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眾人對於夏國的意見是一致的,希恩自然采納眾人的意願,想了想,轉頭對艾倫問道:“帝國的軍隊,還能派出一支精銳部隊嗎?”
艾倫略為思索,審慎地迴答道:“可以,但需要一些準備時間。”
“好,艾倫,這事就這麽定了。軍部現在就開始著手準備,以最快的速度組建出一支不少於一千士兵的精銳部隊,隨時候戰。隻要具體戰鬥方案一出,我們馬上就需要他們投入戰鬥。”希恩道。
“是的,我明白。”艾倫答道。
希恩看了看眾內閣大臣,問道:“各位還有什麽意見嗎?沒有任何補充的話,容後我會將今天內閣會議的內容,一字不漏地呈給陛下閱覽,由陛下聖裁!”
眾人紛紛點頭應是,表示一切遵照希恩的吩咐。
隻過了半個小時,夏國蜀城興華情報分站傳迴來的電報和內閣大臣的談話記錄,以及希恩寫的一份出兵奏折,就由皇帝的秘書魏文淵整理妥當,並且全部呈到興華皇宮的皇帝書房之內。
這些都是需要皇帝陛下盡快批示的文書,所以魏文淵也特別在這些文件上作好標記。易星辰早前對魏文淵有過交代,對於任何需要緊急處理的文書,都要作好標記,以便易星辰首先審閱。
所以,易星辰一看到這些文書被魏文淵標記好了,便也不作耽擱,仔細閱讀了內閣傳來的文書,並在上麵寫下自己的意見:“同意。責令軍部選擇八百精銳士兵,皇家近衛軍派遣五百精銳士兵,組成興華帝國東部保民軍。保民軍指揮官,由內閣與軍部商議。擇優從軍官培訓營挑選。半個月內成軍,一個月內抵達雪蓮關。”
寫下這些批示之後,易星辰想了想。又附加了一個命令:“因為興華帝國暫時無力占領夏國雲州蜀城,所以內閣可以拿出一個應對計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反夏勢力,主動銷售武器裝備,提高反夏勢力的戰鬥力。”
易星辰的這個決定,目的是使夏國雲州,成為消耗夏國國力的一個漩渦,隻要能夠攻下蜀城,或者起碼讓蜀城陷入混亂當中,就能夠削弱夏國的後方。讓夏國失去進攻興華帝國的後勤基地。
易星辰心有猛虎,也有足夠的底氣,自然不懼怕任何國家的挑戰。再說,易星辰建立興華帝國之前,興華軍隊曾與夏國的軍隊交戰,兩國軍隊在當時已經結下仇怨,更重要的是,自從興華帝國成立,以及後來在興華新城完成了登基大典,這許多盛事傳遍開去。到了夏國,卻如同無物。由始至終,夏國皇帝都沒有承認興華帝國的存在。這分明就是公然挑戰興華帝國的威嚴。正所謂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這種種前因後果,早就讓易星辰對夏國非常不滿。
興華帝國的建立,在異世蒼穹大陸,的確不算是新聞一樁了,但興華帝國是否已經算是威名遠播的強盛國家,這恐怕還得兩說,畢竟,就是這夏國。已經是一副不以為意的輕視態度。正因如此,興華帝國也該是時候好好確立自己的角色。
既然這次。夏國無端再惹是非,而且是眾所周知地損傷無辜商隊的利益。那興華帝國也算是找到了冠冕堂皇的出兵借口,一來正好可以教訓一下夏國,讓夏國皇帝不敢再像往常一般輕視興華帝國,二來也算是殺雞給猴看,讓這片大陸上所有其他國家,有機會一睹興華帝國的威勢。憑借著夏國在這片大陸上,也算是頗有勢力的,正好可以成為興華帝國立威的最佳踏腳石。相信從此以後,這片大陸上的其他國家,再也不會有對興華帝國妄動手腳的了。
