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太後也死了!”


    天下頓時一片軒然大波。


    “小梁太後死了!”


    大宋朝堂百官不由一愣,不敢相信這個消息,小梁太後極為好鬥,其在位期間和大宋屢屢發生戰爭,如今年紀輕輕竟然香消玉殞。


    “立即打探情報!”趙煦下令道。


    然而當更多的詳情傳開的的時候,大宋朝野更是一片嘩然,隻因為小梁太後之死太過於驚世駭俗。


    她並沒有死在梁氏叛亂之上,也沒有死在小皇帝奪權,而是被遼國用一杯毒酒賜死。


    他國使者奔赴一國,直接用毒酒賜死他國垂簾聽政的太後,簡直是自古以來從未有過的奇聞。


    “兩國太後幾乎同時駕崩?”


    天下百姓不由自主的對比大宋高太後和西夏小梁太後,不由感慨連連。


    大宋高太後乃是被奪權後依舊壽終正寢,而西夏小梁太後大權在握之時,卻被毒酒毒死,而且是被遼國使者用一杯毒酒毒死。


    兩國太後看似截然不同的遭遇,在其背後都有一個共同原因,那就是垂簾聽政的惡果。


    “遼國派遣一介使者就能毒死小梁太後?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呂大防難以置信這個消息。


    “樹倒猢猻散!梁家已滅,更別說小梁太後獨木難支。”章惇搖頭道。


    小梁太後之死雖然不可思議,然而從小梁太後滅掉梁家之後,就已經買下了隱患,如今梁家隻剩下小梁太後這個光禿禿的大樹,自然無人為其報仇。


    ……………………


    “西夏求和!”


    高太後的葬禮剛剛結束,小梁太後屍骨未寒,遼夏使節再度聯袂來到開封,商議宋夏議和。


    西夏皇族和黨項貴族立即扶持小皇帝李乾順親政,遼國配合火速安排李乾順和耶律南仙成親,帝後共同執政。


    李乾順年紀雖小,然而其長期被小梁太後壓製,養成了早熟的性格,借助遼國勢力,他周旋在皇族和黨項貴族之間,很快站穩了腳跟。


    然而李乾順卻明白,想要複興西夏,還有一個至關重要因素,那就是盡快恢複和大宋的關係,當下再度遣使向大宋求和,並索要大宋占據了保泰軍司和靜塞軍司。


    “恭喜陛下,西夏臣服,此乃天佑大宋!”


    呂大防大喜道,他素來保守,又愛虛禮,西夏求和讓他虛榮之心極大地滿足。


    範正皺眉道:“呂大人未免高興的太早了,西夏已經和遼國聯姻,說明其已經完全依附遼國,其和大宋議和,恐怕也並非真心,要知道宋夏剛剛經曆三場大戰,恐怕西夏又豈能甘心臣服大宋。”


    呂大防傲然道:“範太丞此言差矣,一直攻打大宋的乃是小梁太後,如今小梁太後已經過世,宋夏和平的契機已經恢複,正如範太丞所言,西夏和遼國和親兩國交好,大宋若不釋放善意,恐怕隻會將西夏徹底推向遼國。”


    呂大防一直推崇的就是平衡之道,這種思想在朝中頗為流行,也正是這種思想才讓西夏左右逢源,讓西夏屢屢渡過危機,強大之後再次反噬大宋。


    章惇眉頭一皺道:“推向遼國又如何?遼夏本就狼狽為奸,上次大戰,本就是兩國聯合出兵,若非大宋擁有震天雷和正好童貫水師歸來,恐怕大宋將會腹背受敵。”


    新黨官員紛紛附和,上一戰乃是大宋最為兇險的一戰,幸好大宋有驚無險的渡過,也讓大宋上下信心大增。


    呂大防極力辯解道:“此次西夏頗有誠意,李乾順非但上表謝罪,還罷免了小梁太後親信嵬名阿吳和仁多保忠的兵權,更是處死了為小梁太後出謀劃,擾宋邊境的嵬保沒、結訛遇兩員大將。”


    章惇眉頭一皺,西夏小皇帝如此大手筆的確讓他頗為意外,西夏處罰侵擾大宋的將領,足以表明西夏和平的決心。


    範正卻冷笑道:“爾等真的認為李乾順是為了大宋和平才處罰西夏將領?其不過是吸取西夏外戚專權的教訓罷了,加強皇權,鏟除小梁太後的親信罷了。”


