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禦政學士
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作者:光頭李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翊鈞看著張居正,片刻之後,輕輕一笑:“愛卿是否多慮了,李成梁剛被朕封了爵位啊。”
而張居正聽完朱翊鈞的話後,頓了片刻,而後,抬起頭看向皇帝陛下:“陛下,李成梁確實是一員良將,但他已經在遼東呆了八年了,若是在呆下去,對朝廷無益,對李成梁也無益處……”
張居正的話說的很直白。
而朱翊鈞也能聽進去,他頓了片刻後迴複道:“愛卿的這番言語,朕記下了,朕會好好的想一想。”
這些年,張居正對自己的定位,越發的清晰,很多事情,他隻是給皇帝陛下建議,不會替皇帝下決定。
而他做的事情,朱翊鈞也是舉雙手支持,這些年,以張居正為首的改革派,幾乎占據了朝堂的半壁江山,隱隱處於了上風。
當然,考成法,清查人口,丈量土地的紅利也慢慢的體現了出來。
此時的官員,再也沒有像之前那樣拖遝,官府做事,也有了效率,清查人口,丈量土地的事情,也幾乎完成。
在這個節點上,張居正感覺到了時機已到,他自己也在醞釀著下一步的安排,同樣,朱翊鈞也在等著張居正上奏。
“朕的兩任禦政房的學士,都去了江南為官,吏部對他們兩人的考核怎樣。”
張居正聽完之後,趕忙迴道:“陛下,臣下去之後,查找一番年初的考核,給您送來。”
朱翊鈞點了點頭,而後看了張居正一眼,見他好像沒有其他的事情,想告訴自己,當下,便讓張居正先退下……
張居正躬身行禮之後,便離開了乾清宮。
他剛剛走到門口,便見一個年輕的官員抱著一堆文牒,正在宮門口候著。
這年輕的官員便是新一任的禦政學士,他見到張居正後,想要行禮,卻因抱著太多的東西,頗為不便。
張居正隻是朝他擺了擺手,示意這位年輕的禦政學士不要多禮,隨後,他便抬腳離去。
禦政房,成立也有四年了,第一任禦政學士司汝霖在兩年任期結束後,也就是在萬曆二年中,便去了鬆江上海當縣令。
而第二任禦政學士曾向一,在萬曆四年初,前往浙江,擔任杭州蕭山的縣令……
他們的考核可不是地方衙門能做的,而是吏部特別留檔,最後交由內閣梳理,直接呈奏陛下。
而第三任的禦政學士,也就是此時在乾清宮外,與張居正碰麵的年輕官員。
這名禦政學士叫張嗣修。
是張居正的第二個兒子,也是最早考中進士的一個兒子。
他是在萬曆四年初接任的禦政學士職務,當時,這個任命下了之後,有很多人都不同意,老子是內閣首輔,兒子是禦政學士,好家夥,這一套考成法走下來,全是張家的老爺們在做主啊。
甚至,在當時,海瑞,高拱也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但朱翊鈞還是堅持自己的決定,並且對臣子們講,禦政學士,做到都是記記寫寫的事情,跟翰林院,庶吉士並無其他區別,張嗣修擔任禦政學士,是他自己的本事,跟張居正沒有任何關係。
但,誰都知道陛下說這些話,是言不由衷。
在萬曆四年初的時候,正是丈量土地,清查人口的國策進入了困難期的時候,各方麵的壓力,阻礙在這一年內徹底爆發。
宗藩,士林,同僚相繼發難。
張居正也在這一年中,背負了很多。
在這個大背景下,朱翊鈞也沒有躲著,做了很多事情,敲打宗藩,查抄各地議論國政的學院,而讓他的兒子,張嗣修擔任禦政學士,便是諸多事情中的一件……
張嗣修身上有著張居正年輕時候的痕跡……
他抱著文牒進入到了乾清宮中。
