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興武的膽子確實夠大,不過在“新”號用1130攔截最後三枚導彈的時候,他也捏了一把汗。雖然那些導彈沒攜帶戰鬥部,但是憑借巨大的質量與飛快的速度,肯定能把驅逐艦撞出幾個窟窿來。此外,導彈還剩了一些燃料,在撞上“新”號之後肯定會引發大火,也就有可能毀掉戰艦。


    很幸運,這樣的事情沒有發生。


    演習結束之後,穆罕默德上將與尼古拉少將就搭乘直升機離開了。童興武沒有遠送,因為他已經收到命令,率領遠航艦隊進入波斯灣。至於去波斯灣幹什麽,他還不知道,命令中沒有提到。


    命令來自元首府,由海軍司令部轉發。


    在遠航艦隊離開卡拉奇港之後,華夏外交部就收到了花旗國務院的照會,花旗正式邀請華夏加入聯軍,出兵參與在兩河國進行的反恐作戰行動。隻要有需要,花旗願意為華夏提供包括軍事基地在內的相關設施。


    顯然,如此重要的事情,王學熾無權做出決定,立即向趙耀國做了匯報。


    最興奮的,顯然是總參謀部的那些將軍。


    其實,在大約十年之前,就有一次類似的機會。當時,伊萬國決定出兵中東,以反恐為名支持與其關係密切的當地政權。受國力限製,伊萬國總統在第一時間聯係了趙耀國,提議華夏一同出兵。可以說,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畢竟當時控製了大半個中東的si組織已是過街老鼠,而且華夏也深受恐怖主義之害,出兵參與反恐戰爭合情合理。隻不過,在考慮了數日之後,趙耀國理智的選擇了拒絕。關鍵有兩點,一是反恐隻是伊萬國的借口,並非真實目的,因此出兵參與由伊萬國主導的軍事行動,在道理上說不過去。其次是實力,即華夏缺乏有效的兵力投送手段,不管是派遣航空兵還是派遣艦隊,在後勤保障上都存在難以克服的困難。


    相對而言,後者的影響更大。


    要知道,當時華夏空軍隻有十多架大型運輸機,而中東離華夏數千千米,空運根本無法解決後勤保障上的問題。如果靠海運,先不說海運航線同樣有數千千米,華夏在當地也沒有可用的港口。如果連作戰裝備與物資都無法送過去,那麽就算派兵參戰,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對伊萬國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戰區離伊萬國更近,伊萬國有數十架大型運輸機,在當地有一座軍港,還能得到當地政權的協助。


    說得更透徹一點,華夏出兵要麽求助伊萬國,要麽求助當地政權,必然欠下人情。


    當然,趙耀國也沒有一口迴絕。


    在表達了華夏暫時沒有這樣的軍事實力,以及存在的顯示問題後,趙耀國表示,可以通過提供包括武器裝備在內的各方麵援助來支持伊萬國的反恐行動,以此表明華夏在中東問題上跟伊萬國有相同的利益。


    接下來,伊萬國就在中東大打出手,而華夏提供的援助也源源不斷的送到前線。


    隻不過,在華夏軍人,特別是總參謀部的那些將軍看來,錯過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確實非常可惜。


    要知道,華夏的護航艦隊已經在亞丁灣活動了數年,缺的就是一個出兵海外的理由。


    很明顯,這些將軍顯然沒有考慮政治上的問題。這就是,如果華夏出兵,那不是替伊萬國火中取栗嗎?先不說華夏能夠從中獲得多少好處,至少華夏跟伊萬國的關係還沒有好到這種程度。


    那麽,現在呢?


    顯然,兵力投送能力上的問題已經不存在了。空軍的y-20機群規模超過了五十架,而且在以每年近二十架的速度增長,還全都是配備國產ws-20發動機,最大載重量達到了七十噸的y-20b。借助巴鐵與波斯提供的機場,用這些運輸機就能支持一個戰術航空大隊在前線作戰。算上海運的話,就算支持兩個戰術航空大隊也沒有問題,兵力方麵就更加不是問題了。


    此外,第一個問題也不是問題。


    確實是反恐,至少是出師有名。


    問題是,花旗當局在這個時候邀請華夏參與反恐戰爭,必然是別有用心,而且根本不用猜測,明擺著。


    特魯尼大力推進“再工業化”,由其提出的“減稅法案”已經在眾議院獲得通過,就等著參議院批準。雖然從長遠來看,這項標誌性的法案將大幅度提升花旗的工業競爭力,讓花旗再次成為全球第一工業國,但是在短期內,該法案的負麵影響非常顯著,隻是減少的稅收就足以讓花旗聯邦政府破產。


