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1章 江戶之戰(一)
崇禎:朕兒子這麽強,為何上吊? 作者:喬木葉落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到德川家光憤怒的樣子,德川家綱沒有任何猶豫,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之理念,德川家綱哭訴著將戰鬥的經過詳細訴說了一遍,將責任都推到了阿部重次身上。
口口聲稱是他的指揮失誤才導致了這場大敗。
反正現在阿部重次下落不明,自己說什麽就是什麽,根本就是死無對證。
但是,出於對自己好大兒的信任,德川家綱說什麽,德川家光都相信。
所以,德川家光聽了德川家綱添油加醋般的描述之後,氣得渾身發抖。
德川家綱怒吼道:“八嘎呀路!阿部重次這個蠢貨,誤本尊大事!是整個日本國的罪人,本尊一定要把他粉身碎骨!”
“砰!”德川家光一邊大吼大叫,一邊猛的將桌上的茶盞摔在地上。
如果阿部重次看到這個場麵,肯定會暗自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多麽的英明神武。
發泄一通後,德川家光還是無法讓自己內心的怒火消散。
“來人!來人!”
德川家光衝著門外大喊。
“大將軍閣下,小人在!”
“去,把阿部重次一家上下全部拿下,送到城頭修補城牆!”
找不到阿部重次,德川家光便拿阿部重次的家人瀉火。
“嗨!”
侍衛很快傳令而去。
阿部重次一家迎來了滅門之災。
一通發泄之後,德川家光冷靜下來,因為他很清楚,此時此刻,憤怒也無濟於事。
德川家綱接著說道:“父親,如今明軍兵臨江戶城對江戶城即將展開重重圍困。
且提出了極為苛刻的和談條件,孩兒認為,我們當下形勢極為危急,需慎重考慮應對之策。”
德川家光自然知道目前他們所麵臨的情況,聽了德川家綱的話後,慎重的點了點頭。
“來人,去把酒保忠勝、掘田正盛、川島津實都傳喚來!”
目前情況是十分緊張的,德川家光立刻召集了自己手下的幾人前來商議。
目前來看,原本預計抵達的九州騎兵現在已經被明軍殲滅,他們原本的計劃受到了影響。
也就是說,原本明日晚上可以抵達江戶的援兵沒有了。
而明日就是和明軍約定投降的最後時間,所以必須要想出適當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侍衛領命而去,如此關鍵的時刻,自然是容不得半點耽誤的。
不多時,酒保忠勝、掘田正盛、川島津實匆匆趕來,他們知曉事態緊急,皆麵色凝重地向德川家光行禮。
德川家光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如今明軍逼城,原本計劃明日可達的九州騎兵已經被明軍殲滅了,明日便是投降之期,諸位可有良策?”
聽到德川家光的話後,酒保忠勝等人皆是大驚。
三萬騎兵被明軍殲滅!
這無疑是讓目前危急的形勢更加雪上加霜。
眾人聞言皆是沉默不語,一臉驚慌之色。
畢竟,這三萬騎兵可是他們最大的倚仗。
“八嘎!你們都啞巴了麽!”
看到眾人沉默不語,德川家光立刻憤怒的吼道。
無奈之下,酒保忠勝率先開口:“大將軍閣下,如今我們還有一路援軍就是北海道太田資宗率領的六萬人馬。
隻要這六萬人馬能夠盡快抵達江戶,縱使明軍雖強,但江戶城城高池深,也可以將明軍拒之門外。
根據臣下估算,如果不出什麽意外的話,太田資宗的三萬人馬預計三日後便可以抵達江戶。
目前,依照臣下來看,我們可先緊閉城門,加固城防,隻要能堅守些時日,等待太田資宗率領援軍抵達,事情還有轉機!”
酒保忠勝頓了頓之後,又繼續說道。
“同時,可以讓川島君繼續和明軍洽談,拖延明軍進攻速度,麻痹明軍,爭取時間!”
