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花旗參議院投票表決通過了“減稅法案”。


    又過了一天,特魯尼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內,當著眾多官員與記者的麵,在攝像機的鏡頭麵前簽署了《減稅法案》。


    到此,該法案正式生效。


    按照規定,《減稅法案》將在西元二零二二年一月一日正式開始實施。


    此法案一出,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當天,花旗紐約證券交易所,以傳統產業為主的標準普爾指數全麵看漲,幾乎所有傳統製造業的股票都大幅度暴漲。以信息網絡產業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卻大幅度收低,很多新興科技企業的股票都走出跳水行情。道瓊斯指數一整天都在震蕩,最終小幅度收窄,主要是投資者不看好花旗金融業所致。


    特魯尼已經打出了王牌,現在就看趙耀國的了。


    其實,在這幾天裏,全世界的新聞媒體都在關注華夏當局。


    雖然從表麵上看,《減稅法案》針對的是花旗國內企業,而且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是其他發達國家,但是在本質上,《減稅法案》是衝著以當今全球頭號工業國家而去的,華夏必然深受影響。看得長遠一點,隨著《減稅法案》的作用顯現出來,眾多跨國企業將工廠搬迴花旗,華夏還能以製造業立國嗎?沒有了製造業做支撐,華夏的數億產業工人又能靠什麽維生呢?沒有了製造業,華夏的發展勢頭還能維持下去嗎?沒有了製造業,華夏頭號工業強國地位還能保住嗎?沒有了製造業,華夏還有能力在各領域挑戰花旗嗎?沒有了製造業,華夏應該朝哪個方向發展?


    這些問題都很大,而且最快要幾年之後才會顯現出來。隻是對華夏的領導人來說,顯然不能等到問題暴露出來之後再想辦法。


    正是如此,很多西方媒體開始看衰華夏,認為隨著製造業迴流花旗,特別是能夠帶來豐厚利潤的高端製造業開始向花旗轉移,華夏的經濟發展勢頭肯定會受到遏製,甚至會由此走上衰退的道路。哪怕華夏能夠依靠所剩不多的人口紅利,在中低端產業立足,但是肯定無法在高端製造業挑戰花旗。說得更直接點,等待華夏的將是中等收入陷阱,而且華夏能爭取到的最好的局麵,也就隻是在中低端領域稱霸,繼續在經濟層麵上跟花旗合作,承認花旗在高端領域的霸權地位。


    關鍵就是,發展高端製造業需要的人才,至少要培養數十年。雖然沒人敢否認華夏的工程能力,也知道華夏培養出了足夠的工程師,但是有創造力,能用創造改變世界的顯然不是工程師。


    換個角度來看,在二戰之後出現的改變了整個世界,改變了人類文明,改變了工作與生活方式的重大發明當中,有哪些來自花旗,有哪些來自華夏?大到噴氣式民航客機,小到人人都有的智能手機,這些改變了世界麵貌,對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的發明幾乎全來自花旗。來自華夏的也有,比如人工合成胰島素、抗瘧疾藥物、雜交水稻等,不過在數量與影響上均遠遠比不上花旗。


    以開拓一個全新領域的創造能力來說,花旗絕對是當今世界最強。


    顯然,發展高端製造業需要的就是創造力,而且任何一個全新高端領域本身就是在未知領域開拓前進。


    那麽,華夏現在開始在高端領域發力,還來得及嗎?


    正是如此,西方媒體一致看衰華夏,認為華夏很快就會在高端領域的競爭中落敗,最終向花旗臣服。


    隻是,西方媒體顯然忽視了一個問題,即華夏不是現在才發力,而是已經在高端領域拚搏了二十年。隻不過,在過去的二十年內,華夏主要還是在追趕以花旗為首的西方國家,處於追隨者的位置,而不是領導者。


    在航天領域,cz-5係列運載火箭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準,“天宮”空間站更將在幾年之後成為全球唯一還在運作的空間站。在民用航空領域,c919已經開始批量交付,c929寬機體大型客機也已完成設計。在航海領域,華夏早就是全球第一大造船國,能夠建造各種類型的船舶。在地麵交通領域,華夏的高鐵、新能源汽車更是獨步全球。即便在差距相對較為巨大的微電子領域,華夏也追了上來,能夠自行設計與生產用於超算的計算機芯片,以及用在智能手機上的微型處理器。


