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又一次征服了一個國家,還是有著數百年曆史的息國,自然要大肆慶賀一番。

    一連三日,楚宮都是歌舞升平,不過在這一片祥和的表麵下,別有用心之人,又蠢蠢欲動了,他們利用一切機會,來打擊對手,達到自己的目的,沒落的小國也要爭權奪利,何況這央央大國,同樣是暗鬥洶湧。

    熊貲帶息國夫人迴丹陽的消息,全朝上下都知道了,包括後宮,大家原本不以為然,一個俘虜而己,可有些心還是發現了異端,這位息國夫人獨自住在行宮,而息侯卻在汝水。

    大家不免聯想翩翩,傳出了楚王有意將息夫人納入後中的消息。

    國君的“風流韻事”大家談得熱鬧,男人們心會神領,女人們暗罵息夫人紅顏禍水。

    鄧姬與公子元之妻丹姬圍著火爐聊著天,自然談到了此事。

    鄧姬不以為然,“一個嫁過人的女人,難不成還真會入宮,我才不信。”

    丹姬見此,拉上她的手,欲言又止。

    鄧姬了然,屏退了身邊奴婢,“姐姐可有話說?”

    私下二人早己姐妹相稱。

    丹姬低聲道,“妹妹恐還不知情,息夫人的身份。”

    鄧姬不解,“不就一個陳國公主嗎?落迫的陳國有何可懼?”

    丹姬顯得著急,沉重的搖搖頭,“不僅是如此,這位息夫人幼時曾在楚宮住過。”

    “嗯?”鄧姬聽言當真吃驚不少,“這.......是怎麽迴事?”

    “就知道你不知情。”丹姬歎息著,便將桃夭在楚宮一事詳細的說了。

    鄧姬恍然,“原來,大王與她從小便認識。”

    “大王為何伐息?三月前大王己然取得息國三城,為何如此短的時間內再次出兵?大王為何獨獨帶息夫人住進行宮?”

    鄧姬見她一本正經,不由得也感到事情嚴重,“姐姐的意思,大王對她並非是一時的迷戀?”

    丹姬道,“妹妹想想,大王對那個女子如此用心過?”

    鄧姬醋意己起,神色恍惚起來,“姐姐是說,她當真要進宮?”

    丹姬肯定的點點頭。

    鄧姬尖叫一聲,“這怎麽可能?她,她不是嫁人了嗎?大王怎會做出這等荒謬之事?”

    丹姬趕緊捂住她的嘴,四下看了看,“妹妹不可如此,小心傳到大王耳朵裏。”

    鄧姬心煩的拿下她的手,“我這殿內都是可靠之人。”

    丹姬這才放下心來,“若是平常女子便也罷了,可此女不祥,外間傳聞,她與蔡國國君有染,嫁了息君,還去勾引蔡君,令蔡,息失和,至息國亡,如今又引得大王......此女頗有手段,妹妹,若此女進宮,姐姐擔心你的日子會更不好過呀。”

    鄧姬聽言,又驚又怒,她絞著手中的絲帕,“這等女子如何配進楚宮,不行,我一定要告訴武後,她決對不會允許。”

    言畢,也不顧丹姬還在,即刻起身離去。

    武後得知大怒,拍掌而起,“如此不合禮數之事,大王當真糊塗。”

    鄧姬在一旁抽泣道,“外間都說此女禍國殃民,如今她又來禍害楚國,她己是他人婦,身子早己不潔,大王的名聲可都要叫她毀了。”

    禍國殃民四字,確確觸動了武後的神經,武後氣極,怎能允許這樣的女子入宮。

    她立即下令擺駕儀元殿,剛到殿口,又停了下來。

    鄧姬小心的跟在身後,“武後,怎麽了?”

    武後沉思著,她剛與貲兒的關係有些緩和,她搖了搖頭,“來人,宣鬥伯比入宮。”

    鄧姬聽言一喜,“還是武後聰明,有大臣們的反對,大王必不會納那賤人。”

    武後轉身瞪她一眼,鄧姬趕緊閉上嘴,武後又搖搖頭,拂袖去了內室。

    然而,宮人來報,令尹大人身子有疾,臥床不起,不能前來。

    武後卻也驚訝,“前幾日,他不是還親迎大王迴宮嗎?”

    宮人道,“便是那日受了風寒。”

    武後歎氣一聲,“老令尹為國而病的呀。”

    鄧姬急了,“如此該如何是好?武後要去令尹府嗎?”

    武後眉頭緊皺,“令尹病重,不可再去打擾了他。”

    言畢目光一閃,“再請公子章入宮。”

    “喏。”宮人退出。

    公子章即熊章,是先王的侄子,熊貲的族兄長,幾十年前,楚國也發生取兄而代之的情況,楚武王打敗荒淫的兄長,奪得了王位,因愧疚,對其幼子頗為照顧,算是為兄長留下一脈,也不想因仇恨而埋下禍根,待公子章成年,一直帶在身邊重用,之後又讓他繼族長之位。

    既然是公室族長,說話自有份量。

    鄧姬又鬆了口氣,決定留在棲鸞殿聽聽消息。

    但武後卻令她退下,鄧姬還想堅持,被武後的目光鎮住,隻得不情願的退出。

    武後見她背影又長歎一聲,“如鄧姬這般,如何能當起一國之後。”

    武後身邊的有一位貼身老奴,名英,人稱英姑,也是跟著武後幾十年了,忠心耿耿,聞言小聲道來,“可她必竟是鄧氏中人,想要保住鄧國隻能如此了,那聃氏雖然賢良,但身份太低,膽子又小,並且對其父親之事,恐怕耿耿於懷,終不能擋起大任。”

    武後心煩的揉著眉心。

    “武後頭又痛了?”