    趙煦不由恍然,他也險些上了李乾順的當。


    呂大防猶自堅持道:“無論李乾順是何心思,然而隻要其處罰攻宋大將,日後再想伐宋,必然軍心動搖,西夏將不再是大宋的威脅,而且李乾順同意此次議和,無需歲幣,隻需恢複榷場即可。”


    滿朝百官頓時心動,如果消除西夏的威脅,那對大宋的好處不言而喻,那他們何不將錯就錯。


    就連趙煦也陷入了思考,考慮得失。


    範正卻堅決反對道:“官家萬萬不可對西夏放鬆警惕,西夏本就是從大宋分裂出去,曆代帝王皆有責任將其收迴,如今大宋已經將西夏利用冷戰盡量削弱,如果再同西夏議和,隻會讓大宋對西夏的所有努力前功盡棄。”


    呂大防怒斥道:“上一次,遼夏聯合進攻大宋,各自心懷鬼胎,大宋僅僅麵對西夏,讓遼國不戰而退,如果大宋不再拉攏西夏,下一次麵對的將會是遼夏齊心協力的聯軍,那時大宋如何麵對。”


    範正麵無懼色道:“有震天雷在,大宋無懼遼夏,而且按照大迂迴戰略,大宋需要靜待時機收複西夏,此刻如果再同西夏恢複榷場,隻能讓西夏恢複元氣,助紂為虐。”


    “震天雷!”


    聽到範正提起震天雷,滿朝百官頓時膽氣一壯,震天雷的出現直接彌補了大宋武力孱弱的困境,讓宋軍戰鬥力直線提升。


    趙煦也微微點頭,最終傾向於繼續對西夏冷戰。


    “國雖大,好戰必亡,如果戰事再起,大宋將會不堪重負!不戰而敗。”呂大防怒斥道。


    他發現自從範正出現在朝堂,每每都鼓動官家大戰,然而震天雷一響,黃金萬兩,連番大戰大宋固然大勝,然而大宋卻背負了大量的國債,若是能夠遼夏和平,對大宋也是難得的喘息之機。


    範正聞言反駁道:“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呂相公一味求安,西夏還未攻打,就未戰先怯,一旦遇到戰事,恐怕大宋才會真正危險。”


    呂大防還想嗬斥範正,範正卻繼續道:“而且西夏小皇帝李乾順才不過十二歲,如今剛剛十二歲,又在西夏軍中大肆清洗小梁太後的親信,國內尚且不穩,又有何膽量出征大宋,國相大人不會連一個十二歲的小娃娃的威脅都怕吧!”


    麵對範正的反諷,呂大防頓時漲紅了臉,他還將西夏當成之前的西夏,卻忘記了如今的西夏已經不同往日,其帝王不過才十二歲,坐穩皇位尚且吃力,又如何膽敢集結大軍攻打大宋。


    趙煦看向呂大防不由露出一絲失望,呂大防太過於軟弱了,麵對遼夏每次都一心求和,這和他一統天下之誌大不相符。


    呂大防依舊不自知道:“可是遼夏共同來使,如果拒絕了西夏,如何向遼國交代。”


    範正毫不猶豫道:“這有何難?就說按照大宋和遼國的盟約,宋遼共同經營陸上絲綢之路,和西夏重開榷場有違宋遼盟約。”


    “妙呀!如此一來,遼國雖然為了拉攏西夏,同意為西夏調和,然而並非願意放棄絲綢之路龐大的利益,隻要大宋咬死堅持宋遼盟約,非但可以繼續對西夏冷戰,又可以離間遼夏。”蘇頌拍案叫絕道。


    陸上絲綢之路每年足足百萬貫的利益,遼國又豈能甘願給西夏共享,否則嫁給西夏的就不是耶律南仙而是耶律南音了。


    隻要大宋咬死堅持宋遼盟約,西夏又豈能對遼國沒有疑心。


    “準!”趙煦鄭重下令道。


    當下大宋以堅持宋遼盟約為由,直接迴絕了西夏重開榷場的要求,不過對於西夏議和的邀請,雙方同意以現有的占領界限暫且罷兵。


    遼夏使者無功而返。


    …………………………


    範正負責接待遼夏使者,還要負責軍器監和皇家銀行,更別說還擔負醫家複興重任,每天政務繁忙都是天不亮就出門。


    天剛蒙蒙亮!


    範正起床的聲音就驚醒了李清照。


    “天還早,你再睡一會!”範正看著睡眼朦朧的李清照,柔聲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如今妾身終於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李清照雙眼朦朧,抱著範正不願鬆手。


    範正安慰道:“等遼夏使者走後,大宋就會迎來很長時間的和平,到時候,為夫好好的陪你。”


    “嗯!”


