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不符常理
三國:身為反賊,沒有金手指 作者:天天吹泡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鮮卑人沒有追擊,可能是在信都打掃戰場。
沒有一同隨趙雲他們逃出來的人,大概率全部被殺。
連夜跑迴來了一部分人,清點了一下,人數一萬出頭。
和目測的人數相差不多,為了公孫瓚,又折損了一萬人。
天亮後,韓星河再次下達命令,繞路而行,前往渤海郡。
為了照顧公孫勝,趙雲還特意出去找來了兩個民婦幫忙。
額...兵荒馬亂的,其實人家不願意,是管亥強迫的。
事態緊急,趙雲也不好多言,而是去找老熟人聊天。
逃出來的沒有一個姓公孫的,全都是外姓,公孫瓚的部將,嚴綱,田楷,田豫,關靖,閻柔。
其他人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曾經送給諸葛羽的七個名將,他身邊也隻剩下了一個蔣奇。
渤海郡留了四個守家,戰死兩個。
這些名將實力都還不錯,必須牢牢掌控。
所以,韓星河特意趁趙雲一個人的時候湊了過去,並排前行。
趙雲是個聰明人,自然明白這是有事找他,索性也放緩了速度。
“子龍啊,我有必要說你幾句,一定要記在心裏。”
趙雲不卑不亢,點頭迴應。
“公孫勝可是你家主公唯一的後人,他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公孫家可就絕後了。”
“你忠心耿耿,往後一定要挑起大梁,有些事情必須要做。”
“你家主公是正統的幽州牧,天下皆知。”
“整個幽州,都是你家主公留給勝兒的,一寸也不能丟。”
“雖然現在被外地侵占,但是大漢一定會勝利,到時候無人輔佐勝兒,他又如何掌控幽州全境?”
說的有些隱晦,趙雲一時間沒有明白,直言問道:“聖子希望末將如何行事?”
韓星河再次說道:“你一個人的忠心是不夠的,懂嗎?”
“我希望公孫家所有的家臣,在勝兒長大後,他們都還在,還願意稱勝兒為主公。”
“所以,你要多走動一下,敲打明示,若是有人背叛主公,決不輕饒!”
“我這可是為了你家主公著想,否則以後的幽州就不姓公孫了。”
聽完後,趙雲勒住了戰馬,在原地停留了許久,最後,沉聲迴道:“末將明白!”
有些事情,點到即止,怎麽做是他的事了。
以他的實力,田豫,田楷那些人應該是不敢私自投靠其他諸侯的。
去渤海郡不算太遠,兩天的路程。
進了渤海郡,是原本天涯海閣的領地,如今早已荒無人煙。
為了支持袁紹,蓋英雄居然舍得將建設好的領地直接舍棄,也算有魄力。
等進入諸葛羽地盤時,竟然神奇的沒有發現戰爭的痕跡。
鮮卑人和高句麗軍隊,居然沒有染指渤海郡。
有點不可思議!
按正常的軍事邏輯,渤海郡首當其衝,應該是先拿下的目標。
偏偏對方對這裏置之不理,直接南下圍信都。
眾人疑惑重重,韓星河都忍不住說了兩句。
“我看你才像漢奸,串通好外敵不打自己地盤,要不然這怎麽解釋?”
然而,諸葛羽理由充分的解釋道:“很簡單啊,渤海郡沒有主力部隊,人家不屑一顧,不想浪費時間而已。”
“信都有幾十萬大軍,渤海郡隻有幾萬兵力,一城一池的去打多浪費時間。”
“內奸肯定有的,要不然對方也不可能對我們的兵力部署那麽了解。”
“人家這叫抓重點,好鋼用在刀刃上,要打就打主力,結局你不也看到了,公孫瓚死了,渤海郡還有什麽用?”
