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元城天晴了,下了半旬還多的大雨終於停了。
吃過午飯,李元岐就那麽一屁股坐在了破酥包子鋪門口的階梯上,怔怔地看著對麵的破廟,心思卻早已神遊天外。
“少年郎,燈油枯竭,你可知這油燈,該如何重燃啊……”
李元岐快速搖了搖腦袋,將這聲音趕出了腦海,心裏想著,當是昨夜聽陸姑娘說這修行之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緣故吧,隨即便不再掛懷。
妹妹元溪去呈平街的客店找她的朋友小陸知玩兒去了,想來也是沒事。李元岐便和劉姨打了個招唿,也到街上轉去了,想著找找有沒有什麽活兒能幹。
按照劉秀的說法,如今天氣晴了,包子鋪也重新開張,可她早已習慣多年以來一個人做這破酥包子的行當,少年想幫把手隻會放慢她的速度,便叫元岐元溪自個兒一邊玩兒去,飯點見人便行。
少年百無聊賴,緩緩地在街上逛著,出了呈裕街,見著了那塊兒圓形大石頭,幾位老人正坐在上邊兒閑聊。隨即他走進了呈平街,又到了呈平街的街尾。賣煎餅的張伯見著他,非要往他懷裏塞幾個煎餅,少年隻好說自己剛吃過午飯便推辭了。
轉眼少年便走出了呈平街,走著走著,便過去了快半個多時辰,烈日高懸,青石街道上的水汽也被蒸騰得快幹了。李元岐向四周一望,這條街他來過一次,是位於嘉元城西南的呈祥街,此時已經走到了街尾。
少年抬頭一看,“李”,一個大大的字寫在一根竹製旗杆上扯著的黃布中央,旁邊的篷布下還有幾張桌子,後麵便是一間鋪子,門上沒有招牌,隻是冒出陣陣羊肉香氣。
這是李氏羊肉鋪?與自己還算是同姓家門,李元岐心中如是想著。
“錚!錚!錚!”一陣一陣的磨刀聲從鋪子裏麵傳出來,聽上去也不刺耳,一動一靜極有規律。李元岐站在鋪子門口的旗杆旁好奇地向裏麵看著。
“咯噔!”一聲刀放在灶台上的聲音傳出鋪子,隨即鋪子裏緩緩走出了一個留著絡腮胡子的中年漢子,穿著粗布灰衣黑色布鞋,袖子卷起,身軀魁梧,個子卻不高。
“那娃兒,你站在俺這鋪子門口張望些啥呢?”中年漢子叉腰站在鋪子門口,對著李元岐問道,聲音粗獷醇厚。
李元岐一愣,隨即開口說道:“老板大叔,你這兒有沒有什麽活計是我能幹的,我想賺些銀錢。”
“找活兒幹?我這兒我一人便足夠了啊。”中年漢子抓了抓腦袋,笑著答道。
聽聞此話,李元岐也不失望,躬身微笑說道:“這樣啊,那叨擾大叔了。”隨即轉身便要走。
剛抬起腳,李元岐身後傳來了聲音:“那娃兒,等等,我這生意三天得宰兩頭黑山羊,你來幫我宰羊,每宰一頭給你十文錢,等你能自己宰不需要我動手了,每頭給你三十文。怎麽樣?要是不宰羊……我想想,你便來打打雜,每天給你八文錢。”
“好!就這麽定啦!老板大叔,我叫李元岐。”李元岐不假思索地便應了下來,隨後一想,宰羊是個什麽活計,自己隻殺過小母雞和河裏摸的魚,宰羊約莫也差不離吧。
“成,李元岐,我叫李萬川,咱倆還是家門呢。那你從明日開始便來我這鋪子吧。”中年漢子齜牙笑道,說完便轉身迴到了鋪子裏,提起刀來繼續磨。
“錚!錚!錚!”磨刀聲傳出,依然穩穩當當,不慌不忙。
李元岐聽了幾聲,覺得這李萬川大叔殺羊一定很有一手,便轉身走了。
李氏羊肉鋪子後的小院裏,牆邊的木頭架子上掛著一頭被剝了皮的山羊,中年漢子李萬川拿了個小竹凳坐在院中,身前放著一盆水和一塊玄青磨刀石,水盆旁的地上放著一把短刀,彎彎曲曲地反射著陽光,想來便是磨好的宰羊刀。
可李萬川依然在磨刀,在他粗糙雙手上拿著,不斷斜磨向磨刀石的,是一柄半人高的黑色玄鐵闊刃大刀!