    李清照悶哼一聲,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


    範正離去之後,李清照再無睡意,開始起身寫曲劇。隨著曲劇廣為流傳,其第三代文學流派的地位,越來越被大宋文人接受,李清照作為李曲的開宗立派者,在文壇的地位高不可及,曾經的心疾早已經不藥而愈。


    這一次,她準備將史書上最為經典的《趙氏孤兒》編成曲劇,她相信,趙氏孤兒一出,定然會一炮而紅。


    然而她幾次動筆,卻思緒全亂,不知不覺中,卻已經到了天明。


    “小姐,你怎麽起這麽早?”小蓮打著哈欠起來,看到李清照還在點燈熬夜寫曲劇,不由擔憂道。


    “夫君去上朝,左右睡不著,這才寫了一些。”李清照放下手中的筆道。


    小蓮上前整理文稿道:“如今很多文人都加入曲劇,梨園根本不缺劇本,小姐無需如此操勞。”


    小蓮看著李清照消瘦的身子,擔憂道。


    “無妨!正好今日天好,你陪我去一趟婦幼醫院,我今天約了張幼娘看身體。”李清照起身道。


    “去婦幼醫院?”小蓮不由一愣。


    作為李清照的貼身侍女,她自然知道李清照的心病,那就是小姐和姑爺大婚已經有兩年了,而一直未有身孕。


    要知道李清照可不是尋常早婚的少婦,她嫁給範正的時候,已經滿十八歲了,而且範正同樣是身體健康、精通醫術的青年,更別說這些年,範正和李清照一夫一妻從未分開,而一直未有身孕。


    雖然老爺和老夫人並未催促,範正也並未有任何怨言,然而就連和楊介大婚不久的李師師都已經懷有身孕,而她的肚子卻一直沒有動靜,豈能不讓李清照心急。


    當日,李清照和蓮兒乘坐馬車從範府出門,來到了婦幼醫院。


    大名鼎鼎的李清照來婦幼醫院看病,張幼娘自然不敢怠慢,更別說李清照還有另一層身份,邪醫範正的妻子。


    “不知李大家要看何病?”張幼娘將李清照帶到醫室,鄭重問道。


    “不孕不育。”李清照猶豫片刻,一咬牙道。


    “啊!”


    張幼娘不由驚唿,不敢置信的看著李清照。


    李清照幽幽一歎道:“妾身和範太丞已經大婚兩年有餘,然而至今未孕,張幼娘乃是婦科專家,今日特來求藥。”


    張幼娘聞言頓時臉色凝重,仔細給李清照檢查一番,鄭重問道:“不知範太丞和李大家的夫妻之事?”


    李清照臉色一紅道:“還行?”


    張幼娘點了點頭道:“李大家乃是範太丞家屬,想必也是清楚女子最佳受孕的日期?”


    自從範正利用種豬之法讓身中棉毒的趙煦獲得一子二女,最佳受孕的時間在醫家並非秘密。


    “妾身知道!”李清照心中一沉道,她非但清楚,而且每一次都專門在最佳受孕時間行房,然而兩年了卻依舊沒有受孕。


    張幼娘不由一歎道:“李大家可知,如果一對正常適孕夫妻備孕一年未孕,那就是不孕不育,而李大家和範太丞已經兩年了。”


    範正和李大家年齡正是適孕的時候,又是一夫一妻,再加上清楚最佳受孕時間,很顯然二人之間必然有一人身體出現了問題。


    “可是妾身身體不孕?”李清照急切問道。


    張幼娘搖了搖頭道:“身體不孕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夫妻雙方年紀過小,男女雙方皆有可能不孕,或者未在最佳受孕時間行房,也有很長時間不孕突然就能懷孕,種種情況皆有可能,李大家還是和範太丞商議一番為好,範太丞醫術高明,或許可以解決之法。”


    李清照臉色一變,張幼娘雖然沒有明說,很顯然是她不孕的可能性更大。


    李清照一咬牙道:“如果說是妾身的身體不孕,可有醫治之方?”


    張幼娘不由一歎,麵對患者的詢問,她隻能實話實說道:“以目前的醫術,無藥可醫,隻能看天意!”


    李清照頓時一個踉蹌,她和範正有情人終成眷屬,曆經千辛萬苦才走到一起,卻沒有想到再遭天妒,讓她不能生育。


    “多謝張女醫!”


    李清照臉色蒼白,起身告辭。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將臣一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將臣一怒並收藏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