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農戶想要把自家生產的農產品進行出售,一般會運到城裏賣給收購商,或者等那些收購商下鄉直接采購。


    但這兩種方法都有個弊端,那就是路途遙遠,對彼此都很不方便。


    後來不知道是誰想出了個辦法,不如就在城鎮與農村之間找塊地,搭建一個簡易市場,定期交易。


    這樣對農戶和商人來說都省了許多路途上的麻煩。而這樣的市場就被統稱為草市。


    草市之名據說是取其創建草率之意,也有種說法是指其屋舍多以雜草鋪席,因此得名。


    焉原集就是位於百泉縣和百泉村之間的草市。隻因這簡易市場所搭建的地方乃是名為焉原的平原一帶,因此得名焉原集。


    “禹哥哥,你看今天人真多,比我上次來的還熱鬧。”


    齊柔腳步歡快,要不是前方隊伍走得過慢,她就差要蹦跳起來了。


    兩人此刻走在焉原集中,放眼望去真可謂人頭湧動,耳邊還不斷傳來叫賣聲和討價還價聲。


    殷禹懷抱著兩匹纈絹,緊跟在齊柔身旁,不由得苦笑道:“你是高興了,我總共就兩件衣服,昨晚被那淫僧刺壞一件,剛才翻牆還把這件弄壞了。”


    剛才兩人出門時,見門口圍堵的提親隊伍實在人數太多,隻好翻牆出來。


    一不小心,殷禹身上的這件白色圓領缺骻袍的下擺,就被牆簷的一處缺口割了道口子,讓他心疼不已。


    齊柔望向殷禹,不禁露出一絲歉疚神情,道:“那我迴去以後馬上給你縫補。要不,等我們把這兩匹絹賣了,給你再買件新的吧。”


    殷禹笑道:“你沒聽過衣不如舊嗎?我還就喜歡穿帶補丁的舊衣服。”


    他剛才不過是開句玩笑,哪裏是真的在埋怨齊柔。


    更何況這兩匹纈絹是齊柔花費多時,一點一滴編織成的,目的就是為了貼補家用,好減輕齊老爹的負擔。


    這樣的錢,殷禹怎麽肯讓她花在自己身上。


    齊柔聞言,不禁衝著殷禹甜甜一笑,想來是明白了他的體諒之情。繼而她又數著手指說道:“我們先賣一匹絹,剩下的一匹再看看有什麽合適的東西交換一下。”


    他衝殷禹慢慢地介紹起了自己今天的交易策略。


    在這個草市裏,交易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可以用金錢買賣,另一種就是以物易物,至於交換物品的價值是否對等,就看雙方自己的眼力和意願了。


    因此,有時候運氣好還真能撿個漏兒。


    殷禹聽罷齊柔的計劃,不禁露出一個頗有深意的笑容,道:“換什麽都好,就是別換到一堆破布就行。”


    說著,差點要笑出聲來。


    齊柔聽了,臉上頓時爬上一朵紅暈,嬌哼一聲道:“那個該死的賊胡頭!害我那麽慘,這次要再讓我遇見他,一定要把他送官,免得他再騙別人。禹哥哥,你說是不是?”


    她氣得忍不住粉拳向空中揮了揮,好發泄心中的怨恨。


    殷禹努力憋著笑,擠眉弄眼道:“那是當然。不過敢用一匹絹換人家一張羊毛毯的膽量,整個焉原集我看除了某位姑娘以外,恐怕一般人也不會有了。哈哈哈……”


    想到這段往事,殷禹實在忍不住笑了。


    原來差不多兩個月前,齊柔曾和一些鄰居家的大娘、大叔一起結伴去焉原集交易,約定好集合地點後,各人就分頭買賣。


    齊柔就在一個粟特胡商所設的攤位上,和那人討價還價,最終用一匹絹換到了一小張羊毛毯。


    那粟特胡商還很熱心地幫她將羊毛毯裝到了一隻口袋中。然而等齊柔好容易扛到家後,打開一看,發現裏頭全是一些破碎髒汙的布料。


    羊毛毯已被掉包。她這才知道自己被人騙了,事後還怪責殷禹沒有陪她一起去。


    這可讓殷禹大唿冤枉了,他倒是想去,可齊老爹布置的一堆活還沒幹完呢。


    齊柔再度被殷禹提起這段不堪迴首的糗事,不禁又羞又氣,忍不住打了他一記粉拳,接著氣唿唿地說道:“這些胡人沒一個好人!不是殺人就是行騙,偏也跑來焉原集做生意。”


