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災厄
似乎昊天總是要讓底層的庶民難堪,正是秋收之時,卻發生了大災禍。
自然災害中,有三者危害著整個中原地區以及黃河流域。
水、旱、蝗。
這一次昊天降下災禍,正是蝗災。
從齊魯之地而來的蝗蟲以不可阻擋之勢從東而來,向西席卷周邊的國家。
一團黑色的烏雲在空中朝向晉國奔襲而來,那股烏雲遮天蔽日,浩蕩狹長。
如果此時有天文放大鏡就能夠觀測到那一團烏雲不是自然形成,而是數以萬計的蝗蟲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四處搜尋地上能夠啃食的莖葉和糧草,所經過大片的田地就會放緩飛行的速度,從天上降落而下。
黑潮從天幕降落而下,帶來的不是饋贈,而是無盡的蝗蟲。
那些黃褐色的蝗蟲從衛國一路啃食田地的作物,哪怕是路邊的野草都不放過,隻有它們啃食不動的東西才就此放過,不然都逃不過這些蝗蟲毀滅式的吞噬資源。
這一天,守護農田的農人們奮力抵抗,可數不盡的蝗蟲有著與農人拚生命的底氣。
它們隻是沒有思想的蟲,隻知道吃食,為了那一口吃的甚至連同族都不放過,又怎麽會懼怕人類?
隅中察覺到蝗蟲降臨的溪將這樣重要的情報告知了姬昱,也讓侍衛挨家挨戶的通知近處的庶農們。
等到姬昱趕到自家的私田,看到了此生難忘的場景。
震撼、難以置信、畏懼,數種情感在他來的路上那第一眼就交替式的冒出,連姬昱自己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超出了人的物種範疇,所看的第一眼他竟然感受到了恐懼。
密密麻麻的蝗蟲占據了目光所致的所有角落,哪怕是他的腳下,也有幾隻黃色或是青色的蝗蟲在爬行摸索,似乎對得到的食物並不滿足,還想在地上找尋到一些事物的殘渣;數不清的蝗蟲從農作物的底部往上攀爬,不斷的撕咬啃食作物的葉片和上麵能吃的所有東西。
鋪天蓋地的蝗蟲們還在低空飛行搜刮著這處田地附近還有什麽地方能夠吃下的,哪怕是粗糙的樹葉它們也都不會放過。
(東亞飛蝗在一定區域先吃那些容易吃的作物,過分饑餓會去食用各種草木,不過沒有沙漠飛蝗的食用範圍那麽廣)
一隻隻蝗蟲從姬昱麵前飛過或是盤旋,時不時就有幾隻蝗蟲撞在他的身上,或是從他的腳上不斷往上爬找尋能夠啃食的東西,在姬昱身上探索無果之後又飛向別的地方。
這是姬昱活了一輩子都沒有遇到的場景,曆史上記載的蝗蟲災害他從未想到過會是如此殘酷。
沒有經受過蝗災的人是不能想象這些蝗蟲帶來的震撼,漫天可見的蝗蟲群沒有目標又帶著無數目標的搜刮,地上一片的顆粒狀排泄物,數不清的蝗蟲以一種難以想象的數量帶給人壓迫和畏懼。
黍稷被啃食得不成樣子,葉片被啃食、結籽被啃食、連杆都咬上幾口留有蝗蟲的牙口印記。
剛成熟的黍稷還沒有等到農人收割,就被這些蝗蟲搶占了先機,一畝畝田地的作物就那樣被蝗蟲啃食,呆愣在原地的姬昱還能聽到鄰地的農人在那裏奮力大唿驅趕著蝗蟲,可麵對那數量龐多的蝗蟲也是無能為力;就算他薅下一些黍稷,可地裏有著何其數量的蝗蟲,有些蝗蟲甚至又飛上農人的手上與他爭搶食物。
佃農和鄉邑庶農們也陸續趕到,可麵對這樣的侵害,有些人打了退堂鼓;有些人則是趁著蝗蟲沒有吃到稻穗連忙趕到一邊空手撥弄,一手拿著筐,一手直接扯下黍稷的稻穗,也不管這是不是他們的田,就連忙開始收拾起殘局。
有心人也在一邊有樣學樣。
不遠處的農人哭得泣不成聲,嘴上不免抱怨起昊天的不公。
“昊天啊,我們一家到底做錯了什麽惹怒了您,要是沒有糧食,我們過不了冬啊!”
