,我......想留個紀念。”

    畢竟她的母親因此而喪命。

    桃夭理解她的心情,“好。”頓了頓,“但過些日子再給你送來,我還有一事未辦,需要此物。”

    長公主不明白,桃夭己然起身,朝她點了點頭,便大步離去。

    桃夭步伐匆匆,甚至有些跌撞,上馬車時,不小心腳下一滑,葉姑立即扶著她,“王後?”

    桃夭搖搖頭,上了馬車。

    車上,她一言不發,神色極為凝重。

    葉姑想了想,還是問來,“王後是懷疑玉瓚姑娘的死與聃氏有關?”

    桃夭扶著額頭,臉色有些蒼白,“此簪為何會出現玉瓚落水之地?”

    “或許是湊巧呢?”葉姑道來。

    “聃氏又為何出現在那裏?連宮人都不敢去的地方,她一向膽小怕事,長公主所言,雨停之日,她就出了門,而且,在我去江國之前,聃氏來送行,我還見著她頭上帶著此物,也就是說聃氏遺落玉簪,是在那段時間,大雨時,她去過水池。”桃夭喃喃問。

    葉姑不能做答,卻也不敢相信此事與聃氏有關。

    桃夭閉上雙眼,陷入沉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楚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燕燕於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燕燕於飛並收藏楚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