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華帝國在對剛剛完全占領下來的雲州,製定統治製度,但還是一如既往地以民心歸順為主旨,強硬手段為輔,這點非常關鍵。


    畢竟興華帝國占領的是雲州,雲州還屬於夏國的時候,似乎還是昨天的事。眼下兩國對峙,在這種背景下,雲州的百姓們,不同於已經複國無望、境況淒慘的亡國奴,他們並不知道的是,今天的形勢是否就是明天的情況,也不知道他們這會,到底應該是屬於哪個國家的。


    這民心一渙散,自然是六神無主,難免有時還會猶豫不決,不知道對於新主,他們是否應該歸順。


    雖然到目前為止,經過多番努力,算是能讓雲州百姓對興華帝國有了比較全麵的了解,不再是一個陌生的、不知打哪來的侵略者,但終究,當初興華帝國還是以侵略者的身份出現在他們麵前的。


    如果興華帝國在攻占了雲州之後,不能盡快安撫民心的話,難保哪一天會起動亂,而始終虎視眈眈急於收複失地的夏國,卻就在一旁,對興華帝國顯然是極為不利的。


    因此,如何收服民心,才會成為興華帝國攻下雲州後,首要而且最為重要的問題,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在雲州實施的政策,就是關鍵。


    興華帝國的占領區政策,也並不複雜,主要從政治、經濟以及文化這三個基礎方麵下手,對應了三個基本政策,並且初步設置民政、法院、警察部和軍部四大部門。


    這三個政策分別為:


    第一個政策,明確雲州歸入興華帝國的版圖,雲州各地不更改原有地名,保存民生原有生活環境狀態和風俗習慣。隻有在對於國民身份方麵做出硬性規定——強製推行國民身份證製度,雲州普通百姓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到規定的部門完成個人資料登記,以及提交申請資料辦理身份證,隻有擁有興華帝國國民身份證的人,才能獲得國民待遇,興華帝國才會承認其私人財產的合法性,否則,一旦超過限期還沒有完成登記手續的話,對於這一部分民眾的私人財產將會被定性為產權不受承認的無主財產,興華帝國將有權重新占有或分配,比如房屋地契等等。


    這個政策由民政部主導,警察局與軍部協助進行。


    第二個政策,強製征收雲州夏國貴族與大地主的田地,重新進行利益再分配。願意歸順興華帝國的國民,將會得到帝國給予的福利,這些福利就是從夏國貴族那裏征收過來的。在雲州,貴族與大地主畢竟是少數派,動蕩不會太大。在利益再分配的過程中,同時還會兼顧興華軍士兵的利益。比如,興華協民軍的士兵,他們為興華帝國而浴血奮戰,更是理所應當有機會分得雲州的田地。這個政策,也是由帝國的民政部、警察部以及軍部協同進行。考慮到雲州貴族和大地主必定會有拚死頑抗者,這個政策還附帶一條行動準則,隻要遇到不願低頭臣服的貴族或地主,可以直接抓捕或者擊斃,並強製沒收其所有土地。


    第三個政策,征兵製度與募兵製度。這兩個製度將會同步進行,在雲州當地招募願意臣服興華帝國的青壯年或現役軍人,組建雲州軍團。同時,實行公民製度,培養雲州本土的公民。按照興華帝國的公民製度,興華帝國國內的任何人,生來就是國民,想要成為公民要有貢獻,參軍是其中一條路。隻有公民才有資格擔任官員職位。把願意歸順的雲州人的命運與興華帝國的命運,捆綁在一起。


    這三個政策隻要深度展開,雲州的民生就能以最快程度安穩下來,而等到雲州局勢徹底穩定之後,屆時,興華帝國將會再推行大一統的政策。


    製定這個政策,是群策群力,易星辰與希恩等內閣大臣將具體章程逐一商議通過後,再以最快的速度將其按序編製並修訂成冊。


    然後,按照易星辰的命令,希恩緊接著進行一係列的人事任命,確立雲州各個官職的負責人:任命秦征國為雲州蜀城的城守,總理雲州軍事,保留帝國東征軍團指揮官的職務;任命趙昌為雲州警察部部長,負責組建警察部隊;任命車恩仁為雲州軍團參謀,他負責以協民軍為基礎,建立雲州軍團。雲州軍團,隸屬東征軍團指揮部,由興華軍東征軍團統製。