不僅如此,隻要取得這一戰的勝利,興華帝國還會有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得益——戰爭的勝利一方往往能獲得巨大的財富。興華帝國的發展,時時都需要有源源不斷的大量的財富作為後盾支撐著,這種需求也永遠不會有過時的時候,所以,隻要興華帝國打敗了夏國,便能從夏國奪得一筆可觀的財富,這對興華帝國的建設,自然是錦上添花的好事。
正因為這眾多考慮,易星辰幾乎是毫不猶豫就寫下這同意的批示,以及具體的調兵方案,同意了這次出兵計劃。
“在藍水星華國采購的那批狙擊槍,拿出兩百支與一半的子彈,交給保民軍,組建神槍營。”確定了用兵,接下來就要考慮軍火的配置和調度了,易星辰大筆一揮,把原本要送往南雲城的軍火,扣出來一些供給保民軍調配使用。反正,有了藍水星雇傭軍,興華帝國暫時可以不用繼續往南雲城增派士兵,因此,對南雲城的軍火供應也可以稍微減低數量。
過了五天,內閣派出興華帝國的外交使者,一行人抵達雪蓮關。
“歡迎大人到雪蓮,我們已準備酒菜,接風洗塵。”雪蓮關的關長吳守智在入口,親迎外交部官員。
“謝謝吳關長!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前往夏國,完成我的使命。”外交官員楚風說道。
“大人,夏國雲州關卡常年不開。我需要派人扣關,把您的意見送入夏國關內。再由他們的關卡決定,是否接見我們的使者。”吳守智說道。
楚風聞言,卻是飽含深意地笑了笑,自信地說道:“對於這個問題,我早有所料,因此準備了兩套方案。如果他們不見我們,我們隻需要送上我們的決定書;如果他們願意接見我,那我會親自對夏國官員,表明我國的態度。”
楚風的確是早有充分準備的,所以,在吳守智的陪同下,一行人進入雪蓮關之後,楚風也隻是在關內待了半個小時,稍事歇息,緊接著就馬上做好出關的準備,並前往夏國雲州關卡。執行他這次負責的外交任務。
夏國雲州的關卡,並不是一般的國道關口,而是夏國極為重要的一處軍事重地。
當楚風帶領著一隊百人的隨行士兵。抵達這雲州關卡時,隻見得這裏威武森嚴。氣氛肅殺,乍一看,也知道夏國在這裏設置了高度的守衛——不僅修建著高高的城牆,還駐紮著三千名夏國士兵,布置重弩,神武炮等武器。
這是楚風目之所及的,而他不知道的是,這些守城的夏國士兵。甚至還不是一般的士兵,其實個個都是精銳之士,而他們的最高指揮官,還是一名校尉。
這天,雲州關卡的城牆上,校尉嚴戰,一如往常地帶著兩名親兵,在四處巡視,以確保關卡內外安全無虞。
“大人,你說。興華國和我們會不會再打起來?”興許是見到此時,城內外還是安寧如常,其中一名跟隨嚴戰巡視的親兵。湊近嚴戰身旁,開口詢問嚴戰,試圖確定這些天城中四起的傳言真假。
嚴戰聞言,微微一笑,說道:“應該不會。興華國吞並東離國,兩三年內,應該都不會再興兵作戰。”
“那就好,我還等著兩年之後,迴鄉娶媳婦。”這名親兵一聽嚴戰言之鑿鑿地。當下也鬆了一口氣,心中安定不少。
嚴戰哈哈一笑。關卡上的其餘士兵得到消息,眾人紛紛興起。取笑士兵想新媳婦,不是男人的話題。一時之間,關卡上笑聲不止。