刀露寒光,陰森異常。
“錚!錚!錚!錚……”
……
入了九月的南明王朝京城,迎來了“秋老虎”的燥熱。
京城中的大小坊市,街頭巷尾,幾乎人人手裏拿著扇子,或文人商賈所持上繪山水花鳥詩篇的折扇,或販夫走卒手裏簡單捆起的蒲扇,或小娘子手中掛著穗子的刺繡團扇。
一條街行過去,人人手中搖搖晃晃,陣陣微風輕拂。
江寧此時身穿白色便服單衣,站在自家宅子的前堂門口,右手中拿著一柄空白折扇,左手叉腰,朝著自己猛扇風。
“大人!大人!貴客登門!”一名身穿輕紗長裙的小侍女慌裏慌張地碎步跑來,漲紅小臉上滿是汗水。
江寧眉頭一動,隨即走下階梯,拎著扇子穿過院子向著府邸大門處行去,這還沒走到大門處,便有一個身穿灰色長衫的老者負手緩步走進院中。
江寧抬頭一看,隨即站立原地躬身道:“江寧見過尚書令大人。”
來人正是三年未曾上朝的南明王朝尚書令——連敬言。
“行了行了,裝啥子客氣,你要是對我真客氣,那瓶老花雕也不會出現在那個老小子的府裏!”連敬言吹著胡子,用衰老的聲音笑罵道。
江寧直起身來,苦笑著說:“這我能有何辦法,你倆一個尚書令,一個左相,我總不能和雲相說他官兒沒你大,這酒不能給吧。”
“哼!下次再有好玩意兒,你可給老夫藏好咯,半分不能讓那老兒知曉!”連敬言瞪著江寧橫眉道。
江寧不語,隻是抿嘴含笑。
連敬言一把奪過江寧手中的折扇,“噌!”的一下揮開,朝自己布滿皺紋的老臉重重扇著,隨即皺眉說道:“這天兒也是要熱死個人,不,熱死個老朽……走,帶你去見個人,老夫的馬車就在門外。”
江寧覺得意外,卻還是跟上了老人轉身向外走的步子。
……
馬車之上,約莫是覺察到江寧的疑惑,連敬言率先開口道:“別問,到了再說。”
江寧默然,他此時注意到,如此炎熱的天氣,這馬車的木窗竟然是封死的,絲毫不見外景,隻是在車內放置了一小盆冰塊。
馬車緩緩行著,車外大街上市集叫賣的喧鬧聲傳入江寧耳畔,可漸漸地,聲響開始小了起來。
又過兩刻,馬車窗外已一片寂靜,隻聽得玄鐵釘木車輪碾過青石大街的滾動聲,和那車前馬蹄的“踢踏,踢踏,踢踏。”
忽然,牽引著馬車的馬匹一陣嘶鳴,馬車緩緩停下,連敬言就這麽坐著也無何動作,江寧心中覺得疑惑。
數息之後,連敬言突然開口:“走吧。”隨即喚著江寧拉開簾子下了馬車。
這時,江寧發現,駕車的絡腮胡馬夫已不見蹤影。二人和這馬車馬匹所處的,是一條十分規整的三丈寬筆直長道,兩側立著灰白高牆,約莫有著七八丈之高。
尚書令連敬言就這麽領著江寧在長道上走著,一路隻聽得二人的腳步和唿吸聲。
又過了兩刻,前方出現了一道簡樸青石大門,二人邁步而入,出現在眼中的竟然是一座四合小院。院中栽滿了花草,矮牆之外不知是何地界。
連敬言此時輕聲說道:“剛才走過的那三百丈,有三石弓精銳弓箭手六百,掃嶺境界王朝將領四位,斷流境界武夫一人。”
江寧心中一震,對王朝軍製和沙場武夫有所了解的他無比驚詫。
此時,有一青衣小童正站在院內中堂屋前,呲牙開口道:“老爺爺,你來啦。”
連敬言咧嘴一笑,小童便領著二人進了屋。
屋內有一身穿白色短衣的青年儒生,看上去三十多的年紀,麵上無須,容貌清逸,此時正卷著袖子坐在一張紅木長桌之後。
他抬起了頭,江寧也看向他,年紀相仿的二人此刻對視。
“二位先坐一會兒。”儒生收迴目光,輕聲開口說道,嗓音透亮。
