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以退為進
三國:身為反賊,沒有金手指 作者:天天吹泡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了平壽縣城外,韓星河依舊沒有想好如何迴複。
恰好這時,劉譽傳來毛階的意思,有點殘忍又無情。
毛階原話,既然張寧醒了,就讓她做決定,以她為主。
即便不能下床,也要讓她以聖女的名義發布命令,誓死抵抗。
現在青州的黃巾渠帥比較多,手上的兵力也不少。
與朝廷決戰,不論勝負,傷亡都會很大。
到時候即便有人說三道四,也是張寧的鍋。
如果不是為了她,為了太平道,韓星河完全可以投降朝廷,換取更大的利益。
表麵上看,是尊重聖女的意思,把張寧的地位抬的很高,實則坑了她一把。
這個毛階,也是個人才,對戰朝廷束手無策,坑起太平道來頭頭是道。
為了防一手,韓星河又連夜讓張寧在書信上簽了字。
書信內容:朝廷承諾封我為王,赦免眾將造反之罪,並且賞賜金銀,糧草數百萬兩,要求我交出仙術。
本聖子請示聖女,決議背水一戰,為了太平道,為了當初發過的誓言。
....
幾句話將責任拋了個幹淨。
張寧簽字時,表現的很平靜,麵無波瀾。
由此可見,她是真的變了,心機有點深。
搞定了這事,韓星河才進了平壽城。
孫璋,十常侍之一,地位排老三,在張讓,趙忠之下。
孔融這個坑貨,平日裏大罵宦官,等人家真的出現在自己地盤上時,又供奉的和祖宗一樣。
可惜,他的處境,孫璋並不能有什麽幫助。
黃巾軍控製著青州出入的道路,他訴苦也沒用,朝廷壓根救不得。
唯一的希望便是朝廷進攻青州,擊潰太平道。
以至於,他一直勸說孫璋,仙術要不到的,快讓陛下傳令進攻吧。
而青州現有的官兵,還可以裏應外合,出其不意。
韓星河都不用聽臥底的匯報,猜都猜的到他說了什麽。
甕中之鱉,再怎麽努力也是徒勞。
談判的事,不急,能拖一天是一天。
然後嘛,孫璋就收到了迴複,本聖子太困,休息一天再說。
如此一來,孫璋著急,孔融也著急。
漢靈帝病重,著急的很,根本等不得啊。
隨後,這兩人隻好親自跑來求見,被堵在院門外,到天黑都沒進去。
拖延了兩日,孫璋氣急敗壞的跑來大喊:“韓星河!朝廷的大軍不日即可抵達青州,你一再推脫,莫非是想自尋死路!”
“給你一炷香時間,若不出來,老夫即刻迴京稟報陛下!”
他這麽說...呃...還真有效果。
韓星河很不情願的走了出來,隨手遞上一本小冊子。
“嚷嚷什麽玩意,我說了不給了嗎?”
“答應我要求,馬上交出仙術!”
孫璋寒著臉接過冊子,隨手一翻,氣的就差七竅生煙了。
寫的要求不多,但是都很難辦到。
“從高祖時起,大漢就沒出過異姓王,如何封你?”
單單第一條,就沒辦法搞,封王這事,看似簡單又不簡單。
剩下的東西長見,卻沒實力拿的出來。
500萬兩黃金,500萬石糧食,戰馬5萬匹,各種道具一大堆。
洛陽演武剛賺了一波,全拿出來都難滿足。
“你這是存心不想和談!”
韓星河攤了攤手,滿臉無奈:“條件就這,你如實稟報就是了,給不起還要什麽仙術,真搞笑!”
孫璋罵罵咧咧的轉身就走,孔融也想跟隨,被李丹拉了迴來。
“孔大人,北海郡不安全啊,我看你還是移駕東萊吧!”
再次被軟禁,孔融欲哭無淚,悲愴的喊道:“青州大戰,生靈塗炭,苦的是百姓啊...”
不知他本性的話,還真以為他是個好官。
韓星河擺了擺手:“去吧,和你家人好好聚聚!”
做出了決定,已然沒法迴頭,唯有一戰。
三日後,波才,徐晃,管承,卜已,管亥,張繞,司馬懼等人,都趕到了即墨縣。
為了看望張寧,也為了商討作戰部署。
大小將領上百人,比起張角最初的班底隻強不弱。
眾人紛紛入座,張寧也拖著虛弱的身體出席了會議。
“拜見聖子!”