    英姑來到武後身後,為她細心按摩著。

    錦瑟殿:

    隨姬為長公主做新衣,宮中有製衣宮人,但女兒的小衣她卻要一針一線的自己動手,並樂於如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綠衣在一旁整理著絲線,顯然有些心不在焉,幾次抬頭看著主子,欲言又止。

    當綠衣再次抬頭時,遇上隨姬的目光,“你今日怎麽了?”

    綠衣咬咬唇,將手裏的活放下,“主子不擔心嗎?”

    “擔心什麽?”

    “外麵的傳聞,大王他......將那息夫人帶迴了丹陽?”

    隨姬目光一暗,她早己知道了,可擔心又有何用?她低下頭,繼續手裏的針線,其實她己數夜沒有睡好了。

    綠衣嘀咕著,“都說那女子紅顏禍水......”

    “不可胡言。”隨姬突然厲聲說道,“你若再這般口不遮攔,那日犯了錯,我也救不了你。”

    隨姬從未如此嚴厲過,綠衣嚇了一跳,趕緊低頭認錯。

    隨姬又歎了聲氣,“大王要納誰?不是你我該管的事,再者上有大臣,有武後,懂了嗎?”

    綠衣點點頭,又拿起案上的絲線來,心想,若大王真有這樣的心思,他們必定是會阻止的,心裏也鬆了口氣。

    隨姬卻沒有什麽心情了,她看著手上的小衣愣愣出神,便是大臣,武後又能阻止得了大王嗎?

    此刻在南苑,唐姬,黃姬正與聃氏在一起。

    唐,黃二人也在談論這一消息,一陣嘲諷,自然是對息國夫人,“這樣的女子也配伺侯大王?”

    “真意想天開。”

    二人平時說話總是針鋒相對,在此事上,倒也默契,二人都是嬪妃,身份,母國地位相差不大,又是同一日入宮,說也怪,不僅如此,二人的喜好都出奇相同,一日,二人在宮中賞花,同時看中一株,都要摘迴自己的殿中,結果大吵一架。又如一日,武後賞賜後宮絲帛,二人一眼就看中那匹大紅色的金絲帛布,相爭之下,卻將那帛布撕得粉碎,從此,這仇恨便是結下了。

    表麵上和和氣氣姐姐妹妹的喊著,暗地裏誰也不服誰,隻要一有機會便會給對方暗使絆子。

    黃姬便想著投靠鄧姬,那知鄧姬根本瞧不上她,唐姬時時嘲笑,但她心性高,也覺得自己聰明,黃姬根本不是她的對手,包括宮中其她姬妾,隻因身份不如鄧姬,不敢明目與她作對,暗地自是不服,她是唯恐後宮不亂,見誰都要挑撥一番,因見近日來,聃氏受武後禮待,便挑撥聃氏與鄧姬的矛盾,不管誰輸誰贏都與她有利。

    那知聃氏性子如此軟弱,一個宮中老人,又是最早伺侯大王的,原本以為有幾分厲害呢。

    唐姬失望,不過,這樣軟弱的女子何嚐不是一顆棋子,於是,唐姬極力與聃氏交好,因為在她麵前可以耍耍威風,人人都愛拿軟柿子捏。

    黃姬卻也不甘示弱,見唐姬與她人結交,自然也不落後,巴巴的跟來。

    二人一陣談論著,聃氏始終垂頭不語。

    二人說多了,聃氏一言不發,也覺得無趣,便奚落起聃氏來。

    “聽聞息夫人是一個美人,可不知有聃姐姐美嗎?”唐姬看著聃氏說道。

    黃姬接過話,“我覺得沒有,聃姐姐可是楚宮第一美人,鄧姬,隨姬也比不上。”

    唐姬捂嘴笑道,“既然大王連咱們楚宮的第一美人都不會放在心上,想必那位息夫人再美又能如何呢?”

    “嗬嗬......”黃姬也笑,“姐姐所言甚是。”

    聃氏聽言,臉色蒼白,隻是尷尬的笑了笑。

    二人見她模樣,心中暗自鄙視,不過麵上都堆著笑容。

    之後二人又調侃了幾句,便紛紛離去。

    送走了二人,聃氏身邊的婢女采微“咚”的將房門關上,“主子也受得了她們。”

    此刻的聃氏看著幾上的一杯熱漿,愣愣出神,“采微,太子妃去逝幾年了?”

    采微來到主子麵前,恭敬迴答道,“剛好六年。”

    “六年......”聃氏微微走神,“我為她守孝六年,該還的也還清了。”

    “嗯。”采微點點頭,“當年太子妃對主子有恩,性子也好,可如今的鄧姬......”采微咬咬牙,“一入宮,便拿主子的父母來威脅主子。”

    聃氏聽言閉上了雙眼,想到那日,鄧姬衝進來,對她的一陣恐嚇威脅......“我十三歲入宮,十五歲侍寢,我並無爭寵之心,可最終父母還是死在了鄧國,可憐他們忠心為國......”

    聃氏說著嚶嚶的哭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楚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燕燕於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燕燕於飛並收藏楚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