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如兒戲的皇位
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 作者:將臣一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過陛下!”
崇聖寺內,一個麵白無須,聲音尖銳的僧人來到段正明麵前,恭敬道。
要是敏銳之人定然能夠發現這個僧人正是一名太監,太監出家,恐怕在任何地方都極為罕見,畢竟他已經成為太監了,根本沒有必要再出家了。
然而在大理,卻稀疏平常,大理國曆代帝王皆有出家的傳統,每當一個帝王出家,身邊的親信太監都會跟隨,久而久之,在崇聖寺內,就有了一批特殊的太監僧人。
“貧僧早已經出家,不問世事,還是叫我法號:本塵!”段正明小心道,哪怕是在崇聖寺內,他已經出家為僧,他依舊小心謹慎。
在大理當皇帝乃是一個高危職業,被迫出家甚至被殺都是常有之事,段正明繼位之後,大理國內的大權早已經被高家所掌控,而他就是高家手中的傀儡罷了。
即便如此,高家父子依舊不甘心,竟然鼓動群臣逼迫他禪位給高升泰,為了保命,段正明隻能將皇位傳給高升泰,到了崇聖寺躲避殺身之禍,自然格外小心。
太監僧人躬身道:“本塵大師,大理傳來了消息,高家父子想請陛下複位。”
“複位!”
段正明臉色霍然一變道:“高家父子在玩什麽把戲,朕已經出家為僧,不問世事,高家父子還不願意放過朕。”
他根本不相信高升泰會如此好心,若是其是忠臣,就不會出現謀權篡位的事情了。
太監僧人搖頭道:“陛下有所不知,陛下複位的機會終於來了,大宋出兵大理,要求痛斥高家亂臣賊子,謀朝篡位,責令高家歸還段氏皇位,前往開封城負荊請罪。”
“什麽?大宋出兵了!”段正明頓時呆住了,難以置信的看著北方。
他在崇聖寺禮佛,不問世事,自然對外界的情況不靈敏,誰能想到大宋竟然主動為其出頭。
大宋雖然是大理的宗主國,兩國隻有一些經濟上的往來罷了,並從未有過聯姻,並無太大的交情,他怎麽也沒有想到大宋竟然會為他出兵。
“哈哈哈,高家父子還有今天?”
段正明再也難以保持高僧的平靜,不由暢意大笑道。
雖然大理曆朝曆代帝王有出家的傳統,然而都是傳給下一代之後再出家,而他卻是被高家父子逼迫出家,同時還丟掉了大理段氏的江山,成為末代帝王,自然心中極為不甘,如今大宋出兵幹涉大理內政,頓時為段正明出了一口惡氣。
“那高家那邊?”太監僧人擔憂道。
段正明冷笑道:“就迴複說,貧僧早已經出家,不問世俗之事,大理國和貧僧無關。”
這一次,他決定不再配合高家父子,借用大宋的武力,徹底滅掉了高氏這個威脅。
…………………………
“啟稟陛下!段正明借口已經出家,拒絕了複位。”
大理皇宮中,有下人帶迴了段正明的迴複,頓時讓高家父子怒不可遏,他們在大理國一手遮天,就連帝王興廢都在一念之間,而段正明卻當眾駁了他的麵子。
“段正明簡直是不識抬舉!”高升泰怒不可遏道。
曆朝曆代篡位哪有留前朝帝王一條命,他高升泰能夠容忍段正明在崇聖寺出家為僧,已經是仁至義盡了,卻沒有想到段正明竟然如此不配合。
“父親莫急,孩兒這就帶兵去崇聖寺,他段正明若是不配合,那就別怪孩兒刀下無情。”高泰明一臉狠辣道。
攘外必先安內,如今高家已經掌控了大理大權,正好借機除掉段正明,徹底消除隱患,再對抗大宋。
“萬萬不可!”高升泰連忙勸阻道。
“父親,此刻萬萬不可心軟。”高泰明不解道。
如今大宋兵臨城下,若是再放任段正明,讓其裏應外合,高家恐怕必敗無疑。
高升泰無奈道:“你以為段正明為何選擇崇聖寺出家,而是崇聖寺內除了段正明之外,還有大理其他帝王在此出家為僧,甚至活著的還有三位,你若出兵殺了段正明,定然會引起了大理國內劇變,再加上大宋在外虎視眈眈,恐怕你我父子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高升泰並非是心軟之人,而是段正明實在是殺不得,否則他篡位的時候,又豈能留他性命。
