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符之前確實有這個計劃,但是還未等實施就已經遇刺身隕,此事也再無人提起,仲謀又是如何得知的?”周瑜有些疑惑,難道是孫權通過蛛絲馬跡猜到的,竟真有能見微知著至此之人麽?
孫權凝重地說道:“權是如何得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曹操可能也知道了。”
“不可能!”周瑜脫口而出,當時孫策還未出兵,曹操又怎麽會知道此事?若說孫權見微知著,尚且有些根據,這曹操可是對江東形勢半點都不清楚,他連‘微’都沒見到,怎麽會知曉孫策奇襲許都的計劃呢?
“這並不是權無稽之談。”孫權扶著額頭,“之前孫曹兩家結為姻親,曹操在我孫家留下了一些奸細,估計也趁機暗中策反了一些孫氏宗親,之前刺殺陳端的孫家侍衛多半就在此列,這我是知道的。”
“他曹操做得,我孫家自然也做得,雖然沒法探聽到最為機密之事,不過曹操與屬下的一些交談,也能傳入我孫權的耳朵裏。”
孫權迎上周瑜的目光,緩緩說道:“曹操麾下的軍師祭酒潁川郭嘉曾和曹操說過:‘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而曹操正與袁紹對峙,突然提起先兄,想必為的就是先兄奇襲許都的計劃。”
“不僅知曉先兄偷襲許都的計劃,甚至對先兄之死的預測也與實際情況別無二致,權並不相信郭嘉真有神鬼之能,所以先兄遇刺的背後,必然有郭嘉的身影,其也必為曹操指使。”孫權斷言道。
“潁川郭奉孝……”周瑜喃喃自語,見周瑜陷入思索,孫權也沒再言語,他原本也隻懷疑是江東的世家豪族暗害孫策,但若無他人策應,僅憑顧、朱兩家的人手哪能將江東主君刺殺?
要知道,江東世家的一舉一動可都是在孫策的眼皮底下,顧、朱兩家雖然不至每日衣食都被泄露,但若是膽敢製毒、陰養精幹死士,隻要是被孫策發現,無疑是主動遞給孫策一把揮向自己的屠刀!
死士的關鍵之處,正在於其隱蔽性,雖然在江東紮根多年的吳四姓,手下肯定也少不了死士,但這些人都是依附吳四姓之中,長久生長在世家中,平時並不是居住於市井。
孫策雖然無法將這些世家死士一一查出來,但是派人守在世家附近、盯防可疑人員還是很容易做到的,所以江東本土的世家豪族也難以肆意指使死士為自己做事。
這些失去了隱蔽性的死士,無疑難以實現對孫策的刺殺,孫策覺得自己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盯緊了世家豪族,雖然不能說是高枕無憂,但也不用整日擔驚受怕。
而孫策怎麽也想不到的是,江東仍然出現了對自己的刺殺行動,而動手之人,則是混入南渡士人中的曹操細作,孫策這裏剛有偷襲許都的決定不久,自然想不到之前剛和自己結為姻親的曹操在如今危急存亡之際,竟然能對自己的計劃有所了解,甚至還能派出人手前來協助刺殺自己。
短短數年之內就打下江東六郡、威震天下的孫策,最終卻死於三名刺客之手,這看似戲劇性的一幕,實則卻是江東本土世家豪族聯合外敵對孫策的一次絞殺。
世人多是喜歡悲情英雄式的敗者以及以德報怨式的贏家,雖然大多以成敗論英雄,但對於英年早逝的孫策,也都給予了足夠的尊重和惋惜。
此時的江東內部矛盾重重,雖然按道理來說,攘外必先安內,但若能將內部矛盾轉換為外部矛盾,或者是用外部矛盾來掩蓋內部矛盾,也不失為一個妙計,曹操正是這個外部矛盾的最佳人選。
雖然已知孫策遇刺一案是曹操與江東世家合謀所致,但若是最初就派人如此傳言,世家必定也會在輿論上進行反擊,所以孫權決定先在江東散布‘主謀是曹操’這一消息。
世家多半會覺得是孫權向自己妥協的一種方式:畢竟真實性已經很難再繼續查證,但孫權之前是借李術血書重啟對孫策遇刺一案的徹查,若是到此為止不了了之也會對孫權自身作為君主的威嚴造成影響,所以一定要對案件的結果進行定論。
世家豪族門當然也不會為了一個曹操而出言反對,於己無利的同時還會有通敵之嫌,現在既然江東新君給了世家這個麵子,世家便還他一個台階,將此事定為曹操所為,既有利於江東百姓同仇敵愾,又不會對孫家和江東世家造成影響,何樂而不為呢?
