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民國對照組萬人敬仰21
快穿:萬人迷一心隻想搞學習 作者:會飛的皮皮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首先,李清眠沒有將清意堂當作收容所,她在最初的兩周篩選了十餘人,收入清意堂來做事。這些人大多數是她在北城接觸過的,無依無靠的單身母親又或是半大的孩子。
收進清意堂的這些人裏,有所長的,就分配去做對應的事,無一技之長的暫時先在清意堂裏做一些打雜。
然後,李清眠又將清意堂做了幾個分區。
最成功的,就是前院的啟蒙學堂,李清眠本身也讀過一些書,她在學堂裏備下紙筆、黑板,教授《三字經》這樣的啟蒙讀物。來者不限性別、年齡、籍貫,無論是一時興趣還是湊個熱鬧,隻要想學,都可以來。
起初隻有她一個人教書,後來在孫夢晗的帶領下,洲城學院有些學生也會來做義務講學。
要是有條件,誰不想沾沾書香氣?清意堂的啟蒙學堂就此成了洲城出了名的掃盲學堂。
後院則用來做了生活技能學習班,開設廚藝、紡織、刺繡三個大類別,這幾個類別,恰恰是最適合女子謀生的路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話說迴來,前期甘棠確實往清意堂裏投了不少錢。不過,在啟蒙學堂成功開設並走上正軌後,李清眠就動起了腦筋,特意在前院入門處擺上一屏石刻,刻上捐贈者姓名,由此吸納來的資金越來越多,倒是減輕了經濟壓力。
收來的捐贈每周都會有具體用途的公示,花了多少錢、花在哪裏,每一筆賬目都清清楚楚,真正做到了公開透明。
這天甘棠剛做完一個大手術,到家時已是深夜,後門早就在她的安排下換了門鎖,倒是省得還要有人等她迴來。
甘棠一邊打著哈欠一邊準備迴房,路過李清眠房間時,卻見她房中還亮著燈,映出兩個人的身影來。
甘棠敲了敲門:“娘,我迴來了。”
“來了。”李清眠開了門,擔憂地看著她,“意兒,你可算迴來了,你琴姨剛剛還在說呢,要是再看不見你人,得去醫院找你了。”
李清眠口中的琴姨,叫吳琴,她和清意堂的緣分起源還不是李清眠,而是甘棠。
此人,正是甘棠進入看守所時遇到的,為了孩子偷盜的那個母親!
吳琴被釋放後,聽說能在清意堂讓孩子吃飽飯,就主動尋了過來。在清意堂遇上甘棠時,她還以為自己完蛋了,沒想到甘棠根本沒提她的前塵往事,就這麽接受了她。
當然,關於吳琴的情況,甘棠私下特地與李清眠說過,最後決定留下吳琴的,還是李清眠本人。
甘棠站在房間門口,笑道:“今天做了個比較棘手的手術,還好,明天能晚點上班了。”
“那還好。”李清眠望著她,情不自禁歎了口氣,“最近是不是又清瘦了?這身子骨是自己的,你可別仗著自己年輕就瞎來。”
甘棠點點頭:“好,都聽娘的。倒是娘和琴姨,怎麽這個點了還沒睡?”
“進來說吧。”李清眠的眼中,透出些許無奈。
自從掛上牌匾開始,李清眠一心就撲在了清意堂上,或許是為了不讓女兒擔心,她幾乎沒有抱怨過什麽,有問題就解決問題。
甘棠關上房門,正疑惑什麽事情能讓李清眠愁成這樣,就聽吳琴罵道:“不知道是哪個沒良心的,直接把半大點的孩子丟在清意堂門口了。那孩子出生還沒滿月,發現她的時候渾身青紫,送去醫館的時候,就剩下半口氣,大夫說,再晚一點,那孩子的命都保不住了。”
甘棠直覺上線,眉頭皺起:“又是女孩?”