    先確立的是軍隊的官職,至於蜀城民政部部長、法院院長等職務,易星辰是打算直接從興華帝國調派官員去雲州上任,以便興華帝國更好管理雲州的事宜。製定這些對應的政策,可算是耗費了這幫人不少的心思,幾乎是用了一個通宵的時間,易星辰和希恩等人才算是完成總體規劃。


    早上四點三十分,當眾人都已經在一夜工作之後,神色俱疲之際,柳依依帶著一群皇宮侍女,為易星辰及一眾官員,送來一些溫熱的湯水與點心,犒勞這些辛苦了一夜的興華帝國忠臣們。


    但對易星辰,柳依依還多了一句帶著嬌嗔的怨言,而且顯然是不想影響易星辰在眾位臣官麵前的威信,她還特地壓低了聲音:“你是有多緊急的事情,非要這樣通宵忙一宿的嗎?要把身體熬壞了可怎麽辦?”


    易星辰聞言,不僅不怒,反而還看著柳依依,露出了會心的一笑。至於那一眾帝國臣官們,早已“淪陷”在柳依依送來的點心上了,自然不會在意到兩人的深情款款。


    用餐後,希恩等人,才滿足地起身,向易星辰和柳依依拜謝後,離開了作戰一夜的興華皇宮議事廳。


    雲州蜀城,秦征國剛剛睡醒。本以為這是個鬆閑舒適的清晨,但他這份忙裏偷閑的閑心,在看到他案桌上放得穩穩當當的電報時,就瞬間瓦解了。


    這是來自帝國的,皇帝與內閣親自發來的電報。更重要的是,當秦征國看完這電報之後,不僅被電報上密密麻麻的文字給嚇了一驚,而且電報的內容,也讓他詫異無比。


    因為,電報的內容詳盡而且細致!由此,秦征國就知道,皇帝和內閣對雲州的重視程度是有多高了。不難看出,電報上的內容,肯定是皇帝陛下與一眾內閣大臣連夜做出的結果,上麵全是管理雲州的條陳,而且思慮之周全,是秦征國不能企及的。他在細細閱讀之下,漸漸也就打消了昨夜的一些想法。


    昨夜,秦征國剛剛迴到蜀城,凳子還沒坐熱,協民軍的幾位統領,就紛紛上門,邀請秦征國前往赴宴,飲酒作樂,為的是慶祝興華軍順利占領雲州全境。本也不是什麽奇怪事,隻是這幾位統領,不是別人,他們都是早期選擇跟隨興華軍的雲州人,當中,以王傳世為首。


    王傳世等人,在這宴席上,勸酒之機,就不斷勸秦征國,在管理雲州的問題上,還是要優待讀書人,他們一致認為,興華帝國管理雲州,是需要雲州讀書人的幫助。雖然話沒說得露骨,但意思已經很清楚——王傳世等人是希望,秦征國在之後整頓雲州的過程中,是不適宜驚擾雲州的地主,或者士紳的,反而更是應該籠絡這些人的勢力。如果這部分人願意向興華帝國投誠的話,那就接納他們,並相應地讓他們成為雲州的管理階級。隻要借助這些地主鄉紳的地位和勢力,興華帝國就能更為穩固地掌控雲州。


    在接到這份電報之前,秦征國是很重視這些協民統領的意見的。因為,雖然興華軍作為主力軍隊,駐紮雲州負責防禦夏軍,但協民軍,是作為負責各個地區治安的重要力量,所以,在如何管理和整頓雲州的問題上,他們的想法和建議,秦征國自然是不可忽視的。


    直到,秦征國讀完這份電報,明確了易星辰陛下的旨意之後,他才驚覺,他的想法錯了。


    如今,興華軍占領了雲州,這是鐵一般的事實,雲州已然屬於興華帝國,也隻能是興華帝國的雲州,而不再是夏國的雲州。更加重要的是,帝國對於管理層不可能沒有自己的決斷和安排,犯不著一定要起用雲州的讀書人。


