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隻有夏國的士兵,深受興華軍的影響。事實上,望東城上的守軍,同樣也清楚地目睹到城外所發生的變化,特別是迫擊炮轟炸臧龍穀臨時陣營時所傳來的巨大震響,更是讓望東城守軍上下軍心不穩。


    而此時正在城外的興華軍隊,他們身上所穿的軍服,對於望東城的軍隊而言,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了。那時候,興華軍攻打望東城的記憶,仍然在他們的腦海中纏繞不去。那對東離國來說,是個極大的恥辱,也是揮之不去的噩夢。


    “興華軍來犯!”此時此刻,這個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望東城,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望東城內,到處是一片嚴肅的氣氛。


    甚至於,相比興華軍,東離軍其實更願意麵對夏軍。原因很簡單,東離軍曾經戰勝過夏國的軍隊,這使得他們在麵對夏軍時,總能多出一分自信從容。但對興華軍則是相反的,他們是興華軍的手下敗將,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止敗一次。


    當同樣的挫敗連番發生,就會讓東離國的軍隊,從上而下,隻聞是興華軍,就不免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恐懼不安。


    不隻是軍隊,◆東離國內,從皇權者,到普通百姓,都已經很清楚,時至今日,他們東離國的三大城市,都已經被興華國占領!


    大半國土喪失,不僅讓老百姓們,對當權者產生失望,也對興華國產生極大的畏懼,更是早就沒有反擊興華隊的勇氣了。國家局勢的動蕩。甚至引發了東離國民眾對未來生活的茫然未知和恐慌。因為他們不知道在哪天剛一起床。可能就會發現。自家所在的這個城市或區域,可能就不再是東離國的了,而他們也從此將不再是東離國的人。


    有可能會淪為亡國奴的東離國民眾,隻能寄望皇權者能夠敵對興華國,或是如果有一天,東離國真被興華國並吞了,新的國主能夠仁慈對待他們。


    甚至於,已經漸漸開始有些不安於等待結果的東離國民眾。開始從各種可能的渠道,去打聽興華國的國君和統治階層的消息。


    而今天,望東城內的東離國民眾,自然是最像熱鍋上的螞蟻了——那所向披靡的興華隊,和他們就正隔一道城牆,萬一守城的東離隊不足以力敵的話,那今天,他們的城,就會成為下一個淪陷的城。


    承受同樣精神壓力的,自然是東離王宮裏的東離王和大小百官。因此。當城門守將,把急報送進東離王宮的時候。正在討論如何守城的東離王與東離百官,頓時都待不住了,整個宮廷大殿,氣氛沉抑得相當可怕,靜得連一根針落地都能聽見。


    更重要的是,沒有人想要首先開口打破這一片沉默。他們幾乎,都不知該如何應對了。以至於,這偌大的朝廷之上,上百人的唿吸聲,相互交錯,除了能聽見彼此的唿吸聲之外,每個人在心裏,都是惶惶不安,仿佛被什麽東西打中一般一樣,臉色發青,冷汗直冒。


    怎麽辦?怎麽辦?


    在朝堂正中央的東離王,情況似乎更加糟糕,仿佛是一名即將要上死刑刑場的囚犯一樣,既有一種對已知命運的麻木和認命,卻也仍有要垂死掙紮的喃喃自語。隻見他反常地,失去了一代君王該有的穩重和威嚴,臉上的恐慌和焦躁顯而易見,在朝堂之上來迴踱步,壓抑著嗓音向朝堂之下低吼道:“諸位大臣,敵軍已經壓境,我們該怎麽應對?”


