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儉惱怒起來,不僅學生要批評,導師也罵,兩位德高望重的教授都沒放過,在車上就批評完了。
好在兩位教授也不是氣性大的主,聽李儉批評,雖然語氣很衝,但說的事情實打實,都願聽批評,轉頭將自己組裏的老師學生都訓了一頓,讓他們著手準備,不論學生老師,挑戰鬥力強的出來,護衛車隊。
老師學生們連連稱是,批評過後,有閑的人們聚在一起討論,隻是不敢帶上李儉和教授。討論了十幾分鍾,隻討論出一個結果:要想組織成體係的護車隊伍,現有的車隊分配肯定是不行了,得找個地方歇歇腳,讓車隊停上一停,才能再做打算。
李儉倒也沒打算讓他們立刻變出一支護車隊伍,既然願意組織,就由得他們,中間過渡時間便自己一肩挑了——反正先前實質上也是這般過來。
既然決定歇腳,眾人又對著行程地圖一陣比劃,覺得馬上就要到站的中州聚居區確實是一個好去處,適合歇腳——就是時間尷尬了點,從現在開始一路不停地開,大概要到午夜時分才能到中州。
按照生活習慣,有幾位老師到點都該睡覺了。隻是李儉前頭剛批評完,這時候再睡覺,就算合理,麵子上也過不去。眾人幹脆僵挺著,隻等車隊到了中州再歇息。
李儉哪知道他們心裏想的是什麽,隻知道自己要在路途中防備妖獸襲擊,便打起精神,看著車窗外的世界,將妖獸侵害的風險攔在可控範圍外。
……
車隊行到中州,雖然已經天黑入夜,但廣袤的平原在遠處聚居區的燈光映照下,依舊顯得十分醉人。
這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原地區,古往今來,但凡是要進行農業活動,中原地區優良的水熱地形等條件,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當然,天底下還有比中原更風水寶地的農業地區,但在華夏長久擁有的土地中,中原永遠是天字第一號的農業好地,除非這裏被打爛了,不然沒有別的地方敢稱自己是天府之國。
當年季漢地處川蜀,雖稱天府之國,但若不是中原戰亂頻仍,十室九空,也不敢用這名頭往自己頭上套。往後到衣冠南渡,數百年時間開發長江流域,才得以將雲夢澤變作良田……而那又因為黃河流域的種種,才使得長江中下遊平原得以在日後成為又一糧食供天下的寶地。
即使不在日光下,憑著聚居區的燈光,李儉依舊能感受到,中州地界,曾經能有多富庶。
媽的,好多田啊,好多好平好平的田啊,連一點丘陵起伏都看不到的田啊……
李儉連牙都快要咬碎了,不因為別的,隻因為靈氣複蘇後,人類竟然撤出了這樣好的田地,讓它們又變成了荒地,長出雜草、灌木,甚至是喬木……
這樣好的田地,他在吳會省壓根見不到。靈氣複蘇前的吳會省,要在丘陵與丘陵之間尋找平原,在俗稱“水網密布”的河道之間開辟水田,要在山丘上開辟梯田。哪兒會有這麽平坦的地塊,甚至在出了中州聚居區後,看起來一望無際?
過去李儉來來往往,有時也曾到中州,但那不是飛來飛去,便是“躍來躍去”,速度奇快無比,從不像今天這樣,坐著車慢悠悠地看中州地界。今天看了,就算隻能看到黑壓壓的一片荒地在遠處燈光下有一出沒一出的反光,都覺得震撼。
偌大的平原,一路行來,除了幾處武裝農場還在運營,九成以上的土地竟然全在拋荒,成了妖獸們活躍的天堂。
車隊開到中州聚居區前,確實是午夜時分。中州衛戍部隊與車隊聯絡,確認身份後詢問需要,得知車隊需要入住,便給車隊安排住處。
眾人進了中州聚居區,也不管安排的住處是好是孬,各自分配完,紛紛睡去。
……
第二日起床,李儉被學生們勸著去吃早飯,讓他稍等片刻再迴車隊。
李儉不知道他們動的是什麽心思,不過這裏已經是聚居區內,安全方麵不會有問題,就自己在招待所用過早餐,想想閑得沒事幹,就去聚居區內閑逛。
中州聚居區與錢安聚居區風貌自然不同。李儉走進街市,雖說高密度聚居區的建築模式大同小異,但中州的建築在細微處更有特色。
李儉不是本地人,他總覺得眼前的建築有點奇怪,但總說不上來。繞著人家的居民樓轉了幾圈,李儉才反應過來——這地方的民用建築,好像沒有逃生梯。
逃生梯本不是華夏居民樓常備的東西,嚴格來說,為了消防安全,逃生梯該有。但這問題大家心知肚明,地方就那麽大,建築就那麽點,與其在建築外做疏散樓梯,倒不如將樓內樓梯稱作疏散樓梯。別管這玩意真起火了能不能疏散,就說有沒有吧!
