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人事安排
崇禎:朕兒子這麽強,為何上吊? 作者:喬木葉落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得知朱慈烺率領大軍即將進入南陽城後。
李岩、李凱哲、宋獻策、左良玉、方孔炤、陳洪範等一眾人員在得知消息後,立刻出城迎接朱慈烺。
眾人都沒有想到朱慈烺率領大軍這麽快就搞定了襄陽城,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見到迎接自己的眾人,朱慈烺也沒有廢話,直接命令眾人隨他一起進城。
眾人自然領命,隨後朱慈烺便在一群人的簇擁之下返迴了南陽城。
來到南陽府衙大廳,朱慈烺落座之後,眾多分兩側站立。
在朱慈烺左手邊的是以李岩為首的南陽城一眾官員,右手邊的則是襄陽城來的一眾人馬。
朱慈烺看著涇渭分明的兩批人馬,會心一笑,並沒有說什麽。
朱慈烺很清楚,隨著自己手下的人越來越多,肯定會形成所謂的派係。
當然了,說派係可能有點嚴重了,可能就是誰和誰好一點,誰和誰疏遠一點這個樣子。
例如李岩和宋獻策、李凱哲、王同心等人肯定走的近一些,畢竟他們這幾個人都在山西、河南任職,交流比較多,自然就熟絡一些。
而孫傳庭就和曹變蛟、朱複國、範能仁等人走的近,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是朱慈烺最初的班底。
同樣,李定國肯定和劉文秀、艾能奇以及其他投降的叛軍將士親近。
……
總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自然就會有山頭,有幫派。
朱慈烺手下的人,目前也大約分成了四五個派係。
對於這個,朱慈烺並不介意,要是所有人都圍攏在一個人身邊,朱慈烺才會介意呢。
那樣反而會更危險,而現在這樣派係的存在,反而可以起到一個互相製約的作用,保證朱慈烺的大權不會旁落。
“人都來齊了吧?”
掃視一圈眾人後,朱慈烺開口說道。
聽到朱慈烺問話後,楊天立刻出言說道:“迴稟殿下,人都到了!”
聽到楊天的話,朱慈烺點了點頭,隨後出言說道:“諸位,如今大局已定,本宮不日也要離開南陽,班師迴京。今天召集大家在此,主要有幾件事需要商討一下。”
朱慈烺說完後,喝了一口茶,也給眾人反應的時間。
在場的眾人心中自然清楚,朱慈烺所說的商討並不是真的商討,隻是通知罷了。
就好比後世,領導做什麽事的時候,來征求大家的意見一樣,隻有二愣子才會真的去提意見,聰明人都是表示讚同。
因此,朱慈烺此話一出後,現場毫無動靜,大家都安靜的等待朱慈烺發號施令。
“第一件事,方巡撫,你身為湖廣巡撫,你身為湖廣巡撫,守土不力,導致襄陽陷落,險些釀成大禍,你對此可有意見?”
朱慈烺的語氣很嚴厲。
方孔炤聽到朱慈烺的話後,立刻出身行禮,真誠的說道:“殿下所言甚是,臣有罪!”
說完之後,方孔炤便低下了頭,態度十分的恭敬。
看到方孔炤的態度很好,朱慈烺很滿意的點頭。
“不過念在你能夠積極采取措施挽救危局,在湖廣的官聲不錯,本宮會奏請朝廷,給你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你可願意?”
朱慈烺的聲音傳進方孔炤的耳朵裏,方孔炤感覺此時朱慈烺的聲音比天籟之音都好聽。
“願意!臣願意!”
方孔炤連忙說道,生怕迴答晚了,朱慈烺就會反悔一般。
方孔炤內心已經準備好認罪,接受命運的審判了,然後朱慈烺的話又再次給了他希望。
“好!既然如此,那你就繼續領湖廣巡撫兼湖廣布政使一職吧。”
朱慈烺的話音剛落,方孔炤立刻開心的領命。
“臣領命,請殿下放心,臣一定不會辜負殿下所命!”
“你不要高興的太早,你擔任湖廣巡撫兼布政使一職,本宮是有要求的。”
朱慈烺一邊說,一邊命令楊天將孫傳庭和朱慈烺商定的適合湖廣實際情況的新政十策交給方孔炤。
“方巡撫,你看看,你上任之後,就按照這個要求,在湖廣實施新政,本宮要一年以後,新政十策在湖廣大地生根發芽!”
