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在取得吐蕃大捷的時候,開封城正值新年時節。


    新年乃是華夏傳統節日,每當新年到來,大宋百姓家家戶戶都傳來歡聲笑語。


    紹聖四年匆匆而過,這一年對大宋來說,是最為順心的一個年份,隨著朝廷變法成功,朝廷賦稅明顯增長,百姓生活條件大為改善,就連黃河水災的影響也降到了最低。


    整個大宋都在休養生息,全力發展經濟,雖然開始吐蕃還有戰事,然而對於大宋國內來說,隻要是遼夏聯合出兵,根本不放在心上。


    垂拱殿內,趙煦正襟危坐。


    “臣等參見官家!”百官紛紛朝拜道。


    “官家有令,新年大朝會,百官賀喜!”楊戩尖聲道。


    今日乃是新年大朝會,乃是朝廷傳統,每年的新年之後的第一個大朝會,都會總結去年的得失,當然在這個歡喜的日子。


    當然普通年份都是報喜不報憂,而紹聖四年則是大宋當之無愧的豐收年,如今大宋國內蒸蒸日上,遼夏對大宋退避三舍,乃是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麵。


    垂拱殿內群臣雲集,一個個臉色浮現出喜色,很顯然目前大宋的成就讓他們都頗為自傲。


    “啟稟官家,黃河水災中的百萬災民已經安置完成,黃河泄洪區已經規劃完成,隻待黃河泄洪閘工程完工,黃河將會改變數年一決口的局麵,抵禦洪水的能力將會達到五十年一遇。”範純禮率先上前報捷道。


    範純禮一直在運城附近,負責賑災和治理黃河的重任,雖然受災麵積較小,災民也得到了妥善安置,再加上民間大量的捐款,朝廷沒有花費太多的錢財。


    然而範純禮除了賑災之外,還肩負著治理黃河的重任,這才是一個大工程,他直到年前大致完成,這才匆匆歸來,為此還沒少落馬氏的抱怨。


    曾經馬氏乃是妾室的身份,自然對範純禮百依百順,而如今馬氏被抬為正妻,更是五品誥命夫人,範純禮也隻能連連賠不是。


    “抵禦五十年一遇的洪水!”


    百官不禁臉色一喜,黃河水災乃是大宋的心腹大患,三五年一決口,屢屢讓大宋損失慘重,若是能夠抵抗五十年一遇的洪水,將黃河決口的時間從三五年一次,變為平均五十年一次,足以改變黃河頻繁泛濫的局麵,再加上範正創出的封堵決口的方法,定然可以將黃河水災降到最低,這對大宋的好處無言以喻。


    “此次治理黃河成功,範相公功不可沒,範相公辛苦了!”趙煦大喜道,


    黃河如今能夠抵禦五十年一遇的洪水,再加上範正創出豐水期堵決口的方法,大宋抵抗水災能力大大增強,他再也不用時刻擔憂黃河泛濫,可以全力振興大宋,集中力量完成自己的一統天下的大業。


    “治黃之功勞!”


    百官不由複雜的看著範純禮,世人皆知範純禮之所以能夠立此大功,皆是邪醫範正的邪方,但是誰讓他們是父子,再說範純禮能力雖差一點,但是辦事勤勉,屢屢將範正的邪方發揮到極致,也算是半個能臣。


    “半個能臣!”


    範純禮哪裏不知道百官對他的評價,然而一開始他還會心生芥蒂,從亳州開始,到開封知府,再到如今的宰相之位,哪一個都有範正的影子,如今他早就已經任命了,甚至還有點洋洋得意。


    作為官員知人善用也是一種本事,更何況那是他的兒子,旁人也隻有嫉妒的份。


    “啟稟官家,治理黃河乃是千秋大業,既然範相公在下遊治理黃河已經初見成效,微臣認為中遊黃土塬上對黃河支流的治理也需要加快速度,必須明年雨季前,在黃土塬上、都修建好土壩,打壩淤地,既可以攔截泥沙,又能起到蓄水的作用,讓幹旱的黃土塬蓄水防旱,可謂是一舉兩得。”宰相蘇頌鄭重道。


    經過朝堂論證,和西北官府的實地考察,兩方皆對於範正的修建土壩之方讚不絕口,修建土壩既可以打壩淤地,同時還可以蓄水,要知道西北黃土高原可是幹旱少雨,能夠用土壩截留下來一部份水源灌溉自然再好不過,還能減輕黃河水位壓力,可以說一舉兩得。