而在輿論發酵到一定程度之後,是時江東各地對此傳言深信不疑,再傳出“此事不僅是曹操一人謀劃,還有吳郡顧氏從旁協助”的言論,聽者就算不信,也會對顧氏產生懷疑。
無論是否是吳郡顧氏所為,他們都絕對不會承認,而當他們到時出言反對時,孫權已經早讓孫家在曹操處布置的奸細傳遞消息。
曹操知曉自己暗害孫策在江東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之後,一定會想如何才能甩去這口黑鍋,但曹操在江東並無影響力,隻能望江東興歎、一籌莫展,現在突然聽聞還有傳言說吳郡顧氏參與,必會攀咬顧氏,就算不能讓自己從此事中完全脫身,能將自己洗白為從犯也已經足夠。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而和曹操這頭坐擁潁川荀氏、太原王氏、弘農楊氏的猛虎相比,吳四姓就算綁在一起也很難與其中任意一族世家爭鋒,更別說僅僅一個吳郡顧氏了。
在此之後,吳郡顧氏也就順理成章地背上了‘行刺主君’之名,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名聲無疑也會一落千丈,這便是‘輿論戰’最為厲害之處,其中真真假假,又有多少人說得清呢?
君不見某超級大國,每隔一段時日就會散布出某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言論,言之鑿鑿難辨真假,而在達成最終目的之後,之前言論的真實與否,也就無人在意了。
至於這些流言該如何傳播,孫權自然知曉,這關鍵之處正在百姓身上。
畢竟在媒體和信息傳播並不發達的漢末,散布輿論的方式也隻能通過市井百姓,到時將如此傳言流於市井,靜等些時日之後,江東便會人盡皆知,孫權對這一點深信不疑。
在此之前孫權就曾經私傳過一次流言,而那則“孫二公子與世家聯手暗害了討逆將軍”的流言在完全不具有真實性的前提下仍然在江東掀起了軒然大波,這足以讓孫權心裏對之後再次傳播流言時取得的效果充滿信心。
尤其是這一次即將傳播的流言乃是空穴來風,所以無論從傳播程度還是從真實性的角度上,都勢必會勝過自己上一次的嚐試。
如果說之前在孫策遇害一事上,百姓們對孫二公子的議論評價多是質疑偏多,剩餘小部分的人即使相信此事,但也會因孫權此時正統領江東而不敢輕易互相議論,那麽這次麵對外敵曹操,百姓們的態度則會更為篤定,也相應的更容易讓此事流傳於江東。
曹操曾在興平元年進攻陶謙後屠徐州、興平二年擊破張超後屠雍丘、建安三年東征呂布後屠彭城。這在其他諸侯以及他們所屬臣子來說可能是如吃飯喝水一般尋常之事,但站在百姓的立場上,曹操無疑是一個殘暴的魔鬼。
這個魔鬼做出什麽樣的事情都不意外,所以若有傳言說他殘害了自己的主君孫策,百姓們一定會不吝於對曹操其人的咒罵以及對此事的議論評判,到時孫策遇刺一事是由曹操所為多半在江東六郡之地就會是婦孺皆知了。
而在事情發酵一段事情後,再放出有吳郡顧氏暗中勾結曹操一起刺殺孫策的消息,因為涉及到了本土豪強,所以此消息一經傳出會在百姓中引出更大的轟動,而到時再借助曹操手下世家的推動,吳郡顧氏參與其中的真實性也得以‘佐證’。
如此之後,百姓們對吳郡顧氏的叛徒行徑的唾罵以及對主君慘遭刺殺的惋惜也就再難抑製了。
尤其是孫策在統治江東的時日裏,雖然世家豪族對他深惡痛絕,但百姓大多喜歡這個豪爽開朗的主君,當初聽聞孫策遇刺,就已經有很多人為之歎惋,而與孫策相比,百姓對於那些對自己極盡剝削的世家豪族可沒什麽好感,就算明麵上無法直言,但私下嚼嚼舌根的膽子總歸還是有的。
