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現在已是建興四年五月初七。四年前的今天,大魏天子趙岩突然消失,下詔令周王趙卓為攝政王,表示十年後將歸來。
四年的時間過去了,天子趙岩,依然了無音訊。有人懷疑趙岩已不在人世,但更多的人,因局勢日益動蕩,已沒心思關注趙岩的動向。
四年前,江東匪首沈子嘉引兵攻陷江寧,在江寧稱帝。趙卓很快派出大軍前往鎮壓,城中還有蕭氏子弟配合。趙卓本以為一個月就可以攻下江寧。耗費無數錢糧人力,花費半年多時間才收複江寧,斬殺沈子嘉。收複江寧後,趙卓為安撫人心,又任命蕭氏子弟為江寧守將。
但令趙卓萬萬沒有想到。兩年後,蕭範竟在江寧稱楚王,國號“楚”。除了偏遠的閔地和嶺南,大江以南皆被蕭氏控製。江東各世家也全力支持蕭氏。
趙卓勃然大怒,出兵征討江東。蕭範很清楚,若要守住江東,必須有強大的水師。蕭氏叛亂前,就打造出上百艘戰艦。牢牢封鎖大江,加上南方人更擅長水戰,朝廷水師遲遲無法渡江。
無法收複江東,讓世人看出大魏朝廷的虛弱,天下愈加動亂,各地的叛亂越來越多。光千人以上的叛亂,建興二年有二十起,建興三年已有五十多起;到今年,朝廷幹脆懶得統計。
各地起兵的緣由五花八門,有人因世家壓榨,實在活不下去,被迫叛亂,比方河北及山東的叛亂。有的是想嚐嚐當皇帝的滋味,比方遼東的公孫家,江南的蕭家。
其中有些聰明人,幹脆借趙岩的名義,揚言起兵是因為朝中有奸臣,受趙岩旨意,起兵清君側,反正也沒人知道趙岩在哪裏。
看著朝廷逐漸失去對地方的控製,不少人對大魏已失去希望。
不管叛亂是什麽理由,趙卓態度非常明確:毫不留情,斬盡殺絕!
蕭範之所以能占據江東,是因為有大江天險。而在陸地上,大魏禁軍依然天下無敵,且禁軍中還有數萬鐵騎。禁軍四處出擊,屢戰屢勝,斬殺幾十萬亂兵。
但奈何叛亂實在太多,打仗需要錢糧,朝廷國庫早已空虛,出兵越來越有心無力。
為了能繼續出兵平定叛亂,朝廷被迫向平民加收賦稅錢糧。平民不僅被世家豪強壓榨,還被亂兵劫掠,如今朝廷還加征賦稅。被逼到絕路的平民,也紛紛落草為寇。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亂兵越殺越多。
趙卓也想過找世家借糧,世家象征性的給了一點,也確實是“一點”,再多要就開始哭窮。
最近兩年,朝廷不斷招兵,新兵因缺乏訓練,導致魏軍也吃了不少敗仗。趙卓一向看不起作亂的平民,但最近兩年,卻出現不少亂世豪傑,頻頻領兵擊敗魏軍。不少郡縣也因等不到朝廷援兵,導致城池失守。
實際上到目前為止,隻有蜀地,關中,荊襄一帶還算平穩,其他地方皆動蕩不堪。尤其是關中,開國初期曾經短暫定都於長安,朝廷曆來重視對關中的統治。目前鎮守長安、潼關是趙卓嫡係兵馬,多達十萬人。關中短期還不會亂,但更多人相信,這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隨著天下局勢惡化,大魏朝廷威信,也在逐漸降低。世家豪強,對趙卓已沒有當初的信任。為求自保,紛紛建設塢堡。亂兵手上缺乏攻城武器,也不會死磕塢堡,況且得罪了世家,對他們也沒好處。要知道,大的世家,逼急的話,隨時都能拉起一隻上萬人兵馬,而且武器絕對比亂兵的精良。即使局勢動蕩,世家的力量仍未受到根本打擊。
更多的世家,則是保持低調,親自起兵風險太大。他們在觀望,等一個能值得他們下注的人。世家不會輕易下注,目前局麵很亂,他們還看不到能一統天下之人。但這個人早晚會出現,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等發現那人後,雪中送炭當然不可能,但是錦上添花還是要做的。
趙卓攝政四年,局麵越來越差,甚至帝都洛陽,未來能不能守住,都是未知數。至於趙岩,更不可能了,即使他還活著,也做不了什麽。況且這麽久,趙岩一點消息都沒有,估計已不在人世。隻有極少數愚忠之人,相信趙岩歸來後必能力挽狂瀾。
.......................................
洛陽,周王府。趙卓正在書房批閱奏折,下人通報,劉謹喻求見。
劉謹喻入內行禮後,道:“啟稟王爺,兵部傳來消息,裴銘山在虎牢關外,擊敗匪軍秦威所部,擊殺匪兵五萬。”
趙卓笑道:“好,銘山沒讓孤失望。區區幾萬亂賊,竟想染指洛陽,秦威人呢?死了嗎?”