江寧環顧四周,不大的屋子裏除了二人和儒生所坐桌椅之外,牆邊還立滿了與人同高的紅木架子,上麵擺著形態各異的比手掌略大的茶壺,綻青,深紫,暗玄,烈赤……各色皆有,一時竟數不清楚數目。
而江寧此時的目光,卻迴到了青年儒生身上。
儒生麵前的桌上有一張光滑獸皮,他的雙手,正在不斷地摶著麵前獸皮上放著的一大塊紅色泥土,摶著摶著,他便抽手,蘸一蘸桌邊小碗裏的清水,隨後繼續雙手摶泥。
“這是劍南道邊界天雲大湖的湖底之泥,五日前我遣人去取來的。”儒生忽然出聲,頭卻未抬。
五日,即使王朝軍伍中的一等斥候換馬接力疾行,京城到天雲湖這樣一個來迴也至少得要十五日。江寧心中再次一驚。
這時,儒生手中的紅色泥土被他摶成了四方模樣,然後放在了桌上,擦了擦手。隨即,他從桌下拿起一個大木盒,輕輕打開,木盒裏放著各種器具。
儒生拿起了一根有常人手臂粗的半圓柱木槌,用它平的一麵往桌上捶下。
“咚!咚!咚!咚!……”
一聲接一聲,那塊紅色泥土漸漸陷下,舒展。最後,變成扁平的一大片。
儒生放下木槌,拿起一根兩端皆有卡刃的金屬質地短尺,眯眼看了看,左手一撥,到了卡刃相距的合適位置,隨即鎖死。短尺被儒生一橫,輕輕摁到了扁平紅泥之上,隨即他以己身為圓心,緩緩推動短尺;不時,麵前的紅泥便被分出一塊不大的扇形。
儒生放下短尺,雙手輕輕抬起這片扇形紅泥,轉身將其立在了桌側一尊花盆大小的圓形石台上,隨即雙手一卷,扇形紅泥首尾相連。
“塑身筒!”小童突然開口。
儒生一手緩緩轉動石台,另一手拿起一根光滑短棍沿著立著的紅泥內側輕摁。不一會兒,紅泥被修整得光滑圓潤,呈圓筒狀。
“上乾片!”小童抓了抓腦袋,再道。
儒生拿起短尺,在剩餘扁平紅泥上畫圓,捧起,輕輕放在石台上的圓筒紅泥邊緣上,輕摁,竹片細修,嚴絲合縫。
“封坤底!”
儒生倒轉圓筒紅泥立於石台,持尺再次畫更小圓,覆於圓筒,圓潤自然;持竹片再修,圓筒呈圓球狀。
“承底坨,內推孔!”
儒生取微厚圓片,粘於圓筒底,輕摁;持細棍內推筒身,持竹簽輕戳筒側,九孔浮現。
“上嘴把!”
儒生取泥製曲把細管,黏於筒對側,竹片細修。
“合壺蓋!”
儒生一手持短刃輕刺圓筒頂,另一手速轉石台,泥片落;取紅泥雲形球頂厚片覆於內空筒頂,轉台再修,圓潤映光,自內向外,細膩靜雅。
儒生耳邊流下汗水,輕輕一笑,再動!
持短刃,刻行水!
取細泥,捏流雲!
攛微土,印高山!
蘸點墨,繪城池甲士!
……
“微置,複燒,天地成!”小童輕喝。
……
江寧猛然迴神,眼中琉璃世界消散。
這才發現,自己的後背早已被冷汗濕透。
儒生取壺置於長桌,起身行至桌前,淡笑開口:“久等了。”
連敬言此時負手站於牆邊架前,看著眼前四五紫砂,問道:“這幾把壺,喚作何名?”
聽聞此問,儒生緩緩開口:“三架五橫,從左至右,喚作燈滅,折戟,隱龍戲野,春肅和……崇仁月。”
江寧愣住,身軀僵硬,儒生輕輕瞥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一翹。
……
黃昏,二人離去。
屋內,小童墊腳伸手,想摸一摸桌上新壺。
“當心哦,這每一把壺中,都有著一方天地啊。”儒生向小童打趣道。
“先生先生,那您今日所製的這把壺喚作何名啊?”小童蹦跳著問道。
儒生轉頭看向屋外西南方向天空的落日餘暉,笑了一笑,緩緩道:“這把啊,喚作天雲殺!”