事實確實如此,雖然渤海郡還在,但是因為公孫瓚的死,誰還敢留在這啊。
諸葛羽迅速召集人,發布了撤退的命令。
雖然之前和袁紹是敵對狀態,但現在還是隻能去鄴城,指望他翻盤呢。
安頓好事情後,韓星河是一刻也不想耽擱,馬上拉著諸葛羽出發,去尋找墨家機關城。
雖然他心事重重,想等人員撤走後再出發。
但是,他並不敢明說,隻能再三叮囑他人妥善處理事情,然後戀戀不舍的離開。
又趕路了半天,全軍上下原地休息,高覽繼續派人警戒。
十一月十號,已經入冬,天寒地凍,在野外露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而為了不暴露行蹤,全軍上下還不敢點明火。
士兵們一個挨著一個,蜷縮在帳篷裏,全靠體溫取暖。
睡肯定是睡不好的,但是也沒更好的辦法,隻能鼓舞人心,忍耐一下。
韓星河倒是睡的很安穩,因為玩家的特殊機製,可以關閉溫度感知這些東西。
然而,也沒睡了多久,就被高覽喊醒。
因為他發現了一件很重大的事情。
在二十裏外,看到了大量明火,還有軍隊在露營。
斥候沒敢靠近,怕打草驚蛇。
為了處理這事,劉譽,鍾離歌,諸葛羽也全被喊了起來。
經過短暫的商議,他們一致認為不用理會,先休息好,天亮後再說。
這個決定,反倒是讓高覽憂心忡忡,一晚上沒敢睡。
天亮後,斥候再次迴來稟報,這次還帶迴來了準確信息。
是胡人騎兵,但是旗幟卻不是鮮卑的狼旗,而是烏桓人的鷹旗。
幽州的烏桓人,一向是忠於大漢朝廷的,經常幫忙打仗。
他們能安然無恙的呆在幽州,沒有和鮮卑人戰爭,也就存在了合作的可能。
為了探明情況,韓星河帶上人親自趕往前方觀察。
當然,也是為了確定到底是哪支部落的人。
斥候描述的旗幟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而鍾離歌常年在幽州,各家旗幟基本都認識。
待他仔細觀察後,很肯定的說道:“應該是丘力居部落的人,應該是蹋頓!”
得到了肯定,韓星河瞬間可以確定自己的判斷。
“老熟人啊,怪不得旗幟這麽熟悉,那個張字旗,應該是張純了,我們去會會他!”
說完,韓星河直接翻身上馬,大搖大擺的前行。
鍾離歌都懵了,馬上追上來問:“就我們幾個?”
韓星河點頭,笑道:“怕啥,他們不敢把我怎麽樣的,之前跟我混過一段時間!”
說起來,張純,蹋頓也挺可憐,實力說強不強,兩個人都是這樣。
幽州烏桓人數不多,一直都是依附大漢而存活。
張純跟張舉叛變,張舉稱帝,沒多久就死了。
他自己一直打遊擊,兵力也越來越少。
後來董卓不知道給他什麽好處了,他又南下兗州幫忙打曹操。
後來呂布在兗州戰敗,他也就迴幽州了。
蹋頓和華雄關係很好,太平道南下荊州,揚州搞破壞時,他們就認識了,經常在一起喝酒。
按鍾離歌的描述,他倆迴了幽州後,給公孫瓚表態過,但是保持獨立狀態,現在出現在這有點不符常理。
沒有一同隨趙雲他們逃出來的人,大概率全部被殺。
連夜跑迴來了一部分人,清點了一下,人數一萬出頭。
和目測的人數相差不多,為了公孫瓚,又折損了一萬人。
天亮後,韓星河再次下達命令,繞路而行,前往渤海郡。
為了照顧公孫勝,趙雲還特意出去找來了兩個民婦幫忙。
額...兵荒馬亂的,其實人家不願意,是管亥強迫的。
事態緊急,趙雲也不好多言,而是去找老熟人聊天。
逃出來的沒有一個姓公孫的,全都是外姓,公孫瓚的部將,嚴綱,田楷,田豫,關靖,閻柔。
其他人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曾經送給諸葛羽的七個名將,他身邊也隻剩下了一個蔣奇。
渤海郡留了四個守家,戰死兩個。
這些名將實力都還不錯,必須牢牢掌控。
所以,韓星河特意趁趙雲一個人的時候湊了過去,並排前行。
趙雲是個聰明人,自然明白這是有事找他,索性也放緩了速度。
“子龍啊,我有必要說你幾句,一定要記在心裏。”
趙雲不卑不亢,點頭迴應。
“公孫勝可是你家主公唯一的後人,他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公孫家可就絕後了。”
“你忠心耿耿,往後一定要挑起大梁,有些事情必須要做。”
“你家主公是正統的幽州牧,天下皆知。”
“整個幽州,都是你家主公留給勝兒的,一寸也不能丟。”
“雖然現在被外地侵占,但是大漢一定會勝利,到時候無人輔佐勝兒,他又如何掌控幽州全境?”
說的有些隱晦,趙雲一時間沒有明白,直言問道:“聖子希望末將如何行事?”
韓星河再次說道:“你一個人的忠心是不夠的,懂嗎?”
“我希望公孫家所有的家臣,在勝兒長大後,他們都還在,還願意稱勝兒為主公。”
“所以,你要多走動一下,敲打明示,若是有人背叛主公,決不輕饒!”
“我這可是為了你家主公著想,否則以後的幽州就不姓公孫了。”
聽完後,趙雲勒住了戰馬,在原地停留了許久,最後,沉聲迴道:“末將明白!”
