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納德剛剛坐下,第三次爆炸就發生了。


    隻不過,是在幾十千米之外。


    “什麽……不……明白,我馬上匯報。”


    看到參謀那震驚的神色,唐納德就知道不是什麽好事。


    沒錯,確實不是好事。


    “斯坦尼斯”號中雷!


    魚雷在航母正下方引爆,雖然沒有炸沉航母,但是重創了航母。按照“斯坦尼斯”號的艦長發來的報告,航母出現結構性損傷,不要說繼續戰鬥,連保持航速都辦不到。他已經下令進行緊急搶修,不過不敢保證一定能夠控製住損傷。因為無法保持較高的航速,所以那些還沒有降落的艦載戰鬥機全都轉往“華盛頓”號。


    僅僅過了幾分鍾,第四次爆炸發生。


    收到消息後,唐納德一下就傻掉了。


    這次中雷的是“華盛頓”號。


    與“斯坦尼斯”號一樣,射向“華盛頓”號的那條魚雷也是在艦體下方爆炸,造成的損傷極為嚴重。在中雷後,“華盛頓”號的航速由三十節降到十六節,而且為了避免讓損傷變得更加嚴重,還要繼續降低航速。


    “將軍……”


    唐納德站了起來,走出了司令艦橋。


    參謀一臉茫然,也頓時手足無措。


    所幸的是,“羅斯福”號的肩章傑森上校在這個時候趕了過來,及時下達命令,讓航母繼續加速,同時讓空勤人員做好接收戰鬥機的準備。別忘了,空中還有十多架返航戰鬥機準備降落呢。


    唐納德確實傻掉了,僅僅幾個小時,第四艦隊就損失了一艘攻擊核潛艇,兩艘lcs與兩艘航母遭到重創,而對手不過是幾艘常規潛艇。雖然“羅斯福”號沒有遭到攻擊,準確說是避開了攻擊,但是在隻剩下一艘航母的情況下,第四艦隊已經失去了繼續作戰的能力,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返航。


    這怎麽可能!?


    因為唐納德少將離開了指揮崗位,所以傑森上校接過了指揮權,而他在安排好接收返航戰鬥機的工作後,下達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返航。


    第四艦隊損失的不止是“密西西比”號。


    大約兩個小時後,lcs-9“小石城”號就因為遍布全艦的大火無法撲滅,艦長喬納森少校不得不下達棄艦令。隨後,這艘戰艦就被趕來接應的一艘“伯克”級驅逐艦用艦炮送到了海底。


    lcs-11“蘇城”號隻是多堅持了半個小時,同樣因為火勢失去控製而被迫放棄。


    顯然,兩艘lcs的結局,證明了這種戰艦在設計上存在致命缺陷。要知道,導致火勢失控的就是由鋁合金建造的上層建築物。為了達到設計的最高航速,同時控製住噸位,lcs大量采用鋁合金。很早就有人提出,鋁合金易燃,而且會產生劇毒氣體,對損管造成極大的麻煩,因此lcs的生存力非常糟糕。其實在上個世紀八零年代的馬島戰爭中,大不列顛皇家海軍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在被“飛魚”導彈擊中之後,因為火勢失控而沉沒,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就是42型驅逐艦的艦體由鋁合金製造。在此之後,幾乎所有的主力戰艦都放棄了鋁合金,由不易燃燒的特種鋼製造。


    lcs走迴頭路,說白了就是為了剩錢。


    所幸的是,兩艘lcs的艦長都很理智,及時的下達了棄艦令,保住了兩艘戰艦大部分官兵的性命。


    至於“斯坦尼斯”號與“華盛頓”號,隻是遭到重創,喪失了作戰能力。


    “斯坦尼斯”號的情況稍微好一點,自行返迴了花旗本土,然後在造船廠的幹船塢裏麵躺了三年,在花掉十多億綠幣之後才完全修複。“華盛頓”號的情況嚴重得多,在離開戰區之後就被迫關閉了兩座反應堆,一個多月後才被拖船送迴本土,維修用了五年,耗費資金超過二十億綠幣。


    其實,這兩艘航母的最終命運是一樣的。


    雖然都已修複,“斯坦尼斯”號還在維修期間更換了反應堆的燃料棒,但是兩艘航母存在很多嚴重的、而且是無法修複的隱患。別的不說,隻是結構性損傷就讓兩艘航母難以達到完備作戰狀態。在修複後不久,花旗海軍就把“華盛頓”號放到了出售清單上,最終在西元二零三一年以四十億綠幣的價格賣給了唯一的買家。因為“斯坦尼斯”號更換了燃料棒,所以在修複之後轉為預備役,充當訓練航母使用。隻是在使用了幾年後,因為結構存在嚴重的隱患,也被花旗海軍放到出售清單上,並且隨同“華盛頓”號一起出售給唯一需要通過采購獲得超級航母的白象。準確的說,“斯坦尼斯”號是“贈品”,因為白象沒有支付購買這艘航母的四十億綠幣。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在“斯坦尼斯”號與“華盛頓”號被魚雷擊中的時候,傻掉的不隻是第四艦隊司令官唐納德少將,還有301d艇的艇長汪少興少校。


