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在第二天又寫了幾封信,他在放信的時候卻有了一個震驚的發現,那就是自己鎖在保險櫃裏的那些信已經不見了,正在他驚慌著查找的時候,發現了一張紙,上麵寫道:“信已經取走,寫得不錯,希望再接再厲。”


    臥槽!


    洪承疇突然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他有一種感覺,自己和小妾上床運動時,是不是也有人在旁觀?


    這特麽的太沒有安全感了,他此時的感覺就是自己已經被完全脫光了,正在被人觀看著,還給了一些評價。


    這種感覺真的太難受了,對方的強大已經遠遠的超過了他的想象,如果對方這樣的厲害,難把自己監視到這種程度,那麽要取自己的性命和探囊取物有什麽區別嗎?


    對自己是如此,那麽對別人的呢?濟爾哈朗身邊是不是也是如此,雖然他身連的將領多是滿人,可是,他的包衣奴才可大多都是漢人啊。


    為此洪承疇有些想不通了,對方的手段既然如此厲害,那把濟爾哈朗他們都給暗殺了不是事實就簡單了嗎?但是對方卻並沒有這樣做,這是為什麽呢?如果是他自己的話他是一定會這樣做的,他想不明白,索性就不想了,反正自己隻要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好了也就是了,既然他們很讚賞自己的信,那自己每天都需要寫幾封了。


    因為,感受到了對方手段的強大,洪承疇的膽子就更大了,在他的不斷努力下,這一次的漢軍絕大多婁都已經被他策反了,自己現在手裏有十幾萬部隊,突然中,洪承疇感覺自己又行了,恢複了一些當初做大明督師時的自信。


    上海方麵的情況自然是很快就反應給了濟爾哈朗,他立即寫信斥責自己的兒子,要求他必須把兵權重新交還給洪承疇,但是濟度卻不甘心,他覺得這一次自己丟臉太大了,這一段時間他在江南一直是被捧著的,這讓他有點飄了,所以,竟然無視了濟爾哈朗的信繼續把控著兵權,在休息了三天之後他一再次要求再一次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他這一次非常的狠,要求一次性出動十萬漢軍,在十門紅夷大炮的掩護下全力進攻,當然,這三天也準備了一些攻城器械。


    隻是十萬人衝鋒,這戰線要拉多長,而最關鍵的是要死多少人?


    漢軍將領們感覺這一次是天要塌了,十萬人衝上去,能活著迴來多少?對方的防禦是如何的變態他們自然是知道的,而如果失敗了這位濟二公子又要殺幾個人出氣?


    這將領們急了,直接就逼向了洪承疇,大家都要求立即造反,不然的話那就把這事捅出去,反正我活不了,誰也活不了。


    洪承疇沒有辦法了,這事情,那邊也沒有指示,而現在再請示也是來不及的,同時這些人已經被逼得沒有了退路都過來逼他了,他想了權衡一下,就和這些將領議定利用這一次攻城的機會,在集中起部隊之後,大家就立即動手,把那些滿人給殺了,然後投降進入上海,想來防禦如此的厲害,自己隻要進入到裏麵也就安全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這位濟二公子真的太瘋狂了,誰受得了。


    於是,眾人假意執行命令集結部隊,之後就是突然漢軍向滿人韃子軍發動了突然襲擊,韃子軍雖然很兇悍,可是,這一段時間來他們也都是養尊處優,舒服日子過著,很長時間沒有操練了,而且贅肉也長了不少。


    同時那些漢軍也知道,如果不能在造反中取勝,他們也沒有什麽好果子,再說,這一次集結要做什麽大家都知道,對於攻城的恐懼已經超過了對於韃子兵的恐懼之後,也就無所謂了,反正左右都是死了,還不如何向這些平時欺壓他們的滿人狠狠出一出氣呢。


    所謂的軍心士氣就是如此的奇怪,在大明時這群人都沒有什麽戰鬥力,而現在要跟韃子拚命了,他們居然氣勢高漲,十萬人向著幾千人的韃子兵就衝了過去,包圍,絞殺,一氣嗬成,因為發力過猛,連那濟二公子也給砍了,而且還砍碎了,對他的痛恨可見一斑。


