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江州的治城,也是江州最大的城市,物阜人多,在冊登記人口已超過十萬。作為政治經濟中心的一座重要城市,陽城的生活品質,可謂是全江州最好的,自然,也就成為江州的一線城市。


    這一天,一如既往的晴空萬裏,風高氣爽。一切似乎一如往常,沒什麽異常。


    興許,隻有有心留意的人才能發現,天空中有些異樣。


    那實在是不容易被發現的異狀,畢竟,再怎麽有疑心的人,都不會發現那半空中本就有可能出現的飛鳥。那隻是一隻巴掌大的鳥兒,這麽小的鳥兒,更是難以引起人們的注意。


    隻見那隻飛鳥輕輕飛落在陽城西區的一座高塔上,如果特別注意,就會發現,這隻鳥似乎是徑直飛來這裏,原來,這座高塔就是飛鳥的目的地。


    那裏是陽城最高的地方,站在高塔上俯瞰,幾乎可以看見整個陽城的景觀。


    當然,這個景致特殊的地方,也並非所有人都能登頂而來,事實上,這裏早已被人占有。


    看到飛鳥返迴,這高台上,一個身穿麻布衣,身形壯碩的大漢,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隨即伸出右手。


    就在他伸出右手的那一刻,飛鳥似乎一下就找到了歸點,迅速朝壯漢飛近,接著就停在了壯漢的右手。


    壯漢稍稍加力,抓住了飛鳥的雙爪,幫助它穩住,而後,壯漢就在飛鳥的一邊爪子上,發現了一些不屬於飛鳥身體的物件。


    原來,這隻飛鳥是專門訓練來作信件傳遞的,才會如此嫻熟地來往各地。


    “有紙條!”大漢解下飛鳥腿上綁的小竹筒,打開後發現裏麵有一張小紙,便對身旁不遠處一位長者說出他的發現。


    “誰的紙條?”塔的另一邊,那位長者,是一位陽城的養鳥師,聽到大漢的話,長者稍稍側目,迴問道。


    那名大漢,其實是跟隨這位長者的養鳥學徒,聽到長者的問話,他馬上仔細打量了一下竹筒上的標簽,想替長者先行查看一番,卻因此神色一變!他下意識扭轉頭,驚道:“這是宮廷的標識,是欽差大臣給元帥的信函。”


    這話也讓養鳥師神情變得嚴肅起來,經驗豐富的他,當即就判斷出,情況非同小可,必須馬上列為緊急事件處理。


    更何況,這類官方信函,更不能有半點拖延。於是,養鳥師連忙喊來快遞士兵,鄭重交代士兵,必須謹慎保護好這個竹筒,務必親自把紙條送到軍營,交到元帥的手中,切不可有半點損失。


    這是這位養鳥師的主要職責。平日裏,他就是這樣飼養了一些信鳥,將這裏設置為江州的一個信息處理點,承擔了大部分的飛鳥傳書。


    相匹配的,為了保證像眼前收到的這種特別重要的函件能夠確保成功傳送,所以,養鳥師還養著一群快遞士兵,專門負責傳遞飛鳥書信。


    得到命令的快遞士兵,當下迅速帶著那裝著紙條的竹筒,絲毫不敢停步地送到白奇的手裏。


    隻不過,當白奇拿到紙條時,更多的卻是因為會有人給他發來紙條,而感到奇怪不已。


    “我的行蹤不是秘密嗎?怎麽會有人知道我在陽城內?”白奇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湧現出疑惑,奇怪地如同自言自語地說道。


    雖然他是夏軍元帥,但是他一直嚴令手下各位軍將,務必把他的行蹤保密。


    倒不是因為白奇做了什麽見不得光的事情而在逃亡,主要是他不希望自己的行蹤泄露出去後,讓興華軍有機會得知他的所在,從而探得夏軍主力的位置。


    這時的白奇,非常重視興華軍,他尤其需要一些突襲的戰術,為的是能夠攻其不備,打興華軍一個措手不及。


    所以,白奇很不希望,在他還沒有對興華軍發動致命一擊之前,反而被興華軍搶先知道他的所在。


    在這種對敵狀態之下,一點點的錯誤,他都不想再犯。


    帶著疑惑,白奇迅速打開竹筒,查看了紙條。


    這一下,他發現了一個事實,而這個事實,讓他臉上神色一變,他隨即對著自己身邊的幕僚們說道:“興華軍想要偷襲陽城。”


