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貲宿在錦瑟殿,終於結束了王後專寵的日子,武後鬆了口氣,眾姬也鬆了口氣。

    接下來,桃夭將擬定的後宮禮製交給武後過目,那日她從熊貲口中倒也品嚐出他的“心意”來,她又修改了一番,將有位份的姬妾每月侍寢兩次改為一次,空出來的幾日標上了儀元殿,國君也不可縱欲,不是嗎?

    武後看後沒有什麽表態,隻道,“若大王沒有異議,可按此執行。”

    桃夭又去了儀元殿,這好像是她第一次到熊貲寢殿。

    她趁著熊貲早朝之後,未想熊貲還在召見幾位大臣,鬥丹將她攔在屋外,“若沒有重要之事,王後可晚些再來。”

    桃夭一見鬥丹便會想到顏英之死,不過,她也學會隱藏自己的情緒,隻淡淡點了點頭,從玉瓚手裏取過竹簡,“煩將軍交給大王。”

    鬥丹接過,桃夭便轉身離去。

    製衣宮人己將祭服送來,她也要趕迴去繡鳳凰了。

    路上又遇見隨姬帶著長公主朝儀元殿而來。

    兩廂施禮,長公主在隨姬的指導下有模有樣的一拜,稚聲稚氣的說道,“見過王後。”

    桃夭一見便笑了。

    她蹲下身,牽著長公主的手,“婷兒,是嗎?”

    長公主點點頭,一雙大眼撲閃撲閃,帶著好奇。

    “幾歲了?”

    “四歲了。”

    桃夭知道熊貲有一女,她入宮時見過一次,不過那時人多,之後她也忙於應付熊貲及適應新的環境,沒有過多去關注。

    此番一見,才知這位長公主長得如此可愛,僅一眼,便可讓人心跟著化了。

    她摸了摸長公主胖嘟嘟的臉,“婷兒這要去那裏呀?”

    長公主迴答,“我去見君父。”

    隨姬躬身侯在一旁,聽女兒如此迴答,下意識的朝桃夭看去一眼,見她並沒有什麽不悅,而是笑道,“婷兒要去見君父?知道君父在那裏嗎?”

    “婷兒知道,婷兒經常去君父的宮殿,君父殿裏的糕點很好吃,婷兒饞了。”

    桃夭笑出聲來,刮了刮她的鼻子。

    隨姬趕緊道,“讓王後見笑了。”

    桃夭這才朝隨姬看來,見隨姬還行著禮,立即讓她起身,有些抱歉,“婷兒很可愛。”

    隨姬道,“多謝王後垂愛。”

    “有時間可帶她到椒香殿來,我很喜歡。”

    隨姬臉色有些不自然,“婷兒頑皮,怕給王後添麻煩。”

    桃夭一窒,笑了笑也沒說什麽,再彎下身,摸了摸長公主的臉蛋,然後從她們身邊走過。

    一行人躬身退到一側讓路,直到桃夭走遠了,眾人才起身。

    “阿母,婷兒要去王後殿裏嗎?”

    隨姬問道,“婷兒想去嗎?”

    長公主道,“王後笑得很好看。”

    隨姬笑了笑,牽起女兒的手,“不用了,婷兒就在錦瑟殿陪母親可好?”

    “好。”長公主脆聲聲的迴答。

    這廂玉瓚對於主子向隨姬示好,而隨姬拒絕有些不平,“隨姬可是前日侍寢,因此未將公主放在眼裏了?”

    桃夭搖了搖頭,想起提到長公主,隨姬一幅緊張之色,“是我想得不周。”

    “這是何意?”玉瓚問。

    桃夭說道,“與我走得近並非好事,罷了,我無意與她們周旋,還是想想見了息關要如何說動他吧。”

    玉瓚道,“公主就不怕祭服一事?”

