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學術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字,而這個仁字的本意是什麽?孔子說過,仁者愛人。如果是這樣,那麽這個仁字其實就是仁慈的意思了,其實,這並不完全。


    從甲骨文中可以看出來,這個仁字是一個下字加一個人字,或者是一個小字加了一個人字,也就是說,這個甲骨文的意思就是指的下等人或者小人,而這裏的小人的意思不是道德,而是底層的百姓,叫布衣小民,這種人在古代特別是上中古時被稱為小人,而上等人就是大人。


    因此,這個仁字的本意其實就是說,要把愛也施加到底層的百姓中去,這是跨越等級的意思。


    孔子是不主張暴力的,是不主張暴虐的,是不主張粗魯的,他是承認等級的,而且也需要維護等級的存在,不過,在他所維護的等級裏,卻有了一種不同的傾向性,那是什麽?就是他其實暗含著把社會中的人,用道德的性質劃分出等級來,也就是說,品德越高的人,等級就越高,而等級越低人品德也就越低。


    所以,孔子有一種傾向,就是人的等級劃分是以道德為準則的,而不是以財富和權力為準則的,因此他講出了:不義富且貴,與我如浮雲。


    孔子的品德很高,境界很高,能力也很強,他是一個很有質量的人,因此,他就希望能用這種質量來區分人的等級,而不是用出身和其所占有的生活與生產資料,也不是用權力。


    孔子盡乎是一個完人了,他除了對於技術不喜歡之前,別的都是一流的。


    像孔子這樣即有能力,又有自我控製力,還有一個高尚理想的人,古往今來真的不多,所以,他成了中國的聖人,其實,也可以說是這顆星球的聖人,在這顆星球上,我還沒有看到有人超過他。


    有了這樣的思想,孔子自然也就有了有教無類的行為,於是,他開創了這顆星球的教學模式,由於他的存在,知識走出了殿堂,走出了階級,走向了大眾,因此,孔子也就比偉人還要偉大,而成就了聖人。


    而這樣的思想,在鄭勇這裏也被激發了出來,那就是他的大局觀,以他現在的所處的這個基礎,拿下這顆星球沒有任何問題了。


    技術,他有了。


    人,他有了。


    財富,他也有了。


    大明末的中國,其實,依然是世界最先進的國家,此時的西方還處在奴隸製與封建製時期,而中國人基本沒有經曆過奴隸製,因為,中國文化就不可能真正的把人搞成奴隸,所以,中國是沒有奴隸製這個時期的。


    那麽,中國其實也是有奴隸的,而奴隸其實就是因為戰爭,而捕獲的異族,而並非本民族。


    就算這樣的事情,到了商朝末年,也已經開始了改革,帝辛其實就是想廢除奴隸以及人殉製度,他的改革是想提高社會生產力,然而,他的行為卻得罪了貴族,最終他們勾結同樣不滿的周人,滅了商朝。


    周人在滅商之後,給帝辛開出了最大的兩個罪狀,第一就是不敬鬼神,也就是不想再用活人來祭祀了,不想殺人了。周人就是幫著商人捉奴隸來賺錢的,來顯存存在價值的,可是,如果商人不需要奴隸了,他們就失業了,這個當然不能忍了。第二就是指責他太聽老婆的話了,作為一個男人,聽老婆話這還能叫男人嗎?


    好吧,這就是帝辛的兩大罪狀。


    至於其它的一切的一切,都是編造出來的。紂王其實還是一個很稱職的帝王的,隻是,自古以來,改革都是最難的,不見商鞅,王安石,張居正嗎?都是下場淒慘的。


    鄭勇在積極的搞國家的建設,他與柳如是,鄭三娘兩個人每天都要碰一次頭,而所聊的卻隻有兩個方麵,第一是國家的工業化,第二就是教育的德智並舉,就是把文人分成了兩種,一種是文化人,一種是知識人,而文化人以文文學藝術思想為主,而知識就是以技術為主。


    他太需要人才了,當然,也不是他太需要了,而是工業化太需要了。


    為了改變人們的思想,他首先就改革了司天監,改為天文曆法處。


    而最大的改變就是給他們配備了一台大型望遠鏡,這台大型望遠鏡雖然叫大型望遠鏡,其實,鏡頭也隻有半米,雖然利用了折射原理,可是放大倍也隻是做到了六十倍,這已經是墨工集團的極限了。


    不過,用這樣的望遠鏡來觀察月亮那是足夠了,上麵的環型山可是看得清清楚楚,而有沒有嫦娥,有沒有廣寒宮,有沒有月桂樹,自然也是一目了解的,要知道以前司天監可是用肉眼來看的,而那些有了學問的有了權力的司天監的執掌者,他們的視力還能剩下多少?所以,沒有望遠鏡,司天監在數千年裏,其實沒有什麽突破性的發現,也因此,他們就越來越不被重視了,到了最後,成了一個觀天象,問鬼神的功能了。