如今更是大中國危急關頭,大宋點名讓其還位給大理段氏,他這邊直接下手將段正明殺了,豈不是正中大宋之計。
想要破局,那就必須得到大理段氏的配合,單單依靠高氏的力量,再加上國內不穩,必敗無疑。
“為今之計,恐怕隻有扶持段正淳上位了。”高泰明無奈道。
如今大宋兵強馬壯,連續滅了青塘和吐蕃,更是擁有威力無匹的震天雷,高家父子若是和大宋對抗,恐怕兇多吉少,隻有聯合段氏,集結大理舉國之力,才有可能擊退大宋,既然段正明不配合,那就隻能退而求其次找段正淳配合了。
“傳段正淳!不,請鎮南王段正淳前來。”高升泰無奈點頭道。
他原本計劃等到自己死後,擔心高家控製不住局麵,讓兒子還位給段氏,而如今大宋橫插一腳,他恐怕隻能主動退位,他恐怕是有史以來最憋屈的篡位的帝王。
“草民段正淳見過大中陛下。”
段正淳應召而來,心中忐忑至極,如今高家已經謀朝篡位,他作為前朝皇室身份極為敏感,自然不能再自稱王爺了。
更別說他的地位更為特殊,哥哥段正明並沒有子嗣,而他則是大理皇室的最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對於高升泰的召見,他自然心中沒底。
“段王爺客氣了,保定帝退位之後,原本應該是段王爺繼位,卻沒有想到竟然禪讓給朕,朕得位之後夜不能寐,自認為德不配位,決定主動退位,擁立段王爺登基。”高升泰態度恭敬道。
“啊!”
段正淳不由愣在那裏,他沒有想到高升泰召見他,竟然是擁立他登基。
若是四年前,他得到這個消息定然會欣喜若狂,而如今高升泰已經篡位,自立為大中國皇帝,再想到擁立自己繼位是什麽意思?
“莫非?”
段正淳心中一動,想到了大理國內傳的沸沸揚揚大宋出兵的消息。
“正淳何德何能,又豈能擔此大任,依我看還是太子殿下繼位最為合適。”段正淳連忙推辭,同時將皇位推給了高泰明。
如今大宋大兵壓境,為他段家出頭,高升泰的擁立很顯然迫於形勢,並非真心實意。
若是自己配合高升泰,宋軍一氣之下退走,那段家豈不是又成為砧板上的魚肉。
高升泰冷笑道:“段王爺不會是等大宋兵馬打過來,準備在大宋的扶持下繼位吧!”
“不敢!不敢!”
段正淳連忙推辭,然而任誰都看得出來段正淳正是如此打算的。
一旁的高泰明冷然道:“段王爺真的認為大宋是真心實意的幫助段氏,其不過是趁機圖謀大理罷了,你且看看大宋最近的行動,先是敗西夏,後滅青塘,如今又滅吐蕃,繞了一大圈其最終目標依舊是大理。也就說,無論大理的皇帝是誰,大宋都會滅掉大理。”
當下,高泰明將最近大宋的動作一一道來,甚至連大宋在吐蕃的所作所為都一一道來。
段正淳眉頭一皺,他自然也從大宋的一係列動作中看出了危機,畢竟大宋這一路不停的滅國,沒有理由會留下大理。
“段氏已經不是大理之主,既然陛下已經改國號為大中,理應擔負起對守護大理的重任。”段正淳硬著頭皮道。
既然大理要亡,那他又何必要做這個亡國之君,相反,大宋如果占領大理,反而會借助段氏來統治大理,那時大理段氏反而因禍得福,反而大理段氏已經失去了皇位,已經沒有什麽可以再失去的了。
高泰明勸說道:“大理乃是段氏先祖所創,如今段氏王室尚在,又豈能坐視大理滅亡,這天下同時也是段氏的的天下,曾經高氏和段氏齊心協力,開創了大理,如今大理再次遇到危機,是時候到高家和段氏再次精誠合作,定然能夠將大宋擊退,此戰過後,高家可以對著蒼山洱海立誓,高家永世為相,竭誠輔助段氏皇位,若有違背,定然群起而攻之。”
“對著蒼山洱海立誓。”
段正淳不禁神色一動,蒼山洱海乃是大理的聖山和聖海,乃是所有大理人心中的聖地,一旦高家違背了誓言,定然會再無信用可言。
更別說,高家為世代為相的承諾,在大理的曆史上,高家一直都是段氏的鼎力支持者,如果能夠得到高家相助,段氏皇位方能坐穩。
“如果大理滅國,段氏的子孫不少,未必輪得上段王爺,如果段王爺和高家齊心協力,擊退大宋,那段王爺非但得到了大理皇位,更是大理的中興之主。”高升泰蠱惑道。
“而且段王爺也莫要忘記了,當初南唐後主的結局,《嚐後圖》可是舉世聞名。”高泰明幽幽的說道。