“拜見聖女,願聖女早日康複!”
各大渠帥行禮完畢,卻無人發話,氣氛瞬間變得有些沉悶。
韓星河一言不發的望著張寧,意思很明顯,以她為尊。
張寧心思聰慧,哪能看不出,忙到:“諸位起來吧!”
眾人起來後,大堂裏又變得鴉雀無聲。
“咳咳...”波才輕咳了兩聲,出聲道:“聖子拒絕了使者的要求,此戰已然不可避免!”
“冀州,兗州,徐州,豫州,都有官兵集結,可以說,我們現在是四麵楚歌,沒有退路!”
前幾年,沒有威脅到漢靈帝的性命,太平道苟延殘喘也還有機會。
現在劉宏為了活命,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的進取。
沒人能抵擋死而複活的誘惑。
眼下的局勢,對太平道很不利,很可能是滅頂之災。
在場的人中,各自掌握的消息都不同,心向哪裏也多少有些區別。
有的人胸有成竹,絲毫不慌,隻等韓星河發話呢。
也有人出言感慨,唉聲歎氣。
“我軍兵力匱乏,又要分兵防守多個城池,壓力太大啊!”
“依我之見,不如藏進山中,與官兵周旋,方有一線生機!”
韓星河默默的聽了一遍,心裏也有數。
發牢騷的多是張繞,司馬懼這些人,也算情有可原,畢竟不是核心班底,有些事情並不知曉。
討論了半天,也沒說下個一二三。
望著眾人投來的目光,韓星河依舊無動於衷,轉頭恭敬的對張寧說道:“大戰在即,望聖女主持大局!”
一言一行都在以聖女為尊,反倒是一個以退為進的策略。
張寧被架在空中,不上不下,也很難受。
“我自幼隨父親傳道濟人,懂天文地理,行政監察,卻不通曉行軍作戰,此戰...還是由聖子指揮吧!”
聞言,韓星河並未很開心,反而進一步確認,張寧確實有心爭權。
大意是不參與戰爭,卻表態自己懂管理,政治,能幹點別的。
說這話...還不如說自己是個女的,啥也幹不成,自降身份,退位讓賢。
韓星河清了清嗓子,正色道:“青州地大物博,城池上百,逐一防守對我軍不利,所以我們不可分兵!”
“先將百姓全部遷移至後方,不願意走的,就想辦法,威逼利誘都可以!”
“大軍集結,逐步後退至北海,將戰場放在這裏,不與官兵爭奪一城一池!”
作戰方針有了,也沒人有反對意見。
高下立判,聖子說話的分量還是有的。
太史慈疑惑了片刻,發問道:“主公,馬上就是秋收時節,百姓撤離,田裏的糧食不收了嗎?”
韓星河沒有正麵迴答,而是問了個特殊的問題。
“子義,如果開戰,你可會手下留情?”
這麽久了,還是不放心,舊事重提,難免讓人心寒。
太史慈有些疑惑,但看到韓星河的目光方向時,秒懂其意。
降將不止他一個啊,在場的還有李通。
“賢臣擇主而事,末將已降,定不會心慈手軟,望主公及諸位將軍放心!此戰,我願為先鋒,爭這頭功,為我軍壯威!”
如此迴答,韓星河很是滿意,轉頭問道:“好!同為降將,李將軍可願一同出戰?”
李通也不是不識趣的人,馬上迴應:“末將願往!”
“有此膽色,當為全軍榜樣,我便給你們精騎三千,挫一挫官兵的銳氣!”
