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爭滅國之功
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 作者:將臣一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怎麽可能?”
宋軍上下都難以置信,就在剛剛他們才從龍首關下撤退,他們很清楚大理守軍的抵抗是何等的頑強。
而且大理守軍遠遠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根本不可能投降。
“莫非是詐降!”
姚雄半信半疑道。
曾布也不禁有些疑惑,畢竟兩方正在交戰,而且宋軍並沒有占據優勢,對方卻突然投降,怎能不讓他心中懷疑。
“你見光詐降全部大白天大開城門的麽?”種樸皺眉道。
往常的詐降都是秘密策反敵將,結果被敵軍將計就計,而大宋一方並沒有和敵將接觸,更沒有和大理守軍有任何暗中的約定,根本不符合詐降的條件。
更別說龍首關將原本封閉的城門全部打開,這根本就不符合詐降的跡象。
“莫非大理軍真的要投降?”姚雄也左右搖擺道。
曾布臉色凝重道:“不管是大理守軍是真降還是詐降,前去接觸一番即可,傳令下去準備好震天雷,哪怕是詐降,也要將龍首關轟開一條道路。”
宋軍當下再次派遣使節,如臨大敵來到龍首關下,當他聽到龍首關投降的原因的時候,不由睜大了眼睛。
良久之後,大宋使節臉色複雜的迴到宋軍之中。
“龍首關守軍怎麽說?”
曾布迫不及待的說道。
大宋使節苦笑一聲道:“龍首關之所以投降,是因為邪醫範正的東路軍已經攻破了大理城!”
“什麽!”
頓時大宋諸將不由拔高了聲音,一臉震撼,這個消息簡直比龍首關投降還要讓他們震驚。
“這不可能?這一定是龍首關詐降的說辭。”曾布一臉鄙視道。
龍首關詐降就詐降,偏偏還要編出一個不可能的理由,直接被他火眼金睛識破。
“東路軍乃是一群烏合之眾,如何能夠攻破龍尾關?”一個宋將不敢相信,他們動用宋軍最精銳的部隊,動用最強大的武器進攻龍首關,依舊寸功未立。
而龍首關和龍尾關的險峻不相上下,邪醫範正帶領的乃是一群烏合之眾,根本不可能強攻下龍尾關。
種樸和姚雄對視一眼道:“末將倒認為東路軍攻破大理城的說法是真的,範太丞可是夙來有邪方金身不破的說法,如果不出種某所料,範太丞定然出了奇計攻破了大理城。”
種樸和姚雄率受邪醫範正的邪方恩惠,對範正的邪方深信不疑。
“邪醫範正!”
一眾宋將紛紛沉默,如果其他人他們定然嗤之以鼻,然而麵對邪醫範正,哪怕再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們也要保留三分相信。
大宋使節驚為天人道:“龍首關守軍所言,範太丞集結精兵翻越蒼山,大理城毫無防備,被一舉攻破了西城門。”
“翻越蒼山!”
一眾宋將目瞪口呆,看著白雪皚皚的蒼山,這又豈能是人力所能翻越的。
“這定然是邪醫範正的邪方,蒼山並非全部都是終年積雪,也會有不少低矮之處。”姚雄驚為天人,讚歎不已道。
“就算有低矮之處有可能翻越,那蒼山林莽呢,毒蟲遍地,瘴氣彌漫,殺人於無形之中,就算翻越蒼山,必將死傷慘重,如何有精力攻入防禦同樣不遜色於龍首關的大理城。”曾布依舊不敢相信東路軍真的攻破了大理城,他試想一下,宋軍翻越蒼山進攻大理城,單單這趟險途就能讓大宋士兵損失大半,剩下的再和大理守軍交戰,最終的結果隻能九死一生。
種樸搖了搖頭道:“此邪方要是我等實施,定然會風險極大,然而範太丞的東路軍卻是有大量滇東三十六部和西南夷各部,這些都是穿行林莽的好手,足以抵抗林莽的風險,而且爾等莫要忘記範太丞的外號是邪醫範正。其最大的本領乃是一名醫者,範太丞的醫術,外加西南各部的對林莽的熟悉,簡直是天作之合,足以成功翻越蒼山。”
一眾宋將心中一動,種樸所言的確是有理有據,林莽有極大的風險吞人性命,而邪醫範正的醫術卻能活人無數,有邪醫範正來推行穿越蒼山的邪方,再加上西南蠻夷的本土優勢,此方成功的機會極大,
“而且此次穿行林莽的主力定然是西南蠻夷,宋軍數量有限,此方若成,大宋可以用最小的代價來攻克大理城,此方若是失敗,宋軍的損失也能接受,日後也有機會強攻攻下龍尾關,我若是範太丞,定然會毫不猶豫的使用此邪方。”種樸驚歎道。
一眾宋將紛紛點頭,此刻他們真正相信龍首關是真的投降,因為翻越蒼山的方法和邪醫範正的風格如出一轍。
“斡腹之謀!”