    “元帥,我們要如何對付這支興華軍?”聽到白奇這麽一說,幕僚頓時變得緊張起來。雖說大軍已出,作戰行軍是隨時的事,既然興華軍要偷襲陽城,他們夏軍自然要有所行動。


    隻是,一下子有了消息,這份突然而來,還是讓這幕僚不由得頭皮一緊,便馬上向白奇詢問道。


    白奇倒是與他不同,臉上忽而閃過一絲頗有深意的微笑,仿佛還有幾分老神在在的意味,應道:“這不是興華軍的主力部隊,興華軍的主力部隊仍然在泰安城。”


    “這麽說,這是一支偏師!”這話毫不奇怪地讓這幕僚臉上神色一鬆,帶著幾分驚喜,向白奇確認道。


    “王參軍為何如此興奮?”白奇見一位幕僚驚喜,好奇問道。


    “元帥,這是天助我等。夏軍士氣低落,需要一場大勝利鼓舞人心!”幕僚答道。


    白奇沉思片刻,點頭道:“王參軍此言可行!”


    白奇拿出一個令牌,說道:“傳我將令,命令騎兵龍翼營,神武小炮營出動,設伏興華軍。其餘各部嚴加戒備,隨時聽候命令!”


    白奇的將令,迅速送到騎兵龍翼營和神武小炮營。


    這兩個營,是夏軍的精銳部隊,百戰之師。


    正因如此,不過是要對付興華軍的一支偏師,白奇就已經要動用百戰之師來進行伏擊,足見,白奇對興華軍的重視程度。


    毫無疑問,這對於白奇而言,是一次必須要勝利的戰鬥。


    元帥親自下令,兩個百戰之軍,動作迅捷無比。


    經過夏軍斥候的仔細,小心打探,預先估計了魏英才部隊的行軍路線,開始設伏。


    伏擊的地點,就在一座山上。


    隻要興華軍從西北方向而來,想要進攻陽城,必然路過山下。


    神武小炮營,就在山上架起了神武小炮,瞄準山下的道路。龍翼營則埋伏在山後,神武小炮攻擊結束的時候,龍翼營騎兵就會就近殺出,不給興華軍整軍的機會。


    趁著興華軍混亂,夏軍騎兵的突擊,必能給興華軍重擊。


    另一方麵,魏英才率軍往陽城而來,他的心中卻充滿了幻想。期望著攻破陽城,立下大功。


    “報告長官,還有兩個小時,我們就能抵達陽城。我們是否向司令報告我們的位置?”身邊的副官向魏英才報告。


    “現在不需要,再過一個小時,就發電報,告訴司令,我們要試探性襲擾陽城。”魏英才想要造成既定事實,讓裏昂無可指摘。這也是魏英才對自己有信心,不需要幫助的緣故。


    興華軍魏英才部繼續行軍。


    過了一個小時,魏英才命令電報員發電報給裏昂。


    隨後,裏昂迴信,命令魏英才放棄試探行動。興華軍不斷加強占領區的控製,不希望魏英才他們破壞穩定的局勢。


    魏英才命令電報員迴複:迫在眉睫,無法停止行動。


    魏英才能夠想象出來裏昂惱火的模樣,隻不過他也是一名將領,有一定的自主權。當然,裏昂的命令,魏英才不聽從,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報告長官,那有一座山,過了山,我們就能望見陽城……長官,這裏距離陽城太近,我恐敵軍有埋伏。”副官提醒魏英才。


    魏英才笑道:“不用擔心敵人會發現我們。就算他們發現了,我們正麵迎敵,敵人打不過我們。至於敵人埋伏,我們有優秀的偵察兵,可以提前發現敵人,更不用擔心。”


    副官聞言,不好多說什麽。可是,他心裏麵已經有些擔心魏英才輕敵了。副官微微一歎:再強的偵察兵也是需要時間去偵察。像興華軍行軍的速度如此快,偵察兵又能有多少時間進行偵察。很多時候,偵察兵也隻能走在前麵,比主力部隊提前一步碰到敵軍罷了。


    興華軍繼續行軍,準備繞過小山。


    魏英才部五千興華士兵,繼續前進。不一會兒,部隊進入山腳下的道路。


    興華軍官小心翼翼地打量周圍的環境,卻沒有人發現山上的夏軍。


    嘭!嘭……一聲又一聲的巨響,落在興華軍的頭頂上。


    “敵襲,臥倒!”


