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第四艦隊已經南下去了阿拉伯海,但是以“花旗”號等三艘兩棲攻擊艦為核心的登陸艦隊留在了阿曼灣。


    要說到行動效率,花旗陸戰隊確實非一般軍隊可比。


    在中央戰區司令部下達命令之後,跟隨登陸艦隊活動的兩艘lcs立即前出,開始清理通往拉熱克島的航線。與此同時,花旗空軍也派來了支援機群,負責協助由兩棲攻擊艦派出的f-35b戰鬥機。得到空中掩護,兩艘lcs用行動證明了“最強掃雷艦”的名頭絕對不是浪得虛名。在天亮之前,兩艘lcs就清理出了一條足夠讓lcac通過的安全航道,登陸艦隊也立即出動lcac向拉熱克島送去了一個得到加強的炮兵營。到了次日上午,登陸艦隊還為陸戰隊送去兩套c-ram係統。到了當天下午,為了提高運輸效率,一支配備了重型設備的工程營登上了拉熱克島。


    十多個小時裏,三艘兩棲攻擊艦的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


    可以說,花旗陸戰隊的戰鬥力在當天的行動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別說波斯陸軍,連於戰江都是萬分震驚。


    因為f-35b一直在戰場上空巡邏,還獲得了e-8c與rc-135的支持與協助,所以於戰江沒敢貿然出手,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花旗陸戰隊把自行榴彈炮、火箭炮與工程設備送上拉熱克島。雖然阿巴斯港的守軍在上午發起反擊,擊中打擊了花旗陸軍的登陸場,也就是lcac卸下貨物的海灘,但是隨即就遭到轟炸,損失了十多門自行榴彈炮。到當天下午,在兩棲攻擊艦不再出動f-35b的情況下,阿巴斯港守軍又發動一次反擊,結果遭到花旗陸戰隊的兇猛炮擊。在這場炮戰中,送到拉熱克島上的c-ram係統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攔截了幾乎所有火箭彈。


    所幸的是,當天傍晚,增援的工程部隊到達。


    入夜之後,於戰江沒再耽擱,立即發動了當晚的第一輪炮擊,而打擊對象就是那兩座固定部署的c-ram。


    為了摧毀這兩套c-ram,三十六門plz-05g在三分鍾內打出了近五百枚炮彈。


    飽和攻擊是對付c-ram的唯一辦法。


    “反火箭、火炮與迫擊炮係統”,即c-ram的核心是一座“密集陣”近防炮。沒錯,就是裝在戰艦上的“密集陣”係統,隻不過是裝在一台重型卡車上,機動性能有限,作戰時一般固定部署在守衛設施附近。依靠高度一體化的探測、跟蹤與攔截設置,c-ram能有效的對付各種口徑的火箭彈、榴彈與迫擊炮彈。早在十多年前,花旗就在兩河國的反恐戰場上驗證了c-ram的價值。可以說,用來對付恐怖份子手裏的自製火箭彈、以及迫擊炮,c-ram的價值值得肯定。


    問題是,在正規戰爭中,c-ram還有價值嗎?


    顯然,答案是否定的。


    受到彈藥限製,c-ram一次最多隻能攔截六到十個目標。對付恐怖份子,自然是綽綽有餘。可是在正規戰爭中,一門自行榴彈炮能在兩分鍾內打出十多枚炮彈,而且能讓這些炮彈分三次落下。在耗光彈藥之後,c-ram就成了擺設。顯然,就算花旗財大氣粗,也不可能為作戰部隊配備太多的c-ram。關鍵是,一套“密集陣”係統價值數千萬綠幣,相當於數輛m109a7自行榴彈炮。


    高強度炮擊,超過了c-ram的攔截上限。


    在擊落了幾枚炮彈之後,兩套c-ram都用光了彈藥。麵對砸來的炮彈,也就隻能望空興歎。


    當然,花旗陸戰隊隨即就進行了反擊。


    可惜的是,三十六門plz-05g分散部署,而且在完成了三分鍾的急促射擊後都在第一時間轉移了陣地。


    隻是,約翰遜少校並不知道這些。


    按照e-8c提供的情報,陸戰隊的反擊摧毀了三十多門波斯陸軍的“雷聲3”自行榴彈炮。


    半個小時之後,拉熱克島再次遭到炮擊,而這次挨打的是下午到來的工程部隊。


    陸戰隊炮兵再次進行還擊,而且再次摧毀了數十門“雷聲3”自行榴彈炮。


    接下來,幾乎每過半個小時就會有一批炮彈從北麵打來,而且落點極為精準,遭到炮擊的不是炮兵,就是工程兵。雖然陸戰隊炮兵進行了反擊,而且每次都摧毀了波斯陸軍的數十門火炮,但是波斯陸軍哪來的那麽多“雷聲3”自行榴彈炮?別說是約翰遜,連e-8c上的指揮員都不敢相信。


    要知道,波斯陸軍裝備的“雷聲3”自行榴彈炮不會超過三百門。


    關鍵是,五十二倍徑炮管的生產工藝太過複雜,波斯還沒有掌握,隻能花錢從華夏直接采購,也就限製了“雷聲3”的產量。到戰爭爆發的時候,隻有衛戍首都的王牌部隊獲得了這種自行榴彈炮,也隻裝備了一個炮兵旅。