“裴將軍追殺數十裏,射中秦賊左眼,秦賊僅帶數千人逃脫。”
雖對秦威還活著有點不滿意,但聽說射中其左眼,勉強可以接受。
趙卓看劉謹喻欲言又止的樣子,好像有話說,問道:“還有他事嗎?”
劉謹喻終不再猶豫,雙膝跪地,懇切說道:“王爺,國庫早已空虛,想要籌集錢糧愈加困難。”
趙卓心中不悅,他知道劉謹喻想說什麽,嗬斥道:“遷都長安的話,不要再講了,大魏帝都設在洛陽,已有兩百多年,不能在孤手裏丟掉。”
“王爺,此一時彼一時,江東和遼東都無法在短期內收複。中原很多郡縣,每次耗費錢糧收複迴來以後,過段時間又被亂兵占領。不妨遷都長安,精心打理關中和蜀地,隻需十年休養生息,朝廷就可以從蒲阪和潼關同時出兵........。”
“閉嘴!眼下還遠沒到遷都的地步,朝廷尚有三十萬禁軍,且屢戰屢勝。河北、中原那些亂兵,哪次不是望風而逃。”
“可以不放棄洛陽,但河北、山東可以先放棄。隻要關中和蜀地牢牢在手,一切都可以重來。”劉謹喻仍不願放棄。
“孤還需想一想。”趙卓道。
見趙卓語氣軟下來,劉謹喻再次勸道:“王爺是擔心遷都長安,會失去山東世家的支持是嗎;王爺,您該知道那些世家的秉性;對於他們來講,家族利益遠高於國家利益,或許他們早就找好了後路。”
“孤明白你的苦心,但是中原不少城池,目前還在朝廷手上。如現在遷都長安,孤不甘心啊。”趙卓道。
劉謹喻咬咬牙道:“王爺,不破不立。這些城池即使短期內能守住,未來還是會淪陷。”
“你先下去吧,孤自有打算。”
劉謹喻無奈,隻能行禮告退。離開前,劉謹喻看見趙卓頭上又多了幾根白發,趙卓今年才三十多。
他知道趙卓心中的苦悶,這些年來,也在盡心為趙卓謀劃。趙卓曾經想引亂兵去打擊世家,以此削弱世族力量,將世族土地分給平民。但沒想到,世家並未受到太大的打壓,而天下局勢已不可控。
四年的時間過去了,天子趙岩,依然了無音訊。有人懷疑趙岩已不在人世,但更多的人,因局勢日益動蕩,已沒心思關注趙岩的動向。
四年前,江東匪首沈子嘉引兵攻陷江寧,在江寧稱帝。趙卓很快派出大軍前往鎮壓,城中還有蕭氏子弟配合。趙卓本以為一個月就可以攻下江寧。耗費無數錢糧人力,花費半年多時間才收複江寧,斬殺沈子嘉。收複江寧後,趙卓為安撫人心,又任命蕭氏子弟為江寧守將。
但令趙卓萬萬沒有想到。兩年後,蕭範竟在江寧稱楚王,國號“楚”。除了偏遠的閔地和嶺南,大江以南皆被蕭氏控製。江東各世家也全力支持蕭氏。
趙卓勃然大怒,出兵征討江東。蕭範很清楚,若要守住江東,必須有強大的水師。蕭氏叛亂前,就打造出上百艘戰艦。牢牢封鎖大江,加上南方人更擅長水戰,朝廷水師遲遲無法渡江。
無法收複江東,讓世人看出大魏朝廷的虛弱,天下愈加動亂,各地的叛亂越來越多。光千人以上的叛亂,建興二年有二十起,建興三年已有五十多起;到今年,朝廷幹脆懶得統計。
各地起兵的緣由五花八門,有人因世家壓榨,實在活不下去,被迫叛亂,比方河北及山東的叛亂。有的是想嚐嚐當皇帝的滋味,比方遼東的公孫家,江南的蕭家。
其中有些聰明人,幹脆借趙岩的名義,揚言起兵是因為朝中有奸臣,受趙岩旨意,起兵清君側,反正也沒人知道趙岩在哪裏。
看著朝廷逐漸失去對地方的控製,不少人對大魏已失去希望。
不管叛亂是什麽理由,趙卓態度非常明確:毫不留情,斬盡殺絕!
