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前現代人,昱對於春秋戰國了解不多,他隻知道有一個男人會一統天下,那個人被後世稱為秦始皇。
作為秦始皇所在的秦國應該很厲害吧?
其實不然,現在的秦國隻能位居第三,第一還要看晉、楚兩國何時能分出勝負。
秦軍的兵車行速奔逸絕塵,不肯停留,就連天上的燕子看到都要自歎不如。
秦軍的兵馬在路過北門的時候都會停下,每輛兵車的兵士都會跳下車,與左右的兵士一起脫去頭盔向天子行禮表示尊敬,可招唿都不打一下又連忙上車讓左右的兵士繼續向鄭國的方向前進。
原本還抱有秦國一些好感的昱也不禁皺眉。
這是趕著去投胎嗎?
一輛兵車上麵三人,左右四十人,後麵還跟著多多少少二十來人。
這些兵士們將武器大多放上了兵車,車上的人一邊指路一邊叫喚同行的秦軍,他們也是不可缺的人物,如果沒有車上的人,秦軍可能也走不了千裏之路。
不過一輛車停一下再拜一下,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在向死人敬意呢!
周禮中有很多關於禮的記載,都能顯示出天子的尊貴和不同等級的人應該要怎麽向天子行禮。
按照尊卑關係,路過的大軍應該讓大將前來北門拜見天子,告訴天子征戰的緣由和向天子祈禱本次征戰能夠成功。
而秦國無禮,這讓王室很傷麵子。
畢竟東周是個講禮的時代,所有的事情也基本上和禮掛鉤。
現在秦軍連拜見天子的規矩都沒有遵守怎麽不讓天子和看著的士大夫們生氣呢?
原本還想帶著兒子感受一下王室威風的壬臣更是怒火中燒,隻感覺自己的臉好像都給那群秦國兵士打腫了。
“這秦國的軍隊竟然如此無禮,見了天子竟然不來朝拜,當真可惡!”
說話的人是一個年輕人,年紀還沒到二十,樣貌平平無奇。
他叫姬滿,官職大夫;是先王周惠王的王孫,按周禮來說應該叫王孫滿。
“滿弟也覺得這秦國蠻道,我更是覺得天下的諸侯都應該對這樣的將領誅殺,然後讓那些兵士都好好學習周禮!”
姬鄭看起來很平靜,昱知道這位他的天子爺爺是真的發怒了。
“昱,你看這秦國的兵士如何?”姬鄭平靜的問昱,旁邊的太史馬上拿起毛筆開始記錄。
問我?
昱學過《六韜》,頓時明白了大父這是要向秦國發難了。
閱夫子有雲:時趨勢而弊,審事而利之。(有時遇到不可抵抗的壞事,要看好事情來做到讓自己有利)
天子生氣,那就需要貶低對方的行為來讓天子高興。
“秦國這樣無禮的行為一定會使他們失敗。”昱琢磨了一下,準備好了說辭。
“秦軍無禮急事,說明將領沒有在意軍隊的規矩,沒有規矩就會使行軍鬆散,太忙碌就會缺少謹慎,有勇無謀隻會導致失敗啊。”
“哈哈哈,看來昱你也是這樣認為的,太史趕緊記下,記下!”
昱有點茫然無措,不知道太史在記錄什麽,這樣的話又有什麽用呢?
怎麽看都像是一場戲一樣。
太史將之前昱沒來時王孫滿說的那些話留下,用刻刀將滿的名字改成昱,又繼續摻雜了一些東西。
“昱你還小,這些彎彎繞繞的不用看得太清,好好跟你夫子學,將來你就明白了。”
姬鄭的話讓昱更加疑惑了。
難道大父讓我來著隻是為了考驗他?
怎麽看也不像啊!
昱後來問夫子才明白,原來在他之前就有王孫滿已經迴答過姬鄭這個問題;
等壬臣帶他過去,他做的那些補充之後名義就輪到了他的身上。
這本就是姬鄭想讓昱得“名”的一場戲。
王室的聰明人都不看好秦軍,包括有些聰明的秦國人自己也是。
因為他們都知道,從雍城到涇陽,再從渭南到到潼關,過崤山又過函穀關,又經桃林,虎牢關,再路過滑國,這期間行蹤要是被鄭國或者晉國得到消息,秦軍這千裏之行就毀於一旦。
行軍千裏隻為了偷取一個國家,這樣值得嗎?
不值得!