嚴戰看著士兵們大笑不已,點點頭,他很喜歡關卡上的氣氛。作為一名百戰校尉,嚴戰是一位知兵之人。同時,他也參加過征討東離國的戰役,也曾知道夏國的軍隊曾在興華國的軍隊那裏吃過虧。嚴戰口裏不重視興華國,心裏麵卻是對興華國充滿了警惕心理。
當然,有條件的話,嚴戰希望兩國不要繼續對立。可是,自從上一次夏軍退迴關內,朝堂上的皇帝與大臣,不知為何,遺忘了興華國。而且,興華王稱帝,曾經派遣使者前往夏國,想要兩國建交。可是,夏國皇帝與大臣不僅沒有一絲迴音,反而主動關閉關口。
巡視完畢,嚴戰下城,準備迴校尉府。
這時,關卡上懸掛的鑼鼓響起來。
當,當當……
嚴戰驚道:“發生什麽事了?”他立刻派一名親兵去了解情況。
不一會兒,親兵帶著當值的守關小隊的隊長。
“大人,是興華國的使者。”隊長稟告道。
“他們有什麽事?”嚴戰道。難道興華國又想與夏國建交?嚴戰接著想道。
“他們想要入關,見最高長官。”隊長道。
嚴戰聞言,心裏麵猶豫不決。按道理,他就是最高長官。可是,朝廷沒有承認過興華國,他可不敢私自見興華國的官員。要不然,被他的政敵知曉他私自見一國使者,沒準會成為他勾結興華國的證據。
此時,雲州關卡之外,楚風在隨行士兵的保護下,站在關卡麵前。
“大人,他們不會開門的。”雪蓮關的一名小軍官勸告楚風。
楚風微微一笑,道:“這種情況我早有預料。嗯,現在就把我們的《敬告夏國皇帝,蜀城知府汙蔑興華國人之書》送上去吧。”
“如果他們不送到夏國皇帝的手裏呢?”跟隨楚風的一名隨從問道。
“我們是興華國的官員,我們隻需要對興華國的民眾負責。吳記者,你把我們整個過程拍下來,我們要把興華國使者遭到夏國官員冷遇的情況,一一送迴去,讓國民知道我們的合理要求,被夏國官員給拒絕了。”楚風微笑道:“別擔心,這個遞交國書的過程,也會在夏國雲州流傳。”
過了一會兒,校尉府,嚴戰手裏拿著興華國使者楚風送來的文書,直感燙手。這個文書,加蓋了興華皇帝的章,已然算是屬於國書,他隻是一名小小守關將領,可沒有資格處置它。
“這下該怎麽辦呢?”嚴戰頭痛道。
“大人,這與我等何幹,我們隻是一關守軍,直接上報就是了。”一名親兵說道。
嚴戰拍拍腦袋,說道:“你說得沒錯。不管蜀城知府是否做過欺辱興華國人的事情,那都與我們無關。來人,八百裏加急,送到雲州將軍府,親手交給大將軍。”
嚴戰把國書交給送信的士兵,才鬆了一口氣。
“大人,關外還有興華國的官員在等候。”親兵接著提醒道。
嚴戰想了想,說道:“你去告訴他們,他們國家的文書,需要上級決定,我們送過去了。”
嚴戰話音剛落,又有一名士兵急匆匆過來。
“校尉大人,興華國使者又有通牒文書送來。”
士兵把“通牒文書”交到嚴戰,嚴戰一看,頓時又驚又怒。
原來,所謂的通牒文書,就是興華國皇帝的限期宣戰書。興華國要求夏國雲州蜀城,在十五天內,停止迫害興華國商人,歸還侵占財產,否則興華國不排除動武。
對於嚴戰而言,這是毫無遮掩的戰爭威脅。
嚴戰心裏麵憤怒興華國通牒文書裏的語氣,很想要領兵出關,殺了那個興華國的使者,以泄心頭之恨。
可是,嚴戰不敢出關。他擔心興華國的軍隊已然做好了準備,隨時攻來。他不敢保證,他鎮守的關卡會永不陷落。
“嚴令關卡弓箭手加強戒備!不可放一兵一卒接近關卡城牆!”
“派人前往雲州將軍府,告知情況。”
“派人前往雲州太守府,告知情況。”
嚴戰不斷下達命令,以應對興華國的威脅。
又過了一會兒,排兵布陣完畢的嚴戰,恨道:“到底蜀城知府做了什麽?竟會招致興華國如此之大的反應!”