蕭範之所以能占據江東,是因為有大江天險。而在陸地上,大魏禁軍依然天下無敵,且禁軍中還有數萬鐵騎。禁軍四處出擊,屢戰屢勝,斬殺幾十萬亂兵。
但奈何叛亂實在太多,打仗需要錢糧,朝廷國庫早已空虛,出兵越來越有心無力。
為了能繼續出兵平定叛亂,朝廷被迫向平民加收賦稅錢糧。平民不僅被世家豪強壓榨,還被亂兵劫掠,如今朝廷還加征賦稅。被逼到絕路的平民,也紛紛落草為寇。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亂兵越殺越多。
趙卓也想過找世家借糧,世家象征性的給了一點,也確實是“一點”,再多要就開始哭窮。
最近兩年,朝廷不斷招兵,新兵因缺乏訓練,導致魏軍也吃了不少敗仗。趙卓一向看不起作亂的平民,但最近兩年,卻出現不少亂世豪傑,頻頻領兵擊敗魏軍。不少郡縣也因等不到朝廷援兵,導致城池失守。
實際上到目前為止,隻有蜀地,關中,荊襄一帶還算平穩,其他地方皆動蕩不堪。尤其是關中,開國初期曾經短暫定都於長安,朝廷曆來重視對關中的統治。目前鎮守長安、潼關是趙卓嫡係兵馬,多達十萬人。關中短期還不會亂,但更多人相信,這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隨著天下局勢惡化,大魏朝廷威信,也在逐漸降低。世家豪強,對趙卓已沒有當初的信任。為求自保,紛紛建設塢堡。亂兵手上缺乏攻城武器,也不會死磕塢堡,況且得罪了世家,對他們也沒好處。要知道,大的世家,逼急的話,隨時都能拉起一隻上萬人兵馬,而且武器絕對比亂兵的精良。即使局勢動蕩,世家的力量仍未受到根本打擊。
更多的世家,則是保持低調,親自起兵風險太大。他們在觀望,等一個能值得他們下注的人。世家不會輕易下注,目前局麵很亂,他們還看不到能一統天下之人。但這個人早晚會出現,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等發現那人後,雪中送炭當然不可能,但是錦上添花還是要做的。
趙卓攝政四年,局麵越來越差,甚至帝都洛陽,未來能不能守住,都是未知數。至於趙岩,更不可能了,即使他還活著,也做不了什麽。況且這麽久,趙岩一點消息都沒有,估計已不在人世。隻有極少數愚忠之人,相信趙岩歸來後必能力挽狂瀾。
.......................................
洛陽,周王府。趙卓正在書房批閱奏折,下人通報,劉謹喻求見。
劉謹喻入內行禮後,道:“啟稟王爺,兵部傳來消息,裴銘山在虎牢關外,擊敗匪軍秦威所部,擊殺匪兵五萬。”
趙卓笑道:“好,銘山沒讓孤失望。區區幾萬亂賊,竟想染指洛陽,秦威人呢?死了嗎?”
“裴將軍追殺數十裏,射中秦賊左眼,秦賊僅帶數千人逃脫。”
雖對秦威還活著有點不滿意,但聽說射中其左眼,勉強可以接受。
趙卓看劉謹喻欲言又止的樣子,好像有話說,問道:“還有他事嗎?”
劉謹喻終不再猶豫,雙膝跪地,懇切說道:“王爺,國庫早已空虛,想要籌集錢糧愈加困難。”
趙卓心中不悅,他知道劉謹喻想說什麽,嗬斥道:“遷都長安的話,不要再講了,大魏帝都設在洛陽,已有兩百多年,不能在孤手裏丟掉。”
“王爺,此一時彼一時,江東和遼東都無法在短期內收複。中原很多郡縣,每次耗費錢糧收複迴來以後,過段時間又被亂兵占領。不妨遷都長安,精心打理關中和蜀地,隻需十年休養生息,朝廷就可以從蒲阪和潼關同時出兵........。”
“閉嘴!眼下還遠沒到遷都的地步,朝廷尚有三十萬禁軍,且屢戰屢勝。河北、中原那些亂兵,哪次不是望風而逃。”
“可以不放棄洛陽,但河北、山東可以先放棄。隻要關中和蜀地牢牢在手,一切都可以重來。”劉謹喻仍不願放棄。
“孤還需想一想。”趙卓道。
見趙卓語氣軟下來,劉謹喻再次勸道:“王爺是擔心遷都長安,會失去山東世家的支持是嗎;王爺,您該知道那些世家的秉性;對於他們來講,家族利益遠高於國家利益,或許他們早就找好了後路。”
“孤明白你的苦心,但是中原不少城池,目前還在朝廷手上。如現在遷都長安,孤不甘心啊。”趙卓道。
劉謹喻咬咬牙道:“王爺,不破不立。這些城池即使短期內能守住,未來還是會淪陷。”
“你先下去吧,孤自有打算。”
劉謹喻無奈,隻能行禮告退。離開前,劉謹喻看見趙卓頭上又多了幾根白發,趙卓今年才三十多。
他知道趙卓心中的苦悶,這些年來,也在盡心為趙卓謀劃。趙卓曾經想引亂兵去打擊世家,以此削弱世族力量,將世族土地分給平民。但沒想到,世家並未受到太大的打壓,而天下局勢已不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