    最最重要的是,興華帝國要收攏雲州民心,就必須是出手幹涉雲州貴族與地主的利益。如果不破壞現有的、由夏國建立起來的舊國政府製度,不破壞這些地主士紳們一些固有的勢力圈的話,就無法從根本上粉碎夏國的勢力。因此,秦征國不但不該保護雲州士紳們的利益,反而首要任務就是要盡快消弱雲州的士紳,才能確保重新在雲州的土地上,推行興華帝國的各項製度。


    秦征國想了想,給興華軍的電報局一封電報,讓他們盡快發給趙昌,要求趙昌等一批參謀軍官,以及興華商會的商業人才,盡快趕到蜀城。


    確定了自己的最新要務之後,秦征國加快行動,命令興華協民軍兩件事情:一是維護城中的基本秩序,允許居民進出蜀城;二是注意保護蜀城各個衙門,尤其是衙門存放資料的地方。


    迴想王傳世等人的提議,他們主要是希望勸說秦征國,讓其不要有過激的行動來對付雲州的貴族與地主,雖無大過,但涉嫌兩麵討好,不乏有給自己留後路的動因。不管是否誤解,是否有猜錯了他們對興華帝國的忠誠度,至少在這需要整頓雲州的當下,終歸是關鍵時刻,還是謹慎為上。於是,秦征國派了十幾名興華軍軍官,接過協民軍的調動大權,防止協民軍動亂。


    當然,秦征國並非是認為協民軍會起動亂。


    這支軍隊,打從一開始,就不是依靠雲州的貴族與地主建立起來的,所以不見得完全是為雲州貴族鄉紳謀福利的意圖。他們的組成,更像是雇傭兵團,是興華商會以豐厚的軍餉構建起來的,這可以認為,協民軍不會是為了雲州貴族而背叛興華帝國的。


    而王傳世等人,在興華協民軍中影響較大的原因是在於,他們是較早參與協民軍的一批人,又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因而不少人都成功上位,並掌握了部分軍權。但盡管這些人仕途順利,也不代表他們能夠一步登天,隻要確立當中有人圖謀不軌的話,興華軍是有權可以隨時罷黜他們,重新換一批軍官的。


    不過,興華軍剛剛占領蜀城,不適宜大規模換將,因而秦征國決定派出部分軍官,先分了王傳世他們的權。


    事實證明,秦征國的做法,是正確的。


    在興華軍的威懾下,十幾名興華軍軍官順利接過了蜀城中協民軍的指揮權。


    下午,趙昌與車恩仁等人趕到蜀城,秦征國一見到他們,就分秒不耽擱地,把帝國的電報,交給他們二人觀看。因此,兩人隻在稍事歇息之後,就也迅速行動,完成自己的任務:車恩仁立即派興華商會的人才,進駐知府衙門,接過戶籍信息管理,開始整理戶籍,為推行身份證製度做準備;而趙昌則是在興華軍與協民軍的軍中,按照一比三的比例,挑選一千名忠誠的士兵,組建雲州警察部。


    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裏,秦征國一邊穩定雲州的局勢,一邊加強劍關的防守。


    劍關受到了張振國的二十萬大軍的連番攻擊!可盡管如此,張振國始終動不了其分毫。不僅如此,因為興華軍的炸彈,夏軍在劍關之下,反倒顯得寸步難行。夏軍甚至還動用了許多攻城器械,比如衝車等,卻都是還沒有靠近關口,就被炸翻了;井闌,也從攻城必備器械,變成了興華軍狙擊手的靶子;投石車,更是成了迫擊炮的“寵物”。


    幾次攻城下來,夏軍進不得半步,卻已經損失慘重,死傷一萬有餘。在這種情況下,張振國即便攻城決心再強烈,也不能無視士兵的傷亡,最終不得不暫時撤軍,返迴壺關,重新備戰。(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世穿越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夜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夜凡並收藏異世穿越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