大宋可是對末代皇後情有獨鍾,當初南唐後主李煜的結局可以說讓所有人都欷歔不已,《嚐後圖》更是傳的沸沸揚揚。
段正淳頓時臉色一變,他平時風流成性,處處留情,家中妻妾成群,如今高氏逼迫他當登基恐怕也躲不過去,若是大宋占領大理,那他恐怕就是大理末代皇帝,那他豈不是也要淪落到南唐後主李煜的結局。
段正淳開始估算得失,如果他和高家合作,可以輕易得到了皇位,失敗了就說自己被高家逼迫,將自己摘幹淨。
而如果他拒絕和高家合作,且不說目前性命能否保住,日後大宋攻占了大理,恐怕段氏同樣也一無所有。
想到這裏,段正淳一咬牙道:“我可以登基,號召大理各族齊心協力抗擊大宋,然而高家必須遵守承諾,當眾宣誓永世為相,效忠段氏。”
高家父子對視一眼,鄭重點頭。
高升泰登基數年間,方知為帝者如履薄冰,高家世代為相,非但大權在握,反而可以保住榮華富貴,哪怕段正淳登基為帝,這大理的天下依舊是高家主宰。
“高某德才淺薄,自認為不配皇位,今日特主動退位,擁立鎮南王段正淳為帝,以振興大理。”
當下,高升泰立即召集大理各族,對著蒼山洱海立誓,宣布擁立段正淳為大理第十五位皇帝,大理皇位兜兜轉轉又迴到了大理段氏一脈。
“大理皇室竟然又迴到了段氏一脈。”
大理群臣不由臉色古怪,段氏已經擔任大理皇室百年,早已經深入人心,高升泰謀權篡位,他們自然心中不服,可是誰曾想到高家竟然在大宋的逼迫下主動退位。
“臣等見過陛下!”
高家父子率先向段正淳叩拜道。
“臣等見過陛下!”
群臣早已經得到了高家的吩咐,紛紛配合道。
段正淳一身龍袍,意氣風發道:“高丞相忠心為國,皇兄出家為僧,高丞相暫代國事,大理國泰民安,實乃忠心可嘉。”
高升泰裝著感動不已道:“老臣一片苦心,然而卻被大宋官家誤會,還請陛下代為解釋,消除誤會,讓大宋退兵。”
“理應如此!”
段正淳配合道:“來人,準備厚禮,轉交給大宋官家,就說朕多謝大宋官家一片好心,大理定然銘記在心,日後大理和大宋親如一家,守望相助。”
段正淳雖然好色膽小,但是並不傻,如今雖然高氏退位,擁立他登基為帝,但是朝中大權依舊在高家父子的手中,保留大宋作為後手,足以震懾高家父子,再慢慢的將權力從高家手中奪迴來,那他就是大理的中興之主。
當下,大理國內一邊厲兵秣馬,準備抵抗大宋,一邊派遣使臣,準備厚禮,直奔大宋軍營,請求大宋退兵。
“好,果然不出範太丞所料,高家還真的推出一個段氏子弟當傀儡,意圖蒙混過關。”親自來到川蜀前線的曾布冷哼道。
“大理不愧是化外之民,皇位竟然被一介權臣玩弄於股掌之中,簡直是可笑至極。”曾布一臉厭惡道。
在大宋君為臣綱,君臣之間的不可越界,而高升泰先是逼迫段正明出家為僧,又自立為帝,如今又退位,轉頭立段正淳為帝,這在大宋定然會史書恥笑。
“那大理使節該如何處置?”一個將領詢問道。
“將大理的使臣和貢禮送往開封城,同時繼續逼迫大理,高家父子乃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必須上交其二人的人頭,大宋方可退兵。”
曾布雖然繼續執行大迂迴戰略,但是同時也遵循國之禮儀,依舊將大理的使臣送往開封城。(本章完)
崇聖寺內,一個麵白無須,聲音尖銳的僧人來到段正明麵前,恭敬道。
要是敏銳之人定然能夠發現這個僧人正是一名太監,太監出家,恐怕在任何地方都極為罕見,畢竟他已經成為太監了,根本沒有必要再出家了。
然而在大理,卻稀疏平常,大理國曆代帝王皆有出家的傳統,每當一個帝王出家,身邊的親信太監都會跟隨,久而久之,在崇聖寺內,就有了一批特殊的太監僧人。
“貧僧早已經出家,不問世事,還是叫我法號:本塵!”段正明小心道,哪怕是在崇聖寺內,他已經出家為僧,他依舊小心謹慎。
在大理當皇帝乃是一個高危職業,被迫出家甚至被殺都是常有之事,段正明繼位之後,大理國內的大權早已經被高家所掌控,而他就是高家手中的傀儡罷了。
即便如此,高家父子依舊不甘心,竟然鼓動群臣逼迫他禪位給高升泰,為了保命,段正明隻能將皇位傳給高升泰,到了崇聖寺躲避殺身之禍,自然格外小心。
太監僧人躬身道:“本塵大師,大理傳來了消息,高家父子想請陛下複位。”
“複位!”