一眾宋將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一個詞語。
當初邪醫範正就是采用斡腹之謀,一路從東攻打大理,率先攻打到大理城下,而如今邪醫範正竟然將同樣一種邪方用了兩次,再一次用斡腹之謀直接越過龍首關和龍尾關,直接越過蒼山攻破大理城。
就連曾布也紛紛默然,他之前對範正的一群烏合之眾極為鄙視,認為想要攻破大理城,非他莫屬,可是誰能想到邪醫範正一計兩用,任用一群烏合之眾,一舉攻克大理城。
大宋使節古怪道:“段正淳在東路軍還未攻破皇城之時,傳信到龍首關,命令龍首關立即投降,請樞密使大人,立即前往大理城,大理願意用大理城之財獻給大宋官家,隻求樞密使能夠庇護大理百姓一二。”
曾布冷哼一聲道:“當初曾某派遣使節好言相勸,勸其投降,其非但不領情,反而還想斬殺大宋使節,風水輪流轉,大理竟然主動求著投降。”
一眾宋將也是滿臉怪異,任誰也沒有想到他們還在為如何攻破龍首關,而大理城已經攻破了。
“那依樞密使大人之意!”種樸問道。
曾布傲嬌道:“種樸和姚雄二將負責收攏龍首關降兵,其他大軍隨我前去大理城。”
“是!”種樸二將當即領命。
當下整頓兵馬,立即接手龍首關,而龍首關的守軍極為配合,很快,城頭的旗幟變成大宋的旗幟,從未被攻破的龍首關,第一次落入了他人之手。
看到龍首關真正落入宋軍的手中,曾布這才真正相信範正真的用翻越蒼山的邪方攻破了大理城。
龍首關距離大理古城六十裏,曾布帶領大宋騎兵,一路上暢通無阻,一個時辰的時間就到達了大理城外。
大理北城門早已經洞開,裏麵喊殺聲,火光聲絡繹不絕,甚至隱隱約約還有震天雷的聲音傳來。
“邪方!”
曾布臉色苦澀,他一生用兵堂堂正正,恪守兵法,遵循大宋祖傳的分兵之策,卻屢屢受挫,可是誰能想到邪醫範正一個外行,竟然用邪方戰無不勝,直接攻克大理城。
“樞密使大人,我等應該幫誰?”一名宋將麵麵相覷道。
按理說大理守軍乃是宋軍的敵人,而如今大理守軍隻剩下皇城在堅守,而攻城一方,雖然是東路軍,和他們皆屬於宋軍,然而卻是以蠻夷最多,而且燒殺劫掠,無惡不作,讓他們頗為不齒。
“幫誰?誰也不幫!傳令下去,全軍入城,穩住大理城的局麵。”曾布怒聲道。
“是!”
宋將立即領命,當下率領騎兵入城,
“駕!”
