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為泰安城中民心未定,所以,一個正式而且鄭重的進城儀式,才顯得尤為重要,要不然,若是換在平時,倒是大可不必這麽大費周章。?


    裏昂的確很清楚,在這座叫泰安的縣城裏,居民們其實並沒有全部都是打心底地臣服了興華帝國,因此,如果想要控製泰安城,光是從軍事打下這座縣城,顯然還不足夠。如何軟硬兼施地,讓泰安縣城的居民,最終明確接受這個事實,就成為了興華軍進駐泰安城後,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泰安城的地理位置,對興華軍而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夠穩固地掌控泰安城,對於興華帝國進一步攻下江州,自然是極為關鍵的奠基石。


    隻有真正掌握了泰安居民的民心所向,興華軍才有機會好好經營泰安城。也隻有把泰安城打造成為興華軍在江州的基地,興華軍才不會成為無根之水。


    眼看著興華軍的入城儀式順利舉行,泰安城的居民在逐漸接受這個事實,裏昂總算可以放下心頭大石。想了想,也是時候應該向帝國匯報情況了。


    於是,裏昂向跟隨在旁邊的通訊軍官示意一下,後者馬上走到裏昂的身邊。裏昂稍微順了順思路,然後示意通訊軍官記下他的話:“立即給帝國國防部電報:匯報帝國國防部,我部徹底占領江州泰安城,現請示帝國國防部,是否能夠在泰安城建立軍火庫與糧庫,以及轉移壺關倉庫至泰安城,創建根據地。”


    通訊軍官記下了裏昂的話,便拿著記錄,去尋電台報。


    半個小時之後,興華軍的入城儀式,圓滿結束。


    泰安行政局在入城儀式舉行的過程中,就已經在泰安城中心區域的告示牌上,貼上了行政局在泰安城設立之後的第一次公開告示的文件。


    第一份告示,是宣布興華帝國建立類似於縣衙的機構——行政局,接替縣衙的主要工作;


    第二份告示,宣布成立泰安地方議會,規定泰安民眾如果有任何民意,都可以到泰安地方議會表達自己的民意,通過議員向行政局表達意見,行政局的官員會根據民意,進行官方迴答。在告示的下方,還公布了七名議員的名字;


    第三份告示,行政局公布了招收聯防隊員,組建聯防隊伍,進行治安管理,嚴懲犯罪的行為。


    在入城儀式結束之後,原本紛紛準備散去的泰安居民,正好得知,泰安城行政局在公告欄第一次貼出告示的消息!


    泰安縣城剛剛易主,這職能類似於原泰安縣衙的泰安行政局,第一次貼出告示,當然是很容易引起民眾的關注,尤其是,這個時期又特別敏感,行政局的任何一個動作,都和泰安城的民生息息相關。既然是事關己身,關乎泰安城民眾接下來的生活前景,泰安城中的居民當然都非常關心。


    因此,幾乎所有泰安民眾都前往告示欄的設立處,期望親眼看一看告示的內容,因為等不及稍後再從旁人處打聽消息了。


    很快,告示欄周圍,就圍住了密密麻麻的人群。當中,稍有文化的泰安居民,都不止一次地閱讀和理解告示上的所有內容,並且議論紛紛,久久不散去。甚至,不認識字的人,也無所謂會有可能被人嫌棄囉嗦麻煩,而再三地要求旁邊識字的人,為他們反複讀告示,以及解釋告示上的內容。


    一時間,這告示欄附近如同鬧市一般,人們在反複議論和交流看法,有人解讀著,也因此被相信或質疑,這些話語,在反複交錯著。


    顯而易見的是,這三份公告,已經紮紮實實地牽動了泰安居民的心思。


    而在這三份告示中,最讓泰安城中居民感到詫異與奇怪,無外乎泰安地方議會了。


    這個機構,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個被泰安居民熟知和能夠理解的官府。如果不是在告示上所附帶的,那七個議會議員的名字,都是這些泰安居民所熟知的人物的話,恐怕,這第二個告示,幾乎是沒有人能夠明白和理解。