嚴格按照要求,完完全全為了消防安全而專設的疏散樓梯,居民樓裏可不常見。
靈氣複蘇後,由於居民區的建築物都變成了十分寬大體胖的盒子樓,一棟裏能住幾百戶人家,疏散樓梯的重要性才終於讓它成了居民樓常見的東西。
說句難聽點的,像過去的樓房,一棟裏頭住十戶人家的,有樓梯能走就不錯了。如果火勢真起來了,“頂多也就燒死幾戶”——這是很嚴酷的事情,這樣說隻是為了和其他情況對比,並非真覺得這樣沒事——但要是一棟裏住幾百戶人家,隻有平時給他們上下用的樓梯,而沒有額外設置專用的疏散樓梯,就等著出安全事故後責任人跳樓吧。
當然,前頭那位也可以跳。
不過李儉繞著居民樓轉了幾圈,都沒見到同樣身寬體胖的樓房有外置疏散樓梯,也沒看見內部有特殊樓梯的影子,嘖嘖稱奇。
咋了,中州聚居區這是玩特殊化?一棟樓住幾千人的地方都不打算設置疏散樓梯嗎?
正當李儉打算進一步研究中州聚居區樓房的特色時,幾個學生找了過來,隻說是車隊準備好了,就差他一個,可以上路了。
李儉看了看和自己年齡仿佛的學生,滿頭問號。
現在說話都不避諱了嗎,上路這話說著沒什麽問題,但聽起來也忒怪了。
對中州居民樓的研究隻能擱置一邊,李儉跟著學生迴到招待所,又在停車場裏上了車,才知道他們把自己勸出門溜溜後都做了什麽。
首先是車輛人員的再分配。兩輛特種車輛是肯定不能多載人的,這個沒法說。物資車本也不適合多載人,但稍微擠擠,每輛車也能坐三四個人,就算是在輪換司機外多添了一兩人,充當護車人員。
剩下四輛客車算是護車人員分配的大頭。原本的安排是導師們一輛車,其他學生占三輛。這在一般時候還好說,但既然要安排人員護車,就要按照戰鬥力分配。重新分配後,兩位大導自然沒人會安排他們做戰鬥人員,隻是將小導和學生們打散了分在四輛車上,抽戰鬥力比較強的,每車各準備七到十人,充當護車人員。
這樣一分,戰鬥力量在車輛間又不均衡了。不過這倒是好辦,兩個實驗大組商量了一下,載有李儉的客車走最前麵,充當“破風”,後頭隔三輛或兩輛車再排一輛客車,就算是將戰鬥人員盡可能地覆蓋車隊。
李儉上了車,知道這樣安排,沒說什麽,隻是在車頭位置坐下。
嚴格來說,這樣的車隊防衛體係並不算出彩,也不算差,挺平庸的做法。將自己當做戰力保底放最前麵,降低前進方向的妖獸威脅,除了有點拿自己當“耗材”的意思,沒什麽不妥。
倒不如說,在這大家都要為車隊安全出一把力的時候,隻要能適當地“使用”自己,就算是好事。
司機小心翼翼地看了眼坐在旁邊的李儉,沒看出他有什麽表示反對的意思,才輕輕踩動油門,開出招待所停車場,向聚居區西邊出發。
出了中州聚居區,昨日午夜看見的大片平原此時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下,李儉確認了,那些上好的良田,真的成了灌木叢的家園。
這裏的氣候條件比廬州要稍差一些,但中原的自然環境為灌木生長補足了殘缺的短板。雜草混合著灌木叢,在初春的平原中組合成了一頭黃綠色的怪物,枯黃的部分開春不見得會有生機,但其中冒出的綠芽已經足夠說明,這片平原之後會是誰家的天下。
和雜草加灌木的組合比起來,喬木的“動作”要顯得更慢。隱隱可見過去用來劃分不同人家田地邊界的樹,曉是自靈氣複蘇已經過去數年,也隻不過讓自身更大了些,卻不見有新生樹木向舊時田地侵襲,全讓雜草和灌木占了去。
車隊碾過土路,看向過往良田,一個晃神,都覺得自己像是開在雜草的海洋裏,眼前這條不見一絲綠的渾黃土路,倒像是有先知在綠色海洋中開出一條道。
好在兩位教授也不是氣性大的主,聽李儉批評,雖然語氣很衝,但說的事情實打實,都願聽批評,轉頭將自己組裏的老師學生都訓了一頓,讓他們著手準備,不論學生老師,挑戰鬥力強的出來,護衛車隊。