    再加上黃土塬水土流失早已經千溝萬壑,可以用土壩代替道路,解決黃土塬交通不便的現狀,修建土壩得到了朝野一致好評。


    “可!傳令西北諸路!加快組織民壯,修建土壩治理黃土塬。”趙煦從善如流道。


    範純禮退下之後,楊畏迫不及待,直接出列道:“恭喜官家,根據朝廷戶籍統計,紹聖四年我大宋人口已破萬萬,超越曆朝之最,實乃大宋之福。”


    在這個時代,人口就代表著勞動力,就代表著財富,大宋人口破萬萬,頓時讓百官為之一喜。


    “人口破萬萬!”


    趙煦不由臉色浮現出一絲狂喜,他沒有想到這個速度如此之快。


    華夏人口最多的時候在唐朝,盛唐的人口最為鼎盛之時也不過是天寶年間,人口才不過八千萬,而經曆過潘鎮割據、五代十國之後,中原大地連年征戰,華夏的人口出現了銳減,北宋建國的時候,人口隻有三千多萬。


    而經過百年的發展,大宋如今人口已經超過萬萬,足以證明大宋在諸多方麵是超過盛唐的,而且這個成就是在他在位期間達成的,自然是屬於他的功績。


    不過趙煦獨享這份榮耀也是理所應當,大宋人口暴增的確和他關係莫逆。


    大宋人口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達到萬萬貫,最大的原因就是其實行了攤役入畝,將役錢並入田畝之中,如此一來,減少了大宋的黑戶,讓百姓人口暴增。


    其次就是醫家大興,醫家醫術的進步讓百姓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人均壽命大為提升,尤其是女醫的興起,不孕不育的和剖腹產手術等醫術進步,讓嬰兒的出生率和存活率大增。


    再加上民間對於多子多福的追求,這才讓大宋人口爆炸性增長,直到萬萬之多。


    範正卻對眉頭一皺道:“啟稟官家,大宋用了百年的時間,這才從三千萬到達萬萬,如今醫學大興,百姓的平均壽命大增,嬰兒出生率大漲,人口大爆炸即將到來,最多二十年,大宋人口將會達到兩萬萬之多,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宋的人口將會更多,大宋需要更多的土地來養活即將出生龐大人口,大迂迴戰略勢在必行。”


    “二十年後,人口兩萬萬。”


    百官不由倒吸一口涼氣,也就是說,大宋需要二十年後需要一倍的糧食來養活人口,而大宋的土地卻不可能增長一倍,唯一的出路隻有一條,那就是為大宋百姓找到土地。


    曾經不少官員直接反對大迂迴戰略,認為官家窮兵黷武,不該圖謀吐蕃和大理,隻需專心對付遼夏即可。


    而如今得知大宋人口大爆炸的理論,滿朝官員再無一絲反對大迂迴戰略的心思,醫術大進,大量的新生百姓出生,他們若不能為其找到土地和糧食,恐怕大宋將會率先崩潰。


    然而今日乃是新年大朝會,乃是大喜之日,文武百官默契的沒有提這個話題。


    “啟稟官家,大宋的賦稅同樣已達萬萬貫之多。”章惇主動再爆出一個喜事轉移話題。


    禮部尚書蘇軾躬身道:“啟稟官家,遼夏等諸多國度派遣使者傳來賀帖,恭賀官家新年。”


    “好!”


    趙煦喜出望外,他沒有想到好消息竟然接踵而來。


    “天佑大宋,官家洪福齊天!”


    百官紛紛恭賀道。


    趙煦不禁壯誌滿懷,亢奮道:“朕取年號為紹聖,就是為了繼承先帝變法之誌向,如今變法四年,終於完成了先帝之遺願,讓大宋民富國強,再也不被外敵多欺辱,如今曆時四年,終於有所成效。”


    趙煦心中感慨不已,當初先帝宋神宗變法十六載都未曾完成的夢想,他本以為要一生來完成,卻沒有想到區區四年竟然取得了如大的成就。


    “官家聖明!”