    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幾年裏,花旗必須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為此,特魯尼正在努力廢除前任總統的“醫保法案”,大幅度降低福利開支,把能夠縮減的支出全都砍掉,唯獨沒有大幅度降低軍費。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當前國際形勢一點都不穩定,花旗需要維持一支足夠強大的軍事力量。更何況,在特魯尼的支持者中,傳統產業,特別是企業主是絕對主力,因此特魯尼肯定不會削減軍費開支,為軍火、重工等企業提供足夠的訂單。


    從這個角度看,特魯尼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設法降低沒有列入軍費的戰爭開支。


    簡單的說,花旗準備從反恐戰爭中脫身,把節省下的戰爭開支用在別的地方,比如推動幾個關鍵軍備項目。


    問題是,反恐戰爭不能說停就停,特別是在兩河國進行的混戰。


    在東海衝突之後,隨著花旗重新把重點放迴西太平洋地區,原本被打殘了的si組織卷土重來,不到一年時間就控製了兩河國北部地區,攻占了幾座重鎮。因為本國的軍事力量實在太弱,所以兩河國效仿當年,再次邀請花旗等西方國家組建反恐聯軍,通過空中支援,派遣特種部隊等方式協助打擊si組織。出於維護自身利益的目的,花期邀約楓葉國、大不列顛、澳國、高盧等盟友組建反恐聯軍。隻是為了節約開支,花旗在反恐上的投入並不大,而直接結果就是,反恐聯軍提供的支援極為有限。兩河國北部的拉鋸戰已經持續一年,至今都沒出現結束的跡象。


    顯然,隻要兩河國的反恐戰爭沒結束,花旗就很難從反恐戰爭中脫身。


    別忘了,兩河國現政權是花旗一手扶持起來的,哪怕與花旗已是行同陌路,也不能說放棄就放棄吧。


    “其實,我們都知道,特魯尼在這個時候邀請我們出兵參與反恐戰爭,而且是加入花旗為首的反恐聯軍,就是要我們接下反恐戰爭的重擔,自己好脫身。”黎文強長出口氣,才說道,“如果我們答應下來,等於幫助特魯尼擺脫了一個爛攤子,更等於為花旗擦屁股,我們顯然沒有蠢到這種程度。”


    “要不要出兵,不是由花旗的利益決定,而是由我們的利益決定。”彭建軍顯然持另外一種觀點。“換句話說,出兵有什麽好處?如果有足夠大的好處,那麽我們有什麽理由拒絕這個機會?”


    “顯然,關鍵就是這個問題。”趙耀國及時開口,沒讓爭辯繼續下去。“隻是,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搞清楚另外一個問題。這就是,為什麽恐怖份子越打越多,持續快二十年的反恐戰爭到底打出了個什麽名堂?難道說,反恐戰爭從一開始就錯了,不應該用戰爭手段來對付恐怖份子?還是說,打的力度還不夠,需要繼續投入?如果沒搞清楚這些,我們就不能出兵。”


    彭建軍猶豫了一下,不過還是閉緊嘴巴。


    趙耀國提的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連串的問題。別說彭建軍,恐怕在座的沒有一個人能夠迴答這些問題。


    “就我個人認為,戰爭並不是消除恐怖威脅的有效手段。”趙耀國稍微停頓了一下,才說道,“從根本上講,戰爭隻能帶來仇恨與敵視,為恐怖主義提供滋生的沃土。根本上,能夠消除恐怖威脅的是建設與發展。換一個角度看,如果兩河國的民眾都過上了富足生活,他們有什麽理由仇視這個世界,有什麽理由搞破壞?不管是哪一個民族,也不管是哪一種信仰,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內在動力,也隻有建設與發展才能帶來幸福生活。持續了近二十年的反恐戰爭,其實已經證明從一開始就錯了。那麽,我們還能夠、還應該沿這條路走下去嗎?如果不能,那麽我們該從何入手?”


    “問題是,以當前的局勢,我們沒有更多的選擇。”郭戰烈在這個時候說了一句。


    趙耀國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找準了大方向,那麽其他的就簡單了。哪怕以目前的局勢來看,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出兵幫助兩河國消滅境內的si組織,可是我們必須為長遠發展做好準備。要不然,我們在戰場上獲得的勝利將會在我們撤兵之後化為泡影,或者讓我們陷入這個連花旗都敬而遠之的戰爭泥潭。”


    “要做長遠規劃,我們就更應該考慮清楚再采取行動。”段峰嶺說了一句。


    “沒錯,所以我們做兩手準備。總參謀部得盡快拿出可行的軍事行動方案,要考慮到各種情況,哪怕多製訂幾份也行。與此同時,國務院也要為長遠規劃做一套方案,以建設與發展為主。”


    趙耀國做出了決定,軍政要員也就沒再爭論,反正現在隻是做方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爭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戰爭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