百姓的作用,孫權比誰都清楚,如今的孫權無疑是這個世上最重視百姓之人了,此次雖然不得不‘利用’百姓以達成扳倒顧氏的目的,但最終目的不光是為了攬權於己,更是為了在未來還利於民。
孫權描繪著在輿論戰之後的景象,顧氏衰落、從此江東世家豪族再難成氣候,自己順利穩固了江東局勢、全攬江東一應權柄,那時的江東也會在自己的統治下變成長江天險之後真正的江東鐵壁。
“可是仲謀,此計雖好,但從始至終好像並無證據是顧家所為,雖然顧家嫌疑最大,但若獨以實力而言,朱家也足以做成此事。”周瑜看著碧眸不時閃著精光的孫權,沉默片刻後還是提出了質疑。
孫權目光凝固,呆愣道:“是啊……好像一直也沒有確鑿的證據……”隨後他煩躁地在屋內來迴踱步,該怎麽繼續查下去呢?現在已經無法從秦鬆那裏再獲得任何線索了,這已經是他最後的計劃。
“足夠了,仲謀。”
時間隨著孫權的踱步逐漸流逝,周瑜終於沉聲說道,他看著孫權停下腳步,又開口道:“若以仲謀之計,日後在江東便再無世家掣肘,這也是伯符生前的願望,伯符遇刺一事錯綜複雜,如今顧家聯合曹操的結果對我等最為有利,更何況本就是顧家嫌疑最大,既然如此,不必繼續徹查,依此行事就是了。”
“可是……”孫權遲疑道。
“好不容易有機會在吳郡顧氏的名聲上下手,如此之後江東世家豪族除朱家外皆不足為慮,就算到時朱家生事,鎮壓也就是了,能消除世家豪族對江東的頑疾,伯符泉下有知,想必也再無遺憾了。”周瑜笑道,也該有個結果了,孫權雖然在證據上一時疏忽,但無疑也是給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最好手段。
如果真的繼續查下去,不說證據缺失難以查明,就算僥幸查出了真兇,但若不是吳郡顧氏該怎麽辦?若是錯失這次扳倒顧氏的機會,下一次又會在什麽時候?
周瑜見孫權沉默不語,又提起精神勉勵他幾句,他二人都知道,在確定了這個計劃之後,孫策遇刺之事也就蓋棺定論了,他們一直以來為孫策遇刺一案所作出的努力最終該有一個圓滿的結局,而孫權描繪出的江東藍圖,就是孫策遇刺案件最完美的句號。
“不必自責,仲謀,你已經做到最好了,瑜這就先去派人散布關於曹操的言論,等到時機成熟再拉吳郡顧氏下水,而在靜等消息的這些時日,我們也不必一直待在吳郡,現在伯符的仇已經報完了,不如再去報破虜將軍之仇?”周瑜怕孫權再繼續猶豫下去,連忙轉移話題道。
“征討黃祖?”孫權果然被周瑜所言吸引了注意力,提高聲音問道。
周瑜笑著點了點頭,二人又在此問題上簡單討論了一番,不多時,周瑜也托詞事務繁忙告退,兩人心照不宣,流言的傳播事不宜遲,周瑜這是打算從速行事。
在周瑜走後,空蕩將軍府就隻剩孫權一人,今日因二人密談的緣故,魯肅並不在府上,而周泰也在將軍府的門口守衛。
奇怪的是,孫權的表情並不是如之前一般失落與糾結,而是變得頗有些平淡,甚至還帶有一些因大功告成不可避免透露出的喜意,孫權雙手交叉在一起,無意識地掰動著關節,屋內隻有不時傳來的‘哢’‘哢’的聲音。
孫權如釋重負地唿出一口氣,喃喃自語道:“這是第一次……也會是最後一次。”
“抱歉,兄長。”他複雜地向周瑜身影最後出現的地方看去,隨後轉向將軍府的最深處,遙望著討逆將軍孫策的靈位。
“抱歉,長兄。”
孫權凝重地說道:“權是如何得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曹操可能也知道了。”
“不可能!”周瑜脫口而出,當時孫策還未出兵,曹操又怎麽會知道此事?若說孫權見微知著,尚且有些根據,這曹操可是對江東形勢半點都不清楚,他連‘微’都沒見到,怎麽會知曉孫策奇襲許都的計劃呢?
