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兩日,桃夭未去儀元殿,熊貲也未派人來喚她,桃夭心思沉重,越發感到熊貲對她己經不耐煩了。

    這日她終於鼓起勇氣,向熊貲要了令牌,直言出宮散心,熊貲允了,讓鬥丹跟著,隻為護她安全,但在桃夭眼裏,隻會往壞處想,無非是監視她罷了。

    她坐在馬車上,繞著城走了一大圈,最後來到東市那間酒肆,她隻著貴人打扮,旁人隻道是那家貴女,不作他想,立即引她進了一間雅間,她點了一壺酒,細細品著,鬥丹及幾位護衛都在一旁侯著,“這是陳酒?”

    小廝迴答,“正是,酒肆老板正是陳國人。”

    桃夭突然湧起一絲鄉愁,又問,“可有陳國食物?”

    小廝迴答,“這......小的剛來,確也不知那廚者是否會烹煮陳食。”

    桃夭看向玉瓚,“你去看看,叫他們上幾道陳國之食。”

    “喏。”玉瓚隨小廝退下,鬥丹隻看了一眼。

    片刻,玉瓚迴話,“奴婢點了幾分公主喜歡的菜。”

    桃夭點點頭不再言語,目光落在樓下人來人往的大街上。

    進了食,桃夭便坐車離去。

    馬車上,玉瓚小聲說道,“奴婢見著陳奐了,己將公主的話告訴了他。”

    桃夭急道,“他怎麽說?”

    玉瓚道,“藥不難尋,五日後便可去取。”言畢,玉瓚好生擔心,“公主當真要這麽做嗎?”

    桃夭緊皺著眉,玉瓚又道,“陳奐說,這種藥傷身。”

    櫟夭冷笑,“我別無選擇。”

    玉瓚頓時紅了雙眼。

    迴到宮裏,桃夭坐在幾案上休息,玉瓚端來了茶水與瓜果,葉姑收拾著案上的竹簡。

    桃夭看著那些竹簡,目光沉了沉。

    “王後好幾日未去儀元殿了。”葉姑道。

    桃夭皺起了眉頭。

    “王後在楚國沒有勢力,隻有大王才是王後的依靠,王後要保重自己。”葉姑說來。

    桃夭看向她,“姑姑。”欲言又止。

    那日主仆二人雖然交了心,但桃夭還是未將自己的打算告訴葉姑,這必竟不是一件小事,關係到身家性命,她不得不小心行事。

    但是葉姑好像查覺到什麽,將一卷竹簡交到桃夭麵前,隻道一句,“去吧。”

    桃夭咬了咬唇,“姑姑知道我要做什麽?”

    葉姑道,“奴婢不知,不過王後今後行事一定要小心,連老奴都能看出王後的心思,難道這宮中就沒有別人嗎?”

    桃夭心下一顫。

    葉姑歎氣道,“那怕王後再不喜歡大王......也隻有大王才能護著王後不是嗎?”

    桃夭點了點頭。

    片刻,她深吸一口氣,自己不是早有這個準備了嗎?這般猶豫不決連自己也鄙視自己了,她整理一番衣衫,“走吧,去儀元殿。”

    桃夭到了儀元殿,熊貲不在,宮人說,大王去了棲鸞殿,因鄧侯來了。

    宮人要去稟報大王,桃夭說不用了,她想了想,自個兒進了書房,這麽多書,她隻整理了一小部分,桃夭坐下來,繼續未完成的事。

    *

    鄧侯是來看望武後與鄧姬的,因兩年前伐鄧一事,鄧侯與熊貲起了矛盾,兩人之間的甥舅之情早己明存實亡。

    武後設宴想化解這份矛盾,因而沒有請朝臣。

    棲鸞殿歌舞聲平,但殿內氣氛卻不怎麽和諧,熊貲對鄧侯尊敬有佳,鄧侯脾氣大,自是沒能給熊貲好臉色,但又沒有實力,不敢當場反臉,言語之間指桑罵槐,極為不敬。

    鄧姬為父親感到委屈,站在母國這邊,不加以勸說。

    殿上有樂人獻舞,武後特意安排了一曲鄧國民風的舞蹈,豐收之年,全家歡慶的場麵。

    鄧侯哈哈大笑起來,他指了指獻舞的一幼兒,“大王如這般大小時,我曾帶大王到田間視查,那時大王還五穀不分呢。”

    武後聽言臉色一變,朝鄧侯瞪來,鄧侯不以為然,又道,“大王射藝也是我所授,我曾送給大王一把長弓,教大王狩獵,大王可還記得。”

    熊貲笑道,“自是記得。”

    鄧侯又冷笑一聲,“大王還記得我曾說過什麽?”

    熊貲道,“舅舅希望侄兒拿著這把長弓在戰場上殺敵立功。”

    鄧侯淩厲道,“可是大王拿著這張弓對準的是自家人呀。”

    鄧侯說完,正遇歌舞完畢,殿上一片安靜,但空氣中飄浮著濃濃的火藥味。

    熊貲垂了垂眸,收斂了笑容,“舅舅,侄兒先前與舅舅說的話,還請舅舅好生考慮......”