段正明臉色霍然一變道:“高家父子在玩什麽把戲,朕已經出家為僧,不問世事,高家父子還不願意放過朕。”
他根本不相信高升泰會如此好心,若是其是忠臣,就不會出現謀權篡位的事情了。
太監僧人搖頭道:“陛下有所不知,陛下複位的機會終於來了,大宋出兵大理,要求痛斥高家亂臣賊子,謀朝篡位,責令高家歸還段氏皇位,前往開封城負荊請罪。”
“什麽?大宋出兵了!”段正明頓時呆住了,難以置信的看著北方。
他在崇聖寺禮佛,不問世事,自然對外界的情況不靈敏,誰能想到大宋竟然主動為其出頭。
大宋雖然是大理的宗主國,兩國隻有一些經濟上的往來罷了,並從未有過聯姻,並無太大的交情,他怎麽也沒有想到大宋竟然會為他出兵。
“哈哈哈,高家父子還有今天?”
段正明再也難以保持高僧的平靜,不由暢意大笑道。
雖然大理曆朝曆代帝王有出家的傳統,然而都是傳給下一代之後再出家,而他卻是被高家父子逼迫出家,同時還丟掉了大理段氏的江山,成為末代帝王,自然心中極為不甘,如今大宋出兵幹涉大理內政,頓時為段正明出了一口惡氣。
“那高家那邊?”太監僧人擔憂道。
段正明冷笑道:“就迴複說,貧僧早已經出家,不問世俗之事,大理國和貧僧無關。”
這一次,他決定不再配合高家父子,借用大宋的武力,徹底滅掉了高氏這個威脅。
…………………………
“啟稟陛下!段正明借口已經出家,拒絕了複位。”
大理皇宮中,有下人帶迴了段正明的迴複,頓時讓高家父子怒不可遏,他們在大理國一手遮天,就連帝王興廢都在一念之間,而段正明卻當眾駁了他的麵子。
“段正明簡直是不識抬舉!”高升泰怒不可遏道。
曆朝曆代篡位哪有留前朝帝王一條命,他高升泰能夠容忍段正明在崇聖寺出家為僧,已經是仁至義盡了,卻沒有想到段正明竟然如此不配合。
“父親莫急,孩兒這就帶兵去崇聖寺,他段正明若是不配合,那就別怪孩兒刀下無情。”高泰明一臉狠辣道。
攘外必先安內,如今高家已經掌控了大理大權,正好借機除掉段正明,徹底消除隱患,再對抗大宋。
“萬萬不可!”高升泰連忙勸阻道。
“父親,此刻萬萬不可心軟。”高泰明不解道。
如今大宋兵臨城下,若是再放任段正明,讓其裏應外合,高家恐怕必敗無疑。
高升泰無奈道:“你以為段正明為何選擇崇聖寺出家,而是崇聖寺內除了段正明之外,還有大理其他帝王在此出家為僧,甚至活著的還有三位,你若出兵殺了段正明,定然會引起了大理國內劇變,再加上大宋在外虎視眈眈,恐怕你我父子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高升泰並非是心軟之人,而是段正明實在是殺不得,否則他篡位的時候,又豈能留他性命。
如今更是大中國危急關頭,大宋點名讓其還位給大理段氏,他這邊直接下手將段正明殺了,豈不是正中大宋之計。
想要破局,那就必須得到大理段氏的配合,單單依靠高氏的力量,再加上國內不穩,必敗無疑。
“為今之計,恐怕隻有扶持段正淳上位了。”高泰明無奈道。
如今大宋兵強馬壯,連續滅了青塘和吐蕃,更是擁有威力無匹的震天雷,高家父子若是和大宋對抗,恐怕兇多吉少,隻有聯合段氏,集結大理舉國之力,才有可能擊退大宋,既然段正明不配合,那就隻能退而求其次找段正淳配合了。
“傳段正淳!不,請鎮南王段正淳前來。”高升泰無奈點頭道。