大批宋軍騎兵入城,大兵過境,但凡遇到作亂者皆一並鎮壓,甚至哪怕攻占大理城有功的西南各部也同樣不留情的鎮壓。
西南夷各部和滇東三十六部頓時敢怒不敢言,當初他們跟隨邪醫範正,被範正縱容劫掠,雖然明麵上聽從邪醫範正的領導,更多的則是為了利益驅使,心中並沒有將範正帶領的三萬精銳放在眼中。
而如今曾布的強勢鎮壓,則讓西南各部見識到了宋軍的強大和殘酷。
很快,曾布就控製了大理古城的局麵,這才帶領人馬前往大理皇宮。
“卑職東路軍副將楊邦乂見過樞密使大人!”楊邦乂早已經得到了曾布進入大理城的消息,見到曾布到來,立即上前行禮道。
“楊家的後輩?帥軍翻越蒼山,攻破大理城,初入戰場能有今日的成就,總算沒有墜楊家將的名聲!”曾布點頭道。
楊邦乂慚愧道:“樞密使大人過獎了,卑職隻是在範太丞帳下聽令,執行的乃是範太丞的軍令,不敢居功。”
楊邦乂此言並非謙虛,他一路西進,可謂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然而他卻清楚的明白,這一切都在邪醫範正的運籌帷幄之中,他出力的極少,卻得到了偌大的功勞。
“範正呢?”曾布這才問道。
楊邦乂看向南方道:“按照範太丞的軍令,我軍翻越蒼山之後,立即奇襲大理城,範太丞負責攻打龍尾關牽製大理守軍,倘若奇襲成功,卑職將攻占大理城,倘若奇襲失敗,則立即南下,裏應外合攻破龍尾關,而如今範太丞應該還在攻打龍尾關。”
楊邦乂不由嘴角一抽,副將已經攻破都城,主將還在關外牽製,這等戰事恐怕聞所未聞。
曾布大手一揮道:“如今本官已經到來,你立即帶兵前往龍尾關支援。”
楊邦乂心中一沉,要知道攻占大理城,可並非普通意義上的攻破一城,而是代表著大理滅國之戰結束。
而東路軍一路西進,橫掃大理腹地,北路軍乃是得益於東路軍的順利進展,這才得以順利攻打到大理城下。
而大理城之所以能夠攻破,更是因為範太丞的邪方,翻越蒼山,奇襲大理城,而如今曾布竟然要將攻破大理城的軍隊趕出,獨占滅國之功。
看到楊邦乂猶豫,曾布臉色一變道:“怎麽,本樞密使的話不管用了。”
若非如今楊家將的名聲正盛,曾布根本懶著給楊邦乂廢話,甚至他直接動用軍令將其斬殺,也無人膽敢多言。
“卑職…………。”楊邦乂進退兩難,他自然知道曾布的權勢,然而這乃是滅國之功,它所代表的可不是自己一人,而是整個東路軍的榮耀,又豈能輕言放棄。
突然,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道:“不用了,範某已經攻破了龍尾關,已經來了!”
“範太丞!”
楊邦乂豁然抬頭,隻見範正帶領東路軍騎兵,縱馬而來。
雖然大理皇室有意請樞密使曾布掌控大理城,甚至專門派人前去迎接,以求保住大理百姓,然而畢竟龍首關距離大理城足足六十裏,而龍尾關距離大理城才三十裏,大理城破的消息不徑自走,傳到了龍尾關內。
範正率領一群烏合之眾,麵對軍心大亂的守軍,最終輕易攻破了龍尾關,總算在緊要關頭趕到了大理城內。
“邪醫範正!”
整個北路軍的人馬一個個臉色複雜的看著年紀輕輕的邪醫範正。
北路軍乃是進攻的主力,然而全部的風頭都被邪醫範正所帶領的一群烏合之眾搶去風頭,甚至連最重要的攻破大理城這等滅國之功,也是被邪醫範正所奪去。
“範正!”
曾布臉色一沉,他並非貪功之人,然而麵對滅國之功,他也忍不住動了貪念,沒有想到範正竟然如此快突破龍尾關,讓他的謀劃全部落空。
“來了就好,等到大理皇宮投降,你我的此行的任務就完成了。”曾布當下,將目光投向大理皇宮方向。
隻見大理皇宮緊閉的大門緩緩打開,大理的文武百官在段正淳的帶領下緩緩走出,向宋軍恭敬奉上玉璽。
“罪臣段正淳向大宋官家請罪!”段正淳識趣的降低身份,恭敬道。
曾布環視一眾大臣,不禁眉頭一皺道:“高升泰和高泰明父子呢?”
前來投降的乃是一眾大理君臣,唯獨沒有發現大理真正的掌權者高家父子,若是讓這父子二人逃出大理城,恐怕大理之戰必將徒生波瀾。
段正淳低頭道:“啟稟樞密使大人,逆賊高升泰已經伏誅,其子高泰明…………。”
段正淳說著,不由抬頭看向皇城牆方向。
眾人抬頭望去,隻見皇城上,高泰明一人高高站在皇城上,一身盔甲,手持利刃。
“段正淳,我高家的確曾經篡位,對不起段氏,然而我高家卻對得起大理,高家生是大理的臣,死是大理的鬼,此生不做宋臣!”