吃過午飯,李元岐就那麽一屁股坐在了破酥包子鋪門口的階梯上,怔怔地看著對麵的破廟,心思卻早已神遊天外。
“少年郎,燈油枯竭,你可知這油燈,該如何重燃啊……”
李元岐快速搖了搖腦袋,將這聲音趕出了腦海,心裏想著,當是昨夜聽陸姑娘說這修行之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緣故吧,隨即便不再掛懷。
妹妹元溪去呈平街的客店找她的朋友小陸知玩兒去了,想來也是沒事。李元岐便和劉姨打了個招唿,也到街上轉去了,想著找找有沒有什麽活兒能幹。
按照劉秀的說法,如今天氣晴了,包子鋪也重新開張,可她早已習慣多年以來一個人做這破酥包子的行當,少年想幫把手隻會放慢她的速度,便叫元岐元溪自個兒一邊玩兒去,飯點見人便行。
少年百無聊賴,緩緩地在街上逛著,出了呈裕街,見著了那塊兒圓形大石頭,幾位老人正坐在上邊兒閑聊。隨即他走進了呈平街,又到了呈平街的街尾。賣煎餅的張伯見著他,非要往他懷裏塞幾個煎餅,少年隻好說自己剛吃過午飯便推辭了。
轉眼少年便走出了呈平街,走著走著,便過去了快半個多時辰,烈日高懸,青石街道上的水汽也被蒸騰得快幹了。李元岐向四周一望,這條街他來過一次,是位於嘉元城西南的呈祥街,此時已經走到了街尾。
少年抬頭一看,“李”,一個大大的字寫在一根竹製旗杆上扯著的黃布中央,旁邊的篷布下還有幾張桌子,後麵便是一間鋪子,門上沒有招牌,隻是冒出陣陣羊肉香氣。
這是李氏羊肉鋪?與自己還算是同姓家門,李元岐心中如是想著。
“錚!錚!錚!”一陣一陣的磨刀聲從鋪子裏麵傳出來,聽上去也不刺耳,一動一靜極有規律。李元岐站在鋪子門口的旗杆旁好奇地向裏麵看著。
“咯噔!”一聲刀放在灶台上的聲音傳出鋪子,隨即鋪子裏緩緩走出了一個留著絡腮胡子的中年漢子,穿著粗布灰衣黑色布鞋,袖子卷起,身軀魁梧,個子卻不高。
“那娃兒,你站在俺這鋪子門口張望些啥呢?”中年漢子叉腰站在鋪子門口,對著李元岐問道,聲音粗獷醇厚。
李元岐一愣,隨即開口說道:“老板大叔,你這兒有沒有什麽活計是我能幹的,我想賺些銀錢。”
“找活兒幹?我這兒我一人便足夠了啊。”中年漢子抓了抓腦袋,笑著答道。
聽聞此話,李元岐也不失望,躬身微笑說道:“這樣啊,那叨擾大叔了。”隨即轉身便要走。
剛抬起腳,李元岐身後傳來了聲音:“那娃兒,等等,我這生意三天得宰兩頭黑山羊,你來幫我宰羊,每宰一頭給你十文錢,等你能自己宰不需要我動手了,每頭給你三十文。怎麽樣?要是不宰羊……我想想,你便來打打雜,每天給你八文錢。”
“好!就這麽定啦!老板大叔,我叫李元岐。”李元岐不假思索地便應了下來,隨後一想,宰羊是個什麽活計,自己隻殺過小母雞和河裏摸的魚,宰羊約莫也差不離吧。
“成,李元岐,我叫李萬川,咱倆還是家門呢。那你從明日開始便來我這鋪子吧。”中年漢子齜牙笑道,說完便轉身迴到了鋪子裏,提起刀來繼續磨。
“錚!錚!錚!”磨刀聲傳出,依然穩穩當當,不慌不忙。
李元岐聽了幾聲,覺得這李萬川大叔殺羊一定很有一手,便轉身走了。
李氏羊肉鋪子後的小院裏,牆邊的木頭架子上掛著一頭被剝了皮的山羊,中年漢子李萬川拿了個小竹凳坐在院中,身前放著一盆水和一塊玄青磨刀石,水盆旁的地上放著一把短刀,彎彎曲曲地反射著陽光,想來便是磨好的宰羊刀。
可李萬川依然在磨刀,在他粗糙雙手上拿著,不斷斜磨向磨刀石的,是一柄半人高的黑色玄鐵闊刃大刀!
