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朝堂爭鋒
三國:身為反賊,沒有金手指 作者:天天吹泡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紹接過書信,朗聲讀道:“皇甫嵩將軍在南陽大小戰鬥數十場,未嚐一敗!誅殺賊首張曼成,兩奪宛城,剿滅反賊數十萬,截斷其糧草供應,彼時軍民齊心,士氣高昂,隻待尋求戰機,一舉殲滅賊軍!”
“自黃門侍郎盧安來南陽之後,到處索賄,聚集財寶上百車,幹擾軍事,以督戰之名,逼迫皇甫嵩將軍深入叢林與敵軍交戰。”
“皇甫將軍不堪其擾,被迫追著敵軍決戰,此時正值入冬之際,天幹物燥,連綿五十裏的群山燃起大火,更有異獸出沒,即便如此,依舊斬殺反賊四十萬有餘,勝利在望之際,豫州賊首波才,韓星河部奇兵殺來,皇甫將軍深陷重圍,死戰待援!”
“奈何盧安居心叵測,謊報軍情,阻攔信使,阻礙宛城守軍馳援,最終導致皇甫將軍,傅燮將軍戰死,幸得騎都尉曹操力挽狂瀾,與太守秦劼奮力血戰,重傷賊首,將其擊退,確保宛城無失!”
“盧安落井下石,陷害忠良,臣懷疑其與反賊有染,懇求朝廷嚴查,還南陽戰死的將士一個公道!荊州刺史徐繆親筆。”
袁紹讀的很大聲,底氣也越來越足。
他很快就想到了,為何要借此說事。
因為那盧安是張讓下麵的人。
嚴查,說不準就查張讓頭上了。
陷害朝廷大臣,致其戰敗身死,此乃重罪,一旦落實,必將扳倒張讓等人。
有人歡喜有人愁!
尤其是站隊張讓的那些人,紛紛往右邊挪了挪,想撇清關係。
能當官這麽久,都是人精,哪能聽不出其中關鍵。
也有人抱懷疑態度,疑問道:“此信可真是徐刺史寫的?”
袁紹笑了笑,攤開書信,讓眾人觀閱。
上麵刺史的大印非常之清晰,絕非偽造。
何進也鬆了口氣,盯著張讓說道:“陛下,那盧安隻是張讓大人府上的小小侍郎,此事背後定有人指使,必要嚴查,誅其九族!”
太尉鄧盛,司徒袁隗,司空楊賜,位極人臣,雖沒有太多實權,但說話還是有分量的。
三人對視一眼,齊聲喊道:“望陛下嚴查!”
這一下,原本中立的大臣也一起表態,眾人高唿:“陷害忠良,罪不可恕,望陛下嚴查!”
何進更開心了,這三人向來表麵立場中立,現在為自己說話,算是轉移了仇恨。
這份戰報寫的很有水平,先是誇了皇甫嵩的戰績,又說了盧安的不是。
所有人都能聽出,是盧安幹擾軍事,陷皇甫嵩於絕境,沒有援兵,最終戰死!
不是皇甫嵩不給力啊,是有小人作祟!
皇甫家世代忠良,落個這下場,各大家族的人都接受不了。
曹操代刺史寫下這信,維護了的皇甫嵩的名聲。
雖然戰敗,天下人也能知道,是被人所害,非不戰之罪。
而且又將秦頡和自己提了一遍,這樣一來,朝廷不會責罰,反而會獎賞。
本來想扳倒何進,話鋒一轉,矛頭瞬間又對準了張讓,趙忠等人。
完全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漢靈帝目光陰寒,沉聲道:“必須嚴查!那盧安現在何處?先將其家眷全部關入大牢!”
轉而盯著張讓又說道:“既然是你府上的人,那你就給朕一個交代!”
雖然漢靈帝不是個東西,但他也不想把四百年的大漢在他手上斷送了。
以後無顏麵對列祖列宗。
皇甫嵩不是在剿匪,是在為朝廷續命,為小人所害,這事已經嚴重的觸犯了他底線。
張讓哪能不明白這些道理,他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有時候糊弄也不能太過頭。
他不相信盧安能幹出這事,貪財索要賄賂,這事肯定有。
但陷害皇甫嵩,不太能確定,從外人的角度來看,盧安官職不大,敢做這事,必然是受了張讓蠱惑授意。
關鍵時刻,張讓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哭訴道:“陛下!臣盡忠職守,從未有任何越界之事,那盧安雖歸我節製,但並不太熟悉,臣懷疑是有人收買了他,故意做這種傷天害理之事,然後嫁禍於老臣!望陛下明查!”