    群臣紛紛恭維道。


    百官也是臉色複雜,無論是舊黨還是新黨都臉色訕訕。


    對於舊黨來說,他們一直以來的立場就是堅決反對變法,甚至當時他們是支持高太後主政,不願意支持趙煦親政,而如今趙煦變法取得的如此大的成就,足以證明他們是錯誤的。


    而新黨更是臉色難堪,當初新黨跟隨宋神宗變法十六年,卻沒有讓大宋富強起來,更讓大宋出現了嚴重的黨爭,差一點將大宋拉入深淵之中。


    而大宋目前變法的成就,要麽是對新法的改動,要麽是邪醫範正所出的新法。


    剛才新黨還在笑話範純禮乃是邪醫範正的提線木偶,如今的新黨又何嚐不是如此,他們所推行的新法,幾乎每一件都經過範正的醫治。


    “邪醫範正!”


    所有人都清楚,大宋能夠有如此成就,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邪醫範正,然而所有人都默契的沒有提範正的名字。


    畢竟滿朝大臣不及一個剛剛及冠的青年,這讓他們都臉麵無光。


    趙煦的目光和後方的範正對視一眼,這才將眼神錯開,對於範正的功勞他自然牢記在心,隻是此刻沒有必要將範正推向台前來。


    趙煦環視四周朗聲道:“既然朕已經完成了先帝的變法遺願,朕決定要改元年號。”


    “改元年號!”


    百官不由一愣,紛紛抬頭。


    趙煦雖然剛剛及冠,但是登基的時間並不晚,已經擁有了兩個年號,第一個則是高太後執政期間,趙煦的年號是元佑,這個年號趙煦用了八年,而如今這個年號是紹聖,用了四年,而如今官家又準備換年號了。


    “官家英明神武,雄才大略,親政以來,以挽大宋頹勢,挫敗遼夏,滅掉青塘,實乃大宋中興之主,微臣認為必須盛世之年號方可匹配。”楊畏興奮道。


    “臣等讚同!”


    其他百官也紛紛讚同。


    更有不少有眼色的官員早已經開始引經據典,從古書中尋找合適的年號。


    良久之後,群臣終於找到了心儀的年號,蘇軾代表群臣出列道:“啟稟官家,臣等認為元符作為年號最為合適。”


    “元符!”


    趙煦心中一動,他也是飽學之士,自然明白元符的出處。


    《文選》:方將俟元符,以禪梁甫之基,增泰山之高,元符的意思是大的祥瑞。


    蔡京恭維道:“元符:大瑞也,而官家剛剛親政四年,帶領大宋變法圖強,非但廢除歲幣,連敗西夏,更是開疆擴土,收複青塘,威壓遼國,揚名海外,讓我大宋國勢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官家就是大宋最大的祥瑞,以元符為年號最為合適。”


    “元符,大瑞也。”


    趙煦聞言不由心動,正如蔡京所言,如今的大宋早已經今非昔比,而他這使得大宋的中興之主,乃是大宋的祥瑞。


    當下,趙煦又將目光推向範正,他乃是大宋的祥瑞,而範正則是他的祥瑞,他能夠取得如此成就,範正功不可沒。


    “好,就將年號定為元符!”


    趙煦大手一揮道。


    至此紹聖已過,曾經那個崇拜父親的少年趙煦終於長大成人,開始譜寫自己的篇章,而這新的一年,不再是紹聖五年,而是元符元年。


    “恭賀官家!”


    群臣紛紛恭賀道。


    所有人都知道,大宋即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強硬的一個帝王,一個極有可能改變大宋命運的帝王。


    “元符!”


    就在眾臣的恭賀聲中,範正卻臉色一變。


    因為他清楚的記得,趙煦就是元符三年正月病重,同月病逝,


    要是真的如曆史重演的話,趙煦滿打滿算還有兩年的時光,那趙煦的所有雄心壯誌,所有雄圖大業,都將化為烏有,而大宋目前好不容易取得良好局麵也將泡湯,甚至會重蹈覆轍。


    “不!如今大宋有我在,定然不會讓靖康之恥的悲劇重新上演。”範正看著意氣風發的趙煦,眼神堅定道。


    趙煦非但是他的知己,對其有著無限的信任,同時趙煦也是他改變華夏文明的最大的幫助,隻有他才明白,未來的一段時間,大宋將會麵臨多少可怕的對手,唯有變法圖強,才能從容不迫的躲過此劫。


    不!如果大宋順勢而行,連續擊敗史上最強的對手,華夏文明從此發生了逆轉,必將屹立在世界文明之巔。(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將臣一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將臣一怒並收藏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