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頤頓時感到一記重拳打到棉花上,他沒有想到李清照竟然如此謹慎,非但完全略過楊家和潘家的恩怨,就連故事也是虛構,就連姓氏也作了同音處理,可謂是滴水不漏。


    “就算做得再真,假的就是假的,虛構之事又豈能讓楊家滿意。”程頤不由自主耐住興致,繼續看下去。


    楊家上下也忐忑不安,楊家原本認為李清照會將楊家父子的事跡編成曲劇,卻沒有想到這一次李清照竟然來一個舊瓶裝新酒,隻是借用楊家的殼,內容則是全麵虛構的故事。


    “轅門外那三聲炮如同雷震,天波府裏走出來我保國臣。”


    然而這一切的質疑,隨著李師師所扮演的穆桂英登台,初一開嗓,立即煙消雲散。


    “頭戴金冠壓雙鬢,當年的鐵甲我又披上了身。帥字旗!飄如雲,鬥大的穆字震乾坤……………………”


    李師師本就嗓音極佳,再加上穆桂英掛帥本就是曆經傳承的經典,一經傳唱立即技驚四座。


    “這…………。”


    楊家上下不由渾身顫栗,一個個難以置信的看著看台上英姿颯爽的穆桂英。


    楊家上下自然明白,他們的老太君並沒有百歲出征,第三代夫人並不是穆桂英,楊家女將也未出征西夏。


    然而劇台上的穆桂英人設,對楊家來說簡直是量身打造一般,讓她們再也挪不開眼睛。


    “不錯!這就是楊家第三代夫人穆桂英!”當代楊家夫人鄭重點頭道。


    “啊!”


    楊家上下不由傻眼,難以置信的看著老夫人。


    所有人都明白,這曲劇乃是假的,楊家人更是熟知內情,然而楊家當代祖母竟然當眾認下此事。


    一旁的程頤皺眉道:“老夫人可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莫要讓楊家百年聲望,名譽掃地。”


    如果楊家老夫人當眾認下穆桂英,那直接為李清照的曲劇證明,理學一脈將無法再攻擊這部曲劇。


    楊家眾人不由臉色一變,他們自然極為欣賞穆桂英這個角色,然而要是楊家顛倒黑白,承認無中生有的曲劇人物,恐怕對楊家的名聲不利。


    楊家老夫人環視四周,毫不猶豫道:“楊大家的曲劇所演,正是楊家主婦世代相傳密訓:如果大宋有難,我楊家男兒死絕,婦孺上陣,戰至最後一人。”


    楊家上下聞言頓時一臉決絕,眼神凝重,仿佛將自己融入曲劇之中,當大宋有難,楊家上下上到百歲老人,下到燒火丫頭,皆報效國家。


    程頤不由一震,他終於明白了楊家的意圖,如今並非是這部曲劇需要楊家認可,而是楊家需要這部曲劇向朝堂傳達天波府的忠心。


    就算楊家否定這部《楊門女將》也不會對曲劇傷筋動骨,因為曲劇還有包青天的故事可以演繹。


    而楊家失去了這部《楊門女將》,則徹底失去了重振家族的希望。


    為了楊家的未來,天波府必須認下這部曲劇,甚至誰敢反對這部曲劇就是天波府的敵人。


    看著如癡如醉的觀眾,和一臉堅定的楊家眾人,程頤頓時感到無力,曲劇所麵向的大眾乃是九成目不識丁的百姓,他們隻在乎曲劇是否精彩,哪裏會錙銖必較曆史考據。


    “夫子,朝廷那邊…………。”一旁的弟子提醒道。


    朝堂同意曲劇扮演皇帝,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就是需要宣揚楊家父子的忠義,而如今李清照竟然偷換概念,將楊家父子改為楊門女將,如此偏離史實,豈能容於朝堂。


    程頤卻苦澀的搖了搖頭,如果李清照創出曲劇猛然鼓吹楊家父子忠烈,以大宋對武將的提防,說不定還會引起朝廷的忌憚。


    而楊門女將卻是楊家父子陣亡之後,楊家婦孺上陣,這既讓朝堂放下對天波府的戒心,又顯得楊家的忠義更進一步。


    這這個結果無論對楊家,對朝堂都是皆大歡喜的局麵,朝堂自然不會反對。


    “這麽說,所有人都知道這部曲劇是假的,然而所有人都希望這部曲劇成真。”理學一脈弟子驚唿道。


    程頤苦笑的點了點頭。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部曲劇如此邪門,李清照和邪醫範正結為夫妻,行事也變得邪門起來。


    不少前來的文壇前輩不由一歎,這部《楊門女將》不管是藝術成就,還是現實意義都達到了頂峰,和第一部《楊貴妃傳》相比,可以說更勝一籌。


    第二部曲劇大獲成功已成定局。


    很快曲劇《楊門女將》結束。


    一眾開封市民絡繹不絕的走出蹴鞠場,口中興高采烈的談論著曲劇的精彩,驚歎天波府的忠義,還時不時的哼幾聲經典的曲調。


    至於這段曆史是假的,大宋從未有女子從軍為將的事情,哪怕有人質疑,也很快淹沒在一片叫好之聲中。


    看到百姓的反應,李清照露出一絲自傲的神情,第二部曲劇大獲成功,足以讓她坐穩開宗立派地位。


    至於曲劇是否為第三代文學流派的爭議,她相信很快就見分曉。


    當下,隨著曲劇《楊門女將》在開封城輪番演出,天波府立即成為開封城的焦點,也許會有人質疑曲劇失實,但是卻無人懷疑天波府楊家的忠義。


    “官家有旨,天波府楊家滿門忠烈,忠義無雙,特封楊老夫人為一品誥命夫人,以示嘉獎!”童貫手捧聖旨,親臨天波府宣旨。


    正如程頤所料,朝廷自然需要正麵形象,宣揚武將的忠義,楊家婦孺則是最佳人選。


    “楊家多謝官家恩賞,誓死報效朝廷。”楊老夫人哽咽垂淚道。


    天波府早已經落寞,早已經沒有後人擔任高官,她這一品誥命自然是得益於《楊門女將》。


    眾人見到這一幕,不由倒吸一口涼氣,誰也沒有想到曲劇的影響力竟然如此之大,竟然直接給天波府掙來一個一品誥命夫人。


    “曲劇!”


    不少文人眼神凝重,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李清照一連兩部曲劇獲得巨大的成功,足以證明曲劇並非是曇花一現。


    反而有蓬勃的生命力,而曆史上有如此多經典的故事可以改編,甚至可以憑空編造曲劇,這讓曲劇創作限製大大降低。


    曲劇成為第三代文學流派,已經初步證實,如今正處於大片空白的藝術階段,成功的機會將大大增加,這讓很多原本落魄的文人怦然心動。


    隨著《楊門女將》的成功,越來越多的人對曲劇信心十足,紛紛選擇加入曲劇。


    曲劇大興在即!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將臣一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將臣一怒並收藏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