用兩個降將當先鋒,此舉用意深遠,讓人始料不及。
太史慈,李通出去,直接投了,那是啪啪打臉,先輸一陣。
打贏了,意義非凡,人家降將都拚死作戰,其他人更應該加倍努力。
再者是為了防一手李通,也是給太史慈一個考驗。
給你兵,給你將,管不好是個人問題。
李通如果搞小動作,太史慈全責,以他的箭術,可以直接擊殺。
若是作戰勇猛,也就與朝廷徹底決裂,以後可以安心的用了,可以說是一石二鳥。
至於武安國,宗寶這些人,還不能啟用,先雪藏著,以後再找機會拿下。
恰好這時,劉譽傳來毛階的意思,有點殘忍又無情。
毛階原話,既然張寧醒了,就讓她做決定,以她為主。
即便不能下床,也要讓她以聖女的名義發布命令,誓死抵抗。
現在青州的黃巾渠帥比較多,手上的兵力也不少。
與朝廷決戰,不論勝負,傷亡都會很大。
到時候即便有人說三道四,也是張寧的鍋。
如果不是為了她,為了太平道,韓星河完全可以投降朝廷,換取更大的利益。
表麵上看,是尊重聖女的意思,把張寧的地位抬的很高,實則坑了她一把。
這個毛階,也是個人才,對戰朝廷束手無策,坑起太平道來頭頭是道。
為了防一手,韓星河又連夜讓張寧在書信上簽了字。
書信內容:朝廷承諾封我為王,赦免眾將造反之罪,並且賞賜金銀,糧草數百萬兩,要求我交出仙術。
本聖子請示聖女,決議背水一戰,為了太平道,為了當初發過的誓言。
....
幾句話將責任拋了個幹淨。
張寧簽字時,表現的很平靜,麵無波瀾。
由此可見,她是真的變了,心機有點深。
搞定了這事,韓星河才進了平壽城。
孫璋,十常侍之一,地位排老三,在張讓,趙忠之下。
孔融這個坑貨,平日裏大罵宦官,等人家真的出現在自己地盤上時,又供奉的和祖宗一樣。
可惜,他的處境,孫璋並不能有什麽幫助。
黃巾軍控製著青州出入的道路,他訴苦也沒用,朝廷壓根救不得。
唯一的希望便是朝廷進攻青州,擊潰太平道。
以至於,他一直勸說孫璋,仙術要不到的,快讓陛下傳令進攻吧。
而青州現有的官兵,還可以裏應外合,出其不意。
韓星河都不用聽臥底的匯報,猜都猜的到他說了什麽。
甕中之鱉,再怎麽努力也是徒勞。
談判的事,不急,能拖一天是一天。
然後嘛,孫璋就收到了迴複,本聖子太困,休息一天再說。
如此一來,孫璋著急,孔融也著急。
漢靈帝病重,著急的很,根本等不得啊。
隨後,這兩人隻好親自跑來求見,被堵在院門外,到天黑都沒進去。
拖延了兩日,孫璋氣急敗壞的跑來大喊:“韓星河!朝廷的大軍不日即可抵達青州,你一再推脫,莫非是想自尋死路!”
“給你一炷香時間,若不出來,老夫即刻迴京稟報陛下!”
他這麽說...呃...還真有效果。
韓星河很不情願的走了出來,隨手遞上一本小冊子。
“嚷嚷什麽玩意,我說了不給了嗎?”
“答應我要求,馬上交出仙術!”
孫璋寒著臉接過冊子,隨手一翻,氣的就差七竅生煙了。
寫的要求不多,但是都很難辦到。
“從高祖時起,大漢就沒出過異姓王,如何封你?”
單單第一條,就沒辦法搞,封王這事,看似簡單又不簡單。
剩下的東西長見,卻沒實力拿的出來。
500萬兩黃金,500萬石糧食,戰馬5萬匹,各種道具一大堆。
洛陽演武剛賺了一波,全拿出來都難滿足。
“你這是存心不想和談!”
韓星河攤了攤手,滿臉無奈:“條件就這,你如實稟報就是了,給不起還要什麽仙術,真搞笑!”
孫璋罵罵咧咧的轉身就走,孔融也想跟隨,被李丹拉了迴來。
“孔大人,北海郡不安全啊,我看你還是移駕東萊吧!”
再次被軟禁,孔融欲哭無淚,悲愴的喊道:“青州大戰,生靈塗炭,苦的是百姓啊...”
不知他本性的話,還真以為他是個好官。
韓星河擺了擺手:“去吧,和你家人好好聚聚!”
做出了決定,已然沒法迴頭,唯有一戰。
三日後,波才,徐晃,管承,卜已,管亥,張繞,司馬懼等人,都趕到了即墨縣。
為了看望張寧,也為了商討作戰部署。
大小將領上百人,比起張角最初的班底隻強不弱。
眾人紛紛入座,張寧也拖著虛弱的身體出席了會議。
“拜見聖子!”
