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半個小時之後,易星辰就得到了戰報,了解了雙方的大概傷亡情況。這次雙方交戰,射月族騎軍是幾乎被盡數殲滅,隻有少量騎兵,得以幸免於難,逃脫了去。
得到這個消息後,易星辰命令戰場上的興華軍不必去追擊殘餘的射月族騎兵,畢竟,那些零散的騎兵,已經不足以成氣候。接下來,易星辰更多的關注點,則是需要放在收服民心之上。因此,易星辰命令興華軍中軍原地休整,準備整軍之後,直接前往射月族大寨。
與此同時,另一邊,五百興華軍前軍,也取得了可喜的戰績。
前軍一邊搜索,一邊清剿,最終順利地掃蕩了射月族的三個部落,讓射月族接受了一次極大的震蕩。然而,讓射月族更加想不到的是,興華軍準備對他們來一次困獸鬥。
原來,趁著掃蕩的推進,興華軍前軍,不動聲色地,順勢把射月族的部落族人,全部往他們的大寨驅趕。但射月族的這些部落族人,隻顧得上擺脫興華軍前軍的追剿,並沒有注意到,興華軍前軍是將他們從分散的各地漸漸聚攏到一起。
事實上,興華軍這樣做,是有特別的目的。隻要把各處的射月族人聚集到一起,然後來個甕中捉鱉,斷了射月族的糧草供給,增加射月族的後勤壓力,到那時候,自然是不戰而勝。
雪池山,射月族的大寨。
大族長啟,此時正在舉辦宴會,招待從射月族領域各地聚集而來的各個部落的族長或長老。這次全族各部落領頭人的會麵,距離上次同類會議,已經有一段較長的時間了,然而,這卻幾乎是族中各個主要領袖聚集得最全的一次了。畢竟,這關乎射月族的存亡。
然而,當各地的部落領袖紛紛到場的時候,人人臉上都是烏雲密布。神色凝重,如臨大敵。
看到眾人的表情,大族長啟更是明白,時間緊迫。他必須在今天,爭取到這些人的歸順,要不然,之後會發生什麽變數,就難說了。
於是。打從宴會一開始,啟就費盡了心思,百般勸說號召。
其實,啟之所以需要大費唇舌去說服這些部落領袖,是因為,在這些部落領袖當中,大部分人對於射月族與帝國開戰一事,實際上都是抱有疑慮的。
雖然,這些部落領袖也不全都是像桐一樣斬釘截鐵地反對用戰事來維護射月族領土的完整和族群的自治,但他們也並非出於自願地要與興華帝國公然宣戰的。試問,如果能夠有個安穩的生活休養生息,誰會可能冒著生命危險,和一個國家作對?
要不是啟在這次的宴會中,將興華帝國描繪成強取豪奪的野蠻霸主的話,這些部落領袖也不見得會對興華帝國漸生厭惡之情;
要不是射月族早有規定,射月族各部落之間須得互相幫扶,嚴格聽從主脈號令的話,他們是不想放棄安穩,而與大族長啟為伍;
要不是大族長啟所描述的。關於讓射月族建國獨立自治的構想,也確實吸引了他們,他們也不會想要嚐試與興華軍對抗。
盡管這些部落領袖的打算興許不盡相同,但他們都紛紛動搖了心思。
“諸位。這是我們射月族的機會!讓我們預祝,我們射月族擊敗興華軍,勝利大捷,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國度!”隨著啟的激情蕩漾的演講著,宴會也漸漸到了中段,看到宴會場上眾位部落領袖。受到他的感染之下,也漸漸露出躊躇滿誌的精神麵貌時,啟隨即舉起杯子,一邊向各位勸酒,一邊聲調高昂地說道。
“同祝!”宴會中眾人也舉起酒杯應答。
看到眾人舉杯附和,啟仿佛得到了全世界一般,心中激情萬丈,暢快至極。他滿心以為,這些部落領袖已經悉數被他說通了,接下來,隻要射月國順利立國,那麽,身為大族長的他,就能順理成章地,成為國王。
不過,正當這些射月族的人沉浸在各自的美好想象中時,外麵的世界,早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緊接下來陸續迴傳的消息,更是讓原本因為得到各部落支持而興奮激昂的啟,情緒迅速下滑,心情更是越來越差。
“報,有一支射月族的部落,向我們靠攏。”
“報,又有一支射月族的部落,向我們求救。”
“報,有我族的部落,遭到興華軍的攻擊,他們逃到大寨,尋求幫助。”
這如同雪花般飛傳而來的消息,說白了,其實都是一個內容——求救!隻是,在這短短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啟就先後聽見下屬匯報了三個幾乎同樣的求救消息——竟然連續有三支射月族的部落,向大寨求救!這讓啟開始感覺到很不對勁了。
啟問道:“這些部落,他們到底都是怎麽迴事了?”
