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隨身攜帶800個心眼子19
快穿:萬人迷一心隻想搞學習 作者:會飛的皮皮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先恨得牙疼,甘棠卻不受絲毫影響。
虞丞相不就是想讓她當這個冤大頭嗎?她不但不當,還要讓他自食其果。他要出的那五萬,誰愛出誰出,反正輪不到她頭上,也別指望她會出一毛錢。
這與和林先的對線,甘棠就更無所畏懼了。她才去過皇宮,這五萬兩送進去,她也有她的辦法操作。虞丞相這個時候要動她,還得掂量掂量。
聖心難測,萬一皇帝要賞她,這個時候他來進行威脅或者刺激,都成了無用功。
道理誰都懂,隻不過,高高在上的人總想隨時隨地展現一下自己的地位,恨不得用強權壓下所有的東西。
林先丟不起這人,迅速帶著府裏的家丁撤了迴去。
甘棠笑而不語,讓陸三帶著手下這些幫忙的,都去吃好喝好,繼而迴了家。
這件事,在甘棠離開宮門半個時辰內就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平日裏和虞丞相不對付的人都等著看戲,和虞丞相是同一派係的也隻能按捺住心緒暗中觀察。
……
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皇帝就派了身邊的公公敲敲打打送了牌匾到甘棠的住處。
這一行人從皇宮出來,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且說宅中,甘棠對著手下的人說,為了暫避鋒芒,這段時間店裏的事情就先交給各個掌櫃統一打理。
忽聞門外傳來不小的動靜,緊接著劉茹快步進來稟報:“玉瑤,宮裏……宮裏來人了。”
都是平頭百姓家,哪裏見過這樣的陣仗?家裏幾個做事的,都手忙腳亂起來。
甘棠倒也沒有催促他們,隻說:“我出去看看。”
甘棠走到庭院中,見門口站著一位公公,好巧不巧,還是熟人。
“李公公。”甘棠上前,恭敬地喚道。
李公公是皇帝身前謹慎伺候的副總管,玉瑤又是在淑妃身邊的,以前見麵的機會自然不會少。
皇帝想要表示重視,但甘棠說到底也隻是一個宮人出身,所以在這方麵還是需要衡量輕重,思來想去,這才派了李公公來。
李公公手持一卷明黃聖旨,身後跟著兩名小太監:“玉瑤,許久不見。”
甘棠笑意盈盈說著場麵話:“公公近來身子可好?”
李公公擺了擺手:“勞你記掛了。玉瑤,老奴奉皇上之命,特來貴府,一為表彰你慷慨解囊,捐銀五萬兩以解水患之急;二則傳旨,請你擇日進宮,麵聖謝恩。”
後麵跟著的兩個太監將牌匾也抬了上來,揭開紅布,隻見牌匾上書“義舉流芳”四個大字。
緊接著,李公公聲音洪亮地念了聖旨,其中內容無非就是花式將甘棠誇了一遍。
甘棠行了跪拜禮,接旨起身,輕啟朱唇,聲音柔和而堅定:“玉瑤不過盡綿薄之力,以解百姓之苦,實不敢當如此褒獎。進宮謝恩之事,玉瑤自當遵從旨意,不敢有絲毫怠慢。”
說著,甘棠抬手示意身旁的丫鬟上前,接過牌匾。
奈何夏旋、劉茹都抖得像篩子似的,腿軟得走不動道。
眼看著李公公眼中閃過笑意,甘棠看似訕訕,不太好意思地說道:“倒是讓公公看了笑話。陸三、念恩,把牌匾拿到正堂掛起來。”
李公公緩緩搖了搖頭:“玉瑤,你這兒的下人,規矩不到位。”
甘棠頷首,一副認錯的模樣:“李公公教訓得是。不過,招她們來的時候,就是為了讓她們做做粗活,哪能想到我會有一日受到如此褒獎呢?來的又是您這樣身在高位的人物。”
因為在皇帝身邊侍奉,李公公的日常生活中就充滿了溢美之詞。可那些仰仗他給點好處的人,與眼前這些在宮外生活的人,終歸是有些不同的。
李公公清了清嗓子,嘴角勾起一抹讚許的微笑,繼續說道:“玉瑤,走吧。”
甘棠的意思,最好是能換一身更正式的衣服,李公公看著她身上的便裝,也點了點頭,表示可以等待。畢竟是要麵聖,規矩點不會出錯。