“準備重弩!”嚴戰想了想,又喊道。
“大人……”親兵有些疑惑。
“他們既然敢威脅我們,我們是夏國的守軍,必須給予還擊,表明我們不怕他們。”嚴戰說道。
楚風仍然靜靜站立,等待夏國的迴應。
“大人,我們快走!”一名手持望遠鏡的興華軍官急忙說道。
“什麽事?”楚風疑惑問道。
“他們動用了重弩!我們正在他們的有效射擊範圍之內!”興華軍官答道。
楚風哈哈一笑,道:“好,我知道他們的迴應了。”(未完待續。)
艾倫略為思索,審慎地迴答道:“可以,但需要一些準備時間。”
“好,艾倫,這事就這麽定了。軍部現在就開始著手準備,以最快的速度組建出一支不少於一千士兵的精銳部隊,隨時候戰。隻要具體戰鬥方案一出,我們馬上就需要他們投入戰鬥。”希恩道。
“是的,我明白。”艾倫答道。
希恩看了看眾內閣大臣,問道:“各位還有什麽意見嗎?沒有任何補充的話,容後我會將今天內閣會議的內容,一字不漏地呈給陛下閱覽,由陛下聖裁!”
眾人紛紛點頭應是,表示一切遵照希恩的吩咐。
隻過了半個小時,夏國蜀城興華情報分站傳迴來的電報和內閣大臣的談話記錄,以及希恩寫的一份出兵奏折,就由皇帝的秘書魏文淵整理妥當,並且全部呈到興華皇宮的皇帝書房之內。
這些都是需要皇帝陛下盡快批示的文書,所以魏文淵也特別在這些文件上作好標記。易星辰早前對魏文淵有過交代,對於任何需要緊急處理的文書,都要作好標記,以便易星辰首先審閱。
所以,易星辰一看到這些文書被魏文淵標記好了,便也不作耽擱,仔細閱讀了內閣傳來的文書,並在上麵寫下自己的意見:“同意。責令軍部選擇八百精銳士兵,皇家近衛軍派遣五百精銳士兵,組成興華帝國東部保民軍。保民軍指揮官,由內閣與軍部商議。擇優從軍官培訓營挑選。半個月內成軍,一個月內抵達雪蓮關。”
寫下這些批示之後,易星辰想了想。又附加了一個命令:“因為興華帝國暫時無力占領夏國雲州蜀城,所以內閣可以拿出一個應對計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反夏勢力,主動銷售武器裝備,提高反夏勢力的戰鬥力。”
易星辰的這個決定,目的是使夏國雲州,成為消耗夏國國力的一個漩渦,隻要能夠攻下蜀城,或者起碼讓蜀城陷入混亂當中,就能夠削弱夏國的後方。讓夏國失去進攻興華帝國的後勤基地。
易星辰心有猛虎,也有足夠的底氣,自然不懼怕任何國家的挑戰。再說,易星辰建立興華帝國之前,興華軍隊曾與夏國的軍隊交戰,兩國軍隊在當時已經結下仇怨,更重要的是,自從興華帝國成立,以及後來在興華新城完成了登基大典,這許多盛事傳遍開去。到了夏國,卻如同無物。由始至終,夏國皇帝都沒有承認興華帝國的存在。這分明就是公然挑戰興華帝國的威嚴。正所謂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這種種前因後果,早就讓易星辰對夏國非常不滿。
興華帝國的建立,在異世蒼穹大陸,的確不算是新聞一樁了,但興華帝國是否已經算是威名遠播的強盛國家,這恐怕還得兩說,畢竟,就是這夏國。已經是一副不以為意的輕視態度。正因如此,興華帝國也該是時候好好確立自己的角色。
既然這次。夏國無端再惹是非,而且是眾所周知地損傷無辜商隊的利益。那興華帝國也算是找到了冠冕堂皇的出兵借口,一來正好可以教訓一下夏國,讓夏國皇帝不敢再像往常一般輕視興華帝國,二來也算是殺雞給猴看,讓這片大陸上所有其他國家,有機會一睹興華帝國的威勢。憑借著夏國在這片大陸上,也算是頗有勢力的,正好可以成為興華帝國立威的最佳踏腳石。相信從此以後,這片大陸上的其他國家,再也不會有對興華帝國妄動手腳的了。