“他們都是遭到了興華軍的襲擊。”下屬道。
“他們死了多少人?損失大嗎?”啟直感後背開始發冷,問道。
“損失非常慘重。但更重要的是,死了還算是好的了,大多數部落的人,活著比死了還慘。根據收集到的情報顯示,這些入侵的興華軍手段兇狠,不僅搶走了部落民眾的糧食,還燒毀了他們的帳篷,逼得他們流離失所,更甚者,隻要有所不從,就會對他們拳打腳踢,或是還有可能會被殺害……百般折磨之下,這些部落的人,幾乎已經全部都離開了原來的居住地,所以,他們隻能趕來這裏,向大寨求救!”下屬細細數來,均是已經查實的情況,但這些話,一字一句都像是錘子般,重重地打在了啟的心上,讓他內心咯噔不已!
因為,在聽著下屬的描述之時,啟的腦海中,隱隱產生了一個讓他隨之驚恐不已的念頭,而後更是不斷被證實——難道,興華軍是想要把他們集中在一起,一網打盡?!
這個跡象太有可能了。
首先,興華軍的舉動。很是反常。按照戰爭的一般規律,戰勝者要麽收服俘虜,要麽就是斬殺俘虜,卻極少會有任何一個軍隊。竟然做出了驅趕俘虜的舉動;
其次,按照這些部落的逃亡走向,都是不約而同地往雪池山射月族大寨這裏而來,這個巧合,反而根本不像巧合。
啟雖是個野心十足的人。但他也並非一個空有狠勁而不精明的傀儡領袖。事實上,能坐上大族長的位置,啟自然有其獨到厲害的地方。根據這些隱藏著的,猶如碎片的信息點,精明敏銳的啟,已經基本可以肯定,興華軍的真正意圖,極其恐怖!
“大族長,我們要小心!”就在啟沉思的時候,啟的身旁。輕輕傳來一句話。話是他的謀士萬東城說的,一名自稱亡國人的舊東離國的高管。
“為何?難道興華軍真的想要一網打盡?”啟小聲問道。
“恐怕不僅如此,他們還想要這些部落人成為大寨的負擔。”萬東城答道。
啟大吃一驚,說道:“難道他們想要消耗我們的糧食?”
“極有可能。”萬東城答道。
啟麵色大變,他心裏麵也非常不安。
“那麽我們如何是好?”啟感到非常為難,他不可能驅趕射月族族人。現在,他之所以能有這麽大的威望,完全就是靠族人的支持。一旦他放棄族人,就是失去族人之心。
萬東城沉思片刻,說道:“如今唯有三個辦法。第一個辦法。驅趕,任他們自生自滅。第二個辦法,接納他們,給他們供應最少的糧食。大戰之時,也可以充當炮灰。第三個辦法,把他們轉移到昆山山脈的原離山,那裏有個小寨子,暫時安置一下。這個辦法,比較費功夫。但是也比較穩妥。”
啟聽了萬東城的辦法,心裏麵想了又想,說道:“我需要民心,選擇第三個辦法吧。”
萬東城內心不同意啟的選擇,在他想來,第二種辦法才是最好的。暫時收留,沒有糧食的時候,再驅趕那些炮灰族人,在前麵衝鋒,也許更容易殺傷興華軍。萬東城不是射月族人,自然是不會理射月族人的死活。萬東城想要的是興華軍的巨大傷亡,從而導致興華帝國出現內亂。
啟站起來,大聲對各部部落的高層說出了三個部落遭到興華軍攻擊的事情,並且把大寨無法接收太多的人作出解釋,再提出異地安置的辦法。
啟很有口才,他的講解,很快得到了眾人的理解與支持。
可是,啟剛剛安撫完射月族的眾部落,卻又聽到兒子厲戰敗的消息……
過了半天,易星辰率領興華軍中軍,抵達射月族雪池山。射月族的大寨,就在雪池山之上。
望著半山腰上的射月族大寨,易星辰疑惑道:“這些射月族的人準備做什麽?人數比我們多,不下來決戰,難道要等我們攻上去嗎?”