這麽一說,漢靈帝又沒有主見了。
他很清楚,朝堂之上,派係分明,成天互相作對,為了扳倒對方,無所不用其極。
也許,可能,大概,張讓說的事也是存在的。
張讓哭的聲嘶力竭,眼淚嘩啦啦的掉,完全一副受害者的樣子。
伴君如伴虎,他能伺候皇帝這麽多年,官職越來越高,也是個老人精了,沒點能耐怎麽可能混到現在。
轉眼間,又把鍋甩了出去。
何進剛說張讓指使盧安,轉眼間又變成了幕後黑手。
你彈劾人家,說不定就是你收買盧安,故意陷害張讓。
理由有點牽強,但不是不可能。
畢竟權力的交鋒之中,任何人都可能變成隨時舍棄的棋子。
拿皇甫嵩的命來交換,扳倒宦官集團,代價很大。
但成功的可能性很高,畢竟這事很嚴重,皇甫家也不是吃素的。
必將有很多人揪著這事不放,長此以往,最終肯定會有個結果。
漢靈帝沉思了片刻道:“這事交於尚書台查辦,任何人不得插手,當務之急是討論一下,何人還能領兵出戰!”
他這麽一說,眾人也明白了,這事又不了了之了。
兩邊都沒達到目的。
誰也沒討了好。
盧植,朱儁下了大牢,皇甫嵩戰死。
但黃巾軍必須打,可誰敢接這位置呢?
太特麽危險了。
滿朝文武皆不說話,氣氛沉寂。
誰也不想因為這事牽連家族。
張讓離漢靈帝最近,他察言觀色的本事極為強大。
漢靈帝臉上失望又憤怒的表情,根本藏不住。
這個時候,皇帝需要的是迴應,需要的是辦法。
轉眼間!
張讓又想到一個計策。
轉而說道:“老臣一心憂民憂國,想為陛下分憂,可惜不是大將軍,也不懂統兵之道,若不然,臣願馬革裹屍還!為陛下蕩平賊寇!不過老臣有個提議,不知當不當講?”
漢靈帝欣喜,不為別的,他喜歡張讓,就是因為這個人總能在關鍵時候撫慰他內心。
洛陽城外,戰亂四起,各地都是反賊,叛軍。
有時候,他也很慌,內心很害怕。
他渴望有人能懂他。
不是因為他是皇帝,所以事事畢恭畢敬,聽之任之。
這個時候,百官低頭,無人接話,張讓的發言反而更顯真心。
“愛卿,快講!”
張讓掃了一眼台下,眼裏閃過一抹精光:“我軍新敗,士氣低落,此時需要一名聲望極高的將軍出戰,方能鼓舞士氣!”
他上一句,提到了大將軍,已經給了漢靈帝答案。
聲望高,官階高,那不就是何進了麽。
漢靈帝笑逐顏開,馬上高興的說道:“此事可行!愛卿果然是懂朕心意!”
“何大將軍,朕覺得可由你親自出戰!方能壯我軍威,一舉剿滅反賊!”
誰也沒想到是這結果。
本來隻是不想摻合這事,不說話就行。
沒想到張讓直接把何進拉下了水。
何進頓時怒火中燒,眼神裏充滿殺氣,恨不得上去掐死張讓。
你媽的個老陰比!
老子以前隻是個屠夫,兵書上的字都認不全,你特麽讓我親自出戰!
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皇甫嵩一代名將都戰死了,他算個屁啊。
“陛下!臣去不得啊,司隸地區防務頗重,臣一走,萬一反賊趁虛而入,洛陽危已!”
漢靈帝愣了愣,笑道:“放心,你且去吧!洛陽的事先由蹇碩代為處理!”