“昊天不公啊!”
姬昱站在原地,隻能無能為力地看著。
他看到了蝗蟲吃掉了所有糧食,卻隻能無能為力的看著。
盡管有人與蝗蟲爭搶,將一些結出的稻穗連忙收集,可麵對這樣龐大數量的蟲群,他又能收拾多少呢?
可這些農人還在不停的與蝗蟲進行抗爭,他們要是不爭的話,一年下來的力氣都白出了、一年的奔頭也沒有了,辛苦一年到頭什麽也得不到。
“這該死的蝗蟲,老漢你幫我一下!”
“我自家的田地都沒得了,管不到你了。”
“彼其娘兮,竟然搶我的東西,討打!”
這些農人不再保守自身的道德理念,連忙爭搶起附近剩下一些沒有啃食到的稻穗;他們已經不再講仁義感情了,推搡、爭搶、偷竊、搗亂,種種情況在這些農人身上發生並且不盡的宣泄。
人與蝗蟲的鬥爭打響,蝗蟲在飛速的啃食,一邊的農人也管不上那麽多,一邊護著自己的筐,一邊盡力去收集今年最後的“收成”。
溪問道:“王孫,您要讓我們去爭搶那些穗嗎?要是搶的話我現在和侍衛兄長一同去爭搶。”
姬昱看著這些為了爭搶而相互推搡的農人,心中總不是滋味。
“不去管這些了,讓他們搶吧,反正我們還有存糧,養得起自家人。”
人性的黑暗在經受到嚴峻環境的考驗下,暴露得一覽無餘。
姬昱不知道這一股黃色的蝗蟲潮流什麽時候結束,這一股蝗潮在天空中像是消滅希望的黑刀一般在斬斷所有庶農的希望。
他知道晉國遭受到了這樣的災難之後,所帶來的痛苦都是留給那些底層百姓的。
蝗蟲吃掉的不是那單單的草木,也順帶將底層人的希望給無情的吞食。
蝗災發生的時間多在夏季或是秋季,無論是哪一個季節,隻有蝗災的聲勢足夠的浩大,那麽一年到頭的作物都將被其啃食殆盡。
這個時間段正是農作物收獲的季節,可蝗蟲說來就來,不打一聲招唿吃完就走。
大規模的蝗災沒有預見性,有時先旱後蝗,可也有時候蝗蟲就什麽也不說的就形成了一大批數量繁多的種群在四處搜刮食物。
這一次的大蝗災是後者,可也因為蝗災的到來,這些庶農失去了他們本該收獲的糧食;那是他們的血汗,也是他們的生命,可在這一股蝗災之下,一切都顯得無能為力。
姬昱憐憫的看向這片田地的所有農人。
盡管他們此刻的行為有所不堪,可這就是這些人的縮影,在更多的地方,想必也如同現在這般。
現階段的網絡上很多人對於蝗災想象的太簡單了。華夏人真的被保護太好了;如果不是馬世駿和他的團隊解決了困擾華夏民族數千年的蝗災問題,估計現在我們還會受到影響。古代的華夏是世界上遭受蝗災最嚴重的國家,根據鄧雲特《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商人防蝗的記載。徐光啟的《除蝗疏》中就寫了“國家不務畜積,不備兇饑人事之失也。兇饑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困擾我們千年的蝗災問題,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才解決的。國外留學迴來的馬世駿和他的團隊們,通過實地考察、定點觀察、室內試驗、數據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飛蝗爆發的主因是水、旱災相間發生,次因是社會不穩定及貧窮落後。提出了“改治結合,根除蝗害”的飛蝗治理策略與措施:一方麵通過化學方法和生物防治降低蝗蟲密度;另一方麵改造飛蝗發生地,如修築堤壩、控製水位等,通過綜合防治,大範圍的蝗蟲災害在中國大地基本得到防治。開玩笑說什麽蝗蟲來了就會被吃成珍稀動物的段子,一點不好笑,為了抗蝗災,我們是經曆了多少災荒,經曆了多少代人,才讓蝗災消失於華夏人記憶