刀露寒光,陰森異常。
“錚!錚!錚!錚……”
……
入了九月的南明王朝京城,迎來了“秋老虎”的燥熱。
京城中的大小坊市,街頭巷尾,幾乎人人手裏拿著扇子,或文人商賈所持上繪山水花鳥詩篇的折扇,或販夫走卒手裏簡單捆起的蒲扇,或小娘子手中掛著穗子的刺繡團扇。
一條街行過去,人人手中搖搖晃晃,陣陣微風輕拂。
江寧此時身穿白色便服單衣,站在自家宅子的前堂門口,右手中拿著一柄空白折扇,左手叉腰,朝著自己猛扇風。
“大人!大人!貴客登門!”一名身穿輕紗長裙的小侍女慌裏慌張地碎步跑來,漲紅小臉上滿是汗水。
江寧眉頭一動,隨即走下階梯,拎著扇子穿過院子向著府邸大門處行去,這還沒走到大門處,便有一個身穿灰色長衫的老者負手緩步走進院中。
江寧抬頭一看,隨即站立原地躬身道:“江寧見過尚書令大人。”
來人正是三年未曾上朝的南明王朝尚書令——連敬言。
“行了行了,裝啥子客氣,你要是對我真客氣,那瓶老花雕也不會出現在那個老小子的府裏!”連敬言吹著胡子,用衰老的聲音笑罵道。
江寧直起身來,苦笑著說:“這我能有何辦法,你倆一個尚書令,一個左相,我總不能和雲相說他官兒沒你大,這酒不能給吧。”
“哼!下次再有好玩意兒,你可給老夫藏好咯,半分不能讓那老兒知曉!”連敬言瞪著江寧橫眉道。
江寧不語,隻是抿嘴含笑。
連敬言一把奪過江寧手中的折扇,“噌!”的一下揮開,朝自己布滿皺紋的老臉重重扇著,隨即皺眉說道:“這天兒也是要熱死個人,不,熱死個老朽……走,帶你去見個人,老夫的馬車就在門外。”
江寧覺得意外,卻還是跟上了老人轉身向外走的步子。
……
馬車之上,約莫是覺察到江寧的疑惑,連敬言率先開口道:“別問,到了再說。”
江寧默然,他此時注意到,如此炎熱的天氣,這馬車的木窗竟然是封死的,絲毫不見外景,隻是在車內放置了一小盆冰塊。
馬車緩緩行著,車外大街上市集叫賣的喧鬧聲傳入江寧耳畔,可漸漸地,聲響開始小了起來。
又過兩刻,馬車窗外已一片寂靜,隻聽得玄鐵釘木車輪碾過青石大街的滾動聲,和那車前馬蹄的“踢踏,踢踏,踢踏。”
忽然,牽引著馬車的馬匹一陣嘶鳴,馬車緩緩停下,連敬言就這麽坐著也無何動作,江寧心中覺得疑惑。
數息之後,連敬言突然開口:“走吧。”隨即喚著江寧拉開簾子下了馬車。
這時,江寧發現,駕車的絡腮胡馬夫已不見蹤影。二人和這馬車馬匹所處的,是一條十分規整的三丈寬筆直長道,兩側立著灰白高牆,約莫有著七八丈之高。
尚書令連敬言就這麽領著江寧在長道上走著,一路隻聽得二人的腳步和唿吸聲。
又過了兩刻,前方出現了一道簡樸青石大門,二人邁步而入,出現在眼中的竟然是一座四合小院。院中栽滿了花草,矮牆之外不知是何地界。
連敬言此時輕聲說道:“剛才走過的那三百丈,有三石弓精銳弓箭手六百,掃嶺境界王朝將領四位,斷流境界武夫一人。”
江寧心中一震,對王朝軍製和沙場武夫有所了解的他無比驚詫。
此時,有一青衣小童正站在院內中堂屋前,呲牙開口道:“老爺爺,你來啦。”
連敬言咧嘴一笑,小童便領著二人進了屋。
屋內有一身穿白色短衣的青年儒生,看上去三十多的年紀,麵上無須,容貌清逸,此時正卷著袖子坐在一張紅木長桌之後。
他抬起了頭,江寧也看向他,年紀相仿的二人此刻對視。
“二位先坐一會兒。”儒生收迴目光,輕聲開口說道,嗓音透亮。