老師學生們連連稱是,批評過後,有閑的人們聚在一起討論,隻是不敢帶上李儉和教授。討論了十幾分鍾,隻討論出一個結果:要想組織成體係的護車隊伍,現有的車隊分配肯定是不行了,得找個地方歇歇腳,讓車隊停上一停,才能再做打算。
李儉倒也沒打算讓他們立刻變出一支護車隊伍,既然願意組織,就由得他們,中間過渡時間便自己一肩挑了——反正先前實質上也是這般過來。
既然決定歇腳,眾人又對著行程地圖一陣比劃,覺得馬上就要到站的中州聚居區確實是一個好去處,適合歇腳——就是時間尷尬了點,從現在開始一路不停地開,大概要到午夜時分才能到中州。
按照生活習慣,有幾位老師到點都該睡覺了。隻是李儉前頭剛批評完,這時候再睡覺,就算合理,麵子上也過不去。眾人幹脆僵挺著,隻等車隊到了中州再歇息。
李儉哪知道他們心裏想的是什麽,隻知道自己要在路途中防備妖獸襲擊,便打起精神,看著車窗外的世界,將妖獸侵害的風險攔在可控範圍外。
……
車隊行到中州,雖然已經天黑入夜,但廣袤的平原在遠處聚居區的燈光映照下,依舊顯得十分醉人。
這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原地區,古往今來,但凡是要進行農業活動,中原地區優良的水熱地形等條件,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當然,天底下還有比中原更風水寶地的農業地區,但在華夏長久擁有的土地中,中原永遠是天字第一號的農業好地,除非這裏被打爛了,不然沒有別的地方敢稱自己是天府之國。
當年季漢地處川蜀,雖稱天府之國,但若不是中原戰亂頻仍,十室九空,也不敢用這名頭往自己頭上套。往後到衣冠南渡,數百年時間開發長江流域,才得以將雲夢澤變作良田……而那又因為黃河流域的種種,才使得長江中下遊平原得以在日後成為又一糧食供天下的寶地。
即使不在日光下,憑著聚居區的燈光,李儉依舊能感受到,中州地界,曾經能有多富庶。
媽的,好多田啊,好多好平好平的田啊,連一點丘陵起伏都看不到的田啊……
李儉連牙都快要咬碎了,不因為別的,隻因為靈氣複蘇後,人類竟然撤出了這樣好的田地,讓它們又變成了荒地,長出雜草、灌木,甚至是喬木……
這樣好的田地,他在吳會省壓根見不到。靈氣複蘇前的吳會省,要在丘陵與丘陵之間尋找平原,在俗稱“水網密布”的河道之間開辟水田,要在山丘上開辟梯田。哪兒會有這麽平坦的地塊,甚至在出了中州聚居區後,看起來一望無際?
過去李儉來來往往,有時也曾到中州,但那不是飛來飛去,便是“躍來躍去”,速度奇快無比,從不像今天這樣,坐著車慢悠悠地看中州地界。今天看了,就算隻能看到黑壓壓的一片荒地在遠處燈光下有一出沒一出的反光,都覺得震撼。
偌大的平原,一路行來,除了幾處武裝農場還在運營,九成以上的土地竟然全在拋荒,成了妖獸們活躍的天堂。
車隊開到中州聚居區前,確實是午夜時分。中州衛戍部隊與車隊聯絡,確認身份後詢問需要,得知車隊需要入住,便給車隊安排住處。
眾人進了中州聚居區,也不管安排的住處是好是孬,各自分配完,紛紛睡去。
……
第二日起床,李儉被學生們勸著去吃早飯,讓他稍等片刻再迴車隊。
李儉不知道他們動的是什麽心思,不過這裏已經是聚居區內,安全方麵不會有問題,就自己在招待所用過早餐,想想閑得沒事幹,就去聚居區內閑逛。
中州聚居區與錢安聚居區風貌自然不同。李儉走進街市,雖說高密度聚居區的建築模式大同小異,但中州的建築在細微處更有特色。
李儉不是本地人,他總覺得眼前的建築有點奇怪,但總說不上來。繞著人家的居民樓轉了幾圈,李儉才反應過來——這地方的民用建築,好像沒有逃生梯。
逃生梯本不是華夏居民樓常備的東西,嚴格來說,為了消防安全,逃生梯該有。但這問題大家心知肚明,地方就那麽大,建築就那麽點,與其在建築外做疏散樓梯,倒不如將樓內樓梯稱作疏散樓梯。別管這玩意真起火了能不能疏散,就說有沒有吧!