    因為,這個所謂的泰安地方議會,按照告示上的解釋,對於泰安居民來說,讓他們很難聯想到原來的泰安縣衙。


    這實在是一種形式非常新穎的“衙門”。


    如果要說是和泰安縣衙一樣的“衙門”,可過往的泰安縣衙,可不是接受尋常老百姓“聲”的地方。那時候,要是尋常百姓找上縣衙,可都是有冤申訴的時候居多,基本也都是為了解除一些居民之間的糾紛問題。


    但是,告示上所顯示的,關於這個新設立的泰安地方議會,卻是有了另一個極為重要的新功能——任何泰安的居民,都可以把自己的民意到泰安議會表述。尋常小民也有了向官府出自己聲音的渠道,可以投書,但也可以不需要投書,也不需要求人,平民直接上門用口說話表述,就會有議員傳達平民的意見,這個可不是泰安居民能夠想象到的自由度和公平性。


    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在夏國,向來就有民不告官的潛規則。隻要平民狀告官員,無論是否有證據,官員都可以先懲罰平民的不敬,打過一輪,杖十次,再問案。在夏國,有明確的階級壁壘。因此,對於泰安居民來說,在以前的生活中,別說他們能夠像告示上所示,以後泰安居民可以到泰安地方議會那裏,暢所欲言,有話說話了,在夏國的統治中,他們對於官府的任何作為,不管對錯,也必須做到避而不談,才能避免惹禍上身。


    簡而言之,如果告示上所說的,並非隻是興華帝國籠絡人心的表麵功夫的話,那往後,泰安居民可以擁有的自由度,實在是和過往有著天淵之別了。


    “怪不得,雲州的人會接受興華國的統治。”圍觀者當中,因為這項難以想象的告示,而傳出了驚歎聲。


    江州與雲州相鄰,兩個州一直都有維持著一定的交流,所以江州人對雲州人的一些情況,尤其是雲州生的大變動,自然都是有足夠的了解的。有些人一直以為數萬雲州人參加興華軍雲州軍團,是興華軍抓壯丁,強迫雲州人參軍。但現在,看到興華帝國在泰安縣城的第一次公開施政的內容後,這些人的看法,頓時有了不小的改變。


    隻是,這人的話音剛落,旁邊的另一個聲音馬上傳出,卻是在提醒這個人:“張兄慎言!”


    這也難怪,不管怎麽說,雖然興華帝國攻下並且掌控住泰安縣的實權,但對於泰安居民而言,時局仍未穩,作為普通的平民老百姓,還是不要公開對官府的作為多加點評,要不然,在這麽敏感的時期,總是容易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經他一提醒,頓時,眾人不敢多說些什麽。


    許多平民百姓不敢惹禍上身,對興華軍與夏軍之間的戰鬥,明哲保身。


    一位隱藏在人群裏的興華情報人員,也聽見了平民的議論聲,他用錄音筆仔細地把圍觀民眾的一些話語記錄下來,仔細打量一下對方當時的表情,也記住下來。


    興華帝國有一套成熟的占領方案,其中,如何爭取民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大多數占領區的管理者,都要受過相關的培訓。沒有培訓的話,興華帝國也會放一個占領手冊,要求每一位管理者仔細研讀。


    裏昂是在興華軍大部隊入城的半個小時之後,抵達泰安縣城的興華軍指揮部。


    興華軍指揮部位於泰安城的一處軍營,那原本是夏軍的軍營,擠一擠可以容納八千餘人。


    裏昂進入指揮部之前,便從士兵的口裏,得知魏想、費羅蒙在指揮部帳篷內等候他。


    裏昂走進指揮部帳篷,魏想和費羅蒙主動微笑迎上去,說道:“裏昂司令,恭喜您率領興華軍攻入泰安城,為帝國爭的一個基地。”


    “這是我的本分!不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接下來的事情,就要依靠你們,在泰安城內建立帝國的統治,推行帝國製度,這才是最難的。”裏昂主動握手兩人,微笑說道。


    “司令客氣,我們的工作,不會比興華軍用命拚搏更加危險。”費羅蒙說道。


    “我們都是為了帝國的崛起,共勉!”裏昂說道,頓了頓,他又問道:“你們一起找我,有什麽事情嗎?”