有什麽差錯就成了千裏送人頭。
所以姬鄭他們想到了,將識破秦國必敗的名聲留在王室;
王孫滿說的有理有據,不過姬鄭更喜歡昱,因為他是親孫子。
就算將來去了晉國,隻要“名”夠大,晉國也要挾不了王室。
至於另一邊,秦軍在行軍的過程中,也不知道是誰“走漏”了風聲,等兵士們到了滑國的郊外時,有一個自稱“弦高”的商人以滑國國君名義送了四張牛皮和十二頭牛,犒勞秦軍。
百裏視看著滑國親自送上的禮品心裏很高興,讓兵士們原地在附近安營紮寨,架起火堆開始烤牛。
殊不知弦高其實是鄭國人,在得知秦軍想要攻打鄭國時又派人加急鞭馬趕迴鄭國報告。
鄭伯蘭一聽到這個消息馬上派人探查,順便將杞子這些秦國的大將委婉的罷免,安排好城裏的兵士多加防範,磨利兵刃,喂飽馬匹,等候著秦軍。
杞子等人眼看計謀被識破,秦國也迴不去了,隻能逃往別的國家。
等百裏視和丙、術三位大將準備聯絡他們的內應時,才知道自己的行蹤早已暴露。
有道是:“我著風霜行千裏,不知到來既是空。兵馬疲憊何能克,無顏迴見報君恩。”
秦軍既打不進鄭國,也沒有辦法圍攻,現在糧草已經快見底,三萬兵士隻能撤兵。
在路上的百裏視越想越氣,又想到滑國那個欺騙他們的商人,馬上號召兵士襲擊滑國將滑國滅掉,準備帶著戰利品返迴秦國。
可惜,晉國已經得到了消息,大軍在崤山設下了埋伏。
一場毫無懸念的廝殺帶走了秦軍的生命,等到百裏視緩過神來,身邊的將士們接連倒下,晉軍在一開始就不打算殺死秦軍的大將,而是要將這三人活捉。
秦國人不怕死,可是怕有人敗壞他們的名聲。
可是秦國的軍隊被晉軍打敗,三萬兵士成了崤山的養料,兵車和戰馬成了他們的陪葬品。
三萬多人最後隻剩下三個有罪的將領。
百裏視對著晉軍大喊:“求求你們讓殺了我!我這樣的罪人留在世上有什麽用!”
然後百裏視和術、丙被晉軍綁在車上,帶迴了晉國。
“崤之戰”正式落幕。
這場本就不該去的戰爭最後是以秦軍慘敗的下場收尾。
作為秦始皇所在的秦國應該很厲害吧?
其實不然,現在的秦國隻能位居第三,第一還要看晉、楚兩國何時能分出勝負。
秦軍的兵車行速奔逸絕塵,不肯停留,就連天上的燕子看到都要自歎不如。
秦軍的兵馬在路過北門的時候都會停下,每輛兵車的兵士都會跳下車,與左右的兵士一起脫去頭盔向天子行禮表示尊敬,可招唿都不打一下又連忙上車讓左右的兵士繼續向鄭國的方向前進。
原本還抱有秦國一些好感的昱也不禁皺眉。
這是趕著去投胎嗎?
一輛兵車上麵三人,左右四十人,後麵還跟著多多少少二十來人。
這些兵士們將武器大多放上了兵車,車上的人一邊指路一邊叫喚同行的秦軍,他們也是不可缺的人物,如果沒有車上的人,秦軍可能也走不了千裏之路。
不過一輛車停一下再拜一下,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在向死人敬意呢!
周禮中有很多關於禮的記載,都能顯示出天子的尊貴和不同等級的人應該要怎麽向天子行禮。
按照尊卑關係,路過的大軍應該讓大將前來北門拜見天子,告訴天子征戰的緣由和向天子祈禱本次征戰能夠成功。
而秦國無禮,這讓王室很傷麵子。
畢竟東周是個講禮的時代,所有的事情也基本上和禮掛鉤。
現在秦軍連拜見天子的規矩都沒有遵守怎麽不讓天子和看著的士大夫們生氣呢?
原本還想帶著兒子感受一下王室威風的壬臣更是怒火中燒,隻感覺自己的臉好像都給那群秦國兵士打腫了。
“這秦國的軍隊竟然如此無禮,見了天子竟然不來朝拜,當真可惡!”
說話的人是一個年輕人,年紀還沒到二十,樣貌平平無奇。
他叫姬滿,官職大夫;是先王周惠王的王孫,按周禮來說應該叫王孫滿。
“滿弟也覺得這秦國蠻道,我更是覺得天下的諸侯都應該對這樣的將領誅殺,然後讓那些兵士都好好學習周禮!”