不僅如此,隻要取得這一戰的勝利,興華帝國還會有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得益——戰爭的勝利一方往往能獲得巨大的財富。興華帝國的發展,時時都需要有源源不斷的大量的財富作為後盾支撐著,這種需求也永遠不會有過時的時候,所以,隻要興華帝國打敗了夏國,便能從夏國奪得一筆可觀的財富,這對興華帝國的建設,自然是錦上添花的好事。
正因為這眾多考慮,易星辰幾乎是毫不猶豫就寫下這同意的批示,以及具體的調兵方案,同意了這次出兵計劃。
“在藍水星華國采購的那批狙擊槍,拿出兩百支與一半的子彈,交給保民軍,組建神槍營。”確定了用兵,接下來就要考慮軍火的配置和調度了,易星辰大筆一揮,把原本要送往南雲城的軍火,扣出來一些供給保民軍調配使用。反正,有了藍水星雇傭軍,興華帝國暫時可以不用繼續往南雲城增派士兵,因此,對南雲城的軍火供應也可以稍微減低數量。
過了五天,內閣派出興華帝國的外交使者,一行人抵達雪蓮關。
“歡迎大人到雪蓮,我們已準備酒菜,接風洗塵。”雪蓮關的關長吳守智在入口,親迎外交部官員。
“謝謝吳關長!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前往夏國,完成我的使命。”外交官員楚風說道。
“大人,夏國雲州關卡常年不開。我需要派人扣關,把您的意見送入夏國關內。再由他們的關卡決定,是否接見我們的使者。”吳守智說道。
楚風聞言,卻是飽含深意地笑了笑,自信地說道:“對於這個問題,我早有所料,因此準備了兩套方案。如果他們不見我們,我們隻需要送上我們的決定書;如果他們願意接見我,那我會親自對夏國官員,表明我國的態度。”
楚風的確是早有充分準備的,所以,在吳守智的陪同下,一行人進入雪蓮關之後,楚風也隻是在關內待了半個小時,稍事歇息,緊接著就馬上做好出關的準備,並前往夏國雲州關卡。執行他這次負責的外交任務。
夏國雲州的關卡,並不是一般的國道關口,而是夏國極為重要的一處軍事重地。
當楚風帶領著一隊百人的隨行士兵。抵達這雲州關卡時,隻見得這裏威武森嚴。氣氛肅殺,乍一看,也知道夏國在這裏設置了高度的守衛——不僅修建著高高的城牆,還駐紮著三千名夏國士兵,布置重弩,神武炮等武器。
這是楚風目之所及的,而他不知道的是,這些守城的夏國士兵。甚至還不是一般的士兵,其實個個都是精銳之士,而他們的最高指揮官,還是一名校尉。
這天,雲州關卡的城牆上,校尉嚴戰,一如往常地帶著兩名親兵,在四處巡視,以確保關卡內外安全無虞。
“大人,你說。興華國和我們會不會再打起來?”興許是見到此時,城內外還是安寧如常,其中一名跟隨嚴戰巡視的親兵。湊近嚴戰身旁,開口詢問嚴戰,試圖確定這些天城中四起的傳言真假。
嚴戰聞言,微微一笑,說道:“應該不會。興華國吞並東離國,兩三年內,應該都不會再興兵作戰。”
“那就好,我還等著兩年之後,迴鄉娶媳婦。”這名親兵一聽嚴戰言之鑿鑿地。當下也鬆了一口氣,心中安定不少。
嚴戰哈哈一笑。關卡上的其餘士兵得到消息,眾人紛紛興起。取笑士兵想新媳婦,不是男人的話題。一時之間,關卡上笑聲不止。
嚴戰看著士兵們大笑不已,點點頭,他很喜歡關卡上的氣氛。作為一名百戰校尉,嚴戰是一位知兵之人。同時,他也參加過征討東離國的戰役,也曾知道夏國的軍隊曾在興華國的軍隊那裏吃過虧。嚴戰口裏不重視興華國,心裏麵卻是對興華國充滿了警惕心理。
當然,有條件的話,嚴戰希望兩國不要繼續對立。可是,自從上一次夏軍退迴關內,朝堂上的皇帝與大臣,不知為何,遺忘了興華國。而且,興華王稱帝,曾經派遣使者前往夏國,想要兩國建交。可是,夏國皇帝與大臣不僅沒有一絲迴音,反而主動關閉關口。