高泰明振臂高唿,手中利刃一揮,自刎而亡。(本章完)
宋軍上下都難以置信,就在剛剛他們才從龍首關下撤退,他們很清楚大理守軍的抵抗是何等的頑強。
而且大理守軍遠遠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根本不可能投降。
“莫非是詐降!”
姚雄半信半疑道。
曾布也不禁有些疑惑,畢竟兩方正在交戰,而且宋軍並沒有占據優勢,對方卻突然投降,怎能不讓他心中懷疑。
“你見光詐降全部大白天大開城門的麽?”種樸皺眉道。
往常的詐降都是秘密策反敵將,結果被敵軍將計就計,而大宋一方並沒有和敵將接觸,更沒有和大理守軍有任何暗中的約定,根本不符合詐降的條件。
更別說龍首關將原本封閉的城門全部打開,這根本就不符合詐降的跡象。
“莫非大理軍真的要投降?”姚雄也左右搖擺道。
曾布臉色凝重道:“不管是大理守軍是真降還是詐降,前去接觸一番即可,傳令下去準備好震天雷,哪怕是詐降,也要將龍首關轟開一條道路。”
宋軍當下再次派遣使節,如臨大敵來到龍首關下,當他聽到龍首關投降的原因的時候,不由睜大了眼睛。
良久之後,大宋使節臉色複雜的迴到宋軍之中。
“龍首關守軍怎麽說?”
曾布迫不及待的說道。
大宋使節苦笑一聲道:“龍首關之所以投降,是因為邪醫範正的東路軍已經攻破了大理城!”
“什麽!”
頓時大宋諸將不由拔高了聲音,一臉震撼,這個消息簡直比龍首關投降還要讓他們震驚。
“這不可能?這一定是龍首關詐降的說辭。”曾布一臉鄙視道。
龍首關詐降就詐降,偏偏還要編出一個不可能的理由,直接被他火眼金睛識破。
“東路軍乃是一群烏合之眾,如何能夠攻破龍尾關?”一個宋將不敢相信,他們動用宋軍最精銳的部隊,動用最強大的武器進攻龍首關,依舊寸功未立。
而龍首關和龍尾關的險峻不相上下,邪醫範正帶領的乃是一群烏合之眾,根本不可能強攻下龍尾關。
種樸和姚雄對視一眼道:“末將倒認為東路軍攻破大理城的說法是真的,範太丞可是夙來有邪方金身不破的說法,如果不出種某所料,範太丞定然出了奇計攻破了大理城。”
種樸和姚雄率受邪醫範正的邪方恩惠,對範正的邪方深信不疑。
“邪醫範正!”
一眾宋將紛紛沉默,如果其他人他們定然嗤之以鼻,然而麵對邪醫範正,哪怕再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們也要保留三分相信。
大宋使節驚為天人道:“龍首關守軍所言,範太丞集結精兵翻越蒼山,大理城毫無防備,被一舉攻破了西城門。”
“翻越蒼山!”
一眾宋將目瞪口呆,看著白雪皚皚的蒼山,這又豈能是人力所能翻越的。
“這定然是邪醫範正的邪方,蒼山並非全部都是終年積雪,也會有不少低矮之處。”姚雄驚為天人,讚歎不已道。
“就算有低矮之處有可能翻越,那蒼山林莽呢,毒蟲遍地,瘴氣彌漫,殺人於無形之中,就算翻越蒼山,必將死傷慘重,如何有精力攻入防禦同樣不遜色於龍首關的大理城。”曾布依舊不敢相信東路軍真的攻破了大理城,他試想一下,宋軍翻越蒼山進攻大理城,單單這趟險途就能讓大宋士兵損失大半,剩下的再和大理守軍交戰,最終的結果隻能九死一生。
種樸搖了搖頭道:“此邪方要是我等實施,定然會風險極大,然而範太丞的東路軍卻是有大量滇東三十六部和西南夷各部,這些都是穿行林莽的好手,足以抵抗林莽的風險,而且爾等莫要忘記範太丞的外號是邪醫範正。其最大的本領乃是一名醫者,範太丞的醫術,外加西南各部的對林莽的熟悉,簡直是天作之合,足以成功翻越蒼山。”
一眾宋將心中一動,種樸所言的確是有理有據,林莽有極大的風險吞人性命,而邪醫範正的醫術卻能活人無數,有邪醫範正來推行穿越蒼山的邪方,再加上西南蠻夷的本土優勢,此方成功的機會極大,
“而且此次穿行林莽的主力定然是西南蠻夷,宋軍數量有限,此方若成,大宋可以用最小的代價來攻克大理城,此方若是失敗,宋軍的損失也能接受,日後也有機會強攻攻下龍尾關,我若是範太丞,定然會毫不猶豫的使用此邪方。”種樸驚歎道。
一眾宋將紛紛點頭,此刻他們真正相信龍首關是真的投降,因為翻越蒼山的方法和邪醫範正的風格如出一轍。
“斡腹之謀!”