姬鄭看起來很平靜,昱知道這位他的天子爺爺是真的發怒了。
“昱,你看這秦國的兵士如何?”姬鄭平靜的問昱,旁邊的太史馬上拿起毛筆開始記錄。
問我?
昱學過《六韜》,頓時明白了大父這是要向秦國發難了。
閱夫子有雲:時趨勢而弊,審事而利之。(有時遇到不可抵抗的壞事,要看好事情來做到讓自己有利)
天子生氣,那就需要貶低對方的行為來讓天子高興。
“秦國這樣無禮的行為一定會使他們失敗。”昱琢磨了一下,準備好了說辭。
“秦軍無禮急事,說明將領沒有在意軍隊的規矩,沒有規矩就會使行軍鬆散,太忙碌就會缺少謹慎,有勇無謀隻會導致失敗啊。”
“哈哈哈,看來昱你也是這樣認為的,太史趕緊記下,記下!”
昱有點茫然無措,不知道太史在記錄什麽,這樣的話又有什麽用呢?
怎麽看都像是一場戲一樣。
太史將之前昱沒來時王孫滿說的那些話留下,用刻刀將滿的名字改成昱,又繼續摻雜了一些東西。
“昱你還小,這些彎彎繞繞的不用看得太清,好好跟你夫子學,將來你就明白了。”
姬鄭的話讓昱更加疑惑了。
難道大父讓我來著隻是為了考驗他?
怎麽看也不像啊!
昱後來問夫子才明白,原來在他之前就有王孫滿已經迴答過姬鄭這個問題;
等壬臣帶他過去,他做的那些補充之後名義就輪到了他的身上。
這本就是姬鄭想讓昱得“名”的一場戲。
王室的聰明人都不看好秦軍,包括有些聰明的秦國人自己也是。
因為他們都知道,從雍城到涇陽,再從渭南到到潼關,過崤山又過函穀關,又經桃林,虎牢關,再路過滑國,這期間行蹤要是被鄭國或者晉國得到消息,秦軍這千裏之行就毀於一旦。
行軍千裏隻為了偷取一個國家,這樣值得嗎?
不值得!
有什麽差錯就成了千裏送人頭。
所以姬鄭他們想到了,將識破秦國必敗的名聲留在王室;
王孫滿說的有理有據,不過姬鄭更喜歡昱,因為他是親孫子。
就算將來去了晉國,隻要“名”夠大,晉國也要挾不了王室。
至於另一邊,秦軍在行軍的過程中,也不知道是誰“走漏”了風聲,等兵士們到了滑國的郊外時,有一個自稱“弦高”的商人以滑國國君名義送了四張牛皮和十二頭牛,犒勞秦軍。
百裏視看著滑國親自送上的禮品心裏很高興,讓兵士們原地在附近安營紮寨,架起火堆開始烤牛。
殊不知弦高其實是鄭國人,在得知秦軍想要攻打鄭國時又派人加急鞭馬趕迴鄭國報告。
鄭伯蘭一聽到這個消息馬上派人探查,順便將杞子這些秦國的大將委婉的罷免,安排好城裏的兵士多加防範,磨利兵刃,喂飽馬匹,等候著秦軍。
杞子等人眼看計謀被識破,秦國也迴不去了,隻能逃往別的國家。
等百裏視和丙、術三位大將準備聯絡他們的內應時,才知道自己的行蹤早已暴露。
有道是:“我著風霜行千裏,不知到來既是空。兵馬疲憊何能克,無顏迴見報君恩。”
秦軍既打不進鄭國,也沒有辦法圍攻,現在糧草已經快見底,三萬兵士隻能撤兵。
在路上的百裏視越想越氣,又想到滑國那個欺騙他們的商人,馬上號召兵士襲擊滑國將滑國滅掉,準備帶著戰利品返迴秦國。
可惜,晉國已經得到了消息,大軍在崤山設下了埋伏。
一場毫無懸念的廝殺帶走了秦軍的生命,等到百裏視緩過神來,身邊的將士們接連倒下,晉軍在一開始就不打算殺死秦軍的大將,而是要將這三人活捉。
秦國人不怕死,可是怕有人敗壞他們的名聲。
可是秦國的軍隊被晉軍打敗,三萬兵士成了崤山的養料,兵車和戰馬成了他們的陪葬品。
三萬多人最後隻剩下三個有罪的將領。
百裏視對著晉軍大喊:“求求你們讓殺了我!我這樣的罪人留在世上有什麽用!”
然後百裏視和術、丙被晉軍綁在車上,帶迴了晉國。
“崤之戰”正式落幕。
這場本就不該去的戰爭最後是以秦軍慘敗的下場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