聽到酒保忠勝的話,德川家光連連點頭,但是酒保忠勝的話音剛剛落下,掘田正盛卻搖頭道。
“大將軍閣下,臣下以為不妥。
明軍炮火兇猛,我等若一味堅守,恐難持久,且城中糧草雖有儲備,但經此一敗,人心惶惶,長此以往,必生內亂。”
川島津實微微皺眉,接著說道:“將軍,酒保君所言緊閉城門堅守雖有一定道理,可掘田君所慮也並非空穴來風。
依臣下之見,我們可以采取以攻為守的策略。
城內將士雖然不多,但是武士人數眾多,帶明軍攻城之時,我們將城內百姓驅逐在前,明軍自稱仁義之師,禮儀之邦,應該不會對平民百姓動手。
派遣我們的武士隨後百姓之後,接近明軍,然後發動進攻,明軍失去火器的幫助,必然不是我們大日本國武士的對手!”
“可是,明軍在九州屠了幾座城池,難道這次他們不會對百姓動手嘛?”
酒保忠勝發出了疑問。
“酒保君難道還有什麽更好的辦法嘛?”
川島津實的反問讓酒保忠勝啞口無言。
在倭寇國內,平民百姓是最低賤的,根本就沒有人會替他們考慮。
“好了,別吵了!”
德川家光思索片刻後道
“川島君此計雖險,但是目前情況危急,沒有什麽其他的好辦法,隻能一試。這件事還是由掘田君負責。
此外,抓緊派人催促太田資宗的援軍,確保其能如期甚至提前趕來。
酒保忠勝,你繼續統籌城防之事,加派人手在城牆上日夜值守,增設防禦工事,準備好滾木礌石、熱油等守城器具。”
酒保忠勝行禮說道:“遵命,將軍。
隻是若明軍提前攻城,我們的火藥儲備並不充裕,這該如何是好?”
德川家光眉頭皺得更緊:“盡量節省使用,同時看看城中能否有工匠可以趕製一些簡易的爆炸物或燃燒彈,以彌補火藥不足。
川島津實,你繼續與明軍洽談時,盡量拖延一些時間。”
川島津實點頭:“將軍英明,臣下會盡力周旋。
隻是明軍將領狡詐多端,恐不易達成。”
德川家光長歎一聲:“如今也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先熬過這幾日,待援軍到來,局勢或有轉機。”
眾人皆感受到了德川家光話語中的沉重與無奈,默默行禮後,準備各自散去之時,外麵又傳來了傳報聲。
口口聲稱是他的指揮失誤才導致了這場大敗。
反正現在阿部重次下落不明,自己說什麽就是什麽,根本就是死無對證。
但是,出於對自己好大兒的信任,德川家綱說什麽,德川家光都相信。
所以,德川家光聽了德川家綱添油加醋般的描述之後,氣得渾身發抖。
德川家綱怒吼道:“八嘎呀路!阿部重次這個蠢貨,誤本尊大事!是整個日本國的罪人,本尊一定要把他粉身碎骨!”
“砰!”德川家光一邊大吼大叫,一邊猛的將桌上的茶盞摔在地上。
如果阿部重次看到這個場麵,肯定會暗自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多麽的英明神武。
發泄一通後,德川家光還是無法讓自己內心的怒火消散。
“來人!來人!”
德川家光衝著門外大喊。
“大將軍閣下,小人在!”
“去,把阿部重次一家上下全部拿下,送到城頭修補城牆!”
找不到阿部重次,德川家光便拿阿部重次的家人瀉火。
“嗨!”
侍衛很快傳令而去。
阿部重次一家迎來了滅門之災。
一通發泄之後,德川家光冷靜下來,因為他很清楚,此時此刻,憤怒也無濟於事。
德川家綱接著說道:“父親,如今明軍兵臨江戶城對江戶城即將展開重重圍困。
且提出了極為苛刻的和談條件,孩兒認為,我們當下形勢極為危急,需慎重考慮應對之策。”
德川家光自然知道目前他們所麵臨的情況,聽了德川家綱的話後,慎重的點了點頭。
“來人,去把酒保忠勝、掘田正盛、川島津實都傳喚來!”