    “司令,我準備組建聯防隊伍,維持治安,希望您能夠派一些軍官,負責招聘與培訓聯防隊員一些紀律性。”費羅蒙把自己的來意告訴費羅蒙。


    “很好,你的想法非常不錯。聯防隊能夠承擔城內的治安,無疑是解放了一定數量的興華軍,這能有效地節約軍力。”裏昂肯定了費羅蒙的行為,他想了想,又繼續說道:“到時候,我會派優秀的軍官給你,訓練聯防隊,讓他們懂得什麽是紀律。”


    “謝謝裏昂司令!”費羅蒙說道。


    裏昂點頭,把頭偏向魏想,說道:“魏想,你給我帶來了什麽消息?”


    “報告裏昂司令,我們潛伏在夏國的情報人員,傳來消息。夏國皇帝,已經開啟戰爭動員,中州、東州的軍隊正在動員。預計六個月以後,江州會至少增加五十萬軍隊,甚至是一百萬軍隊。”魏想答道。


    “好的,我知道了。”裏昂答道。這意味著裏昂率領興華遠征軍,最好在半年內,控製江州,並且在江州構建一條較為鞏固的防線。


    從防線的問題,裏昂又想到泰安城城牆的缺口,說道:“我要加固泰安城的城防,需要你們的配合。”


    “沒問題,行政局準備了大量的金幣,可以雇傭大量的泰安人,修繕與加固城牆。”費羅蒙答道。


    每一位興華士兵都是珍貴的,他們是職業軍人,擁有強悍的戰鬥技能,所以修複與加固城牆的事情,裏昂是絕對不會讓士兵去做。費羅蒙等興華帝國的官員也都了解這一點,早有方案,驅使泰安城的居民修建城牆。


    “還有一件事情,你們需要盡快解決。那就是泰安城內,有大量的難民,你們最好趕走一部分,讓他們迴家。”裏昂說道。


    費羅蒙看了一眼魏想,對裏昂說道:“我們希望興華軍能夠派出一個連,協助行政局,解決難民的問題。”


    “沒問題!”裏昂答道。


    泰安城內,有一批特殊的平民,他們原本是居住在泰安縣城周圍鄉鎮山村的一些平民。因為夏軍的堅壁清野戰略行動,所以這些特殊的平民不得不躲入泰安城,躲避戰亂。


    “我會讓他們選擇,是出城迴到他們的家鄉,或者留在泰安城。如果他們留在泰安城,我就會以一個較為低廉的價格,雇傭他們修建泰安城牆……”費羅蒙說道。


    裏昂打斷費羅蒙的話,說道:“這些事情,你不需要向我匯報。”


    “是,司令閣下。”費羅蒙點頭答道,他向裏昂告辭。


    裏昂點頭,同意他們兩個人離開,並且給他們一支興華軍連隊的指揮權。


    費羅蒙和魏想離開,裏昂開始坐下,寫詳細的戰報,並且思考興華軍的下一步行動。


    按道理,興華軍的下一步,理應是陽城。


    不過,裏昂有心把泰安城建成一座堅固的倉儲型城市,用來存儲興華軍的軍用物資,那麽泰安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泰安城沒有一定的自保能力前,裏昂暫緩出擊陽城。


    裏昂連連給帝國電報,把自己的計劃上報,接著又指示下屬軍官,布置泰安城防。


    “整修城牆,加固一些防禦設施。四麵城牆,兩個城門。有城門的兩麵城牆,各自布置兩挺機槍……”


    “既然我們攻下了泰安城,周邊的夏軍餘孽,那就留不得了。”裏昂拿出地圖,看了看泰安縣城周圍環境。


    雖然興華軍攻下了泰安城,但是泰安城周圍仍然有相當數量的夏軍。這些夏軍,大多數士兵還是騎軍,來去自如。如果興華軍不剿滅他們,勢必影響興華軍接下來的戰略。(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世穿越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夜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夜凡並收藏異世穿越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