    隻是在當天上半夜,被陸戰隊摧毀的“雷聲3”自行榴彈炮就超過了三百門。


    這裏麵肯定有問題,而且是天大的問題。


    到了下半夜,約翰遜少校收到消息,胡齊斯坦省的波斯陸軍開始調動,三個師正在向阿拉伯河下遊方向運動。很明顯,波斯陸軍通過在阿巴斯港這邊的反擊行動,引開了花旗軍隊的注意力,然後趁機加強霍梅尼港西麵的防禦部署。如果讓這三個師運動到位,就能在麵向巴士拉的方向上構成一道戰略防線。


    局勢再明顯不過,波斯陸軍開始為大規模地麵戰爭做準備。


    為了阻止這三個師向阿巴丹運動,花旗空軍已經傾巢而出,集中力量封鎖從霍梅尼港到阿巴丹的公路。


    也就是說,在此期間,空軍無法為阿巴斯港這邊的陸戰隊提供支持。


    顯然,陸戰隊隻能靠自己了。


    為了支援拉熱克島上的軍隊,登陸艦隊全速北上,同時出動f-35b戰鬥機為地麵部隊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


    因為波斯空軍已經喪失了戰鬥力,已經幾天沒派戰鬥機來阿巴斯港,所以這些f-35b用上了外部掛架,以便攜帶更多的彈藥。如果隻是使用內部彈艙,f-35b的載彈量很有限,打擊力微乎其微。


    也就在這個晚上,第一架f-35b被擊落。


    按照花旗陸戰隊發布的戰報,損失的那架f-35b是因為發動機故障而墜毀,但是波斯陸軍宣布用高射炮擊落了那架f-35b。花旗陸戰隊沒有退縮,隻是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嚴格限製了f-35b的飛行高度,即不得低於四千米,而四千米恰好是小口徑高射炮的有效射高,等於變相承認了波斯陸軍的說法。


    雖然在設計的時候,花旗軍方計劃用f-35取代空軍的f-16與a-10、海軍的f/a-18c/d與陸戰隊的av-8b,但是實戰早已證明,三種型號的f-35都不適合用來執行近距離空中支援任務。


    很簡單,f-35太脆弱了。


    花旗陸戰隊沒有退縮,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在空軍集中力量對付胡齊斯坦省的波斯陸軍,而海軍艦隊又沒有到達的情況下,隻有兩棲攻擊艦搭載的f-35b能夠為地麵部隊提供空中支援。如果這個時候停止空中支援,那麽拉熱克島上的陸戰隊就將孤立無援,很快就會被打垮。


    天亮之後,陸戰隊航空兵加強了支援力度。


    隨後,約翰遜少校收到消息,之前由陸戰隊炮兵摧毀的那些“雷聲3”型自行榴彈炮幾乎全是假目標!


    在對比了兩天取得的戰果後,花旗空軍的e-8c總算發現了問題。


    其實,這個結果早就在約翰遜少校的預料之中。


    隻是,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顯然,為此頭痛的不止是約翰遜少校,還有羅伊上將。


    做為中央戰區司令官,也是這場戰爭的前線司令,羅伊上將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特別是在戰局發展跟預期出現偏差的時候。擺在羅伊上將麵前的局麵極為清楚,波斯陸軍已經預料到花旗陸軍會借道兩河國,開始調整胡齊斯坦省的防禦部署,同時在拉熱克島方向上發起反擊,意圖通過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阻止花旗陸軍進入海灣地區。先不說波斯陸軍有沒有能力奪迴拉熱克島,隻要能壓製住拉熱克島上的花旗軍隊,波斯陸軍就能用遠程火炮、火箭炮與反艦導彈攻擊霍爾木茲海峽裏的艦船。再過一天,運輸船隊將跟隨第六艦隊到達。如果沒有能夠在此之前壓製住阿巴斯港的守軍,運輸船隊就隻能留在阿曼灣,無法在計劃的時間之內抵達沙地國的港口。


    派第六艦隊去對付阿巴斯港的守軍?


    顯然不現實,即華夏特混艦隊也將在兩天後趕到,到時候第四艦隊肯定無法阻擋擁有四艘航母的華夏特混艦隊,必須把第六艦隊派過去。


    考慮到當前的情況,羅伊上將主動向五角大樓提出,推遲發動地麵戰爭的時間。


    隻可惜,五角大樓否決了他的請求。


    為了讓陸戰隊守住拉熱克島,壓製阿巴斯港的守軍,確保霍爾木茲海峽暢通無阻,五角大樓答應了羅伊上將的另外一個請求,把跟隨第六艦隊到來的三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全部調派給登陸艦隊。此外,在這三艘驅逐艦到達之後,陸戰隊必須加強在拉熱克島的兵力投入,爭取徹底打垮阿巴斯港的守軍。簡單說,就是務必確保運送三個陸軍師重裝備的船隊順利進入波斯灣,保證地麵進攻能按計劃進行。至於阿巴斯港附近的戰鬥,其實根本就不是重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爭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戰爭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