    宴會前,二人曾在書房秘談,但不足半刻鍾,鄧侯便怒氣而出。

    鄧侯聽言再次哈哈大笑起來,忽爾將酒樽一扔,嗖的起身,“孺子欺人。”

    言畢,長袖一拂,揚長而去。

    眾人驚訝不己。

    “君父。”鄧姬見此立即追了出去。

    武後緊緊皺著眉頭,朝熊貲看來,“大王與鄧侯說了何話,讓他如此氣惱?”

    熊貲歎了聲氣,起身來到母親麵前,“阿母,兒子希望舅舅能歸順楚國。”

    “歸順?”武後不解,“鄧己是楚的附庸,還要如何歸順?”言畢又是一驚,“難道你要......”她瞪大著雙眼看著自己的兒子,不敢相信。

    熊貲沒有迴答,“阿母,讓兒子扶你進去休息吧,此事,容後再議。”

    熊貲上前欲扶武後的手,被武後避開,“我自己能走。”武後站起來,身子微微一抖,被英姑扶住。

    武後走子兩步,又轉過身來,“貲兒,你能當個這個大王,你的舅父沒少出力,母親將話閣在這裏,你若當真要動你舅父,動鄧國,母親便死在你麵前。”

    熊貲聽言臉色一變,掠袍而跪,武後閉了閉眼,由英姑攙扶著離去。

    熊貲踏著月光走在宮道上,心事重重。

    趙升跟在他身後,默默不作聲。

    己是盛夏,天氣炎熱,連風也是熱的。

    “趙升。”

    “老奴在。”

    “你說寡人是否心狠了?”

    趙升趕緊說道,“大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楚國。”

    熊貲苦笑兩聲,沒在說話,繼續朝前緩緩走著。

    “大王不迴殿嗎?”

    熊貲道,“去錦瑟殿吧,寡人想去聽聽婷兒的笑聲。”

    熊貲的到來令隨姬意外,她立即出門相迎,熊貲問,“婷兒呢?”

    隨姬迴答,“己睡了。”

    熊貲哦了一聲,隨姬以為他就要離開,卻見他大步朝內室而去,她有些怔然,還是一旁的綠衣扯了扯她的衣衫,她才迴過神來。

    來到內室,但見熊貲坐在榻前看著長公主,燭火映在他的臉上,

    是那般的溫馨,隨姬突然很感動,就這麽守著女兒,守著夫君足矣。

    她上前兩步,輕聲問道,“大王可是從棲鸞殿而來?”

    熊貲嗯了一聲。

    隨姬想了想,“大王心情不好?”

    熊貲朝她看來,隨姬跪坐在他腳下,仰著頭看他,“聽說母後設宴,宴請鄧侯,這麽快就散了?大王可是醉酒了?”

    “嗯?”熊貲挑挑眉。

    隨姬笑道,“妾饞酒了,大王可陪妾飲兩樽?”

    熊貲見她模樣,笑了,“你如何看出寡人心情不佳?”

    隨姬道,“大王藏得好,但妾還是知道......”她知大王不想別人窺探他的心思,點到為止,即刻轉了話題,“不過妾身酒量不好,隻能飲少許。”

    果然熊貲微責,“揣測君意,隨姬可知是過?”

    隨姬將頭埋在熊貲的膝上,低聲道,“妾知道,但大王也是妾的夫呀,夫君心裏有事,妾當為夫君解憂,夫君不願說,妾不問。”

    熊貲低頭看她,半晌歎了聲氣,牽起她的手來到幾案後坐下,“綠衣為你主子拿酒來。”

    綠衣高興應答退下。

    這一夜,熊貲宿在錦瑟殿,桃夭起床時,眾姬來請安,唐姬有意無意提及此事,笑道,“這個月隨姬可是侍寢了兩次,好似不合規矩吧。”

    隨姬道,“大王來看長公主。”

    唐姬噗嗤一聲,“你的意思,大王沒招你侍寢?你與大王是分床而眠?”

    有人低聲笑來。

    隨姬沒有迴答,依舊端坐著。

    桃夭言道,“長公主是大王唯一的子嗣,大王自當偏愛,隻是......”她看向隨姬,笑道,“隨姬不可借此亂了規矩。”

    “是。”隨姬應道。

    唐姬與黃姬都不悅的瞟了她一眼。

    鄧姬心中有事,意外沒有發言,桃夭又敷衍兩句,便讓眾姬散了。

    之後,她去了儀元殿,熊貲下朝時,阿喜稟報王後來了,他很是意外。

    阿喜繼續說,“昨日王後便來了。”

    熊貲一怔。

    趙升趕緊打他的頭,“為何不早說?”

    阿喜撫著腦袋,“王後不讓說......”

    趙升還在教訓阿喜,熊貲大步走進書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楚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燕燕於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燕燕於飛並收藏楚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