興華軍的參謀部也鬧不明白,幾名軍官左思右想,認為射月族想要據險而守。也許,射月族的人認為興華軍想要攻克大寨,不得不派兵上山。
不一會兒,興華軍的前軍與中軍匯合。
易星辰下令軍隊紮營,先嚐試對射月族的高層,進行一次勸降。
不久,十幾封一模一樣的書信,被綁在箭上,射入射月族的大寨。
其實,射月族的大寨裏,有些慌亂。因為厲的慘敗,很多人都不相信。所以,厲被提上了議事廳,要討論他的錯誤。可是,興華軍行軍速度太快了。厲的逃亡隊伍與興華軍的中軍幾乎是前後腳,兩者最多相差兩個小時的時間。致使,射月族大寨沒有來得及應對興華軍的到來。
“大族長,興華軍送來書信。”下屬送來一封書信。
啟展開一看,書信裏,易星辰以興華軍統帥的的名義,告知射月族,帝國統治境內的一切人民,射月族也屬於帝國。警告射月族,命令他們立即停止分裂叛亂。然後,帝國承諾給射月族一個和平談判的機會,在國家統一的前提下,蠻族射月族一些合理的要求。否則,興華軍將會對射月族展開嚴厲的攻擊。
啟麵色大變,問道:“這封信還有誰看見?”啟不希望這封信被其他部落的人看見,以免他們心動了,想要投降。
“興華軍射入十幾封信,有不少人看見了。”下屬道。
啟想了想,說道:“多派幾個人看住那些族長與長老,厲,你負責組織各個部落勇士成軍。”啟決定再給自己兒子一個機會。
“是,父親,我一定努力!”厲答道。
“大族長,我們該如何迴信?”下屬問道。
“他們上麵不是有期限嗎?不用迴了。”啟道。反正書信上有一個小時的期限,如果不迴複,視為拒絕和平。
易星辰等了一個小時,射月族無人下山交涉。既然如此,易星辰也不客氣了,立即命令炮兵,瞄準山上的大寨。他們不下來,那就把他們趕下來。
雖然步兵強攻有危險,但是利用迫擊炮炮擊,卻是剛剛夠得著。易星辰安排皇家近衛軍直接就在大寨門口堵門,再用迫擊炮,把射月族的人打下山。
一個小時過去,不到十分鍾,興華軍迫擊炮營準備就緒。
易星辰下令開炮!