似乎昊天總是要讓底層的庶民難堪,正是秋收之時,卻發生了大災禍。
自然災害中,有三者危害著整個中原地區以及黃河流域。
水、旱、蝗。
這一次昊天降下災禍,正是蝗災。
從齊魯之地而來的蝗蟲以不可阻擋之勢從東而來,向西席卷周邊的國家。
一團黑色的烏雲在空中朝向晉國奔襲而來,那股烏雲遮天蔽日,浩蕩狹長。
如果此時有天文放大鏡就能夠觀測到那一團烏雲不是自然形成,而是數以萬計的蝗蟲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四處搜尋地上能夠啃食的莖葉和糧草,所經過大片的田地就會放緩飛行的速度,從天上降落而下。
黑潮從天幕降落而下,帶來的不是饋贈,而是無盡的蝗蟲。
那些黃褐色的蝗蟲從衛國一路啃食田地的作物,哪怕是路邊的野草都不放過,隻有它們啃食不動的東西才就此放過,不然都逃不過這些蝗蟲毀滅式的吞噬資源。
這一天,守護農田的農人們奮力抵抗,可數不盡的蝗蟲有著與農人拚生命的底氣。
它們隻是沒有思想的蟲,隻知道吃食,為了那一口吃的甚至連同族都不放過,又怎麽會懼怕人類?
隅中察覺到蝗蟲降臨的溪將這樣重要的情報告知了姬昱,也讓侍衛挨家挨戶的通知近處的庶農們。
等到姬昱趕到自家的私田,看到了此生難忘的場景。
震撼、難以置信、畏懼,數種情感在他來的路上那第一眼就交替式的冒出,連姬昱自己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超出了人的物種範疇,所看的第一眼他竟然感受到了恐懼。
密密麻麻的蝗蟲占據了目光所致的所有角落,哪怕是他的腳下,也有幾隻黃色或是青色的蝗蟲在爬行摸索,似乎對得到的食物並不滿足,還想在地上找尋到一些事物的殘渣;數不清的蝗蟲從農作物的底部往上攀爬,不斷的撕咬啃食作物的葉片和上麵能吃的所有東西。
鋪天蓋地的蝗蟲們還在低空飛行搜刮著這處田地附近還有什麽地方能夠吃下的,哪怕是粗糙的樹葉它們也都不會放過。
(東亞飛蝗在一定區域先吃那些容易吃的作物,過分饑餓會去食用各種草木,不過沒有沙漠飛蝗的食用範圍那麽廣)
一隻隻蝗蟲從姬昱麵前飛過或是盤旋,時不時就有幾隻蝗蟲撞在他的身上,或是從他的腳上不斷往上爬找尋能夠啃食的東西,在姬昱身上探索無果之後又飛向別的地方。
這是姬昱活了一輩子都沒有遇到的場景,曆史上記載的蝗蟲災害他從未想到過會是如此殘酷。
沒有經受過蝗災的人是不能想象這些蝗蟲帶來的震撼,漫天可見的蝗蟲群沒有目標又帶著無數目標的搜刮,地上一片的顆粒狀排泄物,數不清的蝗蟲以一種難以想象的數量帶給人壓迫和畏懼。
黍稷被啃食得不成樣子,葉片被啃食、結籽被啃食、連杆都咬上幾口留有蝗蟲的牙口印記。
剛成熟的黍稷還沒有等到農人收割,就被這些蝗蟲搶占了先機,一畝畝田地的作物就那樣被蝗蟲啃食,呆愣在原地的姬昱還能聽到鄰地的農人在那裏奮力大唿驅趕著蝗蟲,可麵對那數量龐多的蝗蟲也是無能為力;就算他薅下一些黍稷,可地裏有著何其數量的蝗蟲,有些蝗蟲甚至又飛上農人的手上與他爭搶食物。
佃農和鄉邑庶農們也陸續趕到,可麵對這樣的侵害,有些人打了退堂鼓;有些人則是趁著蝗蟲沒有吃到稻穗連忙趕到一邊空手撥弄,一手拿著筐,一手直接扯下黍稷的稻穗,也不管這是不是他們的田,就連忙開始收拾起殘局。
有心人也在一邊有樣學樣。
不遠處的農人哭得泣不成聲,嘴上不免抱怨起昊天的不公。
“昊天啊,我們一家到底做錯了什麽惹怒了您,要是沒有糧食,我們過不了冬啊!”