    如今鄭勇給他們配備了這樣的利器,讓他們的觀察的能力一下子提高了六十倍,這樣的超越,都可以說是驚天地泣鬼神了,如果他們再不能出一些成績,那就把他們滅了算了。


    在望遠鏡館落成的那一天,鄭勇親自參加了落成儀式,並接見了當時的天文曆法處處長,以前叫監正,給他提了一幅字,實事求是,了望星空。


    看到那處長顫抖著接過了提字,鄭勇笑道:“以前你們對於國家來說,已經用處不大了,所以,就裝神弄鬼的彰顯自己的存在,我需要你們裝神弄鬼,但是,我卻需要你們彰顯自己的存在,所以,給你們配備了高檔的設備,別小看這台望遠鏡,它有六十倍放大能力,也就是說,能把月亮向你們拉近六十倍的距離,如此你們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而月亮距離我們也隻有七十六萬裏路那麽遠,還是非常的近的,而它又那麽的大,我相信,你們一定可以看清上麵到處都有一些什麽。


    而你們不要受到神話傳說的影響,看到什麽就說什麽,這就叫實事求是,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搞天文曆法的一定要一板一眼,認真觀測,認真計算,觀察好那些星球,把它們方位記錄下來,把它們運行軌跡記錄下來,把它們的所屬關係記錄來了,你就算是盡到責任了,聽明白了嗎?”


    那處長連忙跪倒道:“迴陛處,臣謹記在心,一定不辜負陛下的期望。”


    鄭勇卻皺眉道:“以後不要動不動就下跪,你也麻煩我也麻煩,隻要拱一拱手做平常禮就可以了,我不要你們禮儀如何,我要你們把本職事務做好,隻要把本職工作幹好了,我就會獎勵你們,而如果你們本職工作做不好,再有禮貌,我一樣會懲處的,懂了嗎?”


    那處長又要下跪,隻是卻又改成了拱手道:“迴陛下,臣記下了。”


    鄭勇點點頭道:“好了,你們忙工作吧,我也有自己的事情忙,走了。”


    那處長立即拱手道:“恭送陛下。”


    鄭勇擺了擺手,快步而去。


    他的工作效率是很高的,絕對不會拖泥帶水,也不會搞什麽陣仗,這平常又不是進行什麽重要的儀式,所以,能簡單就簡單,以切以安全夠用就行了。


    鄭勇他的事也是很多的,現在最大的事情就是政務要把配套班子搞出來理順好,而防備就是要整編軍隊,軍隊被分為三類,第一國防軍,這是隻有國家的安全受到威脅或者要出國作戰時才會運用,這支部隊是國家最正規最強大的軍隊;第二是地方部隊,這一支武裝比較分散,主要是協助地方保境安民,有小股的武裝,他們就給收拾了,也用不著正規部隊,而遇到突發災害,他們也是維持秩序,搶險救災的一支主力軍;第三是捕快以及武裝捕快,其實就是警察和武裝警察,特別是武裝警察,用於打擊黑社會組織。


    什麽叫百廢待興?其實就是當下中國的現狀,想一想吧,被李自成張獻忠這兩個貨一陣子禍禍,又被清軍一陣子禍禍,整個中國都已經成了人間地獄了,百姓死了應該有幾千萬人,幾千萬啊,這還是鄭勇出來收拾了殘局,不然還要死不少的人。


    不過,鄭勇對些並沒有什麽愧疚的,他當然可以拯救更多的人,可是,為了一個更大的目標,而損失一些生命,他覺得這是值得的,每一次社會的變型改革,都會伴隨著巨大的動蕩,付出一些代價是不可能的。


    而且,這一次原本是要死一億人的,他已經拯救了幾千萬了,不少了。


    他也不是很貪,隻想不讓中華民族過得像後世那般的沒有出息而已,那種奴顏婢膝,崇洋媚外的樣子,他真的看不下眼去,太丟人了!


    中國的曆史太悠久了,悠久的都有一些黴味了,這東西放棄了就會有一些腐朽感的,曆史文化也會如此,所以,就會需要一些新的東西被引進來,對其實進行引深和改造,讓它變得更有活力更加完美。


    世間是沒有完美的,隻不,一切卻又都向著完美而努力的發展,這就是說,宇宙中所存在的一切都是殘缺的,而它們是不滿意這種殘缺的,都在渴望把自己的的殘缺給補全了,或許這就是宇宙存在的根本原因吧,而一旦補全了,那也就失去了發展的動力了,那麽,也就會消失了湮滅了。


    鄭勇覺得中國的人口永遠都會不成為問題,而成為問題的永遠都是土地以及糧食問題,隻要有足夠的土地與糧食,我們就會滋生出相應的人口出來。


    所以,他才下決心用十年的時間,把這個古老之極的中華大地,給來一個徹底的變樣,從空間能力,到時間能力,再到精神能力,等等的一切,都要發生一個巨大的改變,而支持這一改變的就是技術,認識與利用這個世界的能力,就是人類所要走的路。


    鄭勇認可這一點,雖然方向是沒有錯的,隻是,後遺症也是相當的可怕,所以,他要提前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因為,他提前了好幾百年,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解決後世的種種倉促間無法顧及的那些其實比發展比競爭還要重要的東西,這些才是發展的根本,而不是速度。