朱慈烺頓了頓繼續說道。
“一年之後,如果你能做到,本宮重重有賞,如果你做不到,罪加一等。你可願意接受?”
說完之後,朱慈烺便一直盯著方孔炤,等待他的答案。
方孔炤低頭迅速的看起來了朱慈烺交給他的新政十策,越看越入神,最後方孔炤一咬牙一跺腳,像下定決心一般說道:“臣願意!請殿下放心。”
“嗯,好!不錯!方巡撫好氣魄,你放心,本宮讓你在湖廣推行新政,自然會鼎力支持你。本宮在襄陽給你留了一千多萬兩白銀,可供你使用。
同時,湖廣全省,三品以下官員你可自由任免!”
聽到朱慈烺後麵說的話,方孔炤內心大增,心想太子殿下這是又給人又給錢,要是能再給點兵就太好了。
心頭想法剛冒出來,方孔炤就又聽到朱慈烺說:“左將軍,你率領你的人馬就駐守湖廣,負責鎮壓叛亂,保境安民,但是不可插手官衙事務,除了鎮壓叛亂、剿匪平亂之外,不得擅自調動軍隊!”
聽到朱慈烺的話,左良玉內心有些失望,他本以為自己可以跟著朱慈烺混一波,沒想到卻被派去湖廣去了。
雖然心裏有了不大不小的情緒,但是麵對朱慈烺的安排,左良玉根本就沒有反抗的情緒,隻能領命。
最開心的就數方孔炤了。
現在他手上有人有錢有軍隊,方孔炤覺得如果這樣還不能達到朱慈烺的要求的話,可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朱慈烺自然也看出了左良玉臉上的不滿,但是朱慈烺並沒有出要安慰。
朱慈烺之所以這麽安排,目的就是為了磨練磨練左良玉的性格。
安排完方孔炤後,朱慈,又將目光投向了陳洪範。
對於陳洪範的安排,朱慈烺也早就想好了。
陳洪範的水平有限,指望他開疆拓土怕是沒機會了,但是讓他守守家業,問題應該不大。
“陳將軍!”
陳洪範聽到朱慈烺叫他的名字,立刻出言迴應。
李岩、李凱哲、宋獻策、左良玉、方孔炤、陳洪範等一眾人員在得知消息後,立刻出城迎接朱慈烺。
眾人都沒有想到朱慈烺率領大軍這麽快就搞定了襄陽城,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見到迎接自己的眾人,朱慈烺也沒有廢話,直接命令眾人隨他一起進城。
眾人自然領命,隨後朱慈烺便在一群人的簇擁之下返迴了南陽城。
來到南陽府衙大廳,朱慈烺落座之後,眾多分兩側站立。
在朱慈烺左手邊的是以李岩為首的南陽城一眾官員,右手邊的則是襄陽城來的一眾人馬。
朱慈烺看著涇渭分明的兩批人馬,會心一笑,並沒有說什麽。
朱慈烺很清楚,隨著自己手下的人越來越多,肯定會形成所謂的派係。
當然了,說派係可能有點嚴重了,可能就是誰和誰好一點,誰和誰疏遠一點這個樣子。
例如李岩和宋獻策、李凱哲、王同心等人肯定走的近一些,畢竟他們這幾個人都在山西、河南任職,交流比較多,自然就熟絡一些。
而孫傳庭就和曹變蛟、朱複國、範能仁等人走的近,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是朱慈烺最初的班底。
同樣,李定國肯定和劉文秀、艾能奇以及其他投降的叛軍將士親近。
……
總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自然就會有山頭,有幫派。
朱慈烺手下的人,目前也大約分成了四五個派係。
對於這個,朱慈烺並不介意,要是所有人都圍攏在一個人身邊,朱慈烺才會介意呢。
那樣反而會更危險,而現在這樣派係的存在,反而可以起到一個互相製約的作用,保證朱慈烺的大權不會旁落。
“人都來齊了吧?”
掃視一圈眾人後,朱慈烺開口說道。
聽到朱慈烺問話後,楊天立刻出言說道:“迴稟殿下,人都到了!”