甘棠換完衣服,一襲淡雅的雲錦長裙,裙擺隨著她輕盈的步伐輕輕搖曳,發髻上插著素雅的玉簪,低調而莊重。
都說人靠衣裝馬靠鞍,她平日裏隨性慣了,難得拾掇一番,倒叫人越發移不開眼。
陸三已經準備好了馬車,家門口還有不少在張望好奇的人們,甘棠直接上了馬車。
甘棠相信,丞相府已經收到了消息。這牌匾在她家落了戶,至少能保證她近期的生意更上一層樓。那些躲在陰暗裏的臭蟲,現在是不是想著該怎麽在她的風頭過去以後,對她動手?那就想多了。她呀,一旦起步,就不會停下。
到了宮門口,巍峨的城牆更顯莊嚴,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每一片都承載著皇權的威嚴。
甘棠全程跟著李公公的引領,沿途,她見到了各式各樣的宮人,沒有一個熟臉的。直到近了禦書房,才見著了幾位麵熟的公公,她一一打過招唿。
玉瑤曾經也來過幾次禦書房,要麽是作為蕭嵐曦身邊的大宮女來邀寵,要麽是跟著蕭嵐曦來爭寵。
而這一次,甘棠是憑著自己的本事,來麵聖。
禦書房外,兩名身著鎧甲的侍衛如鬆般挺立,目光如炬。李公公輕聲通報後,書房的門緩緩開啟,一股濃鬱的龍涎香撲麵而來。
甘棠整理了一下衣衫,步入禦書房中。
龍案上堆滿了奏折與典籍,彰顯著皇權的繁忙,皇帝端坐於龍椅之上,麵容威嚴,目光深邃地審視著。
甘棠緩緩前行,至大殿中央,行了一個標準的宮廷大禮:“民女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她的聲音清晰而堅定,但無論是他們中的誰,都已明白,她的身份早已完成了轉變。
齊向昂溫聲道:“平身吧。”
甘棠起身。
便見齊向昂微微頷首,口中說道:“朕聽聞你為解國家水患之困,慷慨捐銀五萬兩,此等義舉,實乃我齊國之幸,百姓之福。你雖為女子,卻心懷天下,令人欽佩。”
虞丞相不就是想讓她當這個冤大頭嗎?她不但不當,還要讓他自食其果。他要出的那五萬,誰愛出誰出,反正輪不到她頭上,也別指望她會出一毛錢。
這與和林先的對線,甘棠就更無所畏懼了。她才去過皇宮,這五萬兩送進去,她也有她的辦法操作。虞丞相這個時候要動她,還得掂量掂量。
聖心難測,萬一皇帝要賞她,這個時候他來進行威脅或者刺激,都成了無用功。
道理誰都懂,隻不過,高高在上的人總想隨時隨地展現一下自己的地位,恨不得用強權壓下所有的東西。
林先丟不起這人,迅速帶著府裏的家丁撤了迴去。
甘棠笑而不語,讓陸三帶著手下這些幫忙的,都去吃好喝好,繼而迴了家。
這件事,在甘棠離開宮門半個時辰內就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平日裏和虞丞相不對付的人都等著看戲,和虞丞相是同一派係的也隻能按捺住心緒暗中觀察。
……
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皇帝就派了身邊的公公敲敲打打送了牌匾到甘棠的住處。
這一行人從皇宮出來,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且說宅中,甘棠對著手下的人說,為了暫避鋒芒,這段時間店裏的事情就先交給各個掌櫃統一打理。
忽聞門外傳來不小的動靜,緊接著劉茹快步進來稟報:“玉瑤,宮裏……宮裏來人了。”
都是平頭百姓家,哪裏見過這樣的陣仗?家裏幾個做事的,都手忙腳亂起來。
甘棠倒也沒有催促他們,隻說:“我出去看看。”
甘棠走到庭院中,見門口站著一位公公,好巧不巧,還是熟人。
“李公公。”甘棠上前,恭敬地喚道。
李公公是皇帝身前謹慎伺候的副總管,玉瑤又是在淑妃身邊的,以前見麵的機會自然不會少。
皇帝想要表示重視,但甘棠說到底也隻是一個宮人出身,所以在這方麵還是需要衡量輕重,思來想去,這才派了李公公來。
李公公手持一卷明黃聖旨,身後跟著兩名小太監:“玉瑤,許久不見。”
甘棠笑意盈盈說著場麵話:“公公近來身子可好?”
