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孩子,一樣的優秀,都考上中科大,成為“天之驕子”中的佼佼者。其後,一個保送bj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再到意大利高等研究院做博後;一個直接赴美深造,成為留美博士。人們有理由期待他們有更精彩的人生,為科學事業,對祖國人民做出比常人更大的貢獻。然而,兩人此後的人生道路迥異:一個成為 2014年5月20日《中國科學報》頭版推介的傑出人才——《夏俊卿,爆發的“小宇宙”》;另一個卻成為當日中國各大網站關注的反麵典型——《揚州留美博士殺父傷母獲刑10年母親當庭為其求情》。


    同時看到這兩則報道,對比鮮明,感受強烈,甚至震撼,堪比魯迅當年在日本留學時看時事片而決定棄醫從文。我從事語文教育多年,深感原先常講的什麽知識係統、解題方法、應試技巧,簡直全都無足輕重。


    不是麽?孩子上科大,留美讀博士,考試過關斬將,知識儲備、應試能力絕對沒有問題。可最終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誰想得到呢?身為這樣的孩子的父母,多悲慘,多痛心啊!為什麽會這樣,與夏俊卿對比,差別竟這麽大!探究他們成長的軌跡,能不能找到一點規律?


    細看他們的經曆,不難發現,在人生的關鍵處,他們追求的目標確有明顯差別。夏俊卿,當同學一窩蜂地選擇考托福、考gre出國讀研,他選擇了保研,留在國內研究所從事感興趣的科研;碩博連讀完到意大利做博士後研究,表現出色,國外研究機構想以高薪挽留,他卻毅然選擇迴國,組建科研團隊,進行創新研究。這種選擇體現了超越個人功利的崇高境界。反觀那位留美博士,當初考托福、gre走出國門,已見其從眾心態;學成之後,看中美國公司的高薪,留在老美當圖片掃描工程師。我並不了解這位留美博士所學專業是否跟圖片掃描真相關,隻知道他在美國“工作壓力大,感情、生活不如意,卻沒有人傾訴”,過得很糾結。當辛辛苦苦一年賺得相當於三四十萬人民幣,以為不少,以為迴國能夠出人頭地、光宗耀祖,讓父母過上體麵生活,可迴來看,自家的日子卻不及在國內的親友同學光鮮、舒適、有臉麵。加上相親不順被女方拒絕,他的思想崩潰了。


    自殺,為免得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傷心痛苦,殺死父母再自殺!他產生了這樣的想法,而且還真實行了。最後被鄰居發現,是在他自家豬圈裏,滿頭滿身是血。殺死了父親,致傷了母親,自殺未遂弄成這樣,其情其景,情何以堪?學位高如博士者,應該是知識廣博,更多能洞察事理的,為何如此短視?一年收入三四十萬,十年三四百萬,來日方長,何必跟暴發戶去比一時的財富金錢?我有博士的知識學曆,漂洋過海,見過大世麵,豈是隻知賺錢的鄉間土豪可比?我是國家“百人”、“千人”計劃想法吸引迴國的“人才”,找個合適的崗位,迴國發展,也可跟夏俊卿一樣,盡施才華,大有作為。總之,他可以,網友也為他設想有千百個理由光鮮、充實、有臉麵地活下去!而他卻作了令人不可思議的選擇!


    也有人認為他有精神障礙,患有抑鬱症,其實,即使有這些問題也非先天遺傳,而與其成長環境緊密相關。留美博士自小讀書出類拔萃,一直是家鄉四鄰八方青少年的榜樣,優越感早就存在於心中。父母更是對他寄予極大希望。尤其是父親,自己不善經營,常把他作為炫耀的資本,改變家庭生活境遇全靠他了。這給他造成極大的壓力和負擔。他奮力拚搏,年薪在美國也算相當不錯的,但在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家鄉長三角地區,與那些經商辦企業的鄉鄰同學朋友相比,已無太大優勢。而專程迴來找對象,感到對方很優秀,又因自己不願迴國發展而先婉拒女方。母親聽說後深感遺憾,希望他再與女方聯係,他發了三次短信卻始終沒有得到迴複,而這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所以,最後在法庭上母親出來求情也是事出有因。造成兒子如此結局,這對父母確有不可推脫的責任。


    看看夏俊卿的家庭情況如何呢?夏俊卿的父母都是hf市長豐縣三十頭中學的初中物理老師,常帶畢業班,教學任務繁重。於是在夏俊卿四歲半那年,父母幹脆決定讓他先跟著一位熟識的小學老師去上學,願望隻是有個去處,“隻要別掉廁所裏就行了”。上了一段時間,家裏人發現他“完全沒有跟不上”的情況;聰慧加勤奮,夏俊卿的求學之路順風順水。父母並未特殊設計要他如何如何,倒是從小在其為人、品格方麵嚴格要求,發現問題,該懲罰就懲罰,毫不手軟。在他的成長之路上,各階段都由自己把握、選擇,聽從心靈的唿喚,很多事情都未曾讓父母操過心。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愛崗敬業,不把自己的理想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這給夏俊卿形成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特別是其母親,2011年被hf市婦聯授予“十大傑出母親”榮譽稱號,表彰她從教數十年“把滿腔的母愛獻給了學生”,同時將兒子培養為優秀的棟梁之才,事業與家庭“雙豐收”,給孩子帶來的絕對是正能量。


    這兩個家庭的環境差異,也許能成為解讀兩位博士之所以有如此不同人生之路的重要密碼。放眼更廣闊的成長空間,學校教育也不是無可挑剔,一些學校重智輕德、重學習方法輕思想方法、重應試技巧輕人生智慧的情況還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升學率一直是衡量一所學校好不好的重要指標甚至唯一指標。與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學校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教育卻顯得空泛無力,甚至可有可無。有些老師甚至在課堂上公開宣揚“不成功不要來見我”的成功哲學,這更易導致那些“人生抗體”缺乏的“尖子生”迷失方向。


    教育事關民族的未來,國運的興衰。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在社會變革的大潮中,麵對開放的世界,如何把握自己,守住心靈的底線,維持高潔的精神家園,是永遠值得研究的課題。“要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所以,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都應當糾正“英雄隻問成績”的錯誤傾向,把教學生如何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放在首位,讓教育迴歸求真育人、塑造高尚靈魂的本真。


    2015.7.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鼠年說鼠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瑾握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瑾握國並收藏鼠年說鼠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