“誰說不是呢。”吳琴顧及著她在,忍了忍,到底沒罵出更難聽的來。
清意堂不是第一次“收到”孩子了,把人心往好了想,可能是家裏窮的揭不開鍋,想要給孩子尋個好去處。然而,這些送來的孩子,都是女孩。嗬……
前些日子,清意堂收過一個八歲的女娃,孩子都已經記事了,卻怎麽也不肯告知家在哪裏,最後問急了,孩子直接直接抱著李清眠的腿說,家裏人講了,她要是迴去就打死她。
最後,李清眠親自領著孩子迴去,逼著那家人登報和孩子斷絕關係,才將孩子收到了清意堂裏。
清意堂的女孩越收越多,後院已經住了六個,加上今天這個奶娃娃,好家夥,馬上都能召喚神龍了。
甘棠抿了抿唇:“娘,你是擔心清意堂的孩子會越收越多?”
“那都是其次的,家裏不缺這口吃的,養了就養了。”李清眠擺了擺手,“隻不過既然決定要養這些孩子,那總是要負責的。我和阿琴商量著,新來的那個娃娃我們幾個輪流照顧。其他幾個孩子,總是擠在一張床上也不好,等過兩天天晴了,我們準備把後院再清出兩個房間來,給孩子們改造一下,至少讓每個人都有張單獨的床能睡。”
甘棠摸了摸鼻子,得,是她的覺悟太低了。她還以為,李清眠和吳琴是在商量怎麽把孩子送走呢。
這後院確實還有兩三間閑置的屋子可以用,但這麽下去不是個事兒。
甘棠直指問題核心:“清意堂滿打滿算開了也才八個月,就已經送來了這麽多孩子,平均每月一個。現在能騰出兩個房間給她們,以後孩子要是越來越多呢?還收不收?怎麽收?收在哪裏?”
李清眠“嗯”了一聲,迴應道:“這事我和院裏幾個管事的都開過會了,不能來了都收。孩子的家庭背景都要核實,免得以後出大亂子,明麵上也不提收孩子的事,就說是收徒弟,等學成以後得留在我這兒做工。好一點的情況,留在這的孩子能掌握一技之長,就算離了清意堂也可以養活自己。”
聽到李清眠這麽說,甘棠心知她已經有了主意,頗有些“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欣慰感。
也得虧李清眠不知道她心裏有這麽大逆不道的想法,要不然,還不知道要念叨多久呢。
收進清意堂的這些人裏,有所長的,就分配去做對應的事,無一技之長的暫時先在清意堂裏做一些打雜。
然後,李清眠又將清意堂做了幾個分區。
最成功的,就是前院的啟蒙學堂,李清眠本身也讀過一些書,她在學堂裏備下紙筆、黑板,教授《三字經》這樣的啟蒙讀物。來者不限性別、年齡、籍貫,無論是一時興趣還是湊個熱鬧,隻要想學,都可以來。
起初隻有她一個人教書,後來在孫夢晗的帶領下,洲城學院有些學生也會來做義務講學。
要是有條件,誰不想沾沾書香氣?清意堂的啟蒙學堂就此成了洲城出了名的掃盲學堂。
後院則用來做了生活技能學習班,開設廚藝、紡織、刺繡三個大類別,這幾個類別,恰恰是最適合女子謀生的路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話說迴來,前期甘棠確實往清意堂裏投了不少錢。不過,在啟蒙學堂成功開設並走上正軌後,李清眠就動起了腦筋,特意在前院入門處擺上一屏石刻,刻上捐贈者姓名,由此吸納來的資金越來越多,倒是減輕了經濟壓力。
收來的捐贈每周都會有具體用途的公示,花了多少錢、花在哪裏,每一筆賬目都清清楚楚,真正做到了公開透明。
這天甘棠剛做完一個大手術,到家時已是深夜,後門早就在她的安排下換了門鎖,倒是省得還要有人等她迴來。
甘棠一邊打著哈欠一邊準備迴房,路過李清眠房間時,卻見她房中還亮著燈,映出兩個人的身影來。
甘棠敲了敲門:“娘,我迴來了。”
“來了。”李清眠開了門,擔憂地看著她,“意兒,你可算迴來了,你琴姨剛剛還在說呢,要是再看不見你人,得去醫院找你了。”
李清眠口中的琴姨,叫吳琴,她和清意堂的緣分起源還不是李清眠,而是甘棠。
此人,正是甘棠進入看守所時遇到的,為了孩子偷盜的那個母親!