何進徹底傻眼了。
打仗,打個大頭鬼啊。
這不是鬧呢!
ps:感謝小夥伴們的禮物,感謝老板們的點讚,奶茶,催更。
拜謝【五柳島的浩軒】送的靈感膠囊。
拜謝【睡覺舒服】送的靈感膠囊。
拜謝【紫荊山的卡酷年】送的秀兒。
拜謝【小蘭相公】的角色召喚符。
拜謝【在下涼薄】送的五個角色召喚符,感謝老板。
祝大大們天天發財,天天開心快樂。逢考必中,表白必定成功。
“自黃門侍郎盧安來南陽之後,到處索賄,聚集財寶上百車,幹擾軍事,以督戰之名,逼迫皇甫嵩將軍深入叢林與敵軍交戰。”
“皇甫將軍不堪其擾,被迫追著敵軍決戰,此時正值入冬之際,天幹物燥,連綿五十裏的群山燃起大火,更有異獸出沒,即便如此,依舊斬殺反賊四十萬有餘,勝利在望之際,豫州賊首波才,韓星河部奇兵殺來,皇甫將軍深陷重圍,死戰待援!”
“奈何盧安居心叵測,謊報軍情,阻攔信使,阻礙宛城守軍馳援,最終導致皇甫將軍,傅燮將軍戰死,幸得騎都尉曹操力挽狂瀾,與太守秦劼奮力血戰,重傷賊首,將其擊退,確保宛城無失!”
“盧安落井下石,陷害忠良,臣懷疑其與反賊有染,懇求朝廷嚴查,還南陽戰死的將士一個公道!荊州刺史徐繆親筆。”
袁紹讀的很大聲,底氣也越來越足。
他很快就想到了,為何要借此說事。
因為那盧安是張讓下麵的人。
嚴查,說不準就查張讓頭上了。
陷害朝廷大臣,致其戰敗身死,此乃重罪,一旦落實,必將扳倒張讓等人。
有人歡喜有人愁!
尤其是站隊張讓的那些人,紛紛往右邊挪了挪,想撇清關係。
能當官這麽久,都是人精,哪能聽不出其中關鍵。
也有人抱懷疑態度,疑問道:“此信可真是徐刺史寫的?”
袁紹笑了笑,攤開書信,讓眾人觀閱。
上麵刺史的大印非常之清晰,絕非偽造。
何進也鬆了口氣,盯著張讓說道:“陛下,那盧安隻是張讓大人府上的小小侍郎,此事背後定有人指使,必要嚴查,誅其九族!”
太尉鄧盛,司徒袁隗,司空楊賜,位極人臣,雖沒有太多實權,但說話還是有分量的。
三人對視一眼,齊聲喊道:“望陛下嚴查!”
這一下,原本中立的大臣也一起表態,眾人高唿:“陷害忠良,罪不可恕,望陛下嚴查!”
何進更開心了,這三人向來表麵立場中立,現在為自己說話,算是轉移了仇恨。
這份戰報寫的很有水平,先是誇了皇甫嵩的戰績,又說了盧安的不是。
所有人都能聽出,是盧安幹擾軍事,陷皇甫嵩於絕境,沒有援兵,最終戰死!
不是皇甫嵩不給力啊,是有小人作祟!
皇甫家世代忠良,落個這下場,各大家族的人都接受不了。
曹操代刺史寫下這信,維護了的皇甫嵩的名聲。
雖然戰敗,天下人也能知道,是被人所害,非不戰之罪。
而且又將秦頡和自己提了一遍,這樣一來,朝廷不會責罰,反而會獎賞。
本來想扳倒何進,話鋒一轉,矛頭瞬間又對準了張讓,趙忠等人。
完全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漢靈帝目光陰寒,沉聲道:“必須嚴查!那盧安現在何處?先將其家眷全部關入大牢!”
轉而盯著張讓又說道:“既然是你府上的人,那你就給朕一個交代!”
雖然漢靈帝不是個東西,但他也不想把四百年的大漢在他手上斷送了。
以後無顏麵對列祖列宗。
皇甫嵩不是在剿匪,是在為朝廷續命,為小人所害,這事已經嚴重的觸犯了他底線。
張讓哪能不明白這些道理,他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有時候糊弄也不能太過頭。
他不相信盧安能幹出這事,貪財索要賄賂,這事肯定有。
但陷害皇甫嵩,不太能確定,從外人的角度來看,盧安官職不大,敢做這事,必然是受了張讓蠱惑授意。
關鍵時刻,張讓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哭訴道:“陛下!臣盡忠職守,從未有任何越界之事,那盧安雖歸我節製,但並不太熟悉,臣懷疑是有人收買了他,故意做這種傷天害理之事,然後嫁禍於老臣!望陛下明查!”
