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宮三講過後,眾紫霄客各歸道場。

    一來是閉關體會聽道所得,提升修為。

    再有就是感知洪荒將有爭端起。

    自洪荒成,生靈覺醒時刻,爭端似乎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然屬於勢力之間的大規模爭端,卻是沒幾次。

    然此僅有幾次可數的爭端,卻是個頂個兒的恐怖。

    雖說較之以往,如今的洪荒有天道,有道祖。

    便是有爭端,也不太可能似往昔那般。

    然事卻不能這麽說,天道尚且不全,又何言絕對。

    一旦局勢控製不住,成了席卷洪荒的劫數······

    那般的兇險,可是不想再體會了。

    雖說是為了修行,為了避劫。

    身在洪荒,又如何能不關注大勢。

    如此爭端,就算是有天道控製,洪荒大局也必然改變。

    又怎能不加以關注。

    “以往見東王公,也就是那麽迴事兒。”

    “這一迴,倒是真出彩了。”

    “這也算是求生避死的潛力爆發!”

    “不過這根本性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算是白瞎了這麽一門好陣法!”

    三清同出一源為兄弟,然無論性情還是修行方向重點,都各不相同,具備獨有特色。

    太清擅煉丹。

    一顆九轉金丹,凡俗入大羅。

    雖說是耗盡所有潛力,再難往前一步的大羅,那也終究是大羅。

    一顆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也唯有此,方是對九轉金丹最好的形容詮釋。

    原始擅煉器。

    半截不周山,被煉成兇威赫赫的番天印,能耐可見非同尋常。

    通天擅練陣。

    通天主持誅仙陣,才是真正的非四聖不可破。

    現如今的三清,自然還有這般的能耐與成就。

    然萬丈高樓平地起,重在根基。

    此刻卻是已然不俗了。

    見東王公使出萬仙陣,通天一眼便看出不俗威能,以及致命般的缺點。

    “三弟,此萬仙陣當真不俗?”

    如今的三清還未曾鬧翻,原始性情高傲不假,卻也得看跟誰。

    雖然有些時候訓斥通天,也是哥哥真心為弟弟好。

    而且原始清楚,論陣法,通天的確比自己更強。

    “獨身主陣,匯聚萬仙之力。”

    “此陣之能,完全取決於數量,修為,實力。”

    “從理論上來說,此陣之威,無以估量。”

    “聖人之尊主陣,再配合百萬甚至更多大羅金仙之能。”

    “二兄,你可以想一想,將是何等威能。”

    太清無言,原始沉默。

    嘴角,眼角不自然的抽搐,卻也說明內心,終究是不平靜。

    那般場景,想一想,便僅有兩字能形容——可怕!

    好在洪荒中,不可能出現這般陣法。

    如今洪荒中,能言聖人,又得以明確的,也就一個鴻鈞。

    鯤鵬出擊,自北冥飛躍。

    利爪探出,抓穩萬仙陣一腳,狠狠撕裂。

    再配合河圖洛書大陣之威,被東王公給予厚望,視作底牌的萬仙陣驟然崩裂。

    入陣之內的萬名仙人,霎時遭了禍殃。

    或是單純吐血,或是七竅流血,氣息低迷。

    更有甚者,受到了嚴重反噬,直接灰飛煙滅。

    要說遭殃最重,承受反噬傷害最厲害的,自是東王公。

    本就是重傷之身,如今受到這般嚴重反噬。

    東王公下場,可想而知。

    “吾不······”

    咬著牙,死撐著最後一口氣,昂首盯著帝俊跟太一,更為準確的說,是那天道存在的亙古虛無。

    一口氣,終究是難以支撐。

    連一句完整話語都沒說全,便身形驟然崩裂。

    歲月悠悠恆萬古,從此再無東王公。

    眼瞧著東王公如此下場,西王母悠悠歎了一口氣。

    “陸吾,迴山了。”

    隨著萬仙陣崩潰,東王公消散,此局爭端,終究是帝俊跟太一勝了。

    保全自身,未曾似東王公那般,是個徹底的失敗者,卻也談不上是勝利者。

    留在此地,見妖族天庭慶祝,不過是徒留尷尬。

    以鯤鵬為底牌,終究崩裂了萬仙陣,東王公消散,諸多心血未曾白費。

    開心自然是開心的。

    太過開心,卻也不見得。

    因為帝俊跟太一發現,東王公的本源真靈不見了蹤跡。

    雖說東王公是受了反噬,傷上加傷,直接身形俱滅。

    可本源真靈不是那麽容易消散的。

    如今不見蹤跡,隻能有一種可能,被以未曾察覺的身份收起來了。

    辛辛苦苦,打生打死,好不容易得了一點兒算是極為有利的戰利品。

    就這般在眼皮子底下被截胡了,又豈能有好心情。

    “該死!”