迫擊炮手,瞄準山腰上的大寨,發射炮彈。
射月族的大寨,立時傳來轟隆的爆炸聲。
不一會兒,大寨濃煙滾起。
盡管射月族的大寨,可不是普通的寨子。但是,卻容納了許多的射月族人。這段時間裏,可是有許多的射月族人,聚集在雪池山上。足足五萬餘人,就擠在一個僅能容納兩萬多人生活的大城寨裏。哪怕有洞穴,也僅能保證數千人可以躲在。
數萬人,直接麵對迫擊炮的攻擊。
無數的驚叫聲響起,驚恐的射月族人難掩他們的恐懼心理。
五分鍾,數百枚炮彈全部傾瀉在射月族的大寨。
易星辰等興華軍的軍官,輕易可以見到大寨裏濃煙。顯然,迫擊炮的攻擊,導致大寨內的一些房屋燃起大火。
火災的出現,使得雪池山上的大寨,更加混亂。(未完待續。)
得到這個消息後,易星辰命令戰場上的興華軍不必去追擊殘餘的射月族騎兵,畢竟,那些零散的騎兵,已經不足以成氣候。接下來,易星辰更多的關注點,則是需要放在收服民心之上。因此,易星辰命令興華軍中軍原地休整,準備整軍之後,直接前往射月族大寨。
與此同時,另一邊,五百興華軍前軍,也取得了可喜的戰績。
前軍一邊搜索,一邊清剿,最終順利地掃蕩了射月族的三個部落,讓射月族接受了一次極大的震蕩。然而,讓射月族更加想不到的是,興華軍準備對他們來一次困獸鬥。
原來,趁著掃蕩的推進,興華軍前軍,不動聲色地,順勢把射月族的部落族人,全部往他們的大寨驅趕。但射月族的這些部落族人,隻顧得上擺脫興華軍前軍的追剿,並沒有注意到,興華軍前軍是將他們從分散的各地漸漸聚攏到一起。
事實上,興華軍這樣做,是有特別的目的。隻要把各處的射月族人聚集到一起,然後來個甕中捉鱉,斷了射月族的糧草供給,增加射月族的後勤壓力,到那時候,自然是不戰而勝。
雪池山,射月族的大寨。
大族長啟,此時正在舉辦宴會,招待從射月族領域各地聚集而來的各個部落的族長或長老。這次全族各部落領頭人的會麵,距離上次同類會議,已經有一段較長的時間了,然而,這卻幾乎是族中各個主要領袖聚集得最全的一次了。畢竟,這關乎射月族的存亡。
然而,當各地的部落領袖紛紛到場的時候,人人臉上都是烏雲密布。神色凝重,如臨大敵。
看到眾人的表情,大族長啟更是明白,時間緊迫。他必須在今天,爭取到這些人的歸順,要不然,之後會發生什麽變數,就難說了。
於是。打從宴會一開始,啟就費盡了心思,百般勸說號召。
其實,啟之所以需要大費唇舌去說服這些部落領袖,是因為,在這些部落領袖當中,大部分人對於射月族與帝國開戰一事,實際上都是抱有疑慮的。
雖然,這些部落領袖也不全都是像桐一樣斬釘截鐵地反對用戰事來維護射月族領土的完整和族群的自治,但他們也並非出於自願地要與興華帝國公然宣戰的。試問,如果能夠有個安穩的生活休養生息,誰會可能冒著生命危險,和一個國家作對?
要不是啟在這次的宴會中,將興華帝國描繪成強取豪奪的野蠻霸主的話,這些部落領袖也不見得會對興華帝國漸生厭惡之情;
要不是射月族早有規定,射月族各部落之間須得互相幫扶,嚴格聽從主脈號令的話,他們是不想放棄安穩,而與大族長啟為伍;
要不是大族長啟所描述的。關於讓射月族建國獨立自治的構想,也確實吸引了他們,他們也不會想要嚐試與興華軍對抗。
盡管這些部落領袖的打算興許不盡相同,但他們都紛紛動搖了心思。
“諸位。這是我們射月族的機會!讓我們預祝,我們射月族擊敗興華軍,勝利大捷,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國度!”隨著啟的激情蕩漾的演講著,宴會也漸漸到了中段,看到宴會場上眾位部落領袖。受到他的感染之下,也漸漸露出躊躇滿誌的精神麵貌時,啟隨即舉起杯子,一邊向各位勸酒,一邊聲調高昂地說道。
“同祝!”宴會中眾人也舉起酒杯應答。
看到眾人舉杯附和,啟仿佛得到了全世界一般,心中激情萬丈,暢快至極。他滿心以為,這些部落領袖已經悉數被他說通了,接下來,隻要射月國順利立國,那麽,身為大族長的他,就能順理成章地,成為國王。
不過,正當這些射月族的人沉浸在各自的美好想象中時,外麵的世界,早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緊接下來陸續迴傳的消息,更是讓原本因為得到各部落支持而興奮激昂的啟,情緒迅速下滑,心情更是越來越差。
“報,有一支射月族的部落,向我們靠攏。”
“報,又有一支射月族的部落,向我們求救。”
“報,有我族的部落,遭到興華軍的攻擊,他們逃到大寨,尋求幫助。”
這如同雪花般飛傳而來的消息,說白了,其實都是一個內容——求救!隻是,在這短短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啟就先後聽見下屬匯報了三個幾乎同樣的求救消息——竟然連續有三支射月族的部落,向大寨求救!這讓啟開始感覺到很不對勁了。
啟問道:“這些部落,他們到底都是怎麽迴事了?”