這麽一說,漢靈帝又沒有主見了。
他很清楚,朝堂之上,派係分明,成天互相作對,為了扳倒對方,無所不用其極。
也許,可能,大概,張讓說的事也是存在的。
張讓哭的聲嘶力竭,眼淚嘩啦啦的掉,完全一副受害者的樣子。
伴君如伴虎,他能伺候皇帝這麽多年,官職越來越高,也是個老人精了,沒點能耐怎麽可能混到現在。
轉眼間,又把鍋甩了出去。
何進剛說張讓指使盧安,轉眼間又變成了幕後黑手。
你彈劾人家,說不定就是你收買盧安,故意陷害張讓。
理由有點牽強,但不是不可能。
畢竟權力的交鋒之中,任何人都可能變成隨時舍棄的棋子。
拿皇甫嵩的命來交換,扳倒宦官集團,代價很大。
但成功的可能性很高,畢竟這事很嚴重,皇甫家也不是吃素的。
必將有很多人揪著這事不放,長此以往,最終肯定會有個結果。
漢靈帝沉思了片刻道:“這事交於尚書台查辦,任何人不得插手,當務之急是討論一下,何人還能領兵出戰!”
他這麽一說,眾人也明白了,這事又不了了之了。
兩邊都沒達到目的。
誰也沒討了好。
盧植,朱儁下了大牢,皇甫嵩戰死。
但黃巾軍必須打,可誰敢接這位置呢?
太特麽危險了。
滿朝文武皆不說話,氣氛沉寂。
誰也不想因為這事牽連家族。
張讓離漢靈帝最近,他察言觀色的本事極為強大。
漢靈帝臉上失望又憤怒的表情,根本藏不住。
這個時候,皇帝需要的是迴應,需要的是辦法。
轉眼間!
張讓又想到一個計策。
轉而說道:“老臣一心憂民憂國,想為陛下分憂,可惜不是大將軍,也不懂統兵之道,若不然,臣願馬革裹屍還!為陛下蕩平賊寇!不過老臣有個提議,不知當不當講?”
漢靈帝欣喜,不為別的,他喜歡張讓,就是因為這個人總能在關鍵時候撫慰他內心。
洛陽城外,戰亂四起,各地都是反賊,叛軍。
有時候,他也很慌,內心很害怕。
他渴望有人能懂他。
不是因為他是皇帝,所以事事畢恭畢敬,聽之任之。
這個時候,百官低頭,無人接話,張讓的發言反而更顯真心。
“愛卿,快講!”
張讓掃了一眼台下,眼裏閃過一抹精光:“我軍新敗,士氣低落,此時需要一名聲望極高的將軍出戰,方能鼓舞士氣!”
他上一句,提到了大將軍,已經給了漢靈帝答案。
聲望高,官階高,那不就是何進了麽。
漢靈帝笑逐顏開,馬上高興的說道:“此事可行!愛卿果然是懂朕心意!”
“何大將軍,朕覺得可由你親自出戰!方能壯我軍威,一舉剿滅反賊!”
誰也沒想到是這結果。
本來隻是不想摻合這事,不說話就行。
沒想到張讓直接把何進拉下了水。
何進頓時怒火中燒,眼神裏充滿殺氣,恨不得上去掐死張讓。
你媽的個老陰比!
老子以前隻是個屠夫,兵書上的字都認不全,你特麽讓我親自出戰!
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皇甫嵩一代名將都戰死了,他算個屁啊。
“陛下!臣去不得啊,司隸地區防務頗重,臣一走,萬一反賊趁虛而入,洛陽危已!”
漢靈帝愣了愣,笑道:“放心,你且去吧!洛陽的事先由蹇碩代為處理!”
何進徹底傻眼了。
打仗,打個大頭鬼啊。
這不是鬧呢!
ps:感謝小夥伴們的禮物,感謝老板們的點讚,奶茶,催更。
拜謝【五柳島的浩軒】送的靈感膠囊。
拜謝【睡覺舒服】送的靈感膠囊。
拜謝【紫荊山的卡酷年】送的秀兒。
拜謝【小蘭相公】的角色召喚符。
拜謝【在下涼薄】送的五個角色召喚符,感謝老板。
祝大大們天天發財,天天開心快樂。逢考必中,表白必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