“昊天不公啊!”
姬昱站在原地,隻能無能為力地看著。
他看到了蝗蟲吃掉了所有糧食,卻隻能無能為力的看著。
盡管有人與蝗蟲爭搶,將一些結出的稻穗連忙收集,可麵對這樣龐大數量的蟲群,他又能收拾多少呢?
可這些農人還在不停的與蝗蟲進行抗爭,他們要是不爭的話,一年下來的力氣都白出了、一年的奔頭也沒有了,辛苦一年到頭什麽也得不到。
“這該死的蝗蟲,老漢你幫我一下!”
“我自家的田地都沒得了,管不到你了。”
“彼其娘兮,竟然搶我的東西,討打!”
這些農人不再保守自身的道德理念,連忙爭搶起附近剩下一些沒有啃食到的稻穗;他們已經不再講仁義感情了,推搡、爭搶、偷竊、搗亂,種種情況在這些農人身上發生並且不盡的宣泄。
人與蝗蟲的鬥爭打響,蝗蟲在飛速的啃食,一邊的農人也管不上那麽多,一邊護著自己的筐,一邊盡力去收集今年最後的“收成”。
溪問道:“王孫,您要讓我們去爭搶那些穗嗎?要是搶的話我現在和侍衛兄長一同去爭搶。”
姬昱看著這些為了爭搶而相互推搡的農人,心中總不是滋味。
“不去管這些了,讓他們搶吧,反正我們還有存糧,養得起自家人。”
人性的黑暗在經受到嚴峻環境的考驗下,暴露得一覽無餘。
姬昱不知道這一股黃色的蝗蟲潮流什麽時候結束,這一股蝗潮在天空中像是消滅希望的黑刀一般在斬斷所有庶農的希望。
他知道晉國遭受到了這樣的災難之後,所帶來的痛苦都是留給那些底層百姓的。
蝗蟲吃掉的不是那單單的草木,也順帶將底層人的希望給無情的吞食。
蝗災發生的時間多在夏季或是秋季,無論是哪一個季節,隻有蝗災的聲勢足夠的浩大,那麽一年到頭的作物都將被其啃食殆盡。
這個時間段正是農作物收獲的季節,可蝗蟲說來就來,不打一聲招唿吃完就走。
大規模的蝗災沒有預見性,有時先旱後蝗,可也有時候蝗蟲就什麽也不說的就形成了一大批數量繁多的種群在四處搜刮食物。
這一次的大蝗災是後者,可也因為蝗災的到來,這些庶農失去了他們本該收獲的糧食;那是他們的血汗,也是他們的生命,可在這一股蝗災之下,一切都顯得無能為力。
姬昱憐憫的看向這片田地的所有農人。
盡管他們此刻的行為有所不堪,可這就是這些人的縮影,在更多的地方,想必也如同現在這般。
現階段的網絡上很多人對於蝗災想象的太簡單了。華夏人真的被保護太好了;如果不是馬世駿和他的團隊解決了困擾華夏民族數千年的蝗災問題,估計現在我們還會受到影響。古代的華夏是世界上遭受蝗災最嚴重的國家,根據鄧雲特《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商人防蝗的記載。徐光啟的《除蝗疏》中就寫了“國家不務畜積,不備兇饑人事之失也。兇饑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困擾我們千年的蝗災問題,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才解決的。國外留學迴來的馬世駿和他的團隊們,通過實地考察、定點觀察、室內試驗、數據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飛蝗爆發的主因是水、旱災相間發生,次因是社會不穩定及貧窮落後。提出了“改治結合,根除蝗害”的飛蝗治理策略與措施:一方麵通過化學方法和生物防治降低蝗蟲密度;另一方麵改造飛蝗發生地,如修築堤壩、控製水位等,通過綜合防治,大範圍的蝗蟲災害在中國大地基本得到防治。開玩笑說什麽蝗蟲來了就會被吃成珍稀動物的段子,一點不好笑,為了抗蝗災,我們是經曆了多少災荒,經曆了多少代人,才讓蝗災消失於華夏人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