“他們都是遭到了興華軍的襲擊。”下屬道。
“他們死了多少人?損失大嗎?”啟直感後背開始發冷,問道。
“損失非常慘重。但更重要的是,死了還算是好的了,大多數部落的人,活著比死了還慘。根據收集到的情報顯示,這些入侵的興華軍手段兇狠,不僅搶走了部落民眾的糧食,還燒毀了他們的帳篷,逼得他們流離失所,更甚者,隻要有所不從,就會對他們拳打腳踢,或是還有可能會被殺害……百般折磨之下,這些部落的人,幾乎已經全部都離開了原來的居住地,所以,他們隻能趕來這裏,向大寨求救!”下屬細細數來,均是已經查實的情況,但這些話,一字一句都像是錘子般,重重地打在了啟的心上,讓他內心咯噔不已!
因為,在聽著下屬的描述之時,啟的腦海中,隱隱產生了一個讓他隨之驚恐不已的念頭,而後更是不斷被證實——難道,興華軍是想要把他們集中在一起,一網打盡?!
這個跡象太有可能了。
首先,興華軍的舉動。很是反常。按照戰爭的一般規律,戰勝者要麽收服俘虜,要麽就是斬殺俘虜,卻極少會有任何一個軍隊。竟然做出了驅趕俘虜的舉動;
其次,按照這些部落的逃亡走向,都是不約而同地往雪池山射月族大寨這裏而來,這個巧合,反而根本不像巧合。
啟雖是個野心十足的人。但他也並非一個空有狠勁而不精明的傀儡領袖。事實上,能坐上大族長的位置,啟自然有其獨到厲害的地方。根據這些隱藏著的,猶如碎片的信息點,精明敏銳的啟,已經基本可以肯定,興華軍的真正意圖,極其恐怖!
“大族長,我們要小心!”就在啟沉思的時候,啟的身旁。輕輕傳來一句話。話是他的謀士萬東城說的,一名自稱亡國人的舊東離國的高管。
“為何?難道興華軍真的想要一網打盡?”啟小聲問道。
“恐怕不僅如此,他們還想要這些部落人成為大寨的負擔。”萬東城答道。
啟大吃一驚,說道:“難道他們想要消耗我們的糧食?”
“極有可能。”萬東城答道。
啟麵色大變,他心裏麵也非常不安。
“那麽我們如何是好?”啟感到非常為難,他不可能驅趕射月族族人。現在,他之所以能有這麽大的威望,完全就是靠族人的支持。一旦他放棄族人,就是失去族人之心。
萬東城沉思片刻,說道:“如今唯有三個辦法。第一個辦法。驅趕,任他們自生自滅。第二個辦法,接納他們,給他們供應最少的糧食。大戰之時,也可以充當炮灰。第三個辦法,把他們轉移到昆山山脈的原離山,那裏有個小寨子,暫時安置一下。這個辦法,比較費功夫。但是也比較穩妥。”
啟聽了萬東城的辦法,心裏麵想了又想,說道:“我需要民心,選擇第三個辦法吧。”
萬東城內心不同意啟的選擇,在他想來,第二種辦法才是最好的。暫時收留,沒有糧食的時候,再驅趕那些炮灰族人,在前麵衝鋒,也許更容易殺傷興華軍。萬東城不是射月族人,自然是不會理射月族人的死活。萬東城想要的是興華軍的巨大傷亡,從而導致興華帝國出現內亂。
啟站起來,大聲對各部部落的高層說出了三個部落遭到興華軍攻擊的事情,並且把大寨無法接收太多的人作出解釋,再提出異地安置的辦法。
啟很有口才,他的講解,很快得到了眾人的理解與支持。
可是,啟剛剛安撫完射月族的眾部落,卻又聽到兒子厲戰敗的消息……
過了半天,易星辰率領興華軍中軍,抵達射月族雪池山。射月族的大寨,就在雪池山之上。
望著半山腰上的射月族大寨,易星辰疑惑道:“這些射月族的人準備做什麽?人數比我們多,不下來決戰,難道要等我們攻上去嗎?”