一眾宋將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一個詞語。
當初邪醫範正就是采用斡腹之謀,一路從東攻打大理,率先攻打到大理城下,而如今邪醫範正竟然將同樣一種邪方用了兩次,再一次用斡腹之謀直接越過龍首關和龍尾關,直接越過蒼山攻破大理城。
就連曾布也紛紛默然,他之前對範正的一群烏合之眾極為鄙視,認為想要攻破大理城,非他莫屬,可是誰能想到邪醫範正一計兩用,任用一群烏合之眾,一舉攻克大理城。
大宋使節古怪道:“段正淳在東路軍還未攻破皇城之時,傳信到龍首關,命令龍首關立即投降,請樞密使大人,立即前往大理城,大理願意用大理城之財獻給大宋官家,隻求樞密使能夠庇護大理百姓一二。”
曾布冷哼一聲道:“當初曾某派遣使節好言相勸,勸其投降,其非但不領情,反而還想斬殺大宋使節,風水輪流轉,大理竟然主動求著投降。”
一眾宋將也是滿臉怪異,任誰也沒有想到他們還在為如何攻破龍首關,而大理城已經攻破了。
“那依樞密使大人之意!”種樸問道。
曾布傲嬌道:“種樸和姚雄二將負責收攏龍首關降兵,其他大軍隨我前去大理城。”
“是!”種樸二將當即領命。
當下整頓兵馬,立即接手龍首關,而龍首關的守軍極為配合,很快,城頭的旗幟變成大宋的旗幟,從未被攻破的龍首關,第一次落入了他人之手。
看到龍首關真正落入宋軍的手中,曾布這才真正相信範正真的用翻越蒼山的邪方攻破了大理城。
龍首關距離大理古城六十裏,曾布帶領大宋騎兵,一路上暢通無阻,一個時辰的時間就到達了大理城外。
大理北城門早已經洞開,裏麵喊殺聲,火光聲絡繹不絕,甚至隱隱約約還有震天雷的聲音傳來。
“邪方!”
曾布臉色苦澀,他一生用兵堂堂正正,恪守兵法,遵循大宋祖傳的分兵之策,卻屢屢受挫,可是誰能想到邪醫範正一個外行,竟然用邪方戰無不勝,直接攻克大理城。
“樞密使大人,我等應該幫誰?”一名宋將麵麵相覷道。
按理說大理守軍乃是宋軍的敵人,而如今大理守軍隻剩下皇城在堅守,而攻城一方,雖然是東路軍,和他們皆屬於宋軍,然而卻是以蠻夷最多,而且燒殺劫掠,無惡不作,讓他們頗為不齒。
“幫誰?誰也不幫!傳令下去,全軍入城,穩住大理城的局麵。”曾布怒聲道。
“是!”
宋將立即領命,當下率領騎兵入城,
“駕!”