他原本計劃等到自己死後,擔心高家控製不住局麵,讓兒子還位給段氏,而如今大宋橫插一腳,他恐怕隻能主動退位,他恐怕是有史以來最憋屈的篡位的帝王。
“草民段正淳見過大中陛下。”
段正淳應召而來,心中忐忑至極,如今高家已經謀朝篡位,他作為前朝皇室身份極為敏感,自然不能再自稱王爺了。
更別說他的地位更為特殊,哥哥段正明並沒有子嗣,而他則是大理皇室的最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對於高升泰的召見,他自然心中沒底。
“段王爺客氣了,保定帝退位之後,原本應該是段王爺繼位,卻沒有想到竟然禪讓給朕,朕得位之後夜不能寐,自認為德不配位,決定主動退位,擁立段王爺登基。”高升泰態度恭敬道。
“啊!”
段正淳不由愣在那裏,他沒有想到高升泰召見他,竟然是擁立他登基。
若是四年前,他得到這個消息定然會欣喜若狂,而如今高升泰已經篡位,自立為大中國皇帝,再想到擁立自己繼位是什麽意思?
“莫非?”
段正淳心中一動,想到了大理國內傳的沸沸揚揚大宋出兵的消息。
“正淳何德何能,又豈能擔此大任,依我看還是太子殿下繼位最為合適。”段正淳連忙推辭,同時將皇位推給了高泰明。
如今大宋大兵壓境,為他段家出頭,高升泰的擁立很顯然迫於形勢,並非真心實意。
若是自己配合高升泰,宋軍一氣之下退走,那段家豈不是又成為砧板上的魚肉。
高升泰冷笑道:“段王爺不會是等大宋兵馬打過來,準備在大宋的扶持下繼位吧!”
“不敢!不敢!”
段正淳連忙推辭,然而任誰都看得出來段正淳正是如此打算的。
一旁的高泰明冷然道:“段王爺真的認為大宋是真心實意的幫助段氏,其不過是趁機圖謀大理罷了,你且看看大宋最近的行動,先是敗西夏,後滅青塘,如今又滅吐蕃,繞了一大圈其最終目標依舊是大理。也就說,無論大理的皇帝是誰,大宋都會滅掉大理。”
當下,高泰明將最近大宋的動作一一道來,甚至連大宋在吐蕃的所作所為都一一道來。
段正淳眉頭一皺,他自然也從大宋的一係列動作中看出了危機,畢竟大宋這一路不停的滅國,沒有理由會留下大理。
“段氏已經不是大理之主,既然陛下已經改國號為大中,理應擔負起對守護大理的重任。”段正淳硬著頭皮道。
既然大理要亡,那他又何必要做這個亡國之君,相反,大宋如果占領大理,反而會借助段氏來統治大理,那時大理段氏反而因禍得福,反而大理段氏已經失去了皇位,已經沒有什麽可以再失去的了。
高泰明勸說道:“大理乃是段氏先祖所創,如今段氏王室尚在,又豈能坐視大理滅亡,這天下同時也是段氏的的天下,曾經高氏和段氏齊心協力,開創了大理,如今大理再次遇到危機,是時候到高家和段氏再次精誠合作,定然能夠將大宋擊退,此戰過後,高家可以對著蒼山洱海立誓,高家永世為相,竭誠輔助段氏皇位,若有違背,定然群起而攻之。”
“對著蒼山洱海立誓。”
段正淳不禁神色一動,蒼山洱海乃是大理的聖山和聖海,乃是所有大理人心中的聖地,一旦高家違背了誓言,定然會再無信用可言。
更別說,高家為世代為相的承諾,在大理的曆史上,高家一直都是段氏的鼎力支持者,如果能夠得到高家相助,段氏皇位方能坐穩。
“如果大理滅國,段氏的子孫不少,未必輪得上段王爺,如果段王爺和高家齊心協力,擊退大宋,那段王爺非但得到了大理皇位,更是大理的中興之主。”高升泰蠱惑道。
“而且段王爺也莫要忘記了,當初南唐後主的結局,《嚐後圖》可是舉世聞名。”高泰明幽幽的說道。