興華軍的參謀部也鬧不明白,幾名軍官左思右想,認為射月族想要據險而守。也許,射月族的人認為興華軍想要攻克大寨,不得不派兵上山。
不一會兒,興華軍的前軍與中軍匯合。
易星辰下令軍隊紮營,先嚐試對射月族的高層,進行一次勸降。
不久,十幾封一模一樣的書信,被綁在箭上,射入射月族的大寨。
其實,射月族的大寨裏,有些慌亂。因為厲的慘敗,很多人都不相信。所以,厲被提上了議事廳,要討論他的錯誤。可是,興華軍行軍速度太快了。厲的逃亡隊伍與興華軍的中軍幾乎是前後腳,兩者最多相差兩個小時的時間。致使,射月族大寨沒有來得及應對興華軍的到來。
“大族長,興華軍送來書信。”下屬送來一封書信。
啟展開一看,書信裏,易星辰以興華軍統帥的的名義,告知射月族,帝國統治境內的一切人民,射月族也屬於帝國。警告射月族,命令他們立即停止分裂叛亂。然後,帝國承諾給射月族一個和平談判的機會,在國家統一的前提下,蠻族射月族一些合理的要求。否則,興華軍將會對射月族展開嚴厲的攻擊。
啟麵色大變,問道:“這封信還有誰看見?”啟不希望這封信被其他部落的人看見,以免他們心動了,想要投降。
“興華軍射入十幾封信,有不少人看見了。”下屬道。
啟想了想,說道:“多派幾個人看住那些族長與長老,厲,你負責組織各個部落勇士成軍。”啟決定再給自己兒子一個機會。
“是,父親,我一定努力!”厲答道。
“大族長,我們該如何迴信?”下屬問道。
“他們上麵不是有期限嗎?不用迴了。”啟道。反正書信上有一個小時的期限,如果不迴複,視為拒絕和平。
易星辰等了一個小時,射月族無人下山交涉。既然如此,易星辰也不客氣了,立即命令炮兵,瞄準山上的大寨。他們不下來,那就把他們趕下來。
雖然步兵強攻有危險,但是利用迫擊炮炮擊,卻是剛剛夠得著。易星辰安排皇家近衛軍直接就在大寨門口堵門,再用迫擊炮,把射月族的人打下山。
一個小時過去,不到十分鍾,興華軍迫擊炮營準備就緒。
易星辰下令開炮!
迫擊炮手,瞄準山腰上的大寨,發射炮彈。
射月族的大寨,立時傳來轟隆的爆炸聲。
不一會兒,大寨濃煙滾起。
盡管射月族的大寨,可不是普通的寨子。但是,卻容納了許多的射月族人。這段時間裏,可是有許多的射月族人,聚集在雪池山上。足足五萬餘人,就擠在一個僅能容納兩萬多人生活的大城寨裏。哪怕有洞穴,也僅能保證數千人可以躲在。
數萬人,直接麵對迫擊炮的攻擊。
無數的驚叫聲響起,驚恐的射月族人難掩他們的恐懼心理。
五分鍾,數百枚炮彈全部傾瀉在射月族的大寨。
易星辰等興華軍的軍官,輕易可以見到大寨裏濃煙。顯然,迫擊炮的攻擊,導致大寨內的一些房屋燃起大火。
火災的出現,使得雪池山上的大寨,更加混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