目前情況是十分緊張的,德川家光立刻召集了自己手下的幾人前來商議。
目前來看,原本預計抵達的九州騎兵現在已經被明軍殲滅,他們原本的計劃受到了影響。
也就是說,原本明日晚上可以抵達江戶的援兵沒有了。
而明日就是和明軍約定投降的最後時間,所以必須要想出適當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侍衛領命而去,如此關鍵的時刻,自然是容不得半點耽誤的。
不多時,酒保忠勝、掘田正盛、川島津實匆匆趕來,他們知曉事態緊急,皆麵色凝重地向德川家光行禮。
德川家光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如今明軍逼城,原本計劃明日可達的九州騎兵已經被明軍殲滅了,明日便是投降之期,諸位可有良策?”
聽到德川家光的話後,酒保忠勝等人皆是大驚。
三萬騎兵被明軍殲滅!
這無疑是讓目前危急的形勢更加雪上加霜。
眾人聞言皆是沉默不語,一臉驚慌之色。
畢竟,這三萬騎兵可是他們最大的倚仗。
“八嘎!你們都啞巴了麽!”
看到眾人沉默不語,德川家光立刻憤怒的吼道。
無奈之下,酒保忠勝率先開口:“大將軍閣下,如今我們還有一路援軍就是北海道太田資宗率領的六萬人馬。
隻要這六萬人馬能夠盡快抵達江戶,縱使明軍雖強,但江戶城城高池深,也可以將明軍拒之門外。
根據臣下估算,如果不出什麽意外的話,太田資宗的三萬人馬預計三日後便可以抵達江戶。
目前,依照臣下來看,我們可先緊閉城門,加固城防,隻要能堅守些時日,等待太田資宗率領援軍抵達,事情還有轉機!”
酒保忠勝頓了頓之後,又繼續說道。
“同時,可以讓川島君繼續和明軍洽談,拖延明軍進攻速度,麻痹明軍,爭取時間!”
聽到酒保忠勝的話,德川家光連連點頭,但是酒保忠勝的話音剛剛落下,掘田正盛卻搖頭道。
“大將軍閣下,臣下以為不妥。
明軍炮火兇猛,我等若一味堅守,恐難持久,且城中糧草雖有儲備,但經此一敗,人心惶惶,長此以往,必生內亂。”
川島津實微微皺眉,接著說道:“將軍,酒保君所言緊閉城門堅守雖有一定道理,可掘田君所慮也並非空穴來風。
依臣下之見,我們可以采取以攻為守的策略。
城內將士雖然不多,但是武士人數眾多,帶明軍攻城之時,我們將城內百姓驅逐在前,明軍自稱仁義之師,禮儀之邦,應該不會對平民百姓動手。
派遣我們的武士隨後百姓之後,接近明軍,然後發動進攻,明軍失去火器的幫助,必然不是我們大日本國武士的對手!”
“可是,明軍在九州屠了幾座城池,難道這次他們不會對百姓動手嘛?”
酒保忠勝發出了疑問。
“酒保君難道還有什麽更好的辦法嘛?”
川島津實的反問讓酒保忠勝啞口無言。
在倭寇國內,平民百姓是最低賤的,根本就沒有人會替他們考慮。
“好了,別吵了!”
德川家光思索片刻後道
“川島君此計雖險,但是目前情況危急,沒有什麽其他的好辦法,隻能一試。這件事還是由掘田君負責。
此外,抓緊派人催促太田資宗的援軍,確保其能如期甚至提前趕來。
酒保忠勝,你繼續統籌城防之事,加派人手在城牆上日夜值守,增設防禦工事,準備好滾木礌石、熱油等守城器具。”
酒保忠勝行禮說道:“遵命,將軍。
隻是若明軍提前攻城,我們的火藥儲備並不充裕,這該如何是好?”
德川家光眉頭皺得更緊:“盡量節省使用,同時看看城中能否有工匠可以趕製一些簡易的爆炸物或燃燒彈,以彌補火藥不足。
川島津實,你繼續與明軍洽談時,盡量拖延一些時間。”
川島津實點頭:“將軍英明,臣下會盡力周旋。
隻是明軍將領狡詐多端,恐不易達成。”
德川家光長歎一聲:“如今也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先熬過這幾日,待援軍到來,局勢或有轉機。”
眾人皆感受到了德川家光話語中的沉重與無奈,默默行禮後,準備各自散去之時,外麵又傳來了傳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