    “究竟是誰?”

    帝俊太一兩兄弟,與東王公之間的爭端。

    是勢力之間的爭端,也是運氣之間的爭端,更有幾分為宿命之爭。

    東王公為天地間第一縷玄陽氣,乃是純陽道。

    帝俊與太一出身太陽星,修的乃是至陽道。

    若能得東王公本源,以純陽輔佐至陽,所產生的變化,恐怕不僅是修為,更在本源。

    “天地間,有嫌疑行此事的不少,有能力行此事的卻是不多。”

    太一神色再變,帝俊卻是不甚在意。

    “算了,不必再為此事糾結。”

    “便是得了那純陽本源,也難以支撐我兄弟,走出那至為關鍵的一步。”

    “至於說一點真靈再歸來······”

    “便是有此手段,也當有無量歲月的孕養。”

    “他已然敗了一次,曆經無量歲月孕養再歸來又如何。”

    帝俊眸中精光閃動,那是自信到極點的光輝。

    能敗一次,便能敗第二次。

    “此一戰,吾天庭勝了。”

    “接下來既是享受勝利的時刻,也是天庭不斷發展壯大,徹底雄霸洪荒的時刻。”

    太一點頭,這是天庭必然要走的路。

    戰勝仙庭,不過是第一步罷了。

    有一眾妖帥在此指揮,打掃戰場自是小事兒,根本不必帝俊跟太一多操心。

    享受勝利果實,將仙庭勢力,資源全都吞噬後,天庭再得發展,繼而踏上了擴張,稱霸洪荒的道路。

    帝俊坐鎮天庭,伏羲為輔助。

    太一為將帥,率領妖族天庭橫掃洪荒。

    如當初三族爭霸一般,凡有不服,盡數誅滅。

    解決了一些小部族,螳臂當車般的事端後,太一將目光盯上了四海。

    之所以這般變化,根本原因就在於征服這些小部族,根本沒什麽益處可言。

    付出遠超所得,達不到平衡,再大的底蘊,也經不起這般折騰。

    洪荒曾有傳聞,龍族多寶,更有往昔龍族的底蘊。

    如此底蘊,若是為天庭所用,將是何等的發展。

    何況天庭走的是稱霸之路,四海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忽視,放棄。

    不可否認,龍族可能不太好對付,然終究是要麵對的。

    “伏羲道友,白澤,二位對出征西海的方略,可有什麽意見與建議。”

    九天之上,宮闕威嚴,帝俊安坐,召集東皇太一,羲皇伏羲,還有十大妖帥,以及大部分妖族精銳。

    除了底層戰兵之外,此間已然匯聚妖族天庭差不多所有的中層,高層戰力。

    東皇太一提議攻打龍族,收服四海。

    一番切實不過的理由,說的帝俊無言反對,更是心動不已。

    自戰勝仙庭以來,天庭一邊吸收積累底蘊,一邊動作不斷。

    看似發展不錯,實則消耗的還是以前的老底蘊。

    就這麽下去,實在不是辦法。

    伏羲與白澤對視,卻是無言。

    天庭的實際情況,他們兩個自然是清楚的。

    以天庭目前的實際來說,伏羲也好,白澤也罷,都不建議大動幹戈。

    戰勝仙庭,便是得了正道之名。

    便是還有影響,洗刷一二也就是了。

    然後以此正道之名,光明正大的發展天庭。

    爭端固然是不可避免的,卻也能極大減少。

    然他們也明白,如此建議與如今的天庭實際情況不符。

    首先來說,太一就不太可能同意。

    再有就是那些妖帥。

    當然,至關重要的,就是帝俊的想法了。

    天庭勝了仙庭,發展是必要的。

    可若是沒有動作,恐怕讓洪荒眾生給小瞧了。

    這不單純是麵子的問題,還有就是洪荒眾生的實際認可。

    溫和慈愛,非帝俊跟太一意願所屬,而且需要時光,著實有些漫長。

    倒也不是說有那個耐心與否,真正在意的,是否值得。

    在帝俊跟太一看來,不值得。

    洪荒是個講實力的無情所在。

    能亮拳頭,又何必磨嘰。

    “以白澤之間,倒是可以選擇幾位妖帥,統兵前往四海,試探一下反應。”

    以天庭如今的實力,想要一口將龍族吞沒,無疑是不現實的。

    好在天庭登門,為的並不是令龍族滅族,如此便有了商量的餘地。

    比如龍族可以依舊統領四海,然必須臣服天庭,稱臣納貢。

    要解決事端,或缺武力必然是不行。

    全靠武力,卻也是不成。

    “南海,西海,北海,可以交由妖帥負責。”

    “然東海,恐怕得需要東皇親自走一趟。”

    伏羲言道。

    “哦?”