“拜見聖女,願聖女早日康複!”
各大渠帥行禮完畢,卻無人發話,氣氛瞬間變得有些沉悶。
韓星河一言不發的望著張寧,意思很明顯,以她為尊。
張寧心思聰慧,哪能看不出,忙到:“諸位起來吧!”
眾人起來後,大堂裏又變得鴉雀無聲。
“咳咳...”波才輕咳了兩聲,出聲道:“聖子拒絕了使者的要求,此戰已然不可避免!”
“冀州,兗州,徐州,豫州,都有官兵集結,可以說,我們現在是四麵楚歌,沒有退路!”
前幾年,沒有威脅到漢靈帝的性命,太平道苟延殘喘也還有機會。
現在劉宏為了活命,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的進取。
沒人能抵擋死而複活的誘惑。
眼下的局勢,對太平道很不利,很可能是滅頂之災。
在場的人中,各自掌握的消息都不同,心向哪裏也多少有些區別。
有的人胸有成竹,絲毫不慌,隻等韓星河發話呢。
也有人出言感慨,唉聲歎氣。
“我軍兵力匱乏,又要分兵防守多個城池,壓力太大啊!”
“依我之見,不如藏進山中,與官兵周旋,方有一線生機!”
韓星河默默的聽了一遍,心裏也有數。
發牢騷的多是張繞,司馬懼這些人,也算情有可原,畢竟不是核心班底,有些事情並不知曉。
討論了半天,也沒說下個一二三。
望著眾人投來的目光,韓星河依舊無動於衷,轉頭恭敬的對張寧說道:“大戰在即,望聖女主持大局!”
一言一行都在以聖女為尊,反倒是一個以退為進的策略。
張寧被架在空中,不上不下,也很難受。
“我自幼隨父親傳道濟人,懂天文地理,行政監察,卻不通曉行軍作戰,此戰...還是由聖子指揮吧!”
聞言,韓星河並未很開心,反而進一步確認,張寧確實有心爭權。
大意是不參與戰爭,卻表態自己懂管理,政治,能幹點別的。
說這話...還不如說自己是個女的,啥也幹不成,自降身份,退位讓賢。
韓星河清了清嗓子,正色道:“青州地大物博,城池上百,逐一防守對我軍不利,所以我們不可分兵!”
“先將百姓全部遷移至後方,不願意走的,就想辦法,威逼利誘都可以!”
“大軍集結,逐步後退至北海,將戰場放在這裏,不與官兵爭奪一城一池!”
作戰方針有了,也沒人有反對意見。
高下立判,聖子說話的分量還是有的。
太史慈疑惑了片刻,發問道:“主公,馬上就是秋收時節,百姓撤離,田裏的糧食不收了嗎?”
韓星河沒有正麵迴答,而是問了個特殊的問題。
“子義,如果開戰,你可會手下留情?”
這麽久了,還是不放心,舊事重提,難免讓人心寒。
太史慈有些疑惑,但看到韓星河的目光方向時,秒懂其意。
降將不止他一個啊,在場的還有李通。
“賢臣擇主而事,末將已降,定不會心慈手軟,望主公及諸位將軍放心!此戰,我願為先鋒,爭這頭功,為我軍壯威!”
如此迴答,韓星河很是滿意,轉頭問道:“好!同為降將,李將軍可願一同出戰?”
李通也不是不識趣的人,馬上迴應:“末將願往!”
“有此膽色,當為全軍榜樣,我便給你們精騎三千,挫一挫官兵的銳氣!”
用兩個降將當先鋒,此舉用意深遠,讓人始料不及。
太史慈,李通出去,直接投了,那是啪啪打臉,先輸一陣。
打贏了,意義非凡,人家降將都拚死作戰,其他人更應該加倍努力。
再者是為了防一手李通,也是給太史慈一個考驗。
給你兵,給你將,管不好是個人問題。
李通如果搞小動作,太史慈全責,以他的箭術,可以直接擊殺。
若是作戰勇猛,也就與朝廷徹底決裂,以後可以安心的用了,可以說是一石二鳥。
至於武安國,宗寶這些人,還不能啟用,先雪藏著,以後再找機會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