    望東城外,原夏軍大營掛上興華軍的大旗,興華軍已經成功占據了夏軍大營。


    不過,攻下夏軍大營並非易星辰的最終目的,所以他並沒有留戀夏軍大營這麽點戰果,讓興華軍隊好好休整之後,緊接著就命令迫擊炮部隊,把一百門迫擊炮,對準望東城正門以及城牆,同時,要求炮兵部隊,校準,等待命令。


    興華軍的迫擊炮,是望東城守軍能夠看見的,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易星辰還有決勝的另一招——望東城裏,一直潛伏著興華國的情報人員。


    所以,一個小時之後,興華軍便從潛伏在望東城裏的情報人員那裏,得知望東城內的動態。幾名興華情報局的特工,幾台無線對講機,便把整個望東城的內情,報告給興華軍。


    從望東城內傳出來的信息,易星辰掌握了幾件事情:


    首先,東離國王宮上層,對於興華軍的到來,大軍壓境望東城外,反應是極其驚恐的,至於他們將會有何應對之策,目前還尚未得知;


    其次,望東城的居民,普遍對東離軍能夠守住望東城的可能性,是不抱期望的。易星辰知道,這是因為興華軍連番打下東離國幾個城的結果;


    另外,根據特工的報告,雖然望東城內的老百姓們,普遍表現出對東離隊的失望,但對興華軍的入侵也沒什麽好感,隻不過,兩方勢力夾雜之下,老百姓們似乎顯得有些麻木以對,並沒有幾個人抵觸興華國可能接管統治權的這個可能性。


    這其實也是無可厚非的,因為,興華國在攻下了西林城與南土城這兩座城之後,接管了這兩座大城的統治權,隨後果然還是大開殺戒。隻不過,他們所殺的人,大多數都是死不降服的貴族與大地主,而對於普通老百姓,興華國卻始終是極力施行保護平民的舉措。這日子一長,老百姓們對於不會直接危害到他們生命和財產的外來者,也不至於拚死頑抗。這也是興華國的計策,讓他們以為,就算是東離王輸了,他們也就是換一個國王而已。


    簡而言之,望東城的居民,習慣信服強者。當然。前任東離王。也是弑君上台的。威望高,名望卻很一般。


    當然,與之對應的,就是東離國的貴族與大地主,對興華軍充滿了仇恨。奈何,他們率領的東離軍打不過興華軍,恐懼占據上風。他們不敢打,卻也不敢投降。就怕興華軍什麽時候來一個清算。


    因此,東離王等掌握東離國大權的大貴族大地主,是絕對不會投降的。


    望東城的詳情,擺在易星辰與眾興華軍官的麵前。


    易星辰皺了皺眉,他想要得到東離國,卻不想損失太大。這也是易星辰以及內閣,想要收獲民心,把滅國之戰,推遲這麽晚才發動的原因。


    易星辰決定給望東城,來一個攻心與分化之策。他命一名軍中文書。準備了一份勸降書,用箭投遞給東離朝廷。


    在勸降書中。易星辰明確表示,興華軍要求東離王為了望東城不陷入戰火,不被摧毀而向興華軍投降。隻要東離王投降,命令士兵放下武器,興華軍保證望東城內百官的生命安全,以及部分私有財產的安全……


    簡而言之,隻要東離王降了,一切都好說。


    東離王見到勸降書,第一反應是想要撕毀,扔在地上,然後踩幾腳。可是,他的百官大臣,卻有不少人紛紛勸說,不可!接著,說出一大堆的忠君愛國的話,建議派人去議和。


    東離王感到徹骨的冷,他不是什麽三歲小孩。這些大臣說得再好,東離王哪裏還不知道,他的大臣有了降心。可是,東離王還不能殺了他的大臣,他們是他的統治基礎。


    可是,真要東離王投降,那是不可能的!


    東離王不想失去自己的王權,失去王權的王,就再也不是王了。東離王一方麵遵照大臣的建議,派使者出城;另一方麵,東離王派王族,以及忠心耿耿,與王族糾葛很深的將領,掌握軍權。


    沒多久,東離國兩名和談大臣,乘坐一個大籃子,從城牆上垂直落到城外。


    易星辰沒有直接見東離和談大臣,而是就在軍營門口,把興華軍的最後通牒,交給他們,讓他們帶迴去。


    最後通牒很簡單,那就是東離王要在兩個小時內,決定是否開城門投降。隻要東離王同意投降,在這個前提下,興華軍才能與望東城相談。如果不同意,兩個小時過去,興華軍將會開始進攻。