    部隊遇襲,魏英才第一時間喊道。


    興華軍士兵都經過嚴格的訓練,知道如何躲避炮彈。


    第一輪炮擊結束。


    通過分析彈道,興華軍官兵很快就判斷出敵人炮兵的位置。魏英才命令部隊,迅速離開原地。


    此時的魏英才是感到驚訝的,他沒有經曆過之前的兩軍對戰,一直對夏軍的強,沒什麽概念。


    如今,遇到夏軍的伏擊,頗有些被套路的感覺。


    魏英才部隊選擇了後退。可是,部隊還沒有撤出敵軍的炮擊範圍,又有一輪炮擊轟炸襲來,興華軍再次遭遇炮擊。


    接著,魏英才聽見了密集的馬蹄聲。


    “是敵人的騎軍!”魏英才大吃一驚。


    雖然魏英才部大部分都是騎軍,但是他們遭到神武小炮的襲擊,隊形早就亂了。跑是跑不過敵人,所以,魏英才命令提前撤出山腳的士兵,立即構建一個陣地。既然跑不了,那就不跑了,嚐試一下阻擊敵軍。這種選擇是危險的,敵人炮兵可以移動大炮,繼續攻擊他們。


    可是,魏英才部沒有一點緩衝也是不可以的,他們需要時間,重整旗鼓。


    果然,夏軍騎兵從林子裏殺出。


    奔騰的騎兵,毫不猶豫地衝入興華軍中,亂砍亂殺。沒有及時迴撤的興華士兵,也奮起反擊。可是,沒有隊型的部隊,興華士兵隻能各自為戰,無法形成有效的反擊。不過,他們的奮起反擊,為戰友贏得了時間。


    魏英才部在小山三百米外的地方,構建了一個簡易的陣地。


    魏英才見夏軍騎兵在殺戮自己的士兵,心中滿是悔恨。如果他聽進部下軍官的話,仔細檢查一下小山,就不會被伏擊。


    “報告長官,迫擊炮準備完畢!”炮兵軍官向魏英才報告道。


    魏英才聞言,咬咬牙,說道:“立即開炮!不能浪費戰友給我們爭取到的時間。”


    炮兵軍官聞言一頓,魏英才的話他聽出來了,就是不分敵我,轟炸小山山腳下的夏軍騎兵與興華士兵。


    “執行命令!”魏英才喊道。


    炮兵軍官舉手敬禮,去執行命令。


    被夏軍騎兵纏住的興華軍士兵可不在少數,上千興華士兵,被夏軍纏住了。雙方發生激烈戰鬥。


    不過,這一切都是暫時的,夏軍白刃戰近戰的實力,比興華軍還要強一些。興華士兵正在逐一倒下。


    魏英才的命令盡管非常殘忍,可是非常有效。


    迫擊炮響起,爆炸聲也打亂了夏軍騎兵的進攻節奏。


    過了十分鍾,夏軍騎兵暫時後撤。


    魏英才命令軍官聚攏興華士兵,緩緩向後撤退。前方的興華士兵,將近一千士兵,他也放棄了救援。山上的夏軍炮兵,魏英才不能不防。


    興華軍後撤一公裏,借助地形,反伏擊夏軍騎兵。夏軍騎兵追敵心切,重新追擊,遭到了興華軍的小小打擊,丟下數百騎兵不得不暫時後退。


    魏英才見敵人後撤,帶著士兵繼續後退。


    夏軍騎兵再次發起攻擊,發現興華軍不見了,卻是在一個小時之後。


    魏英才部隊,還沒有見到陽城,就遇敵人伏擊,不得不黯然撤退。


    魏英才部急忙逃離險地,過了兩個小時,確定沒有敵人追蹤,魏英才才下令停止行軍,進行休整。等到各隊軍官把損失情況向魏英才報告的時候,魏英才差一點昏了過去。


    興華軍魏英才部,在山腳下,竟然損失了一千兩百名興華軍士兵。這是興華軍建軍以來,損失最大的一次。魏英才既對死去的士兵感到悲傷,也對自己的這一次失敗,感到悲哀。這都是因為他的輕敵,他的疏忽,導致的戰敗。更加重要的是,他還擅自行動,違抗上級命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世穿越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夜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夜凡並收藏異世穿越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