吏部有著對百官的考核,屬於明發考核,而禦政房,在每年的時候,也要通過考成法的記錄,做一份內部對百官的考核,這個考核隻有皇帝陛下才能觀看。
當然,這也是為了更好的選拔人才……
諸多的文牒在張鯨,馮保兩人的幫助下,被整齊的放到了禦案之上。
每年經考成總述,形成的年底考核,朱翊鈞都會查看,這份內部的考核,從年底的十月份,一直要到新年的二月份。
朱翊鈞查看考核的時候,張嗣修要全程在場,需在麵對陛下詢問時,給予迴複。
而朱翊鈞一直看到了中午,張嗣修也一直在乾清宮中陪同,等到皇帝陛下停下後,便讓張嗣修先行退下。
而張嗣修聽命,行禮之後,慢慢退出了乾清宮。
坐在龍椅上的朱翊鈞,看著張嗣修的背影,心裏麵忽然想到了什麽。
此時的張居正共有六個兒子。
長子張敬修,次子張嗣修,三子張懋修,四子張簡修,五子張允修,幼子張靜修。
除了長子張靜修,在張居正死後被抄家後,難受奇恥大辱,在三十三歲的年齡,留下絕命書後自縊而亡之外,其他的兒子,都是長壽的。
二子張嗣修七十五歲病逝,三子張懋修八十一歲病逝,四子張簡修七十三歲病逝,五子張允修,是在崇禎年間,張獻忠軍攻入江陵,而張允修拒不投降張獻忠,在家自焚而死,死得時候,也有了七十七歲,第六子張敬修成了一個米鋪的老板,也是活到了七十歲之上。
而張居正的父親張文明,即便在萬曆三年的時候,被刺殺而亡,也是活到了七十四歲的年齡。
從張居正的幾個兒子與他老子的身上看來,他應該是有長壽的基因,但,張居正卻隻活到了五十八歲,正是闖的年齡,卻一命嗚唿了……
曆史上的張居正死因死於痔瘡發作。
有一種說法是,在萬曆九年,不知是誰給他請了一個名醫,動刀割除,在之後張居正便元氣大傷,不過數月,便死於家中。
還有一種說法是,有人給張居正進獻了一張方子,他長期服用,砒霜中毒而死,張居正死前曾上奏皇帝““數日以來,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四肢無力,寸步難移”。這也符合慢性中毒的症狀。
若是按照曆史上的那般,張居正還隻有五年的壽命……
而張居正聽完朱翊鈞的話後,頓了片刻,而後,抬起頭看向皇帝陛下:“陛下,李成梁確實是一員良將,但他已經在遼東呆了八年了,若是在呆下去,對朝廷無益,對李成梁也無益處……”
張居正的話說的很直白。
而朱翊鈞也能聽進去,他頓了片刻後迴複道:“愛卿的這番言語,朕記下了,朕會好好的想一想。”
這些年,張居正對自己的定位,越發的清晰,很多事情,他隻是給皇帝陛下建議,不會替皇帝下決定。
而他做的事情,朱翊鈞也是舉雙手支持,這些年,以張居正為首的改革派,幾乎占據了朝堂的半壁江山,隱隱處於了上風。
當然,考成法,清查人口,丈量土地的紅利也慢慢的體現了出來。
此時的官員,再也沒有像之前那樣拖遝,官府做事,也有了效率,清查人口,丈量土地的事情,也幾乎完成。
在這個節點上,張居正感覺到了時機已到,他自己也在醞釀著下一步的安排,同樣,朱翊鈞也在等著張居正上奏。
“朕的兩任禦政房的學士,都去了江南為官,吏部對他們兩人的考核怎樣。”
張居正聽完之後,趕忙迴道:“陛下,臣下去之後,查找一番年初的考核,給您送來。”
朱翊鈞點了點頭,而後看了張居正一眼,見他好像沒有其他的事情,想告訴自己,當下,便讓張居正先退下……
張居正躬身行禮之後,便離開了乾清宮。
他剛剛走到門口,便見一個年輕的官員抱著一堆文牒,正在宮門口候著。
這年輕的官員便是新一任的禦政學士,他見到張居正後,想要行禮,卻因抱著太多的東西,頗為不便。
張居正隻是朝他擺了擺手,示意這位年輕的禦政學士不要多禮,隨後,他便抬腳離去。