巡視完畢,嚴戰下城,準備迴校尉府。
這時,關卡上懸掛的鑼鼓響起來。
當,當當……
嚴戰驚道:“發生什麽事了?”他立刻派一名親兵去了解情況。
不一會兒,親兵帶著當值的守關小隊的隊長。
“大人,是興華國的使者。”隊長稟告道。
“他們有什麽事?”嚴戰道。難道興華國又想與夏國建交?嚴戰接著想道。
“他們想要入關,見最高長官。”隊長道。
嚴戰聞言,心裏麵猶豫不決。按道理,他就是最高長官。可是,朝廷沒有承認過興華國,他可不敢私自見興華國的官員。要不然,被他的政敵知曉他私自見一國使者,沒準會成為他勾結興華國的證據。
此時,雲州關卡之外,楚風在隨行士兵的保護下,站在關卡麵前。
“大人,他們不會開門的。”雪蓮關的一名小軍官勸告楚風。
楚風微微一笑,道:“這種情況我早有預料。嗯,現在就把我們的《敬告夏國皇帝,蜀城知府汙蔑興華國人之書》送上去吧。”
“如果他們不送到夏國皇帝的手裏呢?”跟隨楚風的一名隨從問道。
“我們是興華國的官員,我們隻需要對興華國的民眾負責。吳記者,你把我們整個過程拍下來,我們要把興華國使者遭到夏國官員冷遇的情況,一一送迴去,讓國民知道我們的合理要求,被夏國官員給拒絕了。”楚風微笑道:“別擔心,這個遞交國書的過程,也會在夏國雲州流傳。”
過了一會兒,校尉府,嚴戰手裏拿著興華國使者楚風送來的文書,直感燙手。這個文書,加蓋了興華皇帝的章,已然算是屬於國書,他隻是一名小小守關將領,可沒有資格處置它。
“這下該怎麽辦呢?”嚴戰頭痛道。
“大人,這與我等何幹,我們隻是一關守軍,直接上報就是了。”一名親兵說道。
嚴戰拍拍腦袋,說道:“你說得沒錯。不管蜀城知府是否做過欺辱興華國人的事情,那都與我們無關。來人,八百裏加急,送到雲州將軍府,親手交給大將軍。”
嚴戰把國書交給送信的士兵,才鬆了一口氣。
“大人,關外還有興華國的官員在等候。”親兵接著提醒道。
嚴戰想了想,說道:“你去告訴他們,他們國家的文書,需要上級決定,我們送過去了。”
嚴戰話音剛落,又有一名士兵急匆匆過來。
“校尉大人,興華國使者又有通牒文書送來。”
士兵把“通牒文書”交到嚴戰,嚴戰一看,頓時又驚又怒。
原來,所謂的通牒文書,就是興華國皇帝的限期宣戰書。興華國要求夏國雲州蜀城,在十五天內,停止迫害興華國商人,歸還侵占財產,否則興華國不排除動武。
對於嚴戰而言,這是毫無遮掩的戰爭威脅。
嚴戰心裏麵憤怒興華國通牒文書裏的語氣,很想要領兵出關,殺了那個興華國的使者,以泄心頭之恨。
可是,嚴戰不敢出關。他擔心興華國的軍隊已然做好了準備,隨時攻來。他不敢保證,他鎮守的關卡會永不陷落。
“嚴令關卡弓箭手加強戒備!不可放一兵一卒接近關卡城牆!”
“派人前往雲州將軍府,告知情況。”
“派人前往雲州太守府,告知情況。”
嚴戰不斷下達命令,以應對興華國的威脅。
又過了一會兒,排兵布陣完畢的嚴戰,恨道:“到底蜀城知府做了什麽?竟會招致興華國如此之大的反應!”
“準備重弩!”嚴戰想了想,又喊道。
“大人……”親兵有些疑惑。
“他們既然敢威脅我們,我們是夏國的守軍,必須給予還擊,表明我們不怕他們。”嚴戰說道。
楚風仍然靜靜站立,等待夏國的迴應。
“大人,我們快走!”一名手持望遠鏡的興華軍官急忙說道。
“什麽事?”楚風疑惑問道。
“他們動用了重弩!我們正在他們的有效射擊範圍之內!”興華軍官答道。
楚風哈哈一笑,道:“好,我知道他們的迴應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