聽到楊天的話,朱慈烺點了點頭,隨後出言說道:“諸位,如今大局已定,本宮不日也要離開南陽,班師迴京。今天召集大家在此,主要有幾件事需要商討一下。”
朱慈烺說完後,喝了一口茶,也給眾人反應的時間。
在場的眾人心中自然清楚,朱慈烺所說的商討並不是真的商討,隻是通知罷了。
就好比後世,領導做什麽事的時候,來征求大家的意見一樣,隻有二愣子才會真的去提意見,聰明人都是表示讚同。
因此,朱慈烺此話一出後,現場毫無動靜,大家都安靜的等待朱慈烺發號施令。
“第一件事,方巡撫,你身為湖廣巡撫,你身為湖廣巡撫,守土不力,導致襄陽陷落,險些釀成大禍,你對此可有意見?”
朱慈烺的語氣很嚴厲。
方孔炤聽到朱慈烺的話後,立刻出身行禮,真誠的說道:“殿下所言甚是,臣有罪!”
說完之後,方孔炤便低下了頭,態度十分的恭敬。
看到方孔炤的態度很好,朱慈烺很滿意的點頭。
“不過念在你能夠積極采取措施挽救危局,在湖廣的官聲不錯,本宮會奏請朝廷,給你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你可願意?”
朱慈烺的聲音傳進方孔炤的耳朵裏,方孔炤感覺此時朱慈烺的聲音比天籟之音都好聽。
“願意!臣願意!”
方孔炤連忙說道,生怕迴答晚了,朱慈烺就會反悔一般。
方孔炤內心已經準備好認罪,接受命運的審判了,然後朱慈烺的話又再次給了他希望。
“好!既然如此,那你就繼續領湖廣巡撫兼湖廣布政使一職吧。”
朱慈烺的話音剛落,方孔炤立刻開心的領命。
“臣領命,請殿下放心,臣一定不會辜負殿下所命!”
“你不要高興的太早,你擔任湖廣巡撫兼布政使一職,本宮是有要求的。”
朱慈烺一邊說,一邊命令楊天將孫傳庭和朱慈烺商定的適合湖廣實際情況的新政十策交給方孔炤。
“方巡撫,你看看,你上任之後,就按照這個要求,在湖廣實施新政,本宮要一年以後,新政十策在湖廣大地生根發芽!”
朱慈烺頓了頓繼續說道。
“一年之後,如果你能做到,本宮重重有賞,如果你做不到,罪加一等。你可願意接受?”
說完之後,朱慈烺便一直盯著方孔炤,等待他的答案。
方孔炤低頭迅速的看起來了朱慈烺交給他的新政十策,越看越入神,最後方孔炤一咬牙一跺腳,像下定決心一般說道:“臣願意!請殿下放心。”
“嗯,好!不錯!方巡撫好氣魄,你放心,本宮讓你在湖廣推行新政,自然會鼎力支持你。本宮在襄陽給你留了一千多萬兩白銀,可供你使用。
同時,湖廣全省,三品以下官員你可自由任免!”
聽到朱慈烺後麵說的話,方孔炤內心大增,心想太子殿下這是又給人又給錢,要是能再給點兵就太好了。
心頭想法剛冒出來,方孔炤就又聽到朱慈烺說:“左將軍,你率領你的人馬就駐守湖廣,負責鎮壓叛亂,保境安民,但是不可插手官衙事務,除了鎮壓叛亂、剿匪平亂之外,不得擅自調動軍隊!”
聽到朱慈烺的話,左良玉內心有些失望,他本以為自己可以跟著朱慈烺混一波,沒想到卻被派去湖廣去了。
雖然心裏有了不大不小的情緒,但是麵對朱慈烺的安排,左良玉根本就沒有反抗的情緒,隻能領命。
最開心的就數方孔炤了。
現在他手上有人有錢有軍隊,方孔炤覺得如果這樣還不能達到朱慈烺的要求的話,可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朱慈烺自然也看出了左良玉臉上的不滿,但是朱慈烺並沒有出要安慰。
朱慈烺之所以這麽安排,目的就是為了磨練磨練左良玉的性格。
安排完方孔炤後,朱慈,又將目光投向了陳洪範。
對於陳洪範的安排,朱慈烺也早就想好了。
陳洪範的水平有限,指望他開疆拓土怕是沒機會了,但是讓他守守家業,問題應該不大。
“陳將軍!”
陳洪範聽到朱慈烺叫他的名字,立刻出言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