    原州地處大唐的北方邊境,因此來往的胡人商隊眾多。


    殷禹第一次出門逛百泉縣時,差點以為來到了某座古代的國際大都市。雖然本地人口不多,但往來的各族胡商可謂絡繹不絕。


    後來他見的胡人多了,甚至達到了光看他們的服飾打扮就能認出是哪個民族、部落的地步。


    殷禹隨口答道:“胡人裏也不全是壞人,就跟漢人裏也不全是好人一樣,最多我們別和他們做生意就是了。”


    齊柔小聲嘀咕道:“那可不行,我可不會這麽算了。”


    周邊聲音嘈雜,殷禹並沒有留意到這句話,隻是帶著齊柔繼續往集市裏逛著。


    焉原集雖是草市,但規劃設計一切仿照城內市場設置。


    兩條寬闊的行人路成十字形交叉,將整片市場分為了規整的四個區域。


    每個區域都專賣一類或幾類貨物。譬如東南區是金銀行,出售一切金銀器皿,西北邊是糧米行,專賣柴米油鹽等貨物。


    而在東北方的布衣行的某個店鋪裏,齊柔正和那裏的掌櫃吵得麵紅耳赤。


    齊柔道:“二百三十文,不能再低了!”


    “二百二十文!”


    “二百二十五文。”


    “成交!姑娘你可真會做生意,我是怕了你了。”


    那掌櫃忍不住搖頭歎氣道,又從袋子裏取出了兩串銅錢和散碎的幾十文銅錢一起交給齊柔。


    齊柔清點了一遍,確認數目無誤後,衝殷禹點了點頭。


    就在殷禹打算拿出手中的一匹纈絹交給那掌櫃時,誰知齊柔卻搶先從他懷裏拿過另一匹絹交給了對方。


    殷禹雖然有些納悶,卻也沒有多想。


    兩人走出店鋪後,均有些高興。因為這代表著今天的交易計劃已完成了一半。


    而另一半的計劃則是以物易物。於是,齊柔又拉著殷禹繼續在集市裏的別處遊逛。


    當兩人快要走出這東北區的布衣行,而進入西北區域的糧米行時,齊柔忽然在某個攤位前停了下來,並拉住殷禹的衣袖,指向攤位某處問道:“禹哥哥你看,那釵子好看嗎?”


    殷禹隨意瞟了一眼,正要迴答,目光卻被那個攤主吸引住了。


    隻見那人席地而坐,是個三十來歲的漢子,臉闊嘴薄,身材魁梧,皮膚則粗糙黝黑,顯然是常年經曆風吹日曬所致。


    殷禹再看他的打扮,隻見他頭戴一頂尖頂帽,身穿圓領緊身長袍,袖口還有寬條帶的裝飾,顯然是名突厥人。


    此刻,這名突厥大漢隻是坐在席上閉目養神,對周遭一切顯得毫不關心,根本不像要做生意的樣子。


    齊柔沒發覺這其中的異常之處,反而淡定地從攤子上拿起了相中的那支鳳鳥卷草紋樣的花釵。


    正準備試插到頭上時,誰想那個突厥大漢突然睜開虎目,大聲斥道:“不買別繃!”


    他漢語不純,還夾雜著外族口音,讓人聽著實在刺耳。尤其是那生氣的樣子著實把齊柔嚇了一跳,趕忙扔下花釵,躲到了殷禹的背後。


    殷禹見狀,當下心頭火起,毫不客氣地迴嗆道:“你兇什麽兇!不先看仔細了,怎麽買!”


    殷禹一貫的做人原則便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若犯我我必十倍奉還!


    更何況他是把齊柔當作親妹妹看待的,何時輪到一個外人便可對她大唿小叫。


    隻見那突厥大漢怒目圓睜,騰地一下從席上立身而起,魁梧的身材仿若鐵塔一般,配合他此刻殺氣騰騰的模樣,直予人一股強烈的壓迫感。


    殷禹見他竟比自己還高出半個頭,不由得心裏一沉,心想今天恐怕是要見點血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一品輔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易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易之並收藏大唐一品輔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