“這並不是權無稽之談。”孫權扶著額頭,“之前孫曹兩家結為姻親,曹操在我孫家留下了一些奸細,估計也趁機暗中策反了一些孫氏宗親,之前刺殺陳端的孫家侍衛多半就在此列,這我是知道的。”
“他曹操做得,我孫家自然也做得,雖然沒法探聽到最為機密之事,不過曹操與屬下的一些交談,也能傳入我孫權的耳朵裏。”
孫權迎上周瑜的目光,緩緩說道:“曹操麾下的軍師祭酒潁川郭嘉曾和曹操說過:‘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而曹操正與袁紹對峙,突然提起先兄,想必為的就是先兄奇襲許都的計劃。”
“不僅知曉先兄偷襲許都的計劃,甚至對先兄之死的預測也與實際情況別無二致,權並不相信郭嘉真有神鬼之能,所以先兄遇刺的背後,必然有郭嘉的身影,其也必為曹操指使。”孫權斷言道。
“潁川郭奉孝……”周瑜喃喃自語,見周瑜陷入思索,孫權也沒再言語,他原本也隻懷疑是江東的世家豪族暗害孫策,但若無他人策應,僅憑顧、朱兩家的人手哪能將江東主君刺殺?
要知道,江東世家的一舉一動可都是在孫策的眼皮底下,顧、朱兩家雖然不至每日衣食都被泄露,但若是膽敢製毒、陰養精幹死士,隻要是被孫策發現,無疑是主動遞給孫策一把揮向自己的屠刀!
死士的關鍵之處,正在於其隱蔽性,雖然在江東紮根多年的吳四姓,手下肯定也少不了死士,但這些人都是依附吳四姓之中,長久生長在世家中,平時並不是居住於市井。
孫策雖然無法將這些世家死士一一查出來,但是派人守在世家附近、盯防可疑人員還是很容易做到的,所以江東本土的世家豪族也難以肆意指使死士為自己做事。
這些失去了隱蔽性的死士,無疑難以實現對孫策的刺殺,孫策覺得自己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盯緊了世家豪族,雖然不能說是高枕無憂,但也不用整日擔驚受怕。
而孫策怎麽也想不到的是,江東仍然出現了對自己的刺殺行動,而動手之人,則是混入南渡士人中的曹操細作,孫策這裏剛有偷襲許都的決定不久,自然想不到之前剛和自己結為姻親的曹操在如今危急存亡之際,竟然能對自己的計劃有所了解,甚至還能派出人手前來協助刺殺自己。
短短數年之內就打下江東六郡、威震天下的孫策,最終卻死於三名刺客之手,這看似戲劇性的一幕,實則卻是江東本土世家豪族聯合外敵對孫策的一次絞殺。
世人多是喜歡悲情英雄式的敗者以及以德報怨式的贏家,雖然大多以成敗論英雄,但對於英年早逝的孫策,也都給予了足夠的尊重和惋惜。
此時的江東內部矛盾重重,雖然按道理來說,攘外必先安內,但若能將內部矛盾轉換為外部矛盾,或者是用外部矛盾來掩蓋內部矛盾,也不失為一個妙計,曹操正是這個外部矛盾的最佳人選。
雖然已知孫策遇刺一案是曹操與江東世家合謀所致,但若是最初就派人如此傳言,世家必定也會在輿論上進行反擊,所以孫權決定先在江東散布‘主謀是曹操’這一消息。
世家多半會覺得是孫權向自己妥協的一種方式:畢竟真實性已經很難再繼續查證,但孫權之前是借李術血書重啟對孫策遇刺一案的徹查,若是到此為止不了了之也會對孫權自身作為君主的威嚴造成影響,所以一定要對案件的結果進行定論。
世家豪族門當然也不會為了一個曹操而出言反對,於己無利的同時還會有通敵之嫌,現在既然江東新君給了世家這個麵子,世家便還他一個台階,將此事定為曹操所為,既有利於江東百姓同仇敵愾,又不會對孫家和江東世家造成影響,何樂而不為呢?