    洪承疇迅速掌握了整個清軍大營,滿人幾乎被殺光了,如果不是洪承疇說要留幾個獻俘,隻怕一個也剩不下。


    從這一點上來講,可見滿漢之間的矛盾到底有多大。


    搞定了一切以後,也沒有什麽顧及了,隻直接挑選了數百人嗓門大的,對著那水泥城防就是大喊。


    不久那精鋼大門就被打開了,鄭六傻黑著臉走了出來,這可是有十五六萬人啊,這一天得費多少糧食?而如果把他們都運到大員去……可是,現在手裏卻沒有多少運輸艦,現在的運輸艦都用於向北方運輸糧食,北京是打下來了,可是,城裏卻缺糧缺的厲害,百姓已經有了吃人的現象,這才圍了多久就成了這樣?


    其實北京所在的北直隸產糧能力並不強,所以,才會有漕運,而漕運運的大半都是糧食,這大運河其實就是一條向北京輸送生活物資的大動脈。沒有了這條大動脈北京根本就活不下去。


    而因為連年征戰,這北方的地被撂荒可是不少,他們隻能指望江南的米糧來供應,可是,山東一直就不通,所以,這一段時間隻能走河南,可是,陸路的運輸能力真的很嚇人,從江南啟運,這一路上人吃馬嚼,到了北京還能剩下多少?從這一點上就突出了這條大運河的重要性了。


    北京本就缺糧缺的厲害,又被圍了一段時間,這個問題就更加的突顯了出來,當拿下北京城之後,裏麵百姓的淒慘樣子讓所有的忠勇軍都不忍直視,沒有辦法,隻能賑濟,於是,忠勇軍自己的軍糧都不夠吃了,現在官兵們每天隻能是一頓幹兩頓稀,他們都吃不飽了。


    所以,這一段時間海運非常的繁忙,都是運糧的,不僅僅要供應北京,還要供應陝西的紅娘子部,陝西的存糧也是有限的,而且,從廣西雲南運糧太麻煩,可是,就是這樣,現在也已經運不成了,廣西雲南被吳三桂給占了。


    鄭勇苦笑道:“這小子到底還是去了那裏,當他的平西王去了。”


    好在四川的產糧也還可以,自給沒有問題,如此,他們隻要把北京陝西供應足了也就行了。


    還好東南亞產糧能力很強,而他們又對大明的各種商品特別的需要,所以,此時從東南亞用商品換糧還是很方便的,特別是大員的紅毛番被贖迴去之後,那些歐洲人獲知了忠勇軍的戰鬥力,被嚇得也不敢得罪,所以,這一段時間,運輸艦被瘋狂製造,不僅僅運輸糧食,還有貨物,不僅僅在東南亞換糧食,還要和歐洲人進行交易,同時還要對鄭成功部進行支援,現在他和黎朝已經鬧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麵,鄭勇也隻能支援,送槍送炮送衣甲,結果,鄭成功就被打了雞血了,一舉滅掉了黎朝,又向占城攻了過去。


    好吧好吧,隨你隨你,隻要你能打,我肯定全力支持你,這東南亞一帶早就應該拿下了,現在鄭成功以他們海盜的名義去打最好了。


    鄭勇沒有讓他們打出自己的旗號,因為,這樣政治影響不好,這一群可都是海盜,能做出什麽好事情出來?殺人越貨他們才是最拿手的,雖然有了鄭成功的約束,可是,卻也不一定能管多大作用,都是陳年老賊,積習難改。


    反正他就是打著和鄭成功貿易的幌子給他提供裝備支持,而鄭成功有了這些先進的裝備立即如虎添翼,胸懷也突然廣闊了起來,他想立功,他想留名,他想給自己的海盜世家洗白白,所以,隻要武器到位,他是一不缺人,二不缺糧,那就打吧。


    這樣以來,整個東南亞半島就熱鬧了起來,被這鄭成功給攪和的到處都雞飛狗跳,不得安寧。


    如果能順利的拿下東南亞半島,對於拿下馬六甲非常有利,什麽……馬六甲?這名字不好聽,不知道何意也,如果拿下這個重要所在,不過,馬六甲這個名字不好聽,在漢語係裏也沒有任何的意義,改個名字吧,叫……華西海峽好了。