大批宋軍騎兵入城,大兵過境,但凡遇到作亂者皆一並鎮壓,甚至哪怕攻占大理城有功的西南各部也同樣不留情的鎮壓。
西南夷各部和滇東三十六部頓時敢怒不敢言,當初他們跟隨邪醫範正,被範正縱容劫掠,雖然明麵上聽從邪醫範正的領導,更多的則是為了利益驅使,心中並沒有將範正帶領的三萬精銳放在眼中。
而如今曾布的強勢鎮壓,則讓西南各部見識到了宋軍的強大和殘酷。
很快,曾布就控製了大理古城的局麵,這才帶領人馬前往大理皇宮。
“卑職東路軍副將楊邦乂見過樞密使大人!”楊邦乂早已經得到了曾布進入大理城的消息,見到曾布到來,立即上前行禮道。
“楊家的後輩?帥軍翻越蒼山,攻破大理城,初入戰場能有今日的成就,總算沒有墜楊家將的名聲!”曾布點頭道。
楊邦乂慚愧道:“樞密使大人過獎了,卑職隻是在範太丞帳下聽令,執行的乃是範太丞的軍令,不敢居功。”
楊邦乂此言並非謙虛,他一路西進,可謂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然而他卻清楚的明白,這一切都在邪醫範正的運籌帷幄之中,他出力的極少,卻得到了偌大的功勞。
“範正呢?”曾布這才問道。
楊邦乂看向南方道:“按照範太丞的軍令,我軍翻越蒼山之後,立即奇襲大理城,範太丞負責攻打龍尾關牽製大理守軍,倘若奇襲成功,卑職將攻占大理城,倘若奇襲失敗,則立即南下,裏應外合攻破龍尾關,而如今範太丞應該還在攻打龍尾關。”
楊邦乂不由嘴角一抽,副將已經攻破都城,主將還在關外牽製,這等戰事恐怕聞所未聞。
曾布大手一揮道:“如今本官已經到來,你立即帶兵前往龍尾關支援。”
楊邦乂心中一沉,要知道攻占大理城,可並非普通意義上的攻破一城,而是代表著大理滅國之戰結束。
而東路軍一路西進,橫掃大理腹地,北路軍乃是得益於東路軍的順利進展,這才得以順利攻打到大理城下。
而大理城之所以能夠攻破,更是因為範太丞的邪方,翻越蒼山,奇襲大理城,而如今曾布竟然要將攻破大理城的軍隊趕出,獨占滅國之功。
看到楊邦乂猶豫,曾布臉色一變道:“怎麽,本樞密使的話不管用了。”
若非如今楊家將的名聲正盛,曾布根本懶著給楊邦乂廢話,甚至他直接動用軍令將其斬殺,也無人膽敢多言。
“卑職…………。”楊邦乂進退兩難,他自然知道曾布的權勢,然而這乃是滅國之功,它所代表的可不是自己一人,而是整個東路軍的榮耀,又豈能輕言放棄。
突然,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道:“不用了,範某已經攻破了龍尾關,已經來了!”
“範太丞!”
楊邦乂豁然抬頭,隻見範正帶領東路軍騎兵,縱馬而來。
雖然大理皇室有意請樞密使曾布掌控大理城,甚至專門派人前去迎接,以求保住大理百姓,然而畢竟龍首關距離大理城足足六十裏,而龍尾關距離大理城才三十裏,大理城破的消息不徑自走,傳到了龍尾關內。
範正率領一群烏合之眾,麵對軍心大亂的守軍,最終輕易攻破了龍尾關,總算在緊要關頭趕到了大理城內。
“邪醫範正!”
整個北路軍的人馬一個個臉色複雜的看著年紀輕輕的邪醫範正。
北路軍乃是進攻的主力,然而全部的風頭都被邪醫範正所帶領的一群烏合之眾搶去風頭,甚至連最重要的攻破大理城這等滅國之功,也是被邪醫範正所奪去。
“範正!”
曾布臉色一沉,他並非貪功之人,然而麵對滅國之功,他也忍不住動了貪念,沒有想到範正竟然如此快突破龍尾關,讓他的謀劃全部落空。
“來了就好,等到大理皇宮投降,你我的此行的任務就完成了。”曾布當下,將目光投向大理皇宮方向。
隻見大理皇宮緊閉的大門緩緩打開,大理的文武百官在段正淳的帶領下緩緩走出,向宋軍恭敬奉上玉璽。
“罪臣段正淳向大宋官家請罪!”段正淳識趣的降低身份,恭敬道。
曾布環視一眾大臣,不禁眉頭一皺道:“高升泰和高泰明父子呢?”
前來投降的乃是一眾大理君臣,唯獨沒有發現大理真正的掌權者高家父子,若是讓這父子二人逃出大理城,恐怕大理之戰必將徒生波瀾。
段正淳低頭道:“啟稟樞密使大人,逆賊高升泰已經伏誅,其子高泰明…………。”
段正淳說著,不由抬頭看向皇城牆方向。
眾人抬頭望去,隻見皇城上,高泰明一人高高站在皇城上,一身盔甲,手持利刃。
“段正淳,我高家的確曾經篡位,對不起段氏,然而我高家卻對得起大理,高家生是大理的臣,死是大理的鬼,此生不做宋臣!”
高泰明振臂高唿,手中利刃一揮,自刎而亡。(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