江寧環顧四周,不大的屋子裏除了二人和儒生所坐桌椅之外,牆邊還立滿了與人同高的紅木架子,上麵擺著形態各異的比手掌略大的茶壺,綻青,深紫,暗玄,烈赤……各色皆有,一時竟數不清楚數目。
而江寧此時的目光,卻迴到了青年儒生身上。
儒生麵前的桌上有一張光滑獸皮,他的雙手,正在不斷地摶著麵前獸皮上放著的一大塊紅色泥土,摶著摶著,他便抽手,蘸一蘸桌邊小碗裏的清水,隨後繼續雙手摶泥。
“這是劍南道邊界天雲大湖的湖底之泥,五日前我遣人去取來的。”儒生忽然出聲,頭卻未抬。
五日,即使王朝軍伍中的一等斥候換馬接力疾行,京城到天雲湖這樣一個來迴也至少得要十五日。江寧心中再次一驚。
這時,儒生手中的紅色泥土被他摶成了四方模樣,然後放在了桌上,擦了擦手。隨即,他從桌下拿起一個大木盒,輕輕打開,木盒裏放著各種器具。
儒生拿起了一根有常人手臂粗的半圓柱木槌,用它平的一麵往桌上捶下。
“咚!咚!咚!咚!……”
一聲接一聲,那塊紅色泥土漸漸陷下,舒展。最後,變成扁平的一大片。
儒生放下木槌,拿起一根兩端皆有卡刃的金屬質地短尺,眯眼看了看,左手一撥,到了卡刃相距的合適位置,隨即鎖死。短尺被儒生一橫,輕輕摁到了扁平紅泥之上,隨即他以己身為圓心,緩緩推動短尺;不時,麵前的紅泥便被分出一塊不大的扇形。
儒生放下短尺,雙手輕輕抬起這片扇形紅泥,轉身將其立在了桌側一尊花盆大小的圓形石台上,隨即雙手一卷,扇形紅泥首尾相連。
“塑身筒!”小童突然開口。
儒生一手緩緩轉動石台,另一手拿起一根光滑短棍沿著立著的紅泥內側輕摁。不一會兒,紅泥被修整得光滑圓潤,呈圓筒狀。
“上乾片!”小童抓了抓腦袋,再道。
儒生拿起短尺,在剩餘扁平紅泥上畫圓,捧起,輕輕放在石台上的圓筒紅泥邊緣上,輕摁,竹片細修,嚴絲合縫。
“封坤底!”
儒生倒轉圓筒紅泥立於石台,持尺再次畫更小圓,覆於圓筒,圓潤自然;持竹片再修,圓筒呈圓球狀。
“承底坨,內推孔!”
儒生取微厚圓片,粘於圓筒底,輕摁;持細棍內推筒身,持竹簽輕戳筒側,九孔浮現。
“上嘴把!”
儒生取泥製曲把細管,黏於筒對側,竹片細修。
“合壺蓋!”
儒生一手持短刃輕刺圓筒頂,另一手速轉石台,泥片落;取紅泥雲形球頂厚片覆於內空筒頂,轉台再修,圓潤映光,自內向外,細膩靜雅。
儒生耳邊流下汗水,輕輕一笑,再動!
持短刃,刻行水!
取細泥,捏流雲!
攛微土,印高山!
蘸點墨,繪城池甲士!
……
“微置,複燒,天地成!”小童輕喝。
……
江寧猛然迴神,眼中琉璃世界消散。
這才發現,自己的後背早已被冷汗濕透。
儒生取壺置於長桌,起身行至桌前,淡笑開口:“久等了。”
連敬言此時負手站於牆邊架前,看著眼前四五紫砂,問道:“這幾把壺,喚作何名?”
聽聞此問,儒生緩緩開口:“三架五橫,從左至右,喚作燈滅,折戟,隱龍戲野,春肅和……崇仁月。”
江寧愣住,身軀僵硬,儒生輕輕瞥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一翹。
……
黃昏,二人離去。
屋內,小童墊腳伸手,想摸一摸桌上新壺。
“當心哦,這每一把壺中,都有著一方天地啊。”儒生向小童打趣道。
“先生先生,那您今日所製的這把壺喚作何名啊?”小童蹦跳著問道。
儒生轉頭看向屋外西南方向天空的落日餘暉,笑了一笑,緩緩道:“這把啊,喚作天雲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