    當然,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不勝枚舉。


    可以說,華夏一直在高端製造業領域奮力直追,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並沒有想像的那麽大。甚至可以說,現在的華夏缺少的就隻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機會。隻要這樣的機會出現了,那麽華夏就不再是追趕者,將成為高端製造業領域的領導者。到那個時候,包括花旗在內,沒有任何一個西方發達國家能夠跟華夏對抗。要知道,當十四億炎黃子孫全都用最先進的工業技術武裝起來之後,所爆發出來的生產力將超越整個西方世界。現在要加快前進速度的不是華夏,而是花旗等西方國家,因為隻有在華夏追上來之前擴大領先優勢,西方世界才能繼續主導人類文明。


    從這個角度看,特魯尼確實有著極為長遠的戰略眼光。


    當然,趙耀國最不缺的就是戰略眼光。


    在沉默了數日之後,華夏國務院的官方網站上出現了一條消息,“國家新能源戰略”規劃已經在政府工作會議上獲得通過,在具體細則出台之後就將正式對外公布,最遲將於明年提交審批。


    雖然隻是一份沒有任何實質內容的公告,但是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


    要知道,如果隻是一份普通的公告,就應該由礦產能源部發布,而這條公告出現在了國務院的告示欄中。也就是說,這絕對不是一份普通的公告,肯定涉及到多個部委。按照華夏當局的規矩,這樣的規劃肯定得由元首親自拍板做出決定,由國務院發布其實也隻是讓國務院出麵罷了。


    當然,關鍵還是“新能源”。


    “新能源”有很多,廣意上,除了化石能源之外的一切能源都是新能源,包括水能、風能、核能、太陽能與生物能,而在狹義上則指風能、核能與太陽能。


    華夏不但是全球第一工業國,也是全球第一大能源進口國與第二大能源消費國。與眾多西方國家一樣,在過去幾十年裏,華夏一直在開發新能源,隻是受到自然條件限製,風能與太陽能隻能是聊勝於無,而水能的大規模開發應用同樣會對環境造成破壞,還會受到地域的限製。核能的前景最好,隻是裂變核能有很大的安全隱患,而且價格也算不上低廉。唯一有希望取代化石能源的是可控聚變核能,隻是到目前沒有一個國家取得實質性的突破,更別說是商業應用了。


    難道說,華夏準備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電站與核電?


    當然,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從國家戰略安全的角度來看,華夏必須降低對進口能源,也就是石油與天然氣的高度依賴。因為本國儲備較少,加上環保方麵的巨大壓力,所以華夏隻有在風電等清潔能源上麵下狠功夫。哪怕無法完全取代化石能源,但是隻要形成了規模,華夏對進口化石能源的依賴度就會大幅度降低。


    問題是,這是一個見效極慢的浩大工程。


    在清潔能源領域做得最好的是高盧,其國內用電超過六成來自核電站,可是高盧隻有幾千萬人,還有幾座超大型鈾礦。更重要的是,高盧用了數十年的時間建設核電,而華夏顯然沒有這麽多時間。事實上,在大力發展核電的時候,高盧依然大量進口石油等化石能源以滿足國內消費需求。隻有幾千萬人的高盧還尚且如此,對於擁有十四億人的華夏來說,能用新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嗎?


    如果不能,所謂的“國家新能源戰略”不過就是另外一個大搞基礎建設的招牌。


    其實,這也可以看成是對花旗的《減稅法案》的迴應。


    很簡單,在《減稅法案》的影響下,華夏對花旗的出口必然會大受影響,而花旗一直是華夏的第一出口對象國。在出口不振的情況下,加上國內消費環境一直沒有改善,華夏推動緊急發展的就隻剩下了基礎建設。隻是,在已經建起數十萬千米的高速公路,即將完成覆蓋全國的高速鐵路的建設之後,華夏還能在哪個方麵搞基礎建設?當然有,那就是覆蓋全國的超高壓電網。保守估計,建起覆蓋全國的超高壓電網,至少需要數十萬億的投資,還要持續幾十年。如此一來,自然需要一個以電能為核心的新能源項目來做鋪墊,讓華夏當局有理由拿幾十萬億建立超高壓電網。


    在得出這樣的結論之後,西方新聞媒體就不再關注這條公告。


    其實,一個多月後,華夏國務院公布的第一份公告細則就以建設超高壓電網為主,隻是初期投資就高達數萬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爭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戰爭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