嚴格按照要求,完完全全為了消防安全而專設的疏散樓梯,居民樓裏可不常見。
靈氣複蘇後,由於居民區的建築物都變成了十分寬大體胖的盒子樓,一棟裏能住幾百戶人家,疏散樓梯的重要性才終於讓它成了居民樓常見的東西。
說句難聽點的,像過去的樓房,一棟裏頭住十戶人家的,有樓梯能走就不錯了。如果火勢真起來了,“頂多也就燒死幾戶”——這是很嚴酷的事情,這樣說隻是為了和其他情況對比,並非真覺得這樣沒事——但要是一棟裏住幾百戶人家,隻有平時給他們上下用的樓梯,而沒有額外設置專用的疏散樓梯,就等著出安全事故後責任人跳樓吧。
當然,前頭那位也可以跳。
不過李儉繞著居民樓轉了幾圈,都沒見到同樣身寬體胖的樓房有外置疏散樓梯,也沒看見內部有特殊樓梯的影子,嘖嘖稱奇。
咋了,中州聚居區這是玩特殊化?一棟樓住幾千人的地方都不打算設置疏散樓梯嗎?
正當李儉打算進一步研究中州聚居區樓房的特色時,幾個學生找了過來,隻說是車隊準備好了,就差他一個,可以上路了。
李儉看了看和自己年齡仿佛的學生,滿頭問號。
現在說話都不避諱了嗎,上路這話說著沒什麽問題,但聽起來也忒怪了。
對中州居民樓的研究隻能擱置一邊,李儉跟著學生迴到招待所,又在停車場裏上了車,才知道他們把自己勸出門溜溜後都做了什麽。
首先是車輛人員的再分配。兩輛特種車輛是肯定不能多載人的,這個沒法說。物資車本也不適合多載人,但稍微擠擠,每輛車也能坐三四個人,就算是在輪換司機外多添了一兩人,充當護車人員。
剩下四輛客車算是護車人員分配的大頭。原本的安排是導師們一輛車,其他學生占三輛。這在一般時候還好說,但既然要安排人員護車,就要按照戰鬥力分配。重新分配後,兩位大導自然沒人會安排他們做戰鬥人員,隻是將小導和學生們打散了分在四輛車上,抽戰鬥力比較強的,每車各準備七到十人,充當護車人員。
這樣一分,戰鬥力量在車輛間又不均衡了。不過這倒是好辦,兩個實驗大組商量了一下,載有李儉的客車走最前麵,充當“破風”,後頭隔三輛或兩輛車再排一輛客車,就算是將戰鬥人員盡可能地覆蓋車隊。
李儉上了車,知道這樣安排,沒說什麽,隻是在車頭位置坐下。
嚴格來說,這樣的車隊防衛體係並不算出彩,也不算差,挺平庸的做法。將自己當做戰力保底放最前麵,降低前進方向的妖獸威脅,除了有點拿自己當“耗材”的意思,沒什麽不妥。
倒不如說,在這大家都要為車隊安全出一把力的時候,隻要能適當地“使用”自己,就算是好事。
司機小心翼翼地看了眼坐在旁邊的李儉,沒看出他有什麽表示反對的意思,才輕輕踩動油門,開出招待所停車場,向聚居區西邊出發。
出了中州聚居區,昨日午夜看見的大片平原此時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下,李儉確認了,那些上好的良田,真的成了灌木叢的家園。
這裏的氣候條件比廬州要稍差一些,但中原的自然環境為灌木生長補足了殘缺的短板。雜草混合著灌木叢,在初春的平原中組合成了一頭黃綠色的怪物,枯黃的部分開春不見得會有生機,但其中冒出的綠芽已經足夠說明,這片平原之後會是誰家的天下。
和雜草加灌木的組合比起來,喬木的“動作”要顯得更慢。隱隱可見過去用來劃分不同人家田地邊界的樹,曉是自靈氣複蘇已經過去數年,也隻不過讓自身更大了些,卻不見有新生樹木向舊時田地侵襲,全讓雜草和灌木占了去。
車隊碾過土路,看向過往良田,一個晃神,都覺得自己像是開在雜草的海洋裏,眼前這條不見一絲綠的渾黃土路,倒像是有先知在綠色海洋中開出一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