    很簡單,攻擊“斯坦尼斯”號與“華盛頓”號的不是301d艇。


    按照部署,301d艇的任務是北上協助波斯海軍的兩艘s26型牽製第四艦隊,為另外四艘s26型攻擊第六艦隊創造有利條件。與莫希諺一樣,在此之前,汪少興隻知道南麵那四艘s26型的大概位置,並不清楚另外四艘s26型的情況。他能做的,也隻是讓301d艇盡量逼近第四艦隊。


    當然,汪少興肯定不會錯過幹掉一艘花旗航母的機會。


    在兩艘lcs被魚雷擊中的時候,第四艦隊的反潛直升機全都趕了過去,其他方向上漏洞百出。


    襲擊兩艘lcs的不是301d艇,因為301d艇在第四艦隊的南麵,而不是東邊。


    汪少興抓住了這個機會,朝離得最近的那艘航母,也就是“羅斯福”號發射了兩條電動魚雷。


    為了保險起見,兩條魚雷都是自航出管,在前麵十五千米以三十節的速度航行。距離縮短到大約三十千米的時候,301d艇才切斷了導線,讓兩條魚雷全速衝刺。正是如此,掩護航母的那艘“伯克”級驅逐艦發現了魚雷,而且斷定潛艇就在魚雷出現的海域,才立即發射了“阿斯洛克”反潛火箭助飛魚雷。


    其實,301d艇與驅逐艦的距離有二十五千米。


    “阿斯洛克”的射程為二十千米,而搭載的mk46魚雷為五千米,因此二十五是必要的安全距離。


    汪少興沒敢繼續逼近,主要是不想冒險。


    當然,他也由此錯過了重創“羅斯福”號的機會。


    雖然聽到了兩次爆炸聲,但是被動聲納探測到的噪音表明,兩條魚雷都沒有擊中花旗航母。


    很簡單,在兩次爆炸之後,那艘花旗航母還在航行,而且速度沒有降低。


    也就在這個時候,“斯坦尼斯”號與“華盛頓”號遭到攻擊。


    雖然不清楚發動襲擊的潛艇藏在哪裏,但是可以肯定是波斯海軍的s26型,也就是最後那艘s26型。這艘潛艇肯定埋伏在第四艦隊北麵,而且藏得非常好,始終沒有暴露。在“羅斯福”號遭到攻擊的時候,第四艦隊上下都在關注南麵與東麵的反潛戰,沒有人留意到北麵的情況。更重要的是,“斯坦尼斯”號與“華盛頓”號正在接受返航的艦載戰鬥機,航速保持在三十節左右,而且保持直線航行。此外,掩護兩艘航母的驅逐艦肯定在十千米開外,即為降落的戰鬥機騰出足夠的空間。也就是說,波斯潛艇發起攻擊的時候,兩艘航母附近沒有反潛驅逐艦,而且航母自身的聲納也無法正常工作。別說提前發現潛艇,連及時發現射來的魚雷都不大可能。


    還有,那艘s26型肯定離得足夠近,說不定在兩艘航母中間的某個地方。


    別忘了,“斯坦尼斯”號與“華盛頓”號相距二十多千米,而波斯的s26型潛艇配備的重型電動魚雷的有效射程隻有二十千米。隻有在兩艘航母之間,這艘潛艇才能同時用魚雷攻擊兩艘航母。


    如果要說什麽的話,那艘s26潛艇的艇長太保守了。


    換成汪少興,他會把六具魚雷發射管裏的六條魚雷全都發射出去,用三條魚雷攻擊一艘航母。


    理論上,三條重型魚雷能夠擊沉一艘超級航母。


    就算無法擊沉,也絕對能讓兩艘航母報廢。如果損傷太過嚴重,而且造成了無法控製的附帶傷害,比如反應堆受損,產生核泄露,花旗海軍肯定會拋棄兩艘航母,甚至會親手擊沉兩艘航母。


    汪少興很是遺憾,不過一艘常規潛艇能夠重創兩艘超級航母,已經很不錯了。


    當然,汪少興也不會指望波斯潛艇艇長都是莫希諺那樣的狠角色,而且也隻有像汪少興這種在377艇上幹過的軍官知道五年都前的那場戰鬥。別說波斯潛艇艇長,其實汪少興自己也差不多。別忘了,在攻擊“羅斯福”號的時候,他隻用了兩條魚雷,而301d艇有四具魚雷發射管。


    顯然,有莫希諺那種膽量的艇長絕對是鳳毛麟角。


    汪少興沒有追擊撤退的第四艦隊,因為在兩艘航母遭到重創之後,花旗海軍肯定會不顧一切的搜尋附近的潛艇。如果在這個時候被逮住,就算不是301d艇發射的魚雷擊中那兩艘航母,也說不清道不明。再說了,在兩艘航母喪失作戰能力之後,第四艦隊肯定無法繼續執行作戰任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爭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戰爭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