有些事情,點到即止,怎麽做是他的事了。
以他的實力,田豫,田楷那些人應該是不敢私自投靠其他諸侯的。
去渤海郡不算太遠,兩天的路程。
進了渤海郡,是原本天涯海閣的領地,如今早已荒無人煙。
為了支持袁紹,蓋英雄居然舍得將建設好的領地直接舍棄,也算有魄力。
等進入諸葛羽地盤時,竟然神奇的沒有發現戰爭的痕跡。
鮮卑人和高句麗軍隊,居然沒有染指渤海郡。
有點不可思議!
按正常的軍事邏輯,渤海郡首當其衝,應該是先拿下的目標。
偏偏對方對這裏置之不理,直接南下圍信都。
眾人疑惑重重,韓星河都忍不住說了兩句。
“我看你才像漢奸,串通好外敵不打自己地盤,要不然這怎麽解釋?”
然而,諸葛羽理由充分的解釋道:“很簡單啊,渤海郡沒有主力部隊,人家不屑一顧,不想浪費時間而已。”
“信都有幾十萬大軍,渤海郡隻有幾萬兵力,一城一池的去打多浪費時間。”
“內奸肯定有的,要不然對方也不可能對我們的兵力部署那麽了解。”
“人家這叫抓重點,好鋼用在刀刃上,要打就打主力,結局你不也看到了,公孫瓚死了,渤海郡還有什麽用?”
事實確實如此,雖然渤海郡還在,但是因為公孫瓚的死,誰還敢留在這啊。
諸葛羽迅速召集人,發布了撤退的命令。
雖然之前和袁紹是敵對狀態,但現在還是隻能去鄴城,指望他翻盤呢。
安頓好事情後,韓星河是一刻也不想耽擱,馬上拉著諸葛羽出發,去尋找墨家機關城。
雖然他心事重重,想等人員撤走後再出發。
但是,他並不敢明說,隻能再三叮囑他人妥善處理事情,然後戀戀不舍的離開。
又趕路了半天,全軍上下原地休息,高覽繼續派人警戒。
十一月十號,已經入冬,天寒地凍,在野外露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而為了不暴露行蹤,全軍上下還不敢點明火。
士兵們一個挨著一個,蜷縮在帳篷裏,全靠體溫取暖。
睡肯定是睡不好的,但是也沒更好的辦法,隻能鼓舞人心,忍耐一下。
韓星河倒是睡的很安穩,因為玩家的特殊機製,可以關閉溫度感知這些東西。
然而,也沒睡了多久,就被高覽喊醒。
因為他發現了一件很重大的事情。
在二十裏外,看到了大量明火,還有軍隊在露營。
斥候沒敢靠近,怕打草驚蛇。
為了處理這事,劉譽,鍾離歌,諸葛羽也全被喊了起來。
經過短暫的商議,他們一致認為不用理會,先休息好,天亮後再說。
這個決定,反倒是讓高覽憂心忡忡,一晚上沒敢睡。
天亮後,斥候再次迴來稟報,這次還帶迴來了準確信息。
是胡人騎兵,但是旗幟卻不是鮮卑的狼旗,而是烏桓人的鷹旗。
幽州的烏桓人,一向是忠於大漢朝廷的,經常幫忙打仗。
他們能安然無恙的呆在幽州,沒有和鮮卑人戰爭,也就存在了合作的可能。
為了探明情況,韓星河帶上人親自趕往前方觀察。
當然,也是為了確定到底是哪支部落的人。
斥候描述的旗幟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而鍾離歌常年在幽州,各家旗幟基本都認識。
待他仔細觀察後,很肯定的說道:“應該是丘力居部落的人,應該是蹋頓!”
得到了肯定,韓星河瞬間可以確定自己的判斷。
“老熟人啊,怪不得旗幟這麽熟悉,那個張字旗,應該是張純了,我們去會會他!”
說完,韓星河直接翻身上馬,大搖大擺的前行。
鍾離歌都懵了,馬上追上來問:“就我們幾個?”
韓星河點頭,笑道:“怕啥,他們不敢把我怎麽樣的,之前跟我混過一段時間!”
說起來,張純,蹋頓也挺可憐,實力說強不強,兩個人都是這樣。
幽州烏桓人數不多,一直都是依附大漢而存活。
張純跟張舉叛變,張舉稱帝,沒多久就死了。
他自己一直打遊擊,兵力也越來越少。
後來董卓不知道給他什麽好處了,他又南下兗州幫忙打曹操。
後來呂布在兗州戰敗,他也就迴幽州了。
蹋頓和華雄關係很好,太平道南下荊州,揚州搞破壞時,他們就認識了,經常在一起喝酒。
按鍾離歌的描述,他倆迴了幽州後,給公孫瓚表態過,但是保持獨立狀態,現在出現在這有點不符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