    “那東海之地又何玄奇?”

    “還請道友言明!”

    帝俊驚異,伏羲沒道理,平白無故說這些。

    “那龍族起自祖龍,三族大戰後,祖龍消散。”

    “卻不知那龍族除了祖龍之外,還有一老祖存在,是為燭龍。”

    “顛倒陰陽與日月,當真是好大威能。”

    帝俊與太一互相對視,皆是驚異。

    他們怎麽沒聽說過,那四海龍族還有這般存在。

    “二位若是不信,自可請妖師前來問詢一番。”

    帝俊當即傳音。

    以鯤鵬之能,出北冥,入天庭,倒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諸位匯聚一堂,當是商討大事,不知有鯤鵬何事?”

    若沒有跟隨太浩,鯤鵬入天庭,自然是盡心盡力。

    跟了太浩,見識過太多。

    如今的天庭,還不值得鯤鵬太過在意。

    “請道友入天庭,卻是有一事相詢。”

    帝俊,太一,伏羲以及一眾天庭妖族,皆起身迎接。

    一番客套後,帝俊正色道。

    “那四海龍族,可有燭龍這麽一位大能。”

    帝俊言道。

    鯤鵬頗為深意看了一眼帝俊跟太一。

    “二位有對四海動手的心思?”

    帝俊與太一無言點頭。

    若無對四海動手的心思,好端端的,問詢燭龍之事,又是何必。

    “不知二位何以得知燭龍?”

    帝俊跟太一目光當即投向了伏羲。

    “伏羲倒是消息靈通!”

    “那燭龍向來歸隱四海,少在洪荒走動。”

    “便是三族大戰之時,都不見燭龍出手。”

    帝俊跟太一神色一定,天地間,還真有這麽一位存在。

    “敢問道友,那燭龍能耐如何?”

    經曆過三族大戰,必然是古老存在。

    然僅憑這一點,還不足以令帝俊跟太一信服。

    古老者,必然強大。

    可強大者,必然古老。

    都說後浪推前浪,龍族局四海,怎能連此道理都不懂。

    “若論能耐,由於其極少出手的緣故,倒也不能做一個準確的判定。”

    “不過當初燭龍若是有心思,祖龍恐怕也就不是祖龍了。”

    “論出生,論跟腳,燭龍都在祖龍之上。”

    帝俊跟太一互相對視,果然是個棘手的存在。

    再互相對視,卻是將目光落在了鯤鵬身上。

    若鯤鵬出手,那燭龍必然不是麻煩。

    “二位不必看我!”

    “其他倒也罷了!”

    “要對付燭龍,卻是不能吾出手!”

    “說來一個燭龍,倒也算不得什麽。”

    “然祖龍之子,卻在尊上的魚池之內。”

    “若是驚動了那二位,鯤鵬可是受不了。”

    帝俊跟太一嘴角抽搐。

    好歹也是一身的能耐,威名赫赫,至於這般懼怕嗎?

    “再言那三族雖敗落,卻於洪荒有留存,自有道理,為天道所見證。”

    “吾還記得尊上曾言,那四海有大恐怖暗藏,唯有龍族能鎮壓。”

    “若動了龍族,攪擾四海不寧,隻怕難安,天道也極有可能插手。”

    帝俊跟太一再對視,雖無言,臉色卻是隱隱難看。

    “二位不必如此!”

    “以實際來說,吾天庭並無能力,統領四海。”

    白澤此言,聽得帝俊,太一,以及一眾妖族有些發愣。

    “諸位一身能耐,入海之後,卻是不知可施展幾成。”

    就這麽一個問題,便堵住了所有的口。

    匯聚天庭的妖族,有一個算一個,會水的,能湊出兩個巴掌就算不錯了,何以能統領四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界最強之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壇非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壇非雨並收藏萬界最強之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