    此地是一個重要的交通要道,而鄭勇的戰略是控製此海峽,把南洋改名為南中國海,把印度洋改名為南洋。印度這個名詞是歐洲人取得,有強烈的殖民侵略的含義不適宜使用,所以,把印度洋更名為南洋,或者叫中洋,把奧大利亞更名為南州或中州。


    現在鄭成功已經告訴他,那大島已經發現了,果然看到了袋鼠,那上麵的很多動物都有袋,島的麵積非常大,現在他們隻勘測了很小的一部分,不過,已經根據鄭勇的建議,在上麵一塊巨石壁上刻下了該島的隸屬關係,為中華不可分割之一部分。


    鄭成功暫時取名為袋島,因為,上麵有很多袋鼠而得名。


    鄭勇對此不置可否,他的關注點是先占下來,把隸屬關係弄清楚之後,至於到底取一個什麽名字,那以後再慢慢研究就是了。


    鄭成功在東南半島上強力輸出,鄭勇覺得非常好,還給他送去了一個一千人的特種大隊,以便幫助他更有效的奪取整個半島的控製權,反正這一步總是要走的,在後世時,如果不是西方人的入侵,東南亞早晚也都會是中國的囊中之物,隻是他們突然出現更改了整個世界的命運。


    其實,多樣性是一件好事,可是,不能統一這顆星球就總會發生戰爭,而且,各國各民族也不能得到更加公正的對待。


    西方人的文化是恃強淩弱,而在文化上他們更有擴張性和侵略性,他們在文化上的這種特性,其實更有助於文化的同化,比如後世,西方人占了大半個地球,中華文化就處在了一個非常不利的位置上,即便發達了,也很難形成區域和人口優勢,最好的結果也隻能是一個鬆散的聯合性質的管理。


    而西方人則不,他們打下的這個基礎,是有機會控製並管理整個地球的,這不行!


    東南亞半島,以及南洋諸島,最早去開發的是黃種人,那裏的最早的土著就是黃色人種,可是,非常可惜的是我們農業文化太強大,這就導致了商業文化的相對萎縮,如此,開拓性就沒有了。


    秦漢還好,唐朝隻能湊合,而宋就直接統一都無法完成了,而元雖然拿下了大片的區域,或是,他們的文化太弱了,他的強大的隻是軍事,而軍事打下這麽多地盤之後,最終卻又被當地的文化全部同化掉了,不管是歐北還是中東北亞以及南亞無不是如此。


    然而文化強大的中華帝國之宋朝也被覆滅了,雖然也因此,中國的文化及先進的技術流入到歐洲,並引發了他們的文藝複興,工業革命,可是,我們卻在這一場運行中,成為了一個犧牲者,這個是不能容忍的。


    中華文明與文化,影響了整個地球,惠及所有的民族,而我們最終卻成了一個少數派,這種付出和收獲不平衡的事情是公平的,而西方文明在中國的文化與文明汲取上,獲得最多,而他們卻又中國打擊最重,這也是不能容忍的。


    鄭勇來到這個平行世界裏就是為了要改變這一現狀的,自然也是不可以允許這樣的一些事情發生和存在的,既然自己有了這樣的機會和能力,為什麽不去改變呢?


    鄭勇此時正在北京主持穩定,很多俘虜,有漢臣和滿清貴族,他並不想大開殺戒,隻是把他們都囚禁了起來,也沒有為難他們,可是,他們的房產卻都被沒收了,這些本就是他們搶來的,並非他們的財產,沒收是應該的。


    而最頭痛的是嶽托因為,無糧無援軍,在阿濟格的勸說下居然也投降了,這一下子就又多了三十多萬張嘴,唉,以前總覺得人少不夠用的,他還在江南想盡一切辦法來弄人去大員,現在好了,又嫌人太多糧食不夠吃了。


    現在整個天下,也隻剩下江南的濟爾哈朗和吳三桂了,而吳三桂也已經派人送來了書信,他是願意歸附的,這事情正在談判,無非就是一個利益問題。


    這個吳三桂就是一個軍閥,他投降不投降的並不重要,他是不是一個漢奸也並不在鄭勇的思考之內,因為,在他的眼裏,東北本就是中國的一部分,而滿族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所以,他覺得就是屬於家庭內部的一些內部矛盾,這樣都不重要,隻要是有能力的,他也不管他是屬於那個民族的,他都會使用,都會給他們機會。


    而很多人都主張殺,他直接拒絕了。


    中國人在自己的這一畝三分地上內部火拚的時間也有點太長了,是時候應該把矛頭對向外麵了。


    如果從漢朝開始中國能一致對外,現在整個地球都是中國的了,哪裏還有後的那麽多破事,古人的心胸還是狹隘了些,眼界也不夠寬闊,他可是直麵星辰大海的人,人類應該團結起來,想辦法早一點衝出地球才是最重要的,在這裏內訌有意思嗎?