而在輿論發酵到一定程度之後,是時江東各地對此傳言深信不疑,再傳出“此事不僅是曹操一人謀劃,還有吳郡顧氏從旁協助”的言論,聽者就算不信,也會對顧氏產生懷疑。
無論是否是吳郡顧氏所為,他們都絕對不會承認,而當他們到時出言反對時,孫權已經早讓孫家在曹操處布置的奸細傳遞消息。
曹操知曉自己暗害孫策在江東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之後,一定會想如何才能甩去這口黑鍋,但曹操在江東並無影響力,隻能望江東興歎、一籌莫展,現在突然聽聞還有傳言說吳郡顧氏參與,必會攀咬顧氏,就算不能讓自己從此事中完全脫身,能將自己洗白為從犯也已經足夠。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而和曹操這頭坐擁潁川荀氏、太原王氏、弘農楊氏的猛虎相比,吳四姓就算綁在一起也很難與其中任意一族世家爭鋒,更別說僅僅一個吳郡顧氏了。
在此之後,吳郡顧氏也就順理成章地背上了‘行刺主君’之名,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名聲無疑也會一落千丈,這便是‘輿論戰’最為厲害之處,其中真真假假,又有多少人說得清呢?
君不見某超級大國,每隔一段時日就會散布出某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言論,言之鑿鑿難辨真假,而在達成最終目的之後,之前言論的真實與否,也就無人在意了。
至於這些流言該如何傳播,孫權自然知曉,這關鍵之處正在百姓身上。
畢竟在媒體和信息傳播並不發達的漢末,散布輿論的方式也隻能通過市井百姓,到時將如此傳言流於市井,靜等些時日之後,江東便會人盡皆知,孫權對這一點深信不疑。
在此之前孫權就曾經私傳過一次流言,而那則“孫二公子與世家聯手暗害了討逆將軍”的流言在完全不具有真實性的前提下仍然在江東掀起了軒然大波,這足以讓孫權心裏對之後再次傳播流言時取得的效果充滿信心。
尤其是這一次即將傳播的流言乃是空穴來風,所以無論從傳播程度還是從真實性的角度上,都勢必會勝過自己上一次的嚐試。
如果說之前在孫策遇害一事上,百姓們對孫二公子的議論評價多是質疑偏多,剩餘小部分的人即使相信此事,但也會因孫權此時正統領江東而不敢輕易互相議論,那麽這次麵對外敵曹操,百姓們的態度則會更為篤定,也相應的更容易讓此事流傳於江東。
曹操曾在興平元年進攻陶謙後屠徐州、興平二年擊破張超後屠雍丘、建安三年東征呂布後屠彭城。這在其他諸侯以及他們所屬臣子來說可能是如吃飯喝水一般尋常之事,但站在百姓的立場上,曹操無疑是一個殘暴的魔鬼。
這個魔鬼做出什麽樣的事情都不意外,所以若有傳言說他殘害了自己的主君孫策,百姓們一定會不吝於對曹操其人的咒罵以及對此事的議論評判,到時孫策遇刺一事是由曹操所為多半在江東六郡之地就會是婦孺皆知了。
而在事情發酵一段事情後,再放出有吳郡顧氏暗中勾結曹操一起刺殺孫策的消息,因為涉及到了本土豪強,所以此消息一經傳出會在百姓中引出更大的轟動,而到時再借助曹操手下世家的推動,吳郡顧氏參與其中的真實性也得以‘佐證’。
如此之後,百姓們對吳郡顧氏的叛徒行徑的唾罵以及對主君慘遭刺殺的惋惜也就再難抑製了。
尤其是孫策在統治江東的時日裏,雖然世家豪族對他深惡痛絕,但百姓大多喜歡這個豪爽開朗的主君,當初聽聞孫策遇刺,就已經有很多人為之歎惋,而與孫策相比,百姓對於那些對自己極盡剝削的世家豪族可沒什麽好感,就算明麵上無法直言,但私下嚼嚼舌根的膽子總歸還是有的。