    兩名和談大臣拿到最後通牒,不得不奔跑返迴,在城牆下,再乘坐籃子,爬迴王宮。


    東離王真的一點也沒有預料到,興華國竟然如此堅決地要求他們投降,一點商量也沒有。東離王甚至能夠感覺到王宮大殿上,百官的離心。


    這時候,東離王不甘心一仗都沒有打,就開城投降。他命令守軍,嚴守望東城。百官有人想要勸一勸東離王,恰好,東離國的神武大炮——超級晶能炮修複完畢,負責人奔向大殿向東離王表功。


    東離王見狀,迅速壓下百官的情緒,告訴他們,望東城有豐厚的糧食儲備,有精銳的士兵,還有神武大炮,他們不是沒有一戰之力。甚至,東離王還告訴百官大臣,他們一旦戰勝城外的興華軍,收複失地,不是不可能!


    百官躁動的心,頓時沉靜下去。


    東離王也不是沒有支持者,還有一半的貴族大臣,在支持東離王。


    易星辰不需要東離國的迴複,便從興華情報局望東情報站處,得到了東離王加強城牆防禦的情報。


    不過,易星辰一點也不在意。


    哪怕望東城的城牆修得再厚,守城器械再多,守軍再強,易星辰真的一點也不在意。


    不管望東城多麽的強,興華軍攜帶的破擊炮的炮彈,足以把城牆清理一遍又一遍。


    接著,兩方默認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


    很久,兩個小時過去。


    興華皇家近衛軍的一百門迫擊炮,準時發起攻擊。


    嘣嘣嘣……


    望東城的城牆上麵,以及城牆後麵的守軍,頓時陷入一片火花之中。


    望東城的守軍,上下判斷錯誤,他們完全沒有預料興華軍的攻擊方式,竟然是迫擊炮,一種以拋物線方式投射的炮彈。他們的經驗,仍然停留在興華軍當年用火箭筒,打破城門的過去之中。


    望東城的守軍,把整個城門都堵住了,可是,他們卻把重兵放在城牆後麵。


    這個錯誤的經驗,導致望東城守軍,損失慘重。


    易星辰為了徹底摧毀望東城守軍的意誌,命令興華軍的炮兵,持續對望東城的城牆,進行了半個小時的轟炸。


    半個小時之後,興華軍停止炮擊。


    望東城城牆上,再也不見一位站著的守軍。


    興華皇家近衛軍,早就從望東城內的特工,得知大門被堵。興華皇家近衛軍的士兵,攜帶夏軍遺留下來的雲梯,爬上城牆……


    可憐的望東城守軍,他們連神武大炮都沒有來得及裝備,就失去了城門。


    一千名興華皇家近衛軍長驅直入,他們遵循國王的命令,殺入望東城。他們的任務,一是掃清一切反抗力量,任何敢於阻攔興華軍的人,都將格殺勿論;二是俘虜東離王或者消滅東離王;三是收攏望東城內的投降派,組建秩序。


    興華皇家近衛軍將會得到情報局特工的支持,順利找到投降派。


    易星辰沒有貿然入城,而是留在大營,由三百炮兵以及部分西林軍團士兵保護,等待結果。


    又過了兩個小時,入城的興華軍,傳來攻破東離王宮,東離王的消息。


    一名望東城的官員,收攏望東城的八百殘兵,向興華軍投誠。


    這些望東城的降軍,易星辰下旨,封他們官職,授予他們興華國望東城城衛軍的職務,給予他們殺人抄家的權力,徹底對望東城的王族與貴族,論罪抄家。任何東離貴族,隻要持有武器,就視為敵人,格殺勿論。


    易星辰是要這些降軍,對東離國上層進行清洗,這是他們的投名狀,不可再背叛。


    接著,易星辰又要求望東城內,所有官職在身的人,集中關押。隻有經過篩選、審查、對興華軍沒有威脅的人,才能釋放。


    易星辰一直沒有進入望東城,他在城外遙控命令興華軍,對望東城進行統治。


    直到興華國西林城、南土城、北沙城的軍團,又來了一些人馬,徹底掌握望東城,易星辰才舉行入城儀式,宣布東離國滅亡,興華國崛起。(未完待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世穿越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夜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夜凡並收藏異世穿越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