    當然,西方文明不好,無法團結整個地球,其他的文明也不行,算來算去,也就隻有中華文明有這個底盤了,沒有辦法,那就來吧。


    鄭勇在北京成立了北方局,把鄭三娘給調了來,駐守北京,處理解決北方的諸多事宜,這個北方自然不僅僅之華北華西等等,還有草原上的種種,都要定下來。


    其實現在的俄羅斯已經開始入侵了,他們正在中華北方大肆侵占地盤,把我們的家園當成了他的獵場,這家夥需要收拾一下了,所以,北方麵軍也在成立之中,其中把紅娘子李岩部,嶽托的降兵,阿濟格以及北京的留收,湊合一下,也有不少人,現在就是要進行整編,由鄭九作為軍事最高領導及參謀總長,李岩為最高軍事指揮官,嶽托做他的副手,而阿濟格也算是有功勞,就認了北京市第一任市長。


    紅娘子並不想當太大的官,她其實也一直都隻是掛了個名,事情都是關九和李岩做的。


    但是,還有一個人,也做了鄭三娘的副手,何人?孫傳庭,孫傳庭並沒有死,鄭勇也不可能讓他死,死隻是一個替身,就是一具屍體加了一些他的毛發什麽的,這老頭被剃光了之後變成了一個和尚,被轉送到了山東,又被鄭勇給藏了起來,也不見他,隻是養著他,這是個忠心的人,如果讓他出來他也不知道要做一些什麽讓自己頭痛的事情,還是好好養身體,最低也要把頭發胡須都長好了吧,哈哈……


    現在大明已經徹底的沒了氣息,所以,鄭勇才去和他談了,很艱難,老頭子脾氣很大,開始都大罵鄭勇是奸臣,說他篡權什麽的,鄭勇也很無奈,他老頭名義上還是自己的義父和老師,這雙頭銜也狠有一種緊?的滋味啊。


    不過,他並不害怕,因為,這老所忠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明朝,而是大漢民族,隻要他安定下國內對外開戰,他一定會生龍活虎。


    為了讓他知道當今天下的大勢,鄭勇給了他很多書籍,這裏麵涉及很廣泛,有地理,有工業技術,有人文,也有社會科學等等,反正,學問都是大大的,他不是一個老學究嗎?去研究好了,這樣就省得一方麵端著他的碗吃肉,放下他的碗又罵他了。


    好在老爺子看完了那些書就陷入到了沉思之中,他沒有想到世界會如此的大,和世界之大相比,中國真的隻能算是一域,這讓他非常的不舒服,因為,他一直要把中國當作天下的中央,而四周隻能惡劣的地區,都是那種野蠻之地,然而,現在他發現不是的,別的不說,就是西方人那些紅毛番與弗朗機人就已經在製造方麵超過中國了,這就是事實啊。


    最終他不得不認清了現實,又把鄭勇給喊了來,兩個人又談了三天,老爺子被說服了。


    鄭勇道:“我們不要再裹足不前了,也不要再敝帚自珍了,如果我們還在自己家裏窩著,這天下都快被分割完了,到以後後代孫子罵祖先的時候,我們誰也跑了啊,與其等被罵,不如我們去做點什麽,給子孫後代多搶一點地盤不好嗎?”


    老爺子點頭道:“你說的有理,隻在那建奴已經占了中華,如之奈何?”


    鄭勇道:“把他們打服就是了。”


    好吧,這就樣兩個人達成了一致,如今鄭勇已經兌現了承諾,建奴已經被打得快服了,而北京的主持自然還是要老爺子出把子力氣,因為,他也已經知道有一個羅斯族,正在入侵我們的北冥地區,這不能忍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特種小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淚的微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淚的微笑並收藏大明特種小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