大宋可是對末代皇後情有獨鍾,當初南唐後主李煜的結局可以說讓所有人都欷歔不已,《嚐後圖》更是傳的沸沸揚揚。
段正淳頓時臉色一變,他平時風流成性,處處留情,家中妻妾成群,如今高氏逼迫他當登基恐怕也躲不過去,若是大宋占領大理,那他恐怕就是大理末代皇帝,那他豈不是也要淪落到南唐後主李煜的結局。
段正淳開始估算得失,如果他和高家合作,可以輕易得到了皇位,失敗了就說自己被高家逼迫,將自己摘幹淨。
而如果他拒絕和高家合作,且不說目前性命能否保住,日後大宋攻占了大理,恐怕段氏同樣也一無所有。
想到這裏,段正淳一咬牙道:“我可以登基,號召大理各族齊心協力抗擊大宋,然而高家必須遵守承諾,當眾宣誓永世為相,效忠段氏。”
高家父子對視一眼,鄭重點頭。
高升泰登基數年間,方知為帝者如履薄冰,高家世代為相,非但大權在握,反而可以保住榮華富貴,哪怕段正淳登基為帝,這大理的天下依舊是高家主宰。
“高某德才淺薄,自認為不配皇位,今日特主動退位,擁立鎮南王段正淳為帝,以振興大理。”
當下,高升泰立即召集大理各族,對著蒼山洱海立誓,宣布擁立段正淳為大理第十五位皇帝,大理皇位兜兜轉轉又迴到了大理段氏一脈。
“大理皇室竟然又迴到了段氏一脈。”
大理群臣不由臉色古怪,段氏已經擔任大理皇室百年,早已經深入人心,高升泰謀權篡位,他們自然心中不服,可是誰曾想到高家竟然在大宋的逼迫下主動退位。
“臣等見過陛下!”
高家父子率先向段正淳叩拜道。
“臣等見過陛下!”
群臣早已經得到了高家的吩咐,紛紛配合道。
段正淳一身龍袍,意氣風發道:“高丞相忠心為國,皇兄出家為僧,高丞相暫代國事,大理國泰民安,實乃忠心可嘉。”
高升泰裝著感動不已道:“老臣一片苦心,然而卻被大宋官家誤會,還請陛下代為解釋,消除誤會,讓大宋退兵。”
“理應如此!”
段正淳配合道:“來人,準備厚禮,轉交給大宋官家,就說朕多謝大宋官家一片好心,大理定然銘記在心,日後大理和大宋親如一家,守望相助。”
段正淳雖然好色膽小,但是並不傻,如今雖然高氏退位,擁立他登基為帝,但是朝中大權依舊在高家父子的手中,保留大宋作為後手,足以震懾高家父子,再慢慢的將權力從高家手中奪迴來,那他就是大理的中興之主。
當下,大理國內一邊厲兵秣馬,準備抵抗大宋,一邊派遣使臣,準備厚禮,直奔大宋軍營,請求大宋退兵。
“好,果然不出範太丞所料,高家還真的推出一個段氏子弟當傀儡,意圖蒙混過關。”親自來到川蜀前線的曾布冷哼道。
“大理不愧是化外之民,皇位竟然被一介權臣玩弄於股掌之中,簡直是可笑至極。”曾布一臉厭惡道。
在大宋君為臣綱,君臣之間的不可越界,而高升泰先是逼迫段正明出家為僧,又自立為帝,如今又退位,轉頭立段正淳為帝,這在大宋定然會史書恥笑。
“那大理使節該如何處置?”一個將領詢問道。
“將大理的使臣和貢禮送往開封城,同時繼續逼迫大理,高家父子乃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必須上交其二人的人頭,大宋方可退兵。”
曾布雖然繼續執行大迂迴戰略,但是同時也遵循國之禮儀,依舊將大理的使臣送往開封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