    桃夭低下頭看著手上的祭服,下擺空出一塊,正是她繡火鳳凰的地方,她揚唇笑了笑,“不怕。”

    祭服留在椒香殿待王後繡好圖案,便會交與製衣宮人保管,直到祭祀那日。

    幾日後,桃夭終於完工,而熊貲也同意了她的後宮禮製,派趙升宣了旨意,桃夭急急去棲鸞殿,帶著祭服,並邀上眾姬。

    殿上,桃夭令宮人將祭服呈上,“妾手藝笨拙,心下慌亂,害怕在祭祀時出了錯誤,妾特意將祭服拿來給母後過目,若母後覺得不妥,妾也可向諸位姐妹請教,重新製作。”

    眾姬聽了有些摸不著頭腦,隻有鄧姬在一旁有些不自在。

    英姑接過祭服遞到武後麵前。

    武後伸手在祭服上撫過,片刻抬頭看著桃夭,“差強人意。”

    桃夭聞言鬆了口氣,“有母後這句話,妾放心了。”

    眾姬卻也明白了,原來王後讓她們來是為了炫耀自己的繡工,眾姬皆表現出嘲笑之色,連武後也有這種想法,認為是王後的小動作,向眾姬示威。

    鄧姬咬著唇,神色不佳,隨姬倒沒有這麽想,神色如常。

    之後,桃夭當著眾人的麵將祭服交到製衣宮人手中。

    鄧姬見了咬牙切齒,與芷蘭交換了眼色。

    桃夭並沒有去關注眾人的反應,接著她又向眾姬說了後宮禮製。

    眾姬一時被吸引,意外,驚奇,特別是當提到侍寢之事時,更有些激動。

    以前她們數月才能侍寢一次,如今每月可以侍寢一次當然喜不勝收,如此,懷上孩子的機會便會大大增加。

    眾姬都對這一禮製表示讚同。

    “大王己經同意我的提議,祭祀之後,我便會以此做安排。”桃夭說來。

    眾姬齊聲“喏。”對適才王後“炫耀”繡工一事不再放在心裏。

    唐姬這樣利嘴不饒人的人都是笑顏大開,“王後以子嗣為重,為諸姐妹著想,行事公正,妾遵其令,不僅要做好王後安排的事,更會盡心盡力伺侯大王。”

    “妾也如此。”黃姬不甘落後。

    鄧姬瞟了二人一眼,見她們討好起王後,目光不善,但心裏也一陣波濤駭浪。

    隨姬與聃氏倒也沒說什麽,不過心中不平靜。

    武後將幾人神色看在眼裏,不著聲色。

    在眾人退出後,武後感歎,“我明白了,王後己在不知不覺之中,在後宮樹立了威性,她的心思不小,後宮禮製,約束眾姬,賞罰分明是威,安排眾姬侍寢是恩。”

    英姑道,“正是如此,不過,老奴見鄧姬臉色不好看。”

    武後道,“以往眾姬隻看鄧姬臉色行事,便是隨姬也要讓她幾分,看看適才殿上,眾姬皆主動朝王後靠攏了,她是心裏不服氣。”

    “那麽武後可要助她?”

    武後搖搖頭,“我也為難,她若有一些本事,我自當相助,可是,機會己經給了,是她自己沒有把握。”

    “若是放棄了鄧姬,那麽鄧國......”

    武後閉了閉眼,“你去將聃氏叫來,她雖然性子弱了些,但比起鄧姬的囂張,或許更能讓大王憐愛吧,若是聃氏能產下一子,我必讓大王擢其位份,在這後宮又有什麽事不可能發生呢。”

    武後的意思,聃氏雖然是一個世婦,一個媵女,但這後宮,是會改變一切的,包括一個人的秉性。

    王後目前受寵,會是一輩子嗎?

    王後有心計,但後宮誰沒有心計,誰能得勝,她的後位能坐多久,誰也說不準。

    聃氏以後有了孩子,難道就願意屈於人下?

    況且,她也絕不會讓王後得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楚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燕燕於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燕燕於飛並收藏楚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