禦政房,成立也有四年了,第一任禦政學士司汝霖在兩年任期結束後,也就是在萬曆二年中,便去了鬆江上海當縣令。
而第二任禦政學士曾向一,在萬曆四年初,前往浙江,擔任杭州蕭山的縣令……
他們的考核可不是地方衙門能做的,而是吏部特別留檔,最後交由內閣梳理,直接呈奏陛下。
而第三任的禦政學士,也就是此時在乾清宮外,與張居正碰麵的年輕官員。
這名禦政學士叫張嗣修。
是張居正的第二個兒子,也是最早考中進士的一個兒子。
他是在萬曆四年初接任的禦政學士職務,當時,這個任命下了之後,有很多人都不同意,老子是內閣首輔,兒子是禦政學士,好家夥,這一套考成法走下來,全是張家的老爺們在做主啊。
甚至,在當時,海瑞,高拱也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但朱翊鈞還是堅持自己的決定,並且對臣子們講,禦政學士,做到都是記記寫寫的事情,跟翰林院,庶吉士並無其他區別,張嗣修擔任禦政學士,是他自己的本事,跟張居正沒有任何關係。
但,誰都知道陛下說這些話,是言不由衷。
在萬曆四年初的時候,正是丈量土地,清查人口的國策進入了困難期的時候,各方麵的壓力,阻礙在這一年內徹底爆發。
宗藩,士林,同僚相繼發難。
張居正也在這一年中,背負了很多。
在這個大背景下,朱翊鈞也沒有躲著,做了很多事情,敲打宗藩,查抄各地議論國政的學院,而讓他的兒子,張嗣修擔任禦政學士,便是諸多事情中的一件……
張嗣修身上有著張居正年輕時候的痕跡……
他抱著文牒進入到了乾清宮中。
吏部有著對百官的考核,屬於明發考核,而禦政房,在每年的時候,也要通過考成法的記錄,做一份內部對百官的考核,這個考核隻有皇帝陛下才能觀看。
當然,這也是為了更好的選拔人才……
諸多的文牒在張鯨,馮保兩人的幫助下,被整齊的放到了禦案之上。
每年經考成總述,形成的年底考核,朱翊鈞都會查看,這份內部的考核,從年底的十月份,一直要到新年的二月份。
朱翊鈞查看考核的時候,張嗣修要全程在場,需在麵對陛下詢問時,給予迴複。
而朱翊鈞一直看到了中午,張嗣修也一直在乾清宮中陪同,等到皇帝陛下停下後,便讓張嗣修先行退下。
而張嗣修聽命,行禮之後,慢慢退出了乾清宮。
坐在龍椅上的朱翊鈞,看著張嗣修的背影,心裏麵忽然想到了什麽。
此時的張居正共有六個兒子。
長子張敬修,次子張嗣修,三子張懋修,四子張簡修,五子張允修,幼子張靜修。
除了長子張靜修,在張居正死後被抄家後,難受奇恥大辱,在三十三歲的年齡,留下絕命書後自縊而亡之外,其他的兒子,都是長壽的。
二子張嗣修七十五歲病逝,三子張懋修八十一歲病逝,四子張簡修七十三歲病逝,五子張允修,是在崇禎年間,張獻忠軍攻入江陵,而張允修拒不投降張獻忠,在家自焚而死,死得時候,也有了七十七歲,第六子張敬修成了一個米鋪的老板,也是活到了七十歲之上。
而張居正的父親張文明,即便在萬曆三年的時候,被刺殺而亡,也是活到了七十四歲的年齡。
從張居正的幾個兒子與他老子的身上看來,他應該是有長壽的基因,但,張居正卻隻活到了五十八歲,正是闖的年齡,卻一命嗚唿了……
曆史上的張居正死因死於痔瘡發作。
有一種說法是,在萬曆九年,不知是誰給他請了一個名醫,動刀割除,在之後張居正便元氣大傷,不過數月,便死於家中。
還有一種說法是,有人給張居正進獻了一張方子,他長期服用,砒霜中毒而死,張居正死前曾上奏皇帝““數日以來,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四肢無力,寸步難移”。這也符合慢性中毒的症狀。
若是按照曆史上的那般,張居正還隻有五年的壽命……