李公公擺了擺手:“勞你記掛了。玉瑤,老奴奉皇上之命,特來貴府,一為表彰你慷慨解囊,捐銀五萬兩以解水患之急;二則傳旨,請你擇日進宮,麵聖謝恩。”
後麵跟著的兩個太監將牌匾也抬了上來,揭開紅布,隻見牌匾上書“義舉流芳”四個大字。
緊接著,李公公聲音洪亮地念了聖旨,其中內容無非就是花式將甘棠誇了一遍。
甘棠行了跪拜禮,接旨起身,輕啟朱唇,聲音柔和而堅定:“玉瑤不過盡綿薄之力,以解百姓之苦,實不敢當如此褒獎。進宮謝恩之事,玉瑤自當遵從旨意,不敢有絲毫怠慢。”
說著,甘棠抬手示意身旁的丫鬟上前,接過牌匾。
奈何夏旋、劉茹都抖得像篩子似的,腿軟得走不動道。
眼看著李公公眼中閃過笑意,甘棠看似訕訕,不太好意思地說道:“倒是讓公公看了笑話。陸三、念恩,把牌匾拿到正堂掛起來。”
李公公緩緩搖了搖頭:“玉瑤,你這兒的下人,規矩不到位。”
甘棠頷首,一副認錯的模樣:“李公公教訓得是。不過,招她們來的時候,就是為了讓她們做做粗活,哪能想到我會有一日受到如此褒獎呢?來的又是您這樣身在高位的人物。”
因為在皇帝身邊侍奉,李公公的日常生活中就充滿了溢美之詞。可那些仰仗他給點好處的人,與眼前這些在宮外生活的人,終歸是有些不同的。
李公公清了清嗓子,嘴角勾起一抹讚許的微笑,繼續說道:“玉瑤,走吧。”
甘棠的意思,最好是能換一身更正式的衣服,李公公看著她身上的便裝,也點了點頭,表示可以等待。畢竟是要麵聖,規矩點不會出錯。
甘棠換完衣服,一襲淡雅的雲錦長裙,裙擺隨著她輕盈的步伐輕輕搖曳,發髻上插著素雅的玉簪,低調而莊重。
都說人靠衣裝馬靠鞍,她平日裏隨性慣了,難得拾掇一番,倒叫人越發移不開眼。
陸三已經準備好了馬車,家門口還有不少在張望好奇的人們,甘棠直接上了馬車。
甘棠相信,丞相府已經收到了消息。這牌匾在她家落了戶,至少能保證她近期的生意更上一層樓。那些躲在陰暗裏的臭蟲,現在是不是想著該怎麽在她的風頭過去以後,對她動手?那就想多了。她呀,一旦起步,就不會停下。
到了宮門口,巍峨的城牆更顯莊嚴,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每一片都承載著皇權的威嚴。
甘棠全程跟著李公公的引領,沿途,她見到了各式各樣的宮人,沒有一個熟臉的。直到近了禦書房,才見著了幾位麵熟的公公,她一一打過招唿。
玉瑤曾經也來過幾次禦書房,要麽是作為蕭嵐曦身邊的大宮女來邀寵,要麽是跟著蕭嵐曦來爭寵。
而這一次,甘棠是憑著自己的本事,來麵聖。
禦書房外,兩名身著鎧甲的侍衛如鬆般挺立,目光如炬。李公公輕聲通報後,書房的門緩緩開啟,一股濃鬱的龍涎香撲麵而來。
甘棠整理了一下衣衫,步入禦書房中。
龍案上堆滿了奏折與典籍,彰顯著皇權的繁忙,皇帝端坐於龍椅之上,麵容威嚴,目光深邃地審視著。
甘棠緩緩前行,至大殿中央,行了一個標準的宮廷大禮:“民女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她的聲音清晰而堅定,但無論是他們中的誰,都已明白,她的身份早已完成了轉變。
齊向昂溫聲道:“平身吧。”
甘棠起身。
便見齊向昂微微頷首,口中說道:“朕聽聞你為解國家水患之困,慷慨捐銀五萬兩,此等義舉,實乃我齊國之幸,百姓之福。你雖為女子,卻心懷天下,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