百姓的作用,孫權比誰都清楚,如今的孫權無疑是這個世上最重視百姓之人了,此次雖然不得不‘利用’百姓以達成扳倒顧氏的目的,但最終目的不光是為了攬權於己,更是為了在未來還利於民。
孫權描繪著在輿論戰之後的景象,顧氏衰落、從此江東世家豪族再難成氣候,自己順利穩固了江東局勢、全攬江東一應權柄,那時的江東也會在自己的統治下變成長江天險之後真正的江東鐵壁。
“可是仲謀,此計雖好,但從始至終好像並無證據是顧家所為,雖然顧家嫌疑最大,但若獨以實力而言,朱家也足以做成此事。”周瑜看著碧眸不時閃著精光的孫權,沉默片刻後還是提出了質疑。
孫權目光凝固,呆愣道:“是啊……好像一直也沒有確鑿的證據……”隨後他煩躁地在屋內來迴踱步,該怎麽繼續查下去呢?現在已經無法從秦鬆那裏再獲得任何線索了,這已經是他最後的計劃。
“足夠了,仲謀。”
時間隨著孫權的踱步逐漸流逝,周瑜終於沉聲說道,他看著孫權停下腳步,又開口道:“若以仲謀之計,日後在江東便再無世家掣肘,這也是伯符生前的願望,伯符遇刺一事錯綜複雜,如今顧家聯合曹操的結果對我等最為有利,更何況本就是顧家嫌疑最大,既然如此,不必繼續徹查,依此行事就是了。”
“可是……”孫權遲疑道。
“好不容易有機會在吳郡顧氏的名聲上下手,如此之後江東世家豪族除朱家外皆不足為慮,就算到時朱家生事,鎮壓也就是了,能消除世家豪族對江東的頑疾,伯符泉下有知,想必也再無遺憾了。”周瑜笑道,也該有個結果了,孫權雖然在證據上一時疏忽,但無疑也是給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最好手段。
如果真的繼續查下去,不說證據缺失難以查明,就算僥幸查出了真兇,但若不是吳郡顧氏該怎麽辦?若是錯失這次扳倒顧氏的機會,下一次又會在什麽時候?
周瑜見孫權沉默不語,又提起精神勉勵他幾句,他二人都知道,在確定了這個計劃之後,孫策遇刺之事也就蓋棺定論了,他們一直以來為孫策遇刺一案所作出的努力最終該有一個圓滿的結局,而孫權描繪出的江東藍圖,就是孫策遇刺案件最完美的句號。
“不必自責,仲謀,你已經做到最好了,瑜這就先去派人散布關於曹操的言論,等到時機成熟再拉吳郡顧氏下水,而在靜等消息的這些時日,我們也不必一直待在吳郡,現在伯符的仇已經報完了,不如再去報破虜將軍之仇?”周瑜怕孫權再繼續猶豫下去,連忙轉移話題道。
“征討黃祖?”孫權果然被周瑜所言吸引了注意力,提高聲音問道。
周瑜笑著點了點頭,二人又在此問題上簡單討論了一番,不多時,周瑜也托詞事務繁忙告退,兩人心照不宣,流言的傳播事不宜遲,周瑜這是打算從速行事。
在周瑜走後,空蕩將軍府就隻剩孫權一人,今日因二人密談的緣故,魯肅並不在府上,而周泰也在將軍府的門口守衛。
奇怪的是,孫權的表情並不是如之前一般失落與糾結,而是變得頗有些平淡,甚至還帶有一些因大功告成不可避免透露出的喜意,孫權雙手交叉在一起,無意識地掰動著關節,屋內隻有不時傳來的‘哢’‘哢’的聲音。
孫權如釋重負地唿出一口氣,喃喃自語道:“這是第一次……也會是最後一次。”
“抱歉,兄長。”他複雜地向周瑜身影最後出現的地方看去,隨後轉向將軍府的最深處,遙望著討逆將軍孫策的靈位。
“抱歉,長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