吳琴被釋放後,聽說能在清意堂讓孩子吃飽飯,就主動尋了過來。在清意堂遇上甘棠時,她還以為自己完蛋了,沒想到甘棠根本沒提她的前塵往事,就這麽接受了她。
當然,關於吳琴的情況,甘棠私下特地與李清眠說過,最後決定留下吳琴的,還是李清眠本人。
甘棠站在房間門口,笑道:“今天做了個比較棘手的手術,還好,明天能晚點上班了。”
“那還好。”李清眠望著她,情不自禁歎了口氣,“最近是不是又清瘦了?這身子骨是自己的,你可別仗著自己年輕就瞎來。”
甘棠點點頭:“好,都聽娘的。倒是娘和琴姨,怎麽這個點了還沒睡?”
“進來說吧。”李清眠的眼中,透出些許無奈。
自從掛上牌匾開始,李清眠一心就撲在了清意堂上,或許是為了不讓女兒擔心,她幾乎沒有抱怨過什麽,有問題就解決問題。
甘棠關上房門,正疑惑什麽事情能讓李清眠愁成這樣,就聽吳琴罵道:“不知道是哪個沒良心的,直接把半大點的孩子丟在清意堂門口了。那孩子出生還沒滿月,發現她的時候渾身青紫,送去醫館的時候,就剩下半口氣,大夫說,再晚一點,那孩子的命都保不住了。”
甘棠直覺上線,眉頭皺起:“又是女孩?”
“誰說不是呢。”吳琴顧及著她在,忍了忍,到底沒罵出更難聽的來。
清意堂不是第一次“收到”孩子了,把人心往好了想,可能是家裏窮的揭不開鍋,想要給孩子尋個好去處。然而,這些送來的孩子,都是女孩。嗬……
前些日子,清意堂收過一個八歲的女娃,孩子都已經記事了,卻怎麽也不肯告知家在哪裏,最後問急了,孩子直接直接抱著李清眠的腿說,家裏人講了,她要是迴去就打死她。
最後,李清眠親自領著孩子迴去,逼著那家人登報和孩子斷絕關係,才將孩子收到了清意堂裏。
清意堂的女孩越收越多,後院已經住了六個,加上今天這個奶娃娃,好家夥,馬上都能召喚神龍了。
甘棠抿了抿唇:“娘,你是擔心清意堂的孩子會越收越多?”
“那都是其次的,家裏不缺這口吃的,養了就養了。”李清眠擺了擺手,“隻不過既然決定要養這些孩子,那總是要負責的。我和阿琴商量著,新來的那個娃娃我們幾個輪流照顧。其他幾個孩子,總是擠在一張床上也不好,等過兩天天晴了,我們準備把後院再清出兩個房間來,給孩子們改造一下,至少讓每個人都有張單獨的床能睡。”
甘棠摸了摸鼻子,得,是她的覺悟太低了。她還以為,李清眠和吳琴是在商量怎麽把孩子送走呢。
這後院確實還有兩三間閑置的屋子可以用,但這麽下去不是個事兒。
甘棠直指問題核心:“清意堂滿打滿算開了也才八個月,就已經送來了這麽多孩子,平均每月一個。現在能騰出兩個房間給她們,以後孩子要是越來越多呢?還收不收?怎麽收?收在哪裏?”
李清眠“嗯”了一聲,迴應道:“這事我和院裏幾個管事的都開過會了,不能來了都收。孩子的家庭背景都要核實,免得以後出大亂子,明麵上也不提收孩子的事,就說是收徒弟,等學成以後得留在我這兒做工。好一點的情況,留在這的孩子能掌握一技之長,就算離了清意堂也可以養活自己。”
聽到李清眠這麽說,甘棠心知她已經有了主意,頗有些“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欣慰感。
也得虧李清眠不知道她心裏有這麽大逆不道的想法,要不然,還不知道要念叨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