    欲速則不達啊。


    厚積薄發才是正道啊。


    有一些東西,根本就沒有必要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他們應該隻是一些實現室裏,被反複實現與完善之後,在毒負作用最小時,或者完全可控時再拿出來,這才是最理智的。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果真的不管不顧,到了最後,坑挖得太深,自己埋自己那就是一個必然了。


    鄭勇提筆寫了起來,而題目就是發展與生態。


    他首先講述了自然界的生態係統,然後講了我們人類在其中的定位與關係,之後才開始講發展,從開始的上古社會,講人類茹毛飲血的時期,人類和那些動物之間的關係,和那些植物這間的關係;然後又講到了農業社會的興起,畜牧業養殖業的興起,然後又開始談,人類與那些植物尋些動物以及土地水源之間的關係;之後就開始暢想工業的發展之後,人類會與那些植物那些動物之間發生出的關係。


    他談到了生態的大破壞所造成的生態環境的種種變化,而人類處在這樣的變化的生態環境之中的相應變化,當生態環節被破壞了,人類能不能獨存?所有的生物之間相互共同建立起來的這個生命係統被破壞之後,我們人類肯定也會隨之滅亡,他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然後就開始暢談如何才能避免人類的滅亡,有了很多的想法和思路,但是有一點那就是,一定要小心謹慎,要控製住欲望,不要急功近利,欲求無所限製時,就會進入到極端之中,而被破壞之後想恢複就太難了,就和一個人生了病,小病如果不治最終成了大病,那時治不了了,也就病死了。


    他講了扁雀的故事,講他描述自己兩個兄長的醫術的故事,之後才道:“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讓那個惡果出現。”


    當然,我們肯定是做不到最好的辦法的,隻能思考最壞的處境,那就是一定要早醫,不能等待小病生成了大病治不了的再去治,當你覺得無法忍受時,其實也是到了無法醫治之時了。


    鄭勇寫了整整十天,什麽也沒有做,都推開了,就是在寫這本書,反複修改了六遍之後,刪除了最後一個多餘的字,才把書稿收攏好,靜靜的放在桌麵上,良久沒有動。


    自己穿越而來的使命到底是什麽呢?是發展中華,還是利用中華把那個西方文明搞掉,以防止後世那種無法把控的局麵出現?


    競爭真的太可怕了,特別是當放到大尺度的宏觀中去之後,它所造成的後果,根本就是人類所無法承受的。


    “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把自己給殺死了。”


    他苦笑著說了這麽一句。


    老子為什麽要絕聖棄智,他看得真的太遠了,他看到了一個非常可怕的後果,把他給嚇壞了吧,所以,他才要轉身向迴走,迴到原始社會去,迴到人類與整個生命界相依相存的那種狀態中去,隻有這樣,人類才會活得更長久些吧,當然,最終還是會滅亡,而他給出的解決辦法就是修道成仙,這個方法也許是一個好辦法吧,如果有了修道成仙的強大人類,如果在他們的幫助下進入到工業社會,那麽,有可能會走得更遠,當最終我們能逃出地球,在宇宙之中建立起一個自我自洽的生命係統時,我們就會躲過那個惡果,至少是躲過了那個最原始最簡單的惡果,而可以多出很多的時間來,來思考我們的下一步了。


    但是,這怎麽看都荒誕的讓人不敢相信,可是,人理論上來講,這也確實是一個可行之路啊。


    鄭勇苦笑,自己是能想到,可是卻做不到,他真的不是一個聖人,他無法讓理智決定自己的一切,而是被情感所左右,讓整個人類轉身向迴走,想一想都覺得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那麽好,我們發展吧,發展吧,至少我已經把這個嚴重的後果說出來了,提前數百年就說出來了,而且,我還擁有了強大的力量,如果我一統全球,不讓競爭出現,不再一次把地球推入到戰國之中去,而是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與大自然的對抗與合作上,也許我們也有走到最後的機會吧。


    鄭勇手按著那疊書稿,用手指輕輕地敲擊著,心裏卻在盤算著,感覺也許這是唯一的一條可行之路了。


    如果讓西方發展起來,如果讓全世界都發展起來,那樣規模太大了,地球所麵臨的幾乎是全麵的破壞,如果隻是中國一個國家呢?把中國當作一個實驗室,在我們這裏發展到一個可控的過程中之後再向全世界推廣,至少這也是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吧。


    鄭勇又靜了一會兒,才猛然一按桌麵站了起來大聲道:“來人。”


    劉明婧走了進來,到了他身邊道:“陛下。”


    鄭勇指著書稿道:“把這書稿拿去印製成冊,廣發天下,讓所有的讀書人都看到。”


    劉明婧應了一聲收起書稿走了出去,她剛剛到了門口,突然鄭勇道:“今晚,你侍寢吧。”


    劉明婧一愣,隨之輕輕應了